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青春美人吟(飞花弄影+陌生花开·两册装)
22062600000021

第21章 美人吟:陌上花开(21)

当地群众认为是虞姬的灵性保佑他们走上了富裕的道路,对虞姬更为崇敬。明朝崇祯年间,当地人曾为纪念虞姬而修建了一座虞姬庙,并且于清朝、民国时期两次扩建和修葺。可惜这座倾注了几代人心血的庙宇已在抗战中圮毁。

如今颜集政府已经计划在庙宇的遗址上进行重修,并且把霸王桥、九龙口、点将台等史迹作为附属景点,让游人们能更方便系统地了解与虞姬有关的史实。

垓下遗址

天气上腾,地气下降,闭塞而成冬。

为了保存实力,羽被迫率十万楚军向垓下后撤。

但每逢战,羽必冲锋陷阵在最前面。

我深知他是在豁出一切,只想赢得最后的胜利。

可是这一次,一切似乎已成定局。

垓下之战,惊心动魄,刘邦最终赢得天下,但项羽这位在危难关头对虞姬“泣数行下”的将军却更得民心。他与虞姬生死相随的爱情千百年来早已传为佳话。

如今的垓下遗址,已经看不到战争留下的痕迹,与所有的历史遗迹一样,黄土风沙,萧索落寞。但在这片土地上仍然留下了很多纪念建筑和传说,似乎历经千年,人们仍然无法忘却那场惊天地泣鬼神的惨烈战争。

霸王城是垓下遗址的核心保护区,该城为一椭圆形的汉代城池,占地30万平方米,虽经两千多年的风雨侵蚀,城墙仍然高出地面2.5~3厘米。霸王城内秦砖汉瓦到处皆是,素有“伸手摸着秦砖瓦,抬脚踢到汉文化”之称。无数具有历史价值的文物就埋藏在这片不起眼的“荒漠”中,令这片土地更添沧桑感。

“芳草凄凄虞剑血,而今犹闻楚歌声。”或许是霸王城的历史感太过鲜明,具有跨越时空的力量,能够给站在这片土地上的所有游人带来无尽的心灵震撼,因而被视为怀古论今的好去处也就并不奇怪了。

虞姬墓

最后一次贪恋地呼吸着他的气息,然后,我带着满心幸福缓缓闭上双眼。

诀别了,我的羽。

来生,但愿还再有机会与你重逢。

虞姬在垓下自刎身亡,其尸体埋葬于此,垓下遗址的另一重点文物就是虞姬墓了。

相传,虞姬自刎后,项羽带着她的尸体,向南驰走,不料汉兵追至,项羽无可奈何地丢下了虞姬的尸体。后来这里出现的村庄就叫霸离铺,意指霸王别姬之处。

项羽突围后,虞姬的尸体被来不及突围的楚兵葬于霸离铺东2.5公里处,后来这里出现的村庄就叫虞姬村。两处自得名以来,至今沿袭不变。而虞姬的陵墓就沉睡在灵璧县城东的一片树林里。墓基隆起,碑石林立,静穆凝重。

虞姬墓历时千年,经过多次修葺后,已成为一座占地3942平方米的墓园。墓园外修建了大门,上书“虞姬墓”三个大字,墓园四周由高耸的围墙环绕,内建展厅,碑廊供游人凭吊。所有建筑皆为青砖红瓦的构造,雕梁画柱的装饰。廊外的空地拓为草坪,点缀着肃穆厚重的园室。室内陈列着垓下和虞姬墓中出土的文物、有关的史料和诗词歌赋。

从那些资料中可以看出,虞姬是个颇具才情和魄力的女子。只有这样的女子,才能在充斥着无情杀戮的战场上傲然绽放;却也是这样的女子,才注定了如烟火般的生命,只能留下刹那的芳华。正如园中那副颇为伤感的对联:

虞兮奈何,自古红颜多薄命;姬耶安在,独留青冢向黄昏。

第三世 钩弋

双钩系残缘,佳人却摧折

长安遗址

琉璃灯,黄金盏。

宫里来的女官在房间里进进出出,兴奋地忙碌着。

细细描出精致的眉毛,在白皙的脸颊扑上蜜粉,再轻点丹唇,光洁的铜镜里映出一张倾城绝色的脸,可惜没有任何表情。

很奇妙的缘分,这次的轮回之旅从陕西开始,又在陕西结束。刘邦战胜项羽,才有了霸王别姬的千古绝唱,而刘邦的子孙,又在褒姒曾经璀璨过的城市里,上演了另一出君主与奇女子之间的爱恨情仇。

