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大宋九千岁
21886900000051

第51章 奉旨填词柳三变

赵允让面带笑容迎上,不料三美对他视而不见,直接风一样从他身边走过。

呃,这是什么情况?

只见从外面走来一大群人,中间簇拥着一个四十多岁的中年人走了进来。

人群中最是惹眼的,竟然是薛涛。

只见薛涛一边与中年人攀谈,一边激动地手舞足蹈,不时又窃窃耳语,像是在告诉中年人什么机密。

赵允让的眼神锐利起来,能让薛涛高兴成这个样子的,会是什么人?

四美一起迎上,齐齐敛衽为礼:“七郎大驾,有失远迎,有礼了!”

中年人面带微笑,轻轻摆手:“不必多礼,几年不见,你们出落得越发好看了!”

四美齐齐浅笑。

赵允让眼睛瞪大了,这究竟是谁啊?

要是自己这么和四美说话,不被打出去,也差不多。

看这中年人,一派儒雅风范间,带着几分的漂泊落魄。

眉宇间愁容凝聚,却又带着几分洒脱!

这样的人物,绝不是凡人!

四美引着中年人进了门。

薛涛一眼看见在一旁发愣的赵允让:“来来来,进之兄,我为你介绍,这位就是——”

赵允让直接打断了薛涛的话:“浪兄大可不必,凡饮水处皆能歌柳词,词坛上,谁人不识柳七大名!”

薛涛语塞,他没想到,赵允让竟然识得柳永。

要知道,柳永五年前落第离京。

那个时候,赵允让也不过十二三岁而已。

四美将柳永迎接到屋内落座。

“七郎一路风尘,今日借此元宵佳节,自当为七郎接风洗尘,不过在这之前,先要为七郎介绍一位少年才俊!”

“哦——”

柳永知道这四美是刘太后一手调教出来的,平日里眼高于顶,今天居然要为自己介绍一位青年才俊?

可见此人在四美心目中的地位了!

薛涛此刻依然纠缠在赵允让左右。

因为他怕赵允让跑了。

柳永柳三变若是在歌楼楚馆提起来,那真可谓是名声显赫。

赵允让若是真的知道,还不得吓得望风而逃啊。

可惜赵允让不仅知道,而且也没有逃。

只是感慨,这柳永前半生几乎就是在为科举而奋斗,他的大半不幸,都来自于此!

宋真宗指责他“属辞浮糜”,初试落第,以至于一气之下,作了一首词来发牢骚。

而词中“才子词人,自是白衣卿相”“忍把浮名,换了浅斟低唱!”,大意就是人生以快乐为本,幸福总是可望不可即。

结果宋真宗挂了之后,仁宗继位。

赵祯洞晓音律,也很喜欢柳永的词。

但柳永好作艳词,赵祯颇好儒雅,对此颇为不满。

所以科举的时候,赵祯就放话:“既然想要‘浅斟低唱’,何必在意虚名”,柳永就又没考上。

还有人向仁宗推荐柳永,仁宗回复“且去填词”,所以柳永才自号“奉圣旨填词柳三变”。

总得来说,柳永的才华无可否认,怎奈宋真宗和宋仁宗这两个土豪读者不买账。

不仅不买账,居然还动不动就封号。

所以柳永人生的最大不幸,就是这求不得!

赵允让正自感慨,司画忽然从屋里跑了出来,看着想要招呼赵允让的名字。

可是忽然闭嘴,招手喊道:“哎——过来!”

外面一大群人,齐齐望过去。

赵允让用手指指自己的鼻子,眼睛望着司画。

司画用力点了点头。

赵允让朝着薛涛一拱手:“有事,失陪!”

薛涛气个半死,也紧紧跟在身后。

赵允让也没在意,薛涛是跟着柳永来的,这点面子还是有的。

到了屋内,司琴款款走到赵允让面前:“快来见过七郎!”

“七郎,这就是周王府的小王爷赵允让,现在是安阳县侯!”

