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传记权力之路:林登·约翰逊传(精选长篇试读版)
22052800000004

第4章 “白星”与“黑星”(1)

一九二九年六月,林登·约翰逊回到圣马科斯,不仅很快恢复了跟在校长身边的地位,而且迅速坐到了教授们的脚边。事实上,同学们口中的谄媚奉迎拍马屁,到现在已经变得有点疯狂了。

报纸上的奉承也是一样。他再次担纲了《学院之星》的暑期编辑。学校的工作出了很多问题,比如说,注册日那天效率低下,学生们的队伍从山上排到山下,等了好几个小时,搞得怨声载道,而校报却大加表扬,说教务处“管理得力”。“本周一,面对蜂拥而至的学生,教务处得力高效,得到了很多赞赏。”约翰逊写道,“很难想象这样一项工作能办得如此迅速、周全和令人愉快。”他在学校“管理层”仍然是如鱼得水,在学生们中间的受欢迎程度则对比鲜明,很快就恢复到去科图拉之前的水平。九月,常规学期开始了,他还想继续当校报编辑,还想成为橄榄球赛季的啦啦队队长。但是学生会选举麦尔顿·肯尼迪兼任两个职位,把约翰逊“贬”去写社论了。另外,肯尼迪和约翰逊很快开始频繁地向对方怒吼,甚至动手,不过,要是约翰逊真的有勇气动手,两人就真算是打架了。事实恰恰相反,肯尼迪向他出拳的时候,他就像两年前打扑克的时候那样,躺倒在一张床上,双脚在空中乱蹬。肯尼迪上前来,约翰逊就大喊:“我投降!我投降!”弗农·怀特塞德当时也在场,他很快就开始满校园地模仿约翰逊慌乱的语气。全校学生又开始嘲笑他了。

******

不过,这种嘲笑就要结束了,永远结束,再也不会有。因为林登·约翰逊将会涉足学校活动的新领域,比起搞新闻报纸和体力上的竞技,他在这个领域好像要擅长很多。他即将涉足校园政治。

在别的学生看来,西南师范的校园政治,其实是他开创的。

学生们对班干部和学生会干部的选举一直兴趣有限。“我们很少开班会或者组织集体活动,”乔·贝里说,这个安静的高个子橄榄球明星后卫经常当选为班长,“大家也并不关心什么学校大事。”“黑星”的成员担任了大多数学生干部的职位,他们是最不关心这些事的人了。后来成为布林莫尔学院著名微生物学家的优秀学生贝里回忆起自己那些队友,觉得他们有些品质十分可贵。“这些哥们儿打起比赛来真是勇气可嘉,而且他们非常非常忠诚,”他说,“为了帮你得分,他们跑多远都行。他们也非常坦诚,你永远能很清楚地知道他们的立场。这是西部典型的坦荡荡的性格,那里的男人总是很坦率、很可靠。”不过,他也觉得,这些队友很多都缺乏“聪敏”。本身以东部的标准来看,西南师范根本就不存在什么学术标准,就算是这样,很多橄榄球健将也算是特别不爱学习的那一群人。他们感兴趣的是喝酒、泡妞、打猎和钓鱼,按贝里的说法是“体力劳动”。他们对校园政治真是完全不感兴趣,所以根本提都不提。“可能会有人问:‘谁会去竞选主席啊?’别的人就会说:‘哎哟,管他呢,我们让老乔去不就好了。’候选人就是这么提名出来的。”事实上,乔自己还曾经在任期中途辞过职,就为了帮一个朋友的忙,让他能说自己也当过主席。当时没人反对,反正没人在乎。“我想让他获得这份荣誉,”贝里说,“反正也不是什么大事。选举这样的事情,太微不足道了。”

