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成大事者说话101法则
21996900000024

第24章 行动往往是最好的语言

成大事者认为行动往往是最好的语言。尤其是当我们有过失,有人专心诚意来批评我们的时候,我们更需要通过行动来表明自己的态度。

其实,人没有过失,无故受到别人批评的时候,应该学会用行动来表明自己的态度。这种态度不是反驳,不是矢口否认,而是对别人的一种感激,对别人提醒的一种肯定。

有人对赵简子说:“您为什么不改正过错呢?”

赵简子说:“好的!”

侍从说:“您并没有过错,改正什么呢?”

赵简子说:“我说好的,不一定真的有过错,我是希望有人来直言规劝我。如果我拒绝这个叫我改过的人,就是拒绝直言规劝我的人,那么,直言规劝的人就一定不会来了,我的过失很快就会有了。”

别人的批评不正确,并不能给我们带来什么影响;我们对待批评的态度和行动,却会对我们造成重大影响。

所以,听到别人谈论我们的缺点时,想办法不要急于辩护,因为这是愚人的习惯做法。让我们放聪明点也更谦虚一点,我们可以气度恢宏地说:“先听听他说什么吧,趁我这个缺点没有造成灾难之前让它死在这次谈话中吧!”这种对待批评的态度,大有裨益于自己。

人们因为面子而坚持错误。事实上,改过的勇气能使人的形象一下子变得高大起来。

有一次,师经弹琴伴奏,魏文侯合着节拍跳舞,边跳边唱:“听我的话,不要违背我。”师经一听,马上拿起琴去撞击魏文侯,却没有击中人,只击中了帽子上悬抹的珠串,珠串被打散了。

魏文侯恼怒地问左右的人:“做臣子的竟敢打他的主子,该当何罪?”

左右的人说:“应该活活煮死。”

于是,侍从们拖着师经走下堂。才下一级台阶,师经说:“我可以说一句话再死吗?”

魏文侯说:“可以!”

师经说:“从前,尧舜做君王,只担心他们讲的话没有人敢反对;桀纣做君王,只担心他们讲的话有人反对;现在,我打的是暴君桀纣,并没有打您。”

魏文侯惭愧地说:“放了他吧!这是我的过错。把琴悬挂到城门口,作为我改过的符信;不要修补珠串,作为我的警戒。”

魏文侯当众承认了自己的错误,这种果断的行动不但没有损害他的形象,反而更体现了他的伟人风范。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优点与优势,也都有自己的缺点与短处,扬长避短才算机智,拿自己最不擅长的柔弱之处去硬碰别人修炼得最拿手的看家本领,其结果便可想而知。人会有各种潜能与优势,但你不可能在所有地方都有机会发挥出来,你只能在两个地方用足你的力气。而在你没有用力气的地方,在你无暇顾及的地方,你必然不如那些在这地方用足力气的人。你的精力有限,机遇也有限,因此,你胜人的地方肯定很少很少,而不如人的地方绝对很多很多。只有对这一点看明白了,你才有从容的心态听取别人的批评并用心改正,也才能真正地胜于人了。

其实,在很多时候,必须有表现自己才华的行动,这样才能够得到更多的机会。这种行动往往比自己说自己多厉害要管用得多。

唐代的陈子昂被称为一代文学大师。他刚刚进京时,虽然饱学诗书,文采飞扬,但仍然是默默无闻的无名之辈。

这一天,陈子昂正为怀才不遇而郁闷,心中感叹没有伯乐认识自己这匹千里马。于是他走出门来到大街上逛荡、散心。突然,他在大街的拐角处,看到一个人,手中捧着一把古琴,对来来往往的路人吆喝兜售,要价一百万钱。

陈子昂仔细看那琴,没有看出什么特别之处。过路人看了,一个个摇头咋舌,都说太贵。

陈子昂见状,计上心头,慷慨解囊,买下了那把古琴。众人见他连价也不还就买下了,以为他是个书呆子,纷纷议论说他上当了,哪有一把琴值一百万钱的?

众说纷纭之际,陈子昂大声说:“本人自幼从名师学琴,识得真假。这把琴是上等桐木所制,确是古琴,一百万并不贵。各位如有雅兴,明日请到寓所来听我弹琴,并欢迎此道中人前来切磋和指教,相信你们会不枉此行。”接着说明了自己的地址,就匆匆离去了。

一时间,京城大街小巷纷纷传递着这个消息,人们都期待着观看明天的盛会。

第二天早晨,大家蜂拥而至,想听听一百万的古琴到底有何神妙之处。谁知陈子昂捧着琴,却不弹奏,高高举在头顶,“啪”地摔在地上。众人齐声惊呼,愕然不已,这可是一百万钱啊!

趁大家惊愕之际,陈子昂自我介绍道:“本人陈子昂,家居四川,早闻京城的父老好喜文弄墨,在下不才,有拙作几百篇,想与大家以文会友。至于弹琴之事,不过雕虫小技,绝非我陈子昂所关心,今天让大家失望,深感歉意!谨以拙文相送,以示补偿!”

说完深鞠一躬,把箱子里的文章散发给在场的众人,大家纷纷传阅。几百篇文章,篇篇文采飞扬,字字灵动飘逸,人们立刻为陈子昂的才华所叹服。许多人感叹说:“如此风流才子却迟迟没有被发现,实在是一大遗憾啊!”

一天之内,陈子昂立刻名满京城,并由此确立了他在诗坛的地位。

陈子昂的行动立即让他获得了成功。成大事者认为,人很多时候就在成功的门前,但是很多人没有勇气去推开那一扇虚掩的门。因为他们的心态告诉他们说,一推开里面就会跑出来一条疯狗,自己一定会被咬到。多一事不如少一事,还是就这样的好。结果缺少行动的他们失去了一次次成功的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