书城文化蛟川闻知录
22078900000015

第15章 人情礼俗一斑(3)

过去殡葬要择日,要举行奠祭,称“开吊”,仪式隆重繁琐。殷富人家灵堂布置庄重肃穆,挽幛挽联花圈布满灵堂四周。有专门司仪(赞礼生)、服务生招待来宾,根据来宾身份,“指挥”丧家接待。有“吹行”专奏哀乐,富家还请僧道做法事,民国时还有请西乐队奏哀乐,请小学生唱悼歌。开吊毕即举行“大出丧”。出柩向贳器店贳来天平杠,由四人或八人抬柩。送葬队伍白衣白帽,由纸幡、纸人纸马与吹行(乐队)开道,孝子手捧神主牌位(现代捧死者遗像)走在灵柩前,亲人们手持孝杖(孝,读hào,俗称哭丧棒),哭号着随行于灵柩后,其他人再随其后。过桥要停下来拜祭。朋友和后辈有的还要路祭。出丧时要到本地神庙神祇处“请来‘路引’”,以便黄泉路上通行无阻。出丧路上边走边撒纸钱。到墓地后抬棺入穴,那时主人夫妇都不哭。下棺后开始封土,一边祭土地神,烧锡箔纸钱。该哭的亲人都大哭举哀。下葬回家仍旧要在灵堂哀哭,然后撤去灵堂,将死者用过席子、草荐、枕头等在门外路口火化。

向遗体告别、送葬等一些丧葬礼仪习俗,是表示尊敬死者,也是为让活人看——看家属亲情孝心,看死者身后荣耀。个别有财势的则借此比阔,烧化许许多多纸钱,纸扎许许多多冥器(包括别墅汽车、僮仆婢妾),中西乐队齐备,僧道尼姑俱到,组织长队送葬,丧幡花圈,盈屋满街。有的人生前贫困,家人却让他死后“富有”。个别子女在父母生前不孝敬,漠视父母老、病、孤独,甚至还从物质和精神上虐待老人,而等老人死后,却大办丧事来标榜“孝顺”。

上述一些大殓和出殡时的做法,一般平民不可能有如此阔气的排场。随着时代变迁及殡葬改革,这些礼俗日渐简化。尽管土葬已被火葬替代,由于旧思想、旧文化尚未彻底消除,随着居民生活条件改善,旧俗又以新形式出现。少数经济条件较好的家庭,在送骨灰盒到公墓时,除请僧人念经或铜管乐队奏哀乐外,还给死者随葬烧化明器(即冥器),有冥钞元宝,有纸糊的电灯、电话、电视机、微波炉等家用电器,还有女佣,甚至给死去的老父配送二奶,以慰泉下寂寞。这些现象不时可以在河头大同公墓见到。

时代进步,生态建设发展迅速,多数居民家庭自觉履行火葬,有的还选择树葬,草坪葬,不占用土地面积,将骨灰盒埋葬在地下,上面植树种草。更进一步的则将骨灰撒到江河大地上,回归自然。只有个别山区还兴做坟,大多数人家都将骨灰盒放在公墓。

葬礼后过去照五服规定服丧。所谓“五服”,是根据与死者亲疏等级关系分五个等级来定丧服和服丧期。有斩衰(衰通缞,音cuī),子女服父母丧,妻子服丈夫丧,承重孙代父服祖父丧,用不缉边的极粗麻布作丧服,服丧期三年;齐衰(zīcuī),子女服庶母或再嫁母丧,夫服妻丧,孙辈服祖父母与曾祖父母丧,用次等麻布缉边作丧服,服丧期分别有一年、五个月和三个月;大功,为未婚的堂姊妹、已婚的姑、姊妹、侄女及众孙、众子妇、侄妇等服丧,已婚女为伯叔、兄弟、侄子、未婚姑、姊妹、侄女等服丧,丧服用细麻布制成,服丧期九个月;小功,为祖父的兄弟、父亲的堂兄弟、本人的再堂兄弟服丧,用更细的麻布制丧服,服丧期五个月;缌(sī)麻,用于对疏远的亲属,如高祖父母、曾伯叔祖父母、族伯叔祖父母、外祖父母、岳父母、中表兄弟、婿、外孙等服丧,用精细麻布制丧服,服丧期三个月。丧服和丧期规定繁琐,都根据上下尊卑、亲疏远近来决定。

