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现实槐魂
21910000000001

第1章 引子

华北平原古老辽远,燕赵民风朴实淳厚。《隋书·地理志》称这里“悲歌慷慨”、“俗重气侠”、“自古言勇敢者,皆出幽并”。尊为唐宋八大家之首的韩愈有句名言,“燕赵多慷慨悲歌之士”。宋代大文豪苏东坡亦曾赞叹,“幽燕之地,自古多豪杰,名于图书者往往而是”。是的,这片一望无际的苍茫大地,养育了朴实勤劳的英雄儿女,流传着动人心弦的民间故事:既有“千场纵赙家仍富,几处报仇身不死”的邯郸游侠,又有“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的燕地刺客荆轲;既有“士为知己者死”的邢地刺客豫让,又有景阳冈“赤手打虎”的清河好汉武松;既有“当阳桥头一声吼,喝断了桥梁水倒流”的涿郡猛张飞,又有英勇抗击蒙古瓦剌族入侵,写下“粉骨碎身全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壮烈诗篇的于谦;既有“铁肩担道义,妙手著文章”的共产主义斗士李大钊,又有戊戌变法失败,慷慨赴死的“戊戌六君子”;既有英勇抗击日寇,血染沙场的“狼牙山五壮士”,又有凭着世代相传的“磨剪子戗菜刀”手艺,背着一条板凳一块磨刀石,走遍中国的民间艺人;既有率部血战台儿庄,全歼号称“铁军”日本矶谷师团,打破了日军不可战胜神话的国民党中将师长池峰城,又有深受******器重,曾任******部长,全国政协常务副主席的“冀南第一才子”王任重……

景县之“景”,乃是阳光普照之意。传说景县远古曾是一片水域,沧桑巨变,海枯陆现。经过历次天崩地裂、翻江倒海的地壳运动,在宇宙伟大而又神奇力量的作用下,这块土地便从万丈水底呼啸跳跃而出,再由远古的黄河、漳河冲积,成为现今钟灵毓秀一望无际的平原。景县历史悠久,尧舜之时,这里就有先民聚集生息。据《景县志》载,此处古为条地。西汉时今县城旧址为条候国故城——北条城,北魏时条县治所由邸阁城迁至此地,始为条县城。元初太宗八年景州治所从东光迁于此地,条县城更为景州城。历经明清两代至民国二年,改州为县,州城遂为县城。该城在北魏后历代均有修建,形如卧牛。元文帝天历年间改其方形,周围四里。明孝宗弘治11年南北门设吊桥,创建东门,四门各刻石匾,东曰“东作”,西曰“西城”,南曰“南和”,北曰“北拱”。正德9年增建四隅角楼、窝铺16座。后其楼复置匾,东曰“渤海遗疆”,西曰“广川故里”,南曰“东省邻封”,北曰“北畿要路”。乾隆9年撤旧重修,浑砖内门4座,南曰“景运门”,北曰“景星门”,东曰“景阳门”,西曰“景福门”,又在瓮城外修建门墩2座。嘉庆18年后,连遭大水,城墙坍塌。光绪26年州人议修,随高就低,稍事补葺。

景县拥有古塔风涛、书台晓月、古庙寒云、谯楼野趣、泮水琴声、安陵渔唱、环堤秋雨、青冢春晖等著名八景,其中闻名河北全省的景州舍利塔建于北魏,宏伟挺拔,盘旋而登,一州之景尽收眼底。景县全境呈马蹄形,由西南向东北逐渐倾斜,最高点海拔25米,最低点14.1米。东西宽27.5公里,南北长45公里,属暖温带半湿润大陆性气候,四季分明,光照充足,年平均气温12.5℃。走进景县,你会发现一山一水都有一种宏阔的气势撞击心灵。走进景县,你会发现那里的人们天生一种博大含在眉宇之间。走进景县,你会感到如同游进了一个沧桑之湖,波翻浪涌。走进景县,你会感到古风浩荡,世代相传的燕赵侠骨无处不在。

