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小说杏的复仇
22076100000011

第11章 “不在现场证明”(3)

“用硅藻检测来鉴别溺死,在法医界是一种常用的有效手段。英国曾经有一个经典案例。一个叫罗伯特的富豪失踪了,后来他的尸体在比利时海岸被发现。警方一直查不出来究竟他是什么地点淹死的?破案陷入僵局。最后法医从罗伯特的肺脏里,检测出一种特别的硅藻,终于确认出,这位富豪是从英吉利海峡对面怀特岛外的一艘游艇落水的……”

“哦!”

武局的话颇有启发,甚至带着某种预示。

武局继续解释:

“大鹏湾每个海域的海水成分,也都不一样。即使是相隔几公里的大梅沙和小梅沙,海水中的微生物成分,也不可能完全相同。所以,只要把两个地方的海水取样和胡国豪体内的检样进行比对,哪个域区有那几种特别的藻类,就能知道他是在哪里淹死的!”

大家顿时有种峰回路转,绝路逢生的感觉。

“而且,海藻的大量出现,通常是赤潮的标志……”

武局停顿了一下说。

“赤潮?”

“对,就是那‘红色幽灵’!”

伍局是汕头人,家里祖辈都是渔民。关于赤潮,武局对此有深刻记忆。大前年的10月,他探亲回汕头老家,拓林湾一带大片海区暴发赤潮。海面被染成红棕色,一直持续了一个多月。湾内的网箱养殖鱼大批死亡,渔民们受到很大打击。后来亏得政府救助,才重新恢复生产。渔民对赤潮可以说是深恶痛绝。

“你们明天同区环保局联系一下,了解在6月24日前后,大梅沙和小梅沙海域有没有出现过赤潮?”武局指示。

“这件事郑勇和小贾去落实。”崔队安排。

“好嘞。”郑勇答道。

“另外,把法医从胡国豪体内提取的检样镜片,立刻送南海环境监测中心检测。”

伍局交代。

“姚莉和小川辛苦点,明天一早就去广州。”崔队吩咐。

“是。”两人脸色凝重。

4

广州海珠区。沿新港路向西有一段三四百米长的林荫带,给行人感觉非常好。在铁栏栅围墙内,连着一排参天大树,墙外是绿化带。在临街的绿树掩映中,透出一栋栋楼房。

警车开到林荫道尽头,南海环境监测中心的大门豁然出现。进大门,沿左边缓坡上去,在一座苗圃后,有一幢暖灰色五层水泥建筑,楼前立着十株高大的椰树。这幢建筑从外面看并不起眼的,但却是庙小神通大。这里就是国家海洋局权威的南海环境监测中心,楼里不仅拥有各类先进的环境监测仪器,还有国内一流的海洋监测分析专家。

小川驾着蓝白色警车在楼前停下,和姚莉跳下车门。两人大步朝楼里走去。

问门卫,中心主任办公室在五楼。沿赭色水磨石楼梯拾级而上,黄铜镶条,铁花扶手,给人大气的印象。负责对外接待的是办公室一位中年女士,她见小川和姚莉穿着警服,态度有些谨慎。

“我们是深圳Y区公安分局的”,小川递过介绍信,说明来意,“因为有个案子涉及海洋藻类,我们特地来这里请求专家帮助。”

“哦,请等等。”

女士让两人在会议室里等候,然后到另一个房间通报。

会议室不大,窗明几净。小川警官的目光扫过倚墙的玻璃壁柜,里面陈列着十八个纪念杯和奖牌,其中有几个镶着国徽标志。

一会儿,一个模样干练的中年男人随女士走进来,身着蓝黄条扣领T恤,看上去四十出头,相当年轻。

“这是我们中心主任。”女士说。

在会议桌后坐下,主任爽快地说:“有什么需要我们帮助的,请讲吧。”

小川警官把案情和尸检发现的藻类疑难,做了简要说明。

主任认真地听着。

“据推测,这些藻类可能与赤潮有关。”

“哦?赤潮。”

听到赤潮,对方脸上露出饶有兴味的笑容。主任毕业于青岛海大,在中心工作已近二十年,曾赴加拿大进修,长期研究南海海洋生物和环境检测,是国内著名的赤潮专家。

“我们在这方面缺乏专业知识,所以专程来请教。”小川警官实话实说。

主任以一种内行惯有的随意介绍起来,声音平和:

