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清晨,我立即下达了进军的命令,率领大军迅速进抵漳河南岸,与秦军隔岸对峙。
或许,天下握于谁手就在此一举!
我按部署好的战略,先派英布等带领二万精兵渡河,切断秦军运粮通道。
随后亲率主力渡河,凿沉船只,毁坏炊具,烧掉营舍,每人只带三天口粮。
这就是“陷之死地而后生,置之亡地而后存”的寓意。
这样很顺利地,就把一支向心力不足的军队拴成一根绳!
我这样自绝后路,是要向所有人表达我必胜的决心。
这也是我人生中最率性的豪赌。
拿自己的性命和几万楚军下赌注,输则全军尽没,身死当场;而赢,则可得到大秦的天下。
一到战场,楚军便以雷霆万钧之势、迅雷不及掩耳的行动,把秦军包围起来。
楚军个个勇猛杀敌,以一当十,九战九捷,大败秦军,俘获秦将王离,杀死秦副将苏角,迫使秦副将涉间自杀,解了巨鹿之围。
「寻璧」
羽留下数十精兵守护我的安全。
临行前,他说不能让我以身涉险。
“是怕以后对哥哥不好交代吗?还是,有别的原因?”我问。
他的眸光一黯,不答,纵马离开。
碧梧翠竹,疏影离离。
每日里,我抱着琵琶不停地弹唱着同一首歌:
彼采葛兮,一日不见,如三月兮。
彼采萧兮,一日不见,如三秋兮。
彼采艾兮,一日不见,如三岁兮。
这短短数天的别离对我来说,有如隔世。
我不知道那夜在他桌上放下那张纸条,究竟是对是错,我只是希望自己能助他一臂之力。
而这一次的战役至关重要,赢了,他将得到天下所有诸侯的敬仰。从某层意义上来说,是一战定局。
所以,我只能全力支持他。
日日复日日,夜夜复夜夜。
终于。
终于,等来了他得胜归来的消息。
次日,召见各诸侯。
各路援军将领入辕门,皆膝行而前,莫敢仰视。
所有人跪求于地,高呼“上将军”,甘愿率军从此归属。
羽,顺利成为了诸侯军的统帅。
各地重又开始传颂楚南王的名言:“楚虽三户,亡秦必楚。”
而羽果然不负众望。在他的统帅和指挥下,始皇帝辛苦建立的大秦很快彻底败亡。
大军攻入咸阳那夜,众将都在饮酒庆贺。
我却独自一人悄悄进入了狼藉遍地的秦宫室,寻找传说中的和氏璧。
春秋时,楚人卞和在楚山,看见有凤凰栖落在山中的青石板上,依“凤凰不落无宝之地”之说,他认定山上有宝。经仔细寻找,终于在山中发现一块璞玉。
卞和将此璞玉献给楚厉王。然而经玉工辨认,璞玉被判定为石头,厉王以为卞和欺君,下令断卞和左脚,逐出国都。
武王即位,卞和又将璞玉献上。玉工仍然认为是石头,于是卞和又因欺君之罪被砍去右脚。
及楚文王即位,卞和怀揣璞玉在楚山下痛哭了三天三夜,以致满眼溢血。文王很奇怪,派人问他:“天下被削足的人很多,为什么只有你如此悲伤?”