位于景县北部的孙镇,是一个有着古老传统的文化名镇。清朝时期就已闻名全国的民间舞蹈“疯秧歌”,就是出自这里。因为舞蹈动作风趣泼辣,身体动辄呈三道弯,能够制造一种强烈的欢乐气氛,所以民间称之“疯秧歌”。据查,疯秧歌并非产生于景县孙镇本土,而是从安徽凤阳传入的一种带有浓郁皖北风情的民间非遗文化。相传康熙年间,景县孙镇西街有一位名叫李孔嘉的人,曾在安徽凤阳做知府。在他告老还乡时,四个凤阳的轿夫一路把他抬回家中。后来,四个轿夫在此落户,于是“凤阳歌”便由他们四人传到孙镇,成为此地农闲或者节日自娱自乐的一种民间艺术活动。逢五排十,还是孙镇的大集。听老人说,孙镇这个集口有着几百年的历史。过去北京至南京的御道,就是由此纵穿而过。这里集面大,摊位多,各行各业商贾云集。孙镇集市设在街内,大街南北走向,因为街面较窄,平时都是人来人往,川流不息。到了年集,那是一年中最为热闹的时候。春节不是人工制造的产物,而是是季节本身留下的缝隙,是对传统历史的一次回首。“腊八”一过,孙镇街上便开始有了年味儿。一般都是豆腐、粉条的生意引领风气之先,离年还有一二十天,他们便会敲着梆子走街串巷大声吆喝。临近年关边上,街上就会出密集的年画摊位。冬闲无事,有人贩些年画进来,靠墙一挂招徕顾客。那时年画内容多是什么《穆桂英》、《女附马》、《杨家将》、《天仙配》……年关愈近,集市愈火。一街两行,卖猪肉的、卖羊肉的、卖青菜的、卖柴火的、卖布匹的、买盆碗的,各类货物一应俱全。街道装不下爆满的人流,年节集市就开始无节制地朝外扩展。当时南街只属街尾,到了这时,便也成了主街。最具年味儿的动静,当数鞭炮。新炮上市,年集从此响声不绝,吆喝不断。孙镇的鞭炮市场名目繁多,花样翻新。当时最流行的鞭炮叫作“两响”。燃放时一般放在地上,再用砖头夹好,点燃引信赶紧跑开,只听得“嗵”的一声升入云中,然后又在几丈多高的云层里“嗵”的一声横向炸开,继而爆竹彩屑纷纷扬扬从天而降。由于爆竹一般染成红色,故而漫天的红屑真的很是喜庆!还有一种特型鞭炮个头又粗又矮,俗称“雷子”,威力巨大,声音那是震耳欲聋。此物都是单头出售,绝无成挂而销。它在大人眼里尚属绝对的大杀器,小孩一般根本不敢接触。年集如果碰到两个鞭炮卖家互不服气,便会竞相燃放比试,一时什么两响、雷子、摔炮、长鞭,噼里啪啦,此起彼伏,响声大作,硝烟弥漫,令人眼花缭乱,掩耳不及。喜庆的鞭炮也是危险物品,装载鞭炮的车辆虽然相互拉开距离,但是每年仍有触目惊心的事故时常传出。

毗邻孙镇东边二里之遥的地方,有个村落叫做高庄。传说高庄的祖先是由河南迁徙来到这里。当时一位中年汉子挑着一担白筐,筐里则是两个蹒跚学步的乳童,因为相中了这里的地势坦平,就此落脚扎根繁衍,从此有了一辈一辈的后人。村子东南方向流有一条弯曲、清澈的河流,叫做江江河,缎带般地绕过村前,一年四季潺潺流淌。虽是丘壑一泓,流淌的却是生命之水。一到夏季,江江河便会显得雄浑博大,烟波浩淼,大有一种吞吐日月的气势。它虽没有海纳百川的胸襟,但是人们常去领受这泓涓涓细流的幽微绵延悠远。人们还没走进高庄,老远就会看见一株古槐枝干虬曲,苍劲蓊郁,如同一顶硕大的绿伞,挺立在村子中央王家大院门前。多少年过去了,虽然历经天灾人祸雨雪雷电的洗磨剥蚀,可是古槐依然郁郁葱葱,傲然屹立,笑傲峥嵘。每当微风吹过,树影婆娑,枝叶摇曳。古槐在村人的眼里,是有灵气的神树。村里的人有事没事总喜欢在古槐身下坐坐,感受她的灵气,体会她的亲切,欣赏她的绿意,呼吸她的芳香。过去高庄老人经常这样念叨:“问俺祖先来何处,山西洪洞大槐树”、“祖先故里叫什么,大槐树下老鸹窝”。数百年来这些民谣代代相传,妇幼皆知。古槐被当作他们的“家”,被称作他们的“祖”,被看作他们的“根”,被视作他们的“命”,成为大家心中永恒的故乡。高庄这株古槐树高约两丈左右,几人伸开双臂去抱树腰,也是抱不过来的。它在这个地方生长了多少年头,就连村里八九十岁皓首苍颜的老人都说,他们的爷爷的爷爷那时,这株槐树就是这般高大。专家推测,这株神奇的槐树,树龄百年以上,所以人称“古槐”。每年春暮夏初,枝叶渐茂,遮蔽出一大片浓荫。淡白色黄花,宛然翩翩彩蝶,伴了嘤嗡纷闹的蜜蜂,伫于枝梢碧叶之间。那暗溢的馨香随风四处幽幽地弥散,行走侧畔的人们几欲沉醉。虽然树身的里边早已成为空巢,但是整个树冠却是枝繁叶茂,遮住村前很大一片。多少家常琐事,多少滑稽趣谈,都曾在此上演;多少无知少年,多少垂暮老者,都曾围树而欢;多少发亮眸子,多少深沉足迹,都曾在此显现。高庄村前由东向西还有一排四口苇坑,苇坑之间通有三条由北向南的车马便道。一到夏天,孩子们就会下坑游泳嬉戏,坑里经常回荡着他们欢快的嬉闹。高庄常有人来,一来就要四处转悠,一转悠就要来到水坑边上,一到水坑边上就要发一通议论,一发议论他们或者说这四口水坑是四面宝镜,给村人摆起了梳妆台;他们或者说这四口水坑是四个月亮,陪着村里人浪漫地生活;他们或者说这四口水坑是四颗蓝钻,佩在小村的颈项;他们或者说这四口水坑是四只明眸,好奇地看着村人多彩的日子……

