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亲子不吼不叫:妈妈这样教,孩子一定喜欢(初中版)
21997400000017

第17章 与孩子做朋友

写给妈妈的话:

与孩子交往,朋友的身份远比家长的身份更有效。而想和孩子交朋友,就必须要学会相互体谅、彼此理解。

生活案例

赵彤的爸爸在一家公司里做经理,手下管着几十号人,平时工作很劳累,回家后,他免不了会带一点工作情绪,或是显得很烦躁,或是对家里人颐指气使。

这不,回家看到妻子坐在沙发上看电视,他就有点不高兴了:“怎么还不做饭?一会儿小彤回来饿了怎么办?”“每次我提前做饭,你和小彤都有诸多意见,还是等你们都回来,问清楚后再做吧!”妻子一脸无奈地说。

这时,赵彤回来了。她把书包往桌子上一扔,说:“妈,你怎么还没有做饭?我都快饿死了。”看到家里没做饭,赵彤生气地说。然后,她进了自己的房间,把门狠狠地摔上。

“这孩子怎么回事?最近脾气越来越坏了。这可不行,我要进去好好教育教育她。”爸爸站起身来,准备去教训女儿,却被妻子一把拽住。“孩子到了这个年龄,情绪都有些不稳定,有点小脾气也是正常的。再说,你刚回家时不也是这样吗?要多理解小彤才行……”赵彤的爸爸觉得妻子说得有理,气也就消了。

应对策略

孩子小时候,家长与孩子是一种主从关系,家长发号施令,孩子乖乖听从。然而,等孩子上了初中,家长就要转变自己的观点,和孩子的关系要由以前的“主从式”变为“朋友式”。如果家长还是一味地维持自己的权威,居高临下地教育孩子,只会导致家长和孩子的矛盾加剧,让孩子的逆反心理膨胀。要和孩子交朋友,必须要做到彼此理解。

1.认真倾听孩子的心声

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也是与孩子接触时间最长、最亲近的人。孩子在成长的过程中,最需要与家长交流,也最需要家长的理解与支持。特别是进入初中后,孩子的自主意识增强,希望脱离家长的束缚,而此时如果家长不能改变自己的心态,不去倾听孩子的心声,不去理解孩子的行为,那么两代人的关系便会迅速恶化。

常有家长抱怨:“这孩子稍微长大一点,就不再听家里人的话了。”其实,家长也应该反问一下自己:“我有没有听过孩子的话?”作为大人,往往认为小孩子的想法是幼稚的,于是在听孩子说话的时候,家长都会产生一种先入为主的想法,根本不留意孩子说什么。与孩子沟通,家长要摒弃这种成见。对于初中的孩子,你越体谅他们,他们就会越听你的话。

倾听孩子说话,家长要注意运用“看”和“听”的艺术。当孩子诉说心声时,家长要仔细观察孩子的面部表情、手势等肢体动作,同时,要留意孩子说话的语调,并在合适的时机用简短的话给孩子反馈,表明你在认真思考孩子的话。如果孩子说得不对,家长也不要马上给予批评和反驳,首先要对孩子的看法表示理解和接纳,与孩子达成共识后,再运用案例让孩子自我反省,让其找到正确的道路。

因此,从现在起,每天抽出几分钟或十几分钟的时间来做孩子的听众,忧其所忧,乐其所乐。当孩子对家长产生了足够的信任感时,才可能会对家长说出自己的心里话。

2.向孩子吐露心声

沟通是相互的,要引导孩子对家长说出他们的心事,首先家长要学会和孩子交心。孩子拒绝和家长交流,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家长不懂得与孩子交心。家长从来不告诉孩子自己内心的感受,那么在孩子心中,家长就是家长,是像老师一样管教自己的人。想要孩子畅所欲言,家长一定要对孩子打开心扉,让孩子知道你的心事,这样孩子才会对你说出他们的心事。

当然,有些父母也常常对孩子谈起自己生活和工作的艰辛,但说话的语气太有“架子”了,“你这个不争气的孩子,我每天在外工作都快累死了,你知道吗?”这不是沟通,而是责备,这种带有负面情绪的“交流”,只会让孩子更加叛逆。

家长向孩子吐露心声时,一定要先调整好自己的心态,哪怕是说一些生活或工作中的烦恼,也要尽量少夹带情绪,但可以对这些烦恼表现出一种无奈的神情。当孩子看到家长为工作和生活发愁时,往往会激发他们内心的奋斗精神,试着为家长解忧,这样自然也会大大拉近孩子和家长的心灵距离。

3.用理解来激发孩子的上进心

初中生的身上,往往存在着一些劣迹:调皮、不爱学习、逃课、打架、撒谎等。但无论孩子表现得怎样顽劣,他们内心都有上进的欲望,希望被老师和家长了解。因此,对于孩子的种种劣迹,批评远远比不上理解对孩子重要,理解才能激发出孩子的上进心。

杨坚曾是二中校园里典型的“坏孩子”,上课时调皮捣蛋不说,他还经常骚扰班里学习好的同学,时不时地拿东西逗同学一下,或是在同学旁边大吵大嚷。对杨坚的这种行为,老师没有惩罚他,而是理性地把他叫到办公室里谈心。

谈了一会儿后,老师发现,原来杨坚羡慕那些学习好的同学,可自己的成绩却又一直上不去,只有通过打扰同学的学习,来消除内心的失落感。

知道这种情况后,老师对杨坚说:“原来你是想要学习好呀!其实想学习好并不难,老师可以帮助你。”老师和蔼的态度,让杨坚有点感动又有点疑惑。

“我知道你对英语很感兴趣,只要你再用点功,你的英语成绩绝对不会比那些学习好的同学差。之后,再冲击学习数学、语文……慢慢地突破,你的成绩很快就会赶上来。”之后,在老师的帮助下,杨坚不仅改掉了坏毛病,而且进入了“好学生”的行列。

孩子在学习或生活上遇到自己无法解决的困难时,往往不知道如何向别人寻求帮助,于是便以一种错误的形式发泄出来。这时,家长要多多理解孩子的处境,并伸出援助之手,激发孩子的上进心。孩子生活与学习顺利了,和家长的关系自然就和睦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