卞和感叹道:“我并不是因为被削足而伤心,而是因为宝石被看做石头,忠贞之士被当做欺君之臣,是非颠倒而痛心啊!”这次,文王直接命人剖开璞玉,结果果真得到了一块无瑕的美玉。
为奖励卞和的忠诚,美玉被命名为“和氏之璧”,并奉为“价值连城”的“天下所共传之宝”。
此时,始皇帝的天子玺已经被刘邦得到。
所以,我一定要找到和氏璧献给羽。
这样,在某种精神号召上,就可以和刘邦相互抗衡。
当我终于在一位死去宫女的包裹中找到那块璀璨夺目的美玉时,来不及惊喜,身后不远处就燃起了熊熊大火。
一队偷偷进来抢夺秦宫室内所藏珠宝的士兵中,有人丢弃的火把不小心引燃了宫女遗下的大堆衣服。待到察觉时,宫室内的大火已势不可挡。
而我,由于太专注,也没有发现危险的降临。
大火越来越逼近了,呼吸开始变得压抑和不畅。
感觉到了窒息的边缘,我死死地抱紧了手里的和氏璧,心里只剩下最后一个念头:羽,即使我死了,也是幸福的。
因为,我帮你找到了一块天下人人渴望得到的至宝。
有了它,你就可以打造一块定天下的帝王之印。
我相信,它一定会给你带去好运。
「意乱」
听到秦宫室起火的消息,我起先并没有在意,只是吩咐部分将士前去救火,宴会继续进行。
但,当听到有士兵前来报告说在宫室中曾看见她,我手中注满酒的杯盏,砰然就落了地,跌个粉碎。
“你确定?”
一把抓住那人衣领,心,瞬间开始不由自主地失控。
“确……确定!”
那人一面结结巴巴地说着,一面惶恐地点头。
得到肯定的答复后,我浑然不顾众将的呼喊,起身离座,飞速赶往着火的宫室。
还来得及吗?
只要想到她此刻的处境,一股冷气就迅速侵袭了全身的每个毛孔。
不!不会的,她一定不会有事!
这是我脑海中唯一剩下的清晰念头。
火势蔓延得非常之快。
虽然我拼尽了所有的力气冲到最前面,赶到时宫室上方的火焰已经连绵成一条长龙,吐着猩红的舌头,急欲吞灭一切。
周围数百米外的夜空都被熊熊大火照得亮如白昼,几乎和夜晚高山顶端燃起的烽火那般激烈壮观。
连天上的星光和月色瞬间都被比了下去。
火势顺着一间连一间的宫室发展得越来越迅猛,势力范围越来越宽广,到最后,一波波滚滚而来的炙热气浪逼得人根本不能上前。
一些胆小的士兵手中端着水盆,迟迟都不敢靠近大火。
我仰头望着在夜色下膨胀延伸的红色长龙,血液前所未有地冷凝。身体内某个部分传来一阵阵不适,似乎是来自前世被遗忘的记忆。
“美人在哪里?在哪里?”
士兵们一面灭火,一面按照我刚下达的命令大声呼唤,以求确定她所在的具体位置。
可是,始终没有得到任何回应。
一个可怕的猜测在我的脑中出现,莫非她已经……想到这里我再也等不及了,不顾一切地冲向那些正在熊熊燃烧的宫室。
身后传来的任何阻止声都听不见了。
我只清楚地知道,我一定会一间一间地找下去,找遍所有的宫室!
哪怕只有一线渺茫的希望,我也绝不放弃!
火星四溅,燃了头顶的缕缕发丝,在珍视的长袍上烧穿数个大洞,眼睛被浓烟熏得几乎睁不开。这些,统统都不能够阻止我一次次绝望之后再一次次地重新冲入另外的房间。
在冲出某间宫室时,我的腿部被一根落下的大梁击中。巨大的冲击力加上烧灼的痛楚,令我几乎支撑不住,差点痛晕过去。
“将军,您万万不能再以身犯险了!还是等火势小些再找吧。”
有贴身的卫士上前劝阻,立刻被我愤怒地一掌挥开:“等那时,即使找到也太迟了!”
听我说出这话,所有人都露出诧异的表情。他们肯定以为即使现在能找到她,也已经必死无疑了。
可我不信!
我不信她会就这样离开我!
