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大宋九千岁
21886900000042

第42章 除夕夜警

交子大火!

碧落春也大火!

经济的繁荣其实就是这样的。

有商品,有流通,自然就繁荣了。

赵允让觉得,他现在的生活,已经很像是一种真正的生活了。

有美酒,有梦想,还有银子。

从大宋交联储借出来的五万两银子——不,是交子!

这是交联储第一批次的借贷,所以,免息!

也就是说,赵允让可以拿着这笔银子,免费用上三年。

不用拿一分利息,到时候,还上本金就好。

而现在最大面值的交子,就是这一百贯一张的。

整整五百张!

赵允让特别有一种想拿着像点软妹纸一样,沾上唾沫点一点的感觉。

这其实就是大面值的银票了。

银票的图案,据说是毕昇从不知道什么时候的古书里,找出来的各种纹饰。

而纹饰对应的面值,乃至于这种纹饰的具体含义,对不起,属于朝廷机密,无关人等不能过问!

你妹,还是老子推荐得你,现在就成了无关人等了。

当然,这借贷来的银子还不是他的,属于借款!

可是,这借款偿还起来,是绝无问题的。

赵允让说到做到,各处的暖房正在兴建,窗户都是预留了的,样式固定。

这也是为了方便起见,毕竟赵允让现在也不能确定,自己即将生产出来的玻璃都是什么样的!

至于玻璃,那不就是一堆堆的沙子嘛。

加入纯碱和生石灰,沙子的熔点就降低了许多,起码下降一千摄氏度。

这个数据也不用告诉工匠,反正靠着烧煤能够融化就可以了。

就算是蜂窝煤,在风箱的作用下,基本也能达到这个温度了。

何况,焦煤也不是那么难弄。

至于这些纯碱,是当初烧制红砖的时候,赵允让就让人用芒硝加石灰石和煤在高温下焙烧。

得到了粗制的黑灰之后,又经过浸取、蒸发、结晶、烘干得到的。

整个过程都是保密的,石磊派来的人都没用,全部是从周王府弄来的心腹。

拉出来的玻璃一点也不成功,什么奇形怪状的都有。

赵允让一点也不气馁,当初风行一时的料器,不就是这么弄出来的么。

功夫不负有心人,很快,玻璃一次成型的技术解决了。

模具注料冷却成型,得到的玻璃虽然都不大,可是做窗户足够了。

关键技术解决之后,暖房也跟着飞速发展起来。

两个月的时间,眨眼就到了年根底下,汴京城中连小巷都已经有叫卖青菜的了。

青菜价格也随之大幅下降,这很正常,供需关系决定价格嘛。

垄断地位虽然没有了,大家吃点便宜菜也没什么不好。

推广开来的暖房赵允让出资,京畿的农户卖菜回收成本。

过上几年,这暖房就归农户所有了。

这也是大宋佳联储第一笔最成功的放贷!

过了腊八节,年味渐浓。

赵允让把整个庄子的房子都简单修缮了一下。

开春才能彻底建设,现在也还能略略尽个意思而已。

别的不说,炉子和用煤都是赵允让包了的。

也不算是白给,当初建设操场的时候,用的人工都记录着呢。

学生都放了假,这个时间基本也是放寒假的时候了。

你就是让孩子们人呆在学校,心也早飞了。

结果学生们非常懂事,虽然赵允让在他们入学之初,就申明这学院是全部免费的。

可是许多学生都在家长的命令下,或者背来半袋子红薯,或者拎来两辫子大蒜。

总之,都是一些农家特产,让人没有办法拒绝。

赵允让一点也没有看不上的意思,反倒这家几根黄瓜,那家一把青菜的回着礼。

价钱自然是不论的,这份情义,能用钱来衡量吗?

就连欧阳修回京的时候,赵允让还特意把村民送的蒜,给这位将来的醉翁带了一辫子。

希望将来不要成为蒜翁就好。

碧落春自然是年礼的大头,除去销售之外,赵允让专门让人留了几百坛,准备用来送礼回礼。

现在看起来,留少了。

这家家都和酒鬼一样,石磊开口就是五十坛,说过年了,要一醉方休!

你妹的,你哪天不是一醉方休,还特意那过年来说事!

五十坛没有,五坛直接拿走!

结果石磊软磨硬泡,十坛碧落春没了!