有几个“乡土气”没那么重的学生,对赚钱更感兴趣,穿着打扮上也要高人一筹。一九二九年夏天,他们决定成立“白星”组织,与“黑星”竞争。林登·约翰逊请求加入。但是“白星”的两个领袖都不喜欢他。一个是伶牙俐齿的弗农·怀特塞德,他之前在纽约大学念过两年书,所以在圣马科斯的校园里就显得比较成熟老练。一个是喜欢在学校里发起各种活动的霍勒斯·理查兹(有一次他组织了个动员大会,会后热血沸腾的学生们走了出来,他就站在门口,手里拿着帽子,大喊:“为美化学校出力!”最后筹到的钱都归了他自己)。“任何反驳他的人,他都一副看不起的样子,”理查兹说,“他想掌控所有人。”另外,他们希望“白星”也是一个秘密组织,而约翰逊话太多了。组织的第一次会议上,有人说约翰逊想参加,另外一个学生带着强烈的讽刺说:“狗屁?他会报告全校的。”于是这个话题就不了了之了。“白星”正式成立了,举行了一个神秘的夜间仪式,选址在某条河边。他们在学校里找到了一本最大的字典,用来代替《圣经》。每个人都手拿蜡烛,把手按在字典上面,庄严宣誓,而约翰逊不在其中。这下,不仅是时髦受欢迎的群体不欢迎他,这些“边缘人”也不欢迎他。幸亏“白星”有三位“元老”是“特别不善言辞的乡下男孩”,觉得约翰逊“很有趣”,否则他永远无法加入“白星”。他请这三位再提提他的名字。几周以后的一次会议上,他们就提了,两个领导同意他入会。因为他们可怜他。而且,用怀特塞德的话说:“又有什么关系呢?我们从来也没想把‘白星’弄成个多么了不起的组织。我们成立‘白星’,只不过是因为没被‘黑星’邀请罢了。说实话吧,我们这么做的真正原因,是因为如果你不是‘黑星’的成员,那就很难泡到漂亮妞。我们就说:‘妈的,他们有‘黑星’,我们也能有‘白星’啊。’我们成立这个完全是为了泡妞。我们可真没想过要参加选举搞政治什么的。”

但林登·约翰逊动着搞政治的脑筋。刚被“白星”吸收入会,他就建议大家和“黑星”一样,推举一个候选人竞选高年级的班长。说服了成员们之后,他在政治策略手法方面展现了非凡的竞争力。

比如,在“数人头”或者说数选票方面。“白星”别的成员都认为,没人能胜过“黑星”的候选人迪克·斯斌,很受欢迎的橄榄球和田径明星。十月第一次选举的时候(学生干部每年的十月、次年的一月和四月各选举一次,任期三个月),他轻而易举就获胜了。但是这些“白星”们根本没数过选票。约翰逊承认说,如果大多数学生都来投票,斯斌绝对能赢得不费吹灰之力。但是这个学校的学生对政治实在太不感兴趣了,而且也没出现过两位不相上下的候选人搞过什么旗鼓相当的竞选活动。大多数学生根本不愿费那个劲去投票。如果出现对手,就算只有为数不多的选票,也是有胜算的。

另外,他也想出了去搞到这些选票的办法。学校里的“风云人物”,包括运动队以及“莎翁派”和“田园派”两个文学社(社员大多都是漂亮又受欢迎的女生,男友就是运动员们),这些人绝对是斯斌坚定的支持者,这毫无疑问。但校园里还有另外两个团体,“本地人”,家乡就在圣马科斯的学生;以及“YMCA”团,也就是基督教青年男女团,在大家眼里,他们是学校里的知识分子。这些还不是唯一能争取的选票。还有些不属于任何团体的学生。这些在学校默默无闻的人,也从来没在选举的时候被想起过。但约翰逊想起了他们,把他们的选票也算了进来,然后把“本地人”以及“YMCA”团的选票也算了进来,发现“边缘人”们完全可以打败那些“风云人物”。

他也知道如何得到这些选票。他说,“白星”需要推举一个受欢迎的候选人,而且他已经挑好了。黑夜里,社团在河边聚会的时候,有个讽刺的声音问道:“我打赌肯定是你自己吧,林登?”他说不,不是。他树敌太多了。候选人应该是比尔·迪森[1],他说:“我们选比尔吧,他没什么破绽。”他补充说,迪森之所以是个优秀的候选人,还因为他善言健谈,帅得像个时装模特,在女生之间很受欢迎。数人头的话,最明显的因素就是,在圣马科斯的校园,有超过三分之二的女生。

还需要提出一个大家感兴趣的议题。他和“白星”其他成员没什么特别在乎的议题,提不出来,所以,怀特塞德(他和理查兹觉得这整个从政的想法就特别讽刺,特别好笑)就说:“我们什么都说一说嘛,不管有没有。就一直提,提出一个可以用的。”最后,约翰逊发现了一个可以用的。每个学生交的学费里都包含了一项所谓的“毯税”,用来做课外活动的经费。负责管理这笔钱的是学生会,总是会把大部分钱都给运动队。而约翰逊需要其投票的“本地人”和“YMCA”,都不是运动员。所以他让“白星”的竞选活动喊出了这样的口号,“头脑和肌肉同样重要”,要求能多拨一点“毯税”给非运动的活动,比如辩论和戏剧。