终于,在快要绝望之际,当我已经记不清楚是第几次冲进大火中的某间宫室时,我发现了那个熟悉的身影。
在一片浓密的烟雾之中,她静静地躺倒在地,已经昏迷过去。
我忧喜参半地迅速冲了过去。
将事先准备好的湿润毛巾轻覆在她的脸上,然后,紧紧地抱住她,冲出了火焰的包围。
我请了咸阳城内所有医术高明的大夫前来诊治,并宣告,谁能治好她,就赐以万金,甚至子孙后代都予以封官进爵。
在她昏迷的那段时间里,我听不进任何人的劝告,固执地守在她的床前,三天三夜,不眠不休。
直至,她终于悠悠醒转。
当那双美丽的眼睛缓缓睁开,望向我,我无比惊讶又惶恐地察觉,我的内心,竟然比赢了任何一次胜利还要喜悦。
“我是在做梦吗?”她上下打量我,神色间充满疑惑,“竟然可以再见到你。”
语气里的喜悦和情意毫不掩饰。
我的心跳,陡然就漏了一拍。
“你一定饿了吧?我去叫人煮粥来。”这样说着,我不再和她的目光接触,尽量保持镇定的步子,退出了她的房间。
亲自督促着人做好食物送进去之后,我站在门外,独自伫立良久。
在大火中无数次进入与退出的间隙,我几乎全然没有顾虑过自身的安危。相反,想得更多的,是如果再也不能见到她,我的人生,会变成怎样一番景况?
似乎在不知不觉中,她对于我来说,意义已经非同寻常了。
我不能想象某天失去她的情形。
但是,我也不愿就这么轻易承认,有一个人,能够左右我一直以来生活的信仰。
「霸王」
和氏璧归于羽,可是他并没有用它来制作定天下的印玺。而是放在最近的案头,有空时就拿到手中认真把玩一会儿。
偶尔,也会对着它露出若有所思的表情,或者浮出一个不可察觉的淡淡笑容。
看见这些,我自然是欣喜的。
拼却了性命找来的东西,能够得到他的喜爱,就值得了。
只是羽,我是否可以认为,你不用它制印,并不简单地是不忍破坏那美玉的完整,而是有一丝丝是因为念我曾在大火中死死护卫过它的缘故呢?
但这些不切实际的幻想,我只能把它们深藏心底,酝酿成一个永不敢问出口的谜。
同年12月,项羽违反楚怀王“先入定关中者王之”的约定,只封先入咸阳的刘邦为汉王。
占据巴郡、蜀郡、汉中郡,建都南郑。其北部的关中盆地,则一分为三,封给了秦朝的三个降将,以堵死他们的复出之路。
而黄河及长江下游的梁楚九郡,全部都被羽控制,并定都彭城。
西楚霸王的美名,此后日渐威震四方。
如果说羽只剩下最后一个堪称对手的敌人,那就是刘邦。
他一直以来都是一个最狡猾、最厉害的对手。
我永远记得那惊险的一仗,彭城之战。那也是我认为羽打得最漂亮的一次战役。
彼时,后方沦陷,同时还面临盟友背叛,羽孤立无援。加上双方兵力悬殊,种种危机似乎预示了一个回天无力的败局。
当刘邦率数十万联军攻入楚都彭城,谁也没有料到羽心中已经酝酿好了一个非常大胆的策略。
以骑兵战略奇袭,亲率三万精兵夜袭彭城。
以三万兵力对付将近二十倍的联军,这个作战计划一出来,所有人都愣住了。
人人都以为羽一定疯了,可我知道,他没有疯。
这是个惊险但有效的战略。
而羽的秘密武器,就是在当时还不怎么受到重视和关注的精甲骑兵!
