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培养青少年受益一生的好习惯
22023600000032

第32章 礼貌待人

中国曾有“君子不失足于人,不失色于人,不失口于人”的古训,意思是说:有道德的人待人应该彬彬有礼,态度不能粗暴傲慢,更不能出言不逊。礼貌待人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

礼貌待人是指人们在与他人交往的各种行为处境中所应有的品行和礼仪,是处理人与人之间关系的社会公德之一,也是文明行为中最起码的要求。在社会主义社会里,礼貌待人体现出对他人的尊重,反映出人与人之间平等与友好的关系。

孩子与他人交往,要有尊重他人和友善的态度,礼貌待人的言谈举止就承载着“尊重”和“友善”的信息。一个没有礼貌的孩子,是不受欢迎、不讨人喜欢的孩子,就相当于关上了与他人进一步交往与合作的大门。尤其是与人初次交往的时候,礼貌待人更加重要。可见,孩子有了礼貌待人的行为习惯,是他学会做人、学会做事的基础,对他将来为人处事有很大的益处。

有的孩子缺乏礼貌,日常生活中就能听见人们常说的一句话:“这孩子真没教养”或者“这孩子真没修养!”其实,“没教养”是对父母缺乏良好家庭教育的批评,“没修养”是对孩子行为不检点的批评。俗话说,孩子是父母的一面镜子,孩子是否礼貌待人不仅代表了个人形象,也代表一个家庭的形象。

经典案例

周恩来总理不仅是一位才华卓越的国家领导人,也是礼貌待人的光辉典范。周恩来总理非常尊重、以礼相待身边的工作人员。当服务员给他送来东西的时候,他总是放下手头的工作双手接过,如果不方便的话,他就微笑点头表示感谢。到外地视察工作的时候,他总是与普通工作人员一一握手问好,并说:“辛苦了,谢谢!”在国际交往中,他也是彬彬有礼。不仅代表了国家的形象,为我国赢得极高声誉,他个人也深受国际友人的崇敬和爱戴。美国前国务卿亨利·基辛格说:“我生平只遇到过两三位给我印象最深刻的人物,周恩来总理是其中之一。他温文儒雅、从容自如,举手投足之间魅力无穷。”

习惯悟语

礼貌是一种语言。它的规则与实行,主要要从观察,从那些有教养的人们举止上去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