中国的村名、镇名、山名、河名,多数以姓氏、地形、方位、植物、特征等等命名。对于高庄,不少外人听了这个名字以后常会发问,你们为何会叫这个名字?考究起来,高庄这个村名形成的渊源,确实叫人揣摩不透。第一,这个小村的地理位置不高,海拔高度只有14米左右。第二,这个村里高姓人氏不多,也就那么20来户,不到百人。村里的大姓,其实姓王,大概占了三分之一以上。说起王姓,自从历史上最早的一支王姓人氏在今河南北部卫辉一带得胜以后,王姓便开始了自己生息、繁衍、发展的历史,因而民间素有“张王李赵遍地刘”的说法。第三,这个村里自古也没出过让人刮目相看的“高人”。有人说,这里曾是《西游记》里的高老庄;有人说,这里曾是《地道战》里的高家庄,等等。可是说来说去,却没人拿出令人信服的佐证。听说一位社会学者翻阅了大量历史资料,并且经过反复实地考察研究,认为“高庄”这个村名并非人们随便称呼,而是有着两个传奇。一是以前高庄东南有座叫做高家寺的庙宇,早年香火甚是旺盛,曾是三县交界地区最负名气的寺庙。不过,随着时间潮水的无情冲刷,这里已经成为一片只有些许瓦砾的废墟。也许,这是高庄村名的由来。二是高庄紧靠江江河北岸,到了这个地方,突然曲敛一下,折了一个大弯。高庄村民居于河之西域,由于这里时常溃堤,成了江江河流有名的一个险段。大水多次冲击这个小村,卷走村民的一切。可是,这个小村始终没被大水征服。后来每逢堤埝出险,一声锣响,全村的男女老少立时应声跑来。他们用尽一切力量、物料堵塞险口,甚至摘下门窗户扇,拆掉梁木砖瓦,抬走箱柜桌椅,抱去被褥炕席。一年,人们所有力量用尽,一切东西用光,决口还是堵档不住。突然数个壮士跳进激流,挽臂成墙,村民在他们身后趁势打下高高的木桩,然后修起高高的大堤,终于堵住高高的水头。最后,不少壮士捐出自己的伟岸身躯,终于救下溃口一带村民的生命财产,高大巍然的堤坝像是人们在为不朽壮士筑起的纪念丰碑。年代久了,“高桩”逐步演变成了“高庄”……

高庄身处燕南赵北,这里的村民既有胡服骑射那种骠悍豪放的性格,又有古赵宽袍大袖的儒雅之风,在这种文化背景下形成了村人勤劳、善良、诚信、笃行的淳朴民风。纵观历代高庄村人,虽是一方草民,但仍抱有“位卑不敢忘忧国”、“君子重义轻于利”的情怀。在高庄这个并不起眼的的小小村落,尽管他们一样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春种夏耕,秋收冬藏,但是这里却不知蕴藏了几多神奇,演绎了多少活剧。高庄,仍以自己的方式,自己的时空,以及自己的逻辑,自己的轨迹,生存着,演变着,追求着,发展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