那个女子就是钩弋。汉武帝赐死皇后,改立钩弋之子弗陵为太子的作为似乎跟周幽王如出一辙。但武帝毕竟不是幽王,钩弋也不是褒姒,汉朝时的宫廷争斗远比西周时复杂诡异。现在就让我们回到西安这座博物馆内,走进长安城遗址,从历史的遗迹中寻找文中那拥有琉璃灯、黄金盏的奢华皇宫,感受钩弋夫人后宫生活的尔虞我诈。

西汉的首都长安城遗址,在今陕西省西安市西北约三公里,北距渭水南岸约二公里。汉长安城面积达36平方公里,是古代面积最大的都城遗址之一,也是迄今保存最完整的古代都城遗址。当时长安城内有一百多万人口,皇城内不同的区域,包括宫殿政治区、贵族豪宅区、普通居民区、手工作坊区、商业区等,与现代城市布局有几分相似。

作为都城的政治中心,未央宫的遗址保持得较为完整。但它外表看来也跟其他宫室没有很大区别,只是在宫殿中部拱出一座略高的土丘,大概是王座的位置。经考古学家研究,这里曾经存在过恢宏的建筑,可是如今只留存着这座高台,显示封建帝王至高无上的威严。

令人惊讶的是,外表肃穆严谨的方块式皇宫中,竟然存在着多处地下通道,主要集中在太后居住的长乐宫、皇后居住的未央宫椒房殿、嫔妃居住的桂宫等地;有些地道还设有门房,以控制人们的进出。这些出现在后妃宫殿里的大规模地下通道,不得不令人猜测是否与当时宫廷复杂的政治斗争有关。

或许是长安城的布局太过森严,或许是被历史剥下华丽外衣的建筑太过冷峻。这大片的遗址,就像一座巨大的牢笼,可怜那些被权力蒙蔽了眼睛的人们,只为了成为牢笼中的主宰而倾其一生。可怜之人必有可恨之处,有多少人因为他们的私欲而葬送了一生的幸福,钩弋夫人也沦为了其中的牺牲品。

钩弋墓云陵

赶到梨花树下,看到的是一幕永生难忘的景象。

挂在树上的白绫还在空中安静地飘荡,她却已静静地躺倒在雪地里。只是嘴角残留着的那丝暗黑的血液,在雪和肌肤的映衬下,是那么触目惊心。

汉武帝因一己私欲,令钩弋夫人含恨而终。虽然昭帝即位后,追封其母为皇太后,并将钩弋夫人改葬云阳,派两万将士建造其陵墓,但死者已矣。昭帝所做的一切除了寄托哀思,维护皇朝威严,对钩弋夫人完全没有意义。

钩弋的陵墓又称云陵,位于咸阳城北75公里处淳化县铁王乡大圪村。钩弋身为皇太后,其陵墓必定极尽奢华之能事。但如今,墓冢已经在农田基建中破坏严重,垣墙也无迹可寻。幸存的墓冢也有裂缝的痕迹,只能从残留的地基中推测出陵园的原貌。巍峨的角楼、环绕整个陵墓的城墙、宽阔的马道、华丽的寝庙,看着陵墓的复原图,不禁为那些被毁坏的古建筑感到遗憾。不仅如此,曾经还有研究人员发现过“月游衣冠”的痕迹。

“月游衣冠”是汉代的一种祭祀“神主”的方式,每月初一要把先帝的“衣冠几杖象生之具”等纪念物从寝园中请出来,送到宗庙中。

如果游人们于农历初一来此地观光,说不定两千多年前的这一天,就有沐浴在月光中的祭司,手捧灵物,沿着你走过的这条路,进行神圣而庄严的祭祀活动。只不知,那些祭司是否真能感应到钩弋夫人的灵魂。或许她对皇室的斗争早已厌倦,已经放下心中的怨恨,忘却那些勾心斗角的日子,转世投胎。

褒姒、虞姬、钩弋,如果受到万众瞩目的人生注定不能得到幸福,那就转生为平凡女子吧!天妒红颜,平淡是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