现代已没那么严格,只要穿素色衣服即可,叫“穿素”。服丧期禁止穿着大红大紫,禁止大鱼大肉吃喝,停止参加娱乐活动,否则将被认为大不孝。总之,要表示哀戚,不宜大喜大乐。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在左臂上缠黑袖套,当代则改别一块小黑布条或白花,表示居丧期的哀思。

新世纪以来镇海有少数思想开放的老人,生前已决定捐献遗体全部或部分给医院救生或医科院校解剖,并由公证处做好公证。

祭祀

从佛教传入中国,丧葬习俗中增加“做七”一项。“做七”也叫“斋七”。每七天做羹饭追荐死者一次。到第四十九天叫“满七”,隆重些的请僧尼念经。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迷信说五七前夕,死者魂灵会最后一次回家探视,在自己生前起居室徘徊逡巡,未亡人会提心吊胆疑神疑鬼地折腾一夜。死后满一百天要作百日祭,叫“做百日”,逝世一周年要作“周年祭”,叫“做周年”。此后每年逢死者逝世日,有做忌日羹饭的旧俗,表示悼念。近年有钱人家又兴起给死去长辈做冥寿,叫“做阴寿”,要到寺院里去做佛事,叫“做水陆道场”。主家要有主要人物主持,随着和尚念经在佛前捧香转悠。旧说是积阴德,向“冥府”孤魂野鬼们施舍慈善,并超度鬼魂。

现代每逢亲人逝世纪念日,家人会在亲人像前点上几支香,供上清茶水果,献上一束鲜花,现在又兴做羹饭,来追忆死者生前事迹,以表示悼念。每年清明节,都会去墓地祭扫,上供祝祷,给墓地除草培土,给坟碑上字迹涂新漆。重亲情者常会有“子欲养而亲已逝”的憾疚。

一百二十年前的岁时习俗

元旦 大年初一,旧时称元旦。元旦前数日,洒扫室堂门庭。五更起来,陈列香烛,全家男女都穿礼服祭拜天地各路神灵。陈列果饵酒馔祭祀祖先,将列祖列宗遗像挂于厅堂,按长幼尊卑序拜尊长。男子还出门拜宗族长辈、亲戚,称“贺岁”。各家备酒席互相宴请。

立春 立春前一日,县官以五彩仪仗迎春,立春那天祭芒神(谷神),用土牛(用泥土制的牛,亦有用芦苇和纸做的)象征试耕,举行“藉(jiè)田”(古代天子、诸侯借用民力耕种的田,类似后来的“领导试验田”)仪式,以示迎春和劝农,城乡分发春牛图于士大夫家。各家作春盘、春饼,饮春酒。

正月初八夜 是夜,女子们供香请仙姑或“屙缸姑娘”(称“厕神”),用米盘预示吉凶。

元宵节 正月十五是“上元”,是夜称为元宵。元宵节从正月十三夜上灯至十八日落灯止。十三夜起城内各处悬灯挂彩,演戏娱乐,供人游赏。

正月十四夜 各家以糯米粉搓圆子,成豆状大,称“灯圆”。做成羹后先祭祖先,后阖家共食,取团团圆圆意。

做丫头羹 正月十四夜,各家综合瓜、豆、枣、栗等多种食材做成甜羹,称为“丫头羹”。邻里相互馈赠“丫头羹”。此俗始于何时已不可考证。相传为家婢有意把日常多余之食杂积蓄,到那天合煮成甜美的羹,奉主人品食,其味极好,于是各家仿效。

正月十五夜 正月十五夜,农家以火把照田间,谓可除越冬害虫,称“烧蝗虫”。是夜,妇女相率过桥七条,叫走七家桥,有的地方在正月十四夜过七家桥。

清明节 清明前十天始,各家陆续祭扫祖坟,给祖坟除草加土,在坟头上插竹挂纸钱。门户上插柳枝或把柳枝插戴于首。做青糍、黑米饭,备鱼肉甜酒供墓头,以祭土地菩萨和祖先,并备辛盘(用葱、韭等五种味道辛辣菜蔬放在食盘中供食,取迎新之意)、寒食(冷食,据传为纪念介子推焚死),称为“攒盒”(即后来的“拼盘”)。