徐至诚,燕昭燕彰兄弟也都来了。

燕彰可是放下话来,自己什么都比不上自己的哥哥,今天这酒再差了,明年就吃住在碧落山庄了。

赵允让急忙满足了燕彰的要求,别说这心理阴影必须给他消除了,就这样一个顶五个的吃货,还是离自己越远越好。

安阳县男也已经变成了安阳县侯,因为赵祯居然特爱吃茄子。

在赵允让送进宫里一批青菜之后,赵祯亲自拿着一个带把的茄子指着赵允让,安阳县男就变成了安阳县侯。

也太儿戏了吧?

这也让赵允让深刻认识到,天下真是他们家的。

一个茄子就能换个侯爷回来,要是弄两个西红柿,说不定能换个国公呢?

不过这个时候,想吃个西红柿鸡蛋面,还真是一种奢望。

今年的汴梁城,过年的氛围要比往年浓上很多。

原因很简单,百姓手里有钱了。

要过年,不是看“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而是天下同欢,普天同庆。

特别是一些农户,借着暖房的青菜,给孩子买身新衣服,再给老婆买个手镯耳环。

一家家那是其乐融融。

几家有关系的,无论是驸马府,还是晋宁侯府,乃至青衣楼都送来了礼物。

自然,大筐的青菜,大坛的碧落春,作为回礼送了出去。

礼尚往来嘛!

赵允让走在街上,热闹的街市,看在眼中,乐在心里。

鞭炮声响成了一片。

那些个穿着厚厚棉衣的坏小子们,手里捏着香头,满大街小巷内地放鞭炮。

偶尔还有一两声连续的钝响,这就是俗称的“二踢脚”了!

这可是火箭的雏形!

赵允让总觉得有件事在心里藏着,可是就是想不起来。

除夕夜,赵允让是不能在碧落山庄过了。

赵允让还没有成亲,回家那是必须的。

赵允让前世没有这样的感受,因为那样的一个家,不是他的家。

属于所有人,只不属于他。

而这一世,他将过上一个真正意义的团圆年。

赵元俨已经发下话来,除夕之夜,一家人一定要团圆!

除夕之夜,饺子是必备的饭食。

所谓“更岁交子”,民间更有“好吃不过饺子”的俗语。

除夕守岁吃“饺子”,是任何山珍海味所无法替代的重头大宴。

所以,赵允让正在亲手包着饺子。

刚在之前不久发行了交子,现在又要吃上亲手包的饺子。

赵允让觉得,自己的穿越之旅还算是很顺利的。

赵元俨居然也在包饺子,而且极其麻利,不一会儿就包了一大堆。

看着自己包的东倒西歪的饺子,再看看其他几人的手艺,赵允让不由地长叹一声。

天赋真的很重要啊!

饺子下锅,一家人围在热气腾腾的桌旁,一边是烧得正旺的火炉。

吃完了饺子,赵元俨还发表了一次家庭演讲。

大致内容就是忠于朝廷,体恤民生,身为宗室,为国为民!

一个宗室王爷,能够在除夕之夜,不忘忧国忧民,果然是尽忠职守。

给老头点赞,赵允让伸出大拇指!

守岁!

前世的时候,赵允让许多个除夕都是这样自己默默地度过的。

今天,他也是自己一个人。

相对于前世,那种家庭的冷漠,远比这个世界的孤独让人害怕的多。

每一个人都想着从你身上撕下肉来,狞笑着离去。

这个世界,虽然还没有任何一个人能够真正走到赵允让心里,可是有父母有兄弟,还有一群一起烧鸽子的狐朋狗友,足矣!

眼看子时将过,赵允让望着那更漏出神。

府外的鞭炮开始密集起来。

就连周王府的下人们也都挑起了鞭炮,这个时候,比得就是谁家的鞭炮放得时间更长,声音更响!

子时一到,鞭炮声顿时响成了一片。

估计有许多家里根本没有更漏,就是听着这鞭炮声来放的。

没多有少,放上一挂也是个意思!

这一年的晦气就随着鞭炮声去了,那些厄运凶年,也不敢再上门来。

过年了!

就在这漫天的鞭炮声声中,赵允让望着那漆黑的天空,心中在默默地想念。

或许,还有一对真正惦记着自己的父母在那无尽的时空。

突然,天空中闪过一道强光!

一道极其突兀的强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