司琴话一出口,赵允让心中就是一紧,暗道不好。

这柳永本来就是几番科举落第,满腹牢骚没有去处的时候。

你还特意提及,这不是哪壶不开提哪壶吗?

这是把自己当成炮灰的节奏啊!

这司琴是怎么想的?

说她和薛涛联手,赵允让打死也不信!

果然,柳永脸色一沉:“原来是周王府的小王爷,这等达官显贵,柳某乃是一介布衣,岂敢高攀?”

这话语中拒人千里的意味,已经很是明显了。

赵允让暗自感叹,也无怪乎老考不上,就这股子牢骚劲儿,那就是赵祯的儿子继位,他也考不上。

要不是后来仁宗大开方便之门,柳永且考不上呢!

赵允让都怀疑,赵祯那次科举,其实就是专门为了柳永设计的。

柳永中了举之后,依然不改这臭脾气,以至于沉沦下僚,日子过得很不如意。

“自然,老先生离京之时,‘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允让佩服得紧!”

所谓千穿万穿,马屁不穿。

这首雨霖铃虽然是柳永失意离京所做,却也是他婉约词的巅峰之作,在各地青楼传唱不衰,见到赵允让如此谦恭,柳永的面色缓和了许多!

薛涛一看,开口道:“柳先生不知,小王爷在汴梁城中很有名气,有‘赵浮云’之称!”

“噢,原来‘赵浮云’就是说的小王爷,不畏浮云遮望眼,确是千古名句!”

柳永对于诗词,自然是行家,并没有像薛涛所想的一般出言讥讽。

“‘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也是出自小王爷之手!”

这一下,柳永不说话了。

倒不是不相信,而是觉得,能做出“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这样的句子,怎么也应该是有些阅历和年纪的人。

这赵允让小小年纪,竟然有这般的豁达?

“京城中人传言,此句犹胜‘杨柳岸晓风残月’!”

薛涛也是够拼的,连在场的四美,都听出了他言语中的挑拨之意。

柳永不满地看了薛涛一眼,转头道:“小侯爷——”

赵允让忙道:“不敢当先生这般称呼,叫我允让就好!”

司画急忙上前,对着柳永耳语。

柳永一笑:“那,我就托大,称呼你一声进之吧!”

“听闻进之颇有诗词之名,老朽愿意和进之切磋一下,不知进之意下如何!”

薛涛带头鼓掌。

这一路上,他可没往柳永的耳朵里说过赵允让的好话。

都是些如何狂妄嚣张,以至于丁东被欺辱得吐血抱病,花言巧语骗得四美信任之类的。

柳永虽然半信半疑,可是诗词一道,他是自视甚高的。

所以才有这样的打算,倒也不全是薛涛的怂恿。

至于薛涛,自然是能比试就好。

以柳永的水准,压下赵允让还不是小菜一碟。

到时候在四美面前颜面扫尽,这青衣楼内还不是自己的天下?

赵允让觉得,这样一个名人,自己其实应该拉一把。

他虽然在词中以“白衣卿相”自诩,表面上对功名利禄不无鄙视,但骨子里还是忘不了功名,希望走上一条通达于仕途的道路。

赵允让一咬牙,这次必须要放大招了。

不把柳永弄服气了,这事儿就没完。

反过来说,以柳永的水准,没个惊世之作,也绝对搞不定他!

“如此小子先来,献丑了!”

一行人跟随着赵允让来到楼船三层的甲板之上,华灯璀璨,火树银花,正是一番繁华景象。

“老先生离京多年,京城繁华曾忆否?小子就以这元夕灯景为题,填上一首词,请老先生指教!”

“东风夜放花千树——”

起句一出,柳永已是瞿然而惊!

赵允让信步凭栏:“更吹落、星如雨。宝马雕车香满路,凤箫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

“‘一夜鱼龙舞’,好句!”柳永击节赞赏。

“蛾儿雪柳黄金缕,笑语盈盈暗香去。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众人一片寂静。

画舫下却忽然传来一个粗豪的声音:“这等靡靡之声,也就你们南人才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