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灵异异珍奇案录
22039800000151

第151章 地窖擒狼

“什么?地道?你家居然还有‘地道’?”文刚听到刘警官的话,吃惊地瞪着眼睛看着方顺德。

同样吃惊的,还有张剑东和石强。

似乎没有发现岱山同行们的疑惑,刘警官坚定的看着方顺德,似乎在告诉他,“这一关,你糊弄不过去!”

看出点门道了石强,赶紧抢步上前,顺着刘警官的眼神,发现了一个隐藏在土炕下面的一个木头盖板。

随着盖板的打开,文刚的强光手电随即照了进去。

“里面有人!出来!”文刚大声呵斥。这时,张剑东和刘警官也围了过来。

可能是感觉实在走投无路了,里面的人先是露出了个头,随即慢慢爬了出来。

此时的方顺德、廖青芝老夫妻,满脸失望,也无奈地瘫坐在了炕沿上。

此人身高大约1米75左右,面庞黝黑,双眼通红,胡子拉碴的,头发也有些蓬乱。很显然,最近几天的逃亡生活,他过的并不舒服。

“你叫什么名字?”藏在地窖里的人刚爬出来,就被警方控制住了。

“方大奎。”

“抓到你小子,可真不容易啊。”

“为什么要捉我?”方大奎很不服气。

“你为什么要藏起来?”张剑东反问道。

“我乐意。”方大奎嘴上还是很硬的。

“你知道吗?我们是从岱山来的。还不知道为什么找你?”张剑东语气严厉的问道。

“岱山刑警?”方大奎嘴里念叨了,表情迟疑了一下。

“我问你,方少刚是不是你杀的?”张剑东决定直奔主题。

“警察,你们说什么?”刚才一直在一旁默不作声的方大奎的母亲廖青芝瞬间像被注射了一剂强心针,满眼惊恐地看着张剑东。

张剑东没有直接回答廖青芝,而是再次将两道锐利的目光射向方大奎。

“回答我,方少刚是不是你杀害的!”张剑东再次逼问。

方大奎没有说话。

这时文刚从方大奎随身携带的挎包里搜出两本书,递到了张剑东面前。张剑东一看,一本是《我的前半生》,一本是《福贵人回忆录》。这两本书,就是被害人方少刚书房里丢失的两本书。对这两本书,张剑东也比较熟悉了,因为他也已经买了两本,并随身携带,在不太忙的时候,时不时的看上几眼。可惜,目前为止,刚刚看了个开头。

“方大奎,这两本书,你怎么解释?是不是从方少刚书架上偷的?总不会是你自己买的吧?”

看到警察搜出了两本书,再听到张剑东的质问,方大奎眉头紧皱,继续默不作声。

“还有,桌上的这瓶没有标签的酒壶里,装的是什么酒?”张剑东瞅了一眼桌子上的放着的一瓶没有标签的酒,继续问道:“你有没有跟父母说,这酒是你特意找人灌装的星州古酿52度原浆啊?”

“你们怎么知道?”方大奎开口了。

“我们不但知道这是什么酒,还知道这酒在方少刚遇害当天,就洒在了他客厅茶几下的地毯上。对不对?!”张剑东使出了杀手锏。

“是的。是我杀的这个白眼狼!”方大奎被张剑东逼急了,于是便索性不再隐瞒。

“啊!”只见站在一旁高度紧张的廖青芝听到方大奎亲口承认自己杀害了方少刚,竟然瘫倒在地,老泪纵横,不住打骂:“你这个畜生啊,你连你弟弟都下得去手啊。”

在场的警察心中一阵,都不免被这一幕给惊呆了。

“杀人的方大奎与被害的方少刚是亲兄弟?”张剑东紧皱起了眉头。虽然他曾经隐隐感觉“方大奎”与“方少刚”两个名字间似乎有着存在某种联系的可能性,但那也只是心中的一转念,认为无非是巧合罢了。没想到,还真有这样的事情!

前期调查中,警方曾侧面了解方大奎有个弟弟和姐姐。可没想到,这个弟弟竟然就在前几天被这个哥哥亲自给杀害了。

“这是怎么一场人间悲剧,导致兄弟相残?”张剑东看着眼前的这一切,“可怜这一对老两口了。”

“行了,别婆婆妈妈的了,我早他妈就受够了这个小白眼狼了。”方大奎瞅了一眼在地上瘫坐的廖青芝,和在炕沿上不住叹息的方顺德,说:“别哭了。这辈子没法孝敬你们了,下辈子再说吧。那些菜和酒,就当是我最后孝敬你们的吧。”

说完,方大奎径直转过身来,对张剑东说,“走吧,我认栽了。”

于是,众警察押解着方大奎,离开了方家,直奔大栗子街道派出所。在那里,已经给方大奎准备好了临时“住处”和审讯室。

回去的路上,文刚好奇地向临江市刑侦队的刘警官问道:“刘警官,您真神了啊。怎么知道方顺德家居然还有个‘地道’?”

此话一出,立即引得包括刘警官在内的临江市 4位刑警的一阵哈哈大笑。“这位文警官,首先更正一下,方大奎藏身地,不是‘地道’,而是一个‘地窖’。你从南方人可能不知道。在我们东北农村,家家户户都有地窖。”

“哦?”这引起了文刚的足够兴趣,“地窖?就为藏人?”

刘警官哈哈一笑,继续解释道:“当然不是。东北的冬天异常寒冷,为了储存宝贵的白菜、萝卜、地瓜等过冬食品,于是每家每户都会在火炕下挖一个地窖,利用锅灶下的温度,在辅助以相对恒定的低温,既给火炕加热,又保证蔬菜不至于冻烂。”

“哦,原来这样啊。我还以为他们专门挖地道防警察呢!”文刚也为自己的“无知”感到不好意思。

“其实,不但是你差点被蒙骗了,就连当年日本人来,也有抗日志士就因为藏在地窖中,才得以脱身呢。”刘警官补充道。

“哦?这个地方也曾经被日本直接占领过?”张剑东没有想到,这么一个藏在大山里,紧邻鸭绿江、与朝鲜一江之隔的在中国版图上相对偏僻的地方,当年也没能逃脱日本人的魔掌。

张剑东的一句话使刘警官顿时来了兴趣。“你们可能还不知道吧,别看我们大栗子沟这是个小地方,也不太出名。可是,这里却是末代皇帝溥仪第三次,也是最后一次宣布退位的地方呢!”

“就在这里?”张剑东瞪大眼睛,表示不敢相信。

“当然。”刘警官继续介绍到,“虽说溥仪最后一次称帝,是在日本帝国主义的扶植下,一手培养的傀儡皇帝,是个‘伪皇帝’。可是,毕竟如果把这个仅有‘皇帝’之名而无‘皇帝’之实的名头也姑且称作‘皇帝’的话,可以说,中国几千年封建帝制,是随着溥仪1945年在我们大栗子沟宣读的伪满洲国‘康德皇帝’的退位诏书,而最终彻底走向覆灭的。”

“没看出来,这个不起眼的地方,居然还在历史中扮演了这么重要的角色啊!”石强由衷感叹到。

“可惜啊,这个历史角色扮演的不是那么太光彩,否则,这里早就火了。”刘警官接着说。

“祖国山河大,处处有故事。”张剑东心里念叨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