“所谓赤潮,简单地说就是一种因为海洋浮游微藻过度繁殖造成的污染,被污染的海水往往变成红色或橙红色,所以称为赤潮,又叫红潮。其实,有时被微藻污染的海水也会变成黄色、绿色,或棕色的。这主要取决于那些过度繁殖的微藻的不同种类。”

“微藻种类不同,海水污染的颜色就不一样?”姚莉问。

“对。还有的微藻引起的赤潮,并不改变海水的颜色。据统计,海洋中的浮游微藻超过四千多种,这其中有二百六十余种可形成赤潮。而有毒的种类大约有七十余种。其实,早在《圣经》里就有关于赤潮的记载,所谓‘河里的水,都变作血,河又腥臭了……’。我国古代的文献里,也有关于赤潮的记载。只不过赤潮的危害性,近十年来才引起全世界的重视。1990年联合国将赤潮列为世界三大近海污染问题之一。”

据主任解释,有些赤潮生物能产生毒素,这些毒素在鱼和贝类体内积累,人食用了会中毒,严重的能导致死亡。有些赤潮藻虽然无毒,但会分泌黏液,黏在鱼、贝、虾的鳃上,导致它们窒息死亡。另外,形成赤潮的微藻繁殖非常迅速,甲藻通常一个到二个小时就能繁殖一代,可称为爆发性增殖!大量微藻死亡后,在尸骸的分解过程中,要大量消耗海水中的溶解氧,造成生态环境缺氧,引起鱼、虾的大量死亡,危害极大。

接下来,主任介绍了南海海域出现过的几次严重的赤潮污染。

“大前年广东饶平近海发生大面积赤潮,我去了现场,由于赤潮发生得太突然,鱼类大量死亡,渔民的网箱养殖和对虾育苗也受到严重影响,造成直接经济损失六千六百多万元。……我们中心的任务之一,就是及时发现南海海域发生的赤潮,定期发布赤潮监控区环境信息,最大限度地减缓赤潮灾害造成的损失。”

“主任,最近这段时间深圳海域出现过赤潮没有?”小川问到关键问题。

“有过。”主任答道,“大约一周前,大鹏湾海面上曾发现有赤潮出现,最早是从南面几里外的黑岩角飘来的,但污染面积不是太大,南澳渔村死了一些鱼类。类似的赤潮每年这个时候都有一些。”

小川和姚莉交换眼神。

主任接着说:“我们接到报告后,马上派出专人赶到南澳,取水样化验赤潮的种类。根据鉴定,这次赤潮的微藻成分有好几种,同属于甲藻门。”

“请问主任,这股赤潮出现的时间,是什么时候呢?”姚莉在笔记上记着。

“我查查记录,小秦,你把最近的资料拿来。”

秦女士颔首。不一会儿,拿来一本蓝皮资料夹。

主任打开资料夹看了看,抬起目光,向两位警官解释。

“现场监测调查发现,这次出现的赤潮始发于大鹏湾最南端的大鹿湾,海区颜色为黄褐色。根据检测结果,赤潮浮藻由无纹环沟藻、膝沟藻、多甲藻等组成,这些藻类生物没有毒性。但是,由于这次赤潮密度很高,每升水含有一百二十万只藻类生物,藻类生物大量消耗水体中溶解氧,造成水体缺氧,海面上发现有窒息死亡的鱼类。”

主任翻到其中一页,继续说:

“……对,在这里:从6月19日开始,在南澳镇以南的黑岩角海域出现小面积赤潮,海区颜色呈黄褐色,两天后赤潮逐渐北移到南澳镇水头沙村附近海面,22日至24日三天最严重。到25日下午,赤潮逐渐消退,到大前天也就是27日完全消失,海水表观恢复正常。”

“这股赤潮再向北飘到小梅沙海面了吗?”

姚莉从记录本上抬起目光。

“应该没有。根据观测记录,从19日到27日,小梅沙一带海水没有受到污染,水质很好,所以泳场一直正常开放。大梅沙海面也是这样。”

“可以肯定吗?”姚莉又问了一次。

“可以。”主任说。

据主任介绍,小梅沙海域去年泳期时出现过赤潮,虽然程度比较轻微,但震动却很大,有一片海水染成红色,游客站在沙滩上就能闻到腥味,当时小梅沙管理处密切关注,曾经考虑要不要关闭泳场。由于不久赤潮就消失了,没有造成影响。这次南澳镇发现赤潮,深圳海洋与渔业环境检测站对梅沙海域很重视,他们特地到大梅沙和小梅沙作了海水取样,经检测水质良好。

“谢谢主任提供的重要情况。”