赛社 三月十五后东郊赛社,俗称“行庙会”,鼓乐喧闹,彩仗鲜艳,游人如织。城厢内外各处悬灯猜灯谜,同时演戏迎神。

立夏节 用赤小豆和糯米煮饭,称立夏饭。以乌笋(脚骨笋)、软菜煮羹吃,称接脚骨。那天称体重以权衡一年中健壮或瘦弱。

初夏渔期 初夏为捕黄鱼佳期。本地渔船出洋乘潮捕鱼,黄鱼在水底能叫。捕鱼以三汛为期,俗称头水、二水、三水。每汛将毕,渔船首尾相接进港。捕乌贼船亦有“三水”之说。是时,招宝山下沿塘一带樯帆如织,四方商贾争先贸易,至六月上旬三汛毕。除渔民终年捕鱼外,临时出海捕捞的农民回来后仍操作农事。

浮屠浴佛 相传四月初八为佛祖释迦牟尼生日。那日僧人用水洗涤佛像。招宝山上宝陀寺供奉观音,二月十九、六月十九、九月十九三期香火最为旺盛。善男信女多登招宝山礼佛。

端午节 夏历五月初五为端午节。各家取菖蒲及艾条插于门户上,编扎五彩香袋佩在身上,女子则用丝绸布扎虎形和艾人插在头上,有的削菖蒲根成葫芦形再染上雄黄系于手臂,或画虎贴于床边,更多的以雄黄菖蒲掺和白酒作雄黄酒小饮,以辟邪禳毒。又作粽子和骆驼蹄形糕祭供祖先,邻里亲戚互相馈赠。

晒盐 六月盛夏为晒盐旺季。沿海盐民刮泥晒盐,称六月泥土为伏泥。三伏天日烈土燥,晒盐较常时多而且好。

七夕乞巧 夏历七月初七,相传牛郎织女相会。妇女以槿叶水洗发。在庭院里陈瓜果,上香拜祭织女以乞巧。

中元鬼节 夏历七月十五为“中元”,称“鬼节”。各家备酒肉羹饭祭先祖。和尚、道士诵经,设瑜伽焰口,超度亡灵和“地狱中的沉沦鬼魂”,称“盂兰盆会”。

七月三十 俗谓地藏王菩萨生日,夜里燃香遍插地上,在河中放河灯。这天不随地大小便和倒水,以表示敬重地藏王。

中秋节 中秋节各家置酒赏月,邻里亲戚以月饼相馈。全国以夏历八月十五为中秋节,独浙东宁波一带以八月十六为中秋节。相传南宋越王史浩(宁波人)之母系八月十六诞生,故宁波一方改八月十六为中秋节,此俗一直流传至今。

重阳节 夏历九月初九,也称重九。重阳日县人登高宴赏,饮茱萸酒。各家制重阳糕、粽子相馈赠。

冬至 各家备香烛祀神灵,大族人家在宗祠中请戏班子演戏,备酒肉祀神灵祭祖先。沿海渔家于冬至后置窖藏冰,以备来年渔期冷藏之需。

掸尘祭灶 夏历十二月十五起到廿四止,各家掸尘。廿三夜用纸马、糯米团祭祀灶神,送灶神上天。在此期间碾米粉,做年糕。

谢年 十二月二十起到廿八止,各家合祭众神,称为“谢年”。

除夕 夏历年末夜为除夕。除夕前数日各家以鱼肉果饵等精美食品互相馈送,称“馈岁”。各家祀神灵及先祖,称“送岁”。除夕夜,阖家团聚宴食,称“分岁”。点烛焚香、燃炭烧火,长幼坐等天明,称“守岁”。长辈赐钱给儿孙称“压岁”。除夕前预备足够食物为新年初休市数日之用。蒸米做麸(一种油炸面食,称“寒具”),至新年再热一热当饭吃。换桃符,贴春联,易门神,称“从新”。放爆竹,烧苍术、祛瘟丹,称“辟邪”。

(见清光绪《镇海县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