黎明时分,如天降神兵的三万楚军精骑呐喊着冲进了汉联军大营。
睡梦中的汉军惊慌爬起,披发散甲,很快就被来势勇猛的楚军冲得阵脚大乱。
在敌人一片混乱之际,羽指挥骑兵驱赶,把汉军主力逼到南方的谷、泗水,使他们因为拥挤而掉进河中淹死,或自相残杀。被挤落水的汉联军多达十多万。
楚军再乘胜展开攻击,再杀联军十余万人。
这一战后,羽的威名更是令汉军闻之胆寒,至此,他完全占据了楚汉战争的主动权。
遗憾的是,刘邦得以侥幸逃脱。
只要除掉了他,这天下就归于羽一人了。
楚汉角逐战的帷幕迟迟没有落下。
每当看见羽眉头深锁、犹豫彷徨的时刻,我就会拿起我的琵琶,用或激昂或柔缓的曲调来和他的情绪相应和。
我们之间的配合越来越默契。
他似乎从来没有怀疑过那张纸条和我有关联。
这样也好,我并不希望由此从他那儿得到感激和赞许,我要的是另外的东西。
楚汉之间在接下来几年的时间里,大战七十余次,小战四十余次。
而几乎每次,羽都会获得绝对的胜利。
是年8月,刚立秋不久。
耳边偶尔还能听见寒蝉的鸣叫。
这一天,刘邦派来求和的使者出现了。
愿以鸿沟为界,楚汉平分天下。
我原本以为羽定会拒绝。
可是我错了,第二天,羽竟然和使者签订了那份《楚汉合约》。
看着使者兴高采烈地离去的背影,我终于忍不住,拉住了一个平日关系较为亲近的将领询问:“请问将军,为什么霸王会同意签订这个协议?”
“美人不知道吗?现在军中的粮草严重不足,已经支撑不了多少时日了;另外,长年的征战,很多战士都已疲惫不堪,急需休养整顿。”
原来是这样。
可是羽,你真的甘愿吗?
一直以来我就知道,羽的眼里只有天下。
所以,我愿意用自己的身体为他去分担一切的危险和困难,用心为他照亮一切。
我只是单纯地想把自己的每一天都献给他。
我只是单纯地希望他快乐,并且以他的快乐为我的幸福。
这些年来,羽身经百战,但每次他上战场,我依然会不安。
即使明知道胜利一定会属于他。
他曾经对我说过,不能让我以身涉险,其实我又何尝不是呢?
在每次战争结束后,见了太多的生离死别、家园破灭,我的心态已经逐渐发生了微妙的变化。
心中隐约有了新的渴望。
如果某天,羽能和我一起牵手,平静地看庭前花开花落,并辔而行,赏流云和逝水,在我们两人的小王国里生活,又何尝不是一种莫大的幸福?
这天下,真的有那么重要吗?
可我不能把这些话告诉他,甚至连念头都不敢在他面前有丝毫的泄露。
只是在深夜,对着天上变化的月亮和浩瀚的银河,泪盈于睫。
「隰桑」
鸿雁来,玄鸟归。
和约既定,我决定引军东撤。
当我在那张纸上盖下属于我的印记,心中突然感到前所未有的空茫。
起兵9年。
桃始花,仓庚鸣,凉风至,白露降。
现在,我也终于有些累了吗?
暂且不必时刻在脑中想着那些进军路线,也不必苦思各种攻城计策。原来,做回平凡和简单的人,也自有其中的乐趣。
我没有想到的是,这段时光将会成为我一生之中最难忘也最遗憾的回忆。
每日里,看着太阳从东边升起,明亮的光线在万物间投下斑驳的影子,直至逐渐西沉,天地又变换为另一番色彩。
如果是晴朗的夜晚,繁星满天,天幕上总会有或圆或缺的月。
我喜欢那月的清辉。
或许,因它像极了一个人。
清亮通透,皎皎其华。照在人身上,浑然不觉间已经悄无声息地虏获你。
每晚,我必在月下舞剑。
舞得兴起时,却突然回想起有那么一个夜晚,在月下的船头,一个恍若化仙归去的身影。
缓缓收了剑,脚步不由自主地往一个从未靠近的住处而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