小川与姚莉道谢。

“很希望对你们破案有帮助。”

主任起身同客人握手,态度热情。

“主任还有个会没有完。”秦女士说。

“哦。”小川脸上露出期待。

“你们的检样带来了吗?”主任问。

“带来了。”小川兴奋。

“请老萧给他们检测一下。”

主任叮嘱秦女士。

秦女士带着两人下到三楼,这一层里分布着实验室和样检室。

走进海洋生物实验室。外屋倚墙一圈,白色实验台上排着十台不同型号的生物显微镜。机器很高级,每台都配有透明的有机玻璃罩。

老萧是位五十多岁、头发斑白的老专家,秦女士叫他萧工,人很厚道。

外面走廊上,放着七八个白色半透明塑料箱,像是检样箱。里面摆满杯子口径大的白色塑料容器,容器的盖子上标着不同的字母和数字。

“这是干什么用的?”小川好奇地问。

“里面全是海水的检样。”老萧说。

“那些字母、数字表示取样的地点和时间。”秦女士说。

小川打开随身带来的一个金属小盒,从里面取出一块镜检制片,小心地递给老专家。

萧工用拇指和食指掐住玻片,拿到眼前看了看,然后坐下,放入一台浅灰色显微镜的物镜下面。他选择了三个物镜中的一个,旋转对准了玻片中央的一个小圆区。

两位警官乖乖地立在他身后。

显微镜的顶部,安装有一台白色数码相机。小川瞥了一眼,咋了咋舌:产品标牌上注明“采用2/3英寸900万像素的CCD”,几乎是顶级了。

只见萧工俯下头,眼睛贴近观察筒的目镜,左手轻轻地旋动调焦旋钮。

小川和姚莉屏气息声。

萧工一边观察目镜里的藻细胞,一边用手按着计数器。

大约十分钟左右,老专家转过头,招呼小川。

“你来看看。”

小川俯过头看,出现在眼底的是一幅漂亮的微藻图!

在淡褐色的圆形底景上,密布着许许多多半透明的单细胞。大小同在一个数量级,形状各异,但有三种形状的数量最多。每个细胞的结构纹路看得非常清楚。

“那种有左旋横沟的,看见了吧,就是环沟藻。”

“哦,看见了。”

“下面那些纺锤形、藻体发红的,就是多纹膝沟藻。”

“对,对,数量也不少。”

“你再注意稍小点的那些锥形,后端有分叉的,那就是多甲藻。”

“的确。我看清楚啦!”小川兴奋不已。

“我也看看。”姚莉忍不住了。

小川起身,让她坐在显微镜前。

姚莉探头,往目镜里面一瞧。

“哦!”

简直是一幅斑斓漂亮的微观藻类大千世界啊!

萧工明确做出结论:正是环沟藻、多纹膝沟藻和多甲藻!

“与我们在南澳海水检测到的完全一样,是环沟藻、多纹膝沟藻,还有多甲藻。”

老专家说着,从里屋取出一片南澳海水取样的检片。

同样的操作过程。

小川再次俯过头看,背景上呈现的细胞形状,和刚才看到的品种一模一样。也有个把其他形状的藻细胞,但是零星的,数量很少。

萧工看了看刚才计数器上的指示。

“计数统计为每毫升有一千一百九十五个,与一千两百个也很吻合。”

小川和姚莉激动不已。

检测结果表明:胡国豪肺里的海水成分,与南澳海面6月21日至24日出现的赤潮成分完全一致!

这就意味着,胡国豪淹死的地点不在小梅沙,也不在大梅沙,而是在南澳镇——也就是周正兴的家乡!

“第一现场不在小梅沙!”姚莉几乎要欢呼起来。

“这就是说,胡国豪并不是在小梅沙淹死的?”崔队接到小川电话报告时,大为震惊。

“的确。”小川说。

“原来如此!”崔队豁然开朗。

比利时海岸——怀特岛

小梅沙海滩——南澳镇

……

没想到武局的话,竟然得到了应验!

待小川和姚莉赶回分局,另一个调查组也回来了。郑勇报告,据区环保局徐科长提供的资料,从6月19日到27日,在梅沙海域确实没有出现过水质污染——也就是说,无论是小梅沙,还是大梅沙都没有赤潮!检测水质情况正常。

这旁证了南海环境检测中心的结论。

案情取得重大突破!

警方锁定周正兴为重大嫌疑人。

崔队兴奋不已:“原来那个姓周的是最大的嫌疑犯,你们给我盯住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