这是约翰逊亲手操办的选举,他表现出在加州和科图拉的勇猛和活力。别的“白星”成员参与并不积极,就连迪森这个候选人都没多大热情,他觉得自己一点胜算都没有。“他们经常取笑他(约翰逊)的热情,”其中一个说,“他们的态度是,要是他想组织组织,做点事情,就随他去吧。”但约翰逊每个晚上都会去各个寄宿屋,和学生们聊天,请求他们投票。和潜在的选民聊天时,他会伸出一只手攀着对方的肩膀,另一只手则抓住对方的衣领。“他经常强迫人家听他说话,把脸挨近对方的脸,阐明他的观点。”“白星”艾尔·哈兹克说。这种谈话技巧以前在约翰逊城高中惹到了一些校友,但现在他有了正当的议题,这行动反而有惊人的效果。目睹他上蹿下跳的迪森说:“他最大的长处就是直视别人的眼睛,拼命去推销自己的观点,说服对方。说起一对一的这种推销,林登实在是最擅长的。”尽管如此,在竞选前夕,迪森仍然和别的“白星”成员一样,认为自己必败无疑:

选举前夜,我们计算了一下,发现落后二十票,于是决定认输。只有林登不愿意听天由命。他说:“哦,不,要是我们只需要二十票,那从现在到明早八点我们都还有时间去争取这二十票啊。”当时已经快深夜十二点了……

主要的团体有我们、运动员……但还有个团体叫作YMCA……他们反对我们,是因为迪克·斯斌不仅是很优秀的学生,也是YMCA的成员。所以他们没有理由不支持他。但林登就是与众不同,他说:“嗯,要是我能改变那个团的想法,局势就会扭转了。你们可以先去睡觉了,但我不会睡的。”于是他开始一趟趟往宿舍跑,用三寸不烂之舌说服别人。于是……他大概争取了二十来张选票。

第二天一早,选举如期进行,迪森赢了。

“黑星”输了,这还是史无前例的第一次,他们深受打击,下定决心不让迪森赢第二次。“我胜选的那天,对方就宣战了,”他回忆说,“他们开始排挤我。”在四月选举到来之前的那三个月,他们就一直在指指点点,说迪森有什么什么缺点,不配做学生领袖。但约翰逊对于这种针对一个人的排挤有应对的策略,就是不要让这个人的名字出现在选举名单上。“这就是林登的策略,”迪森回忆说,“他们要狠狠地打击我,所以我们就让他们觉得我要再次参选,然后直到最后一分钟,才宣布候选人是艾尔·哈兹克。”

他还用了别的策略。

四月的选举中,林登本人也在竞选一个职位:高年级的学生会代表。他很不受欢迎,而对手乔·贝里特别受欢迎,基本大家都觉得他是学校里最讨人喜欢的学生。“所以我们觉得他没什么机会,”霍勒斯·理查兹说,“但他想当代表,特别特别想。”选举前夕,“白星”们坐在河边,用理查兹的话来说,他们发现“林登自有打算”,要确保自己得到这个位置。

约翰逊的策略,是以在圣马科斯大家一直搞不清楚的事情为基础的。这里的学生,为了赚钱,经常休学一个学期、整个学年,甚至好几年,然后再返回学校。所以,一个学生到底在一二三四哪个年级,大家根本就搞不清。他的策略基础,就是班级选举时那种随意的气氛:因为学生们普遍对选举没什么兴趣,所以在主楼不同教室举行的选举会,是特别不正式的。急匆匆地提名,迅速地投票,很快宣布获胜的候选人,没有任何规则和流程可言。另外,也许还有最重要的一点,因为过去的选举过程都很诚实坦白,没人觉得这次会有什么不一样。

四月的选举,是大家印象中圣马科斯有史以来最被关注的一场选举。“白星”因为迪森的胜选,态度更加积极,约翰逊也说服了“白星”,不仅提名哈兹克,还提名了一系列的候选人,来争夺班干部和学生会的位置。被激将的“黑星”也推举了候选人。“白星”的一系列竞选活动让学生们对校园政治更感兴趣了,所以还产生了独立参选人,最引人注目的是聪明优秀,又深受欢迎的亨利·凯尔,在辩论课上,只有他可以把约翰逊驳得哑口无言。他的竞选主旨,是要在学生政府建立一系列卓有远见的平台。大体上来说,别的候选人都比“白星”的候选人更受欢迎,所以按照一般情况,“白星”都是要输的。可是在约翰逊的运筹帷幄下,可能情况会完全不同。因为,别人都只投一次票(在自己班上的选举中),而“白星”们会在每个班的投票箱里都投上一票,这样就是一人多票了。另外,这个策略还做了细化,细化的目的就是更多地弥补有限的人数。在河边的那天晚上,“白星”们认真演练着约翰逊提出的策略,因为,四个班会都是在十点开始,他们统共只有一个小时,所以这个“别动队”动作一定要迅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