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亲子不吼不叫:妈妈这样教,孩子一定喜欢(小学版)
21884400000048

第48章 在比较中发现孩子的进步

写给妈妈的话:

在比较中你会发现孩子的进步,也可以根据孩子的实际,提出更适当的更高的要求,使孩子更快进步。比较中激励孩子可以使孩子做得更好,对自己抱有更强的自信心去迎接明天的挑战。

生活案例

小王说他孩子:“上次你语文才考了73分,这次一下子蹦到80分,我女儿了不起,进步真大呀,真让爸爸高兴。”这时她女儿见爸爸这么高兴,又夸奖她,兴奋地说:“爸爸,这次发挥得不好,下次我考个85分给你看看。”女儿能这样说,说明小王的话已生效,剩下的就是她女儿向85分的奋斗过程了。

有些父母就对孩子要求过高,不仅不懂得赞美,反而大加责备。一个孩子说:“上次我数学考了98分,全班第一,妈妈很高兴。可这次我只考了89分,得了第四名,妈妈狠狠地骂了我一顿。这次题本来就比较难嘛!再说我也不可能保证次次考第一吧。”在这儿,这位妈妈就陷入了教育孩子的误区,没有用比较激励法,只看到孩子分数、名次的稍微下降,没注意孩子思维等综合素质的提高,打击了孩子的自尊心。

应对策略

我们看什么事物都得有个参照物,你才能对其加以判断。“是”是“非”的参照物,“远”是“近”的参照物,“美”是“丑”的参照物。我们激励孩子也同样需要参照物,需要加以比较,这才能显出他到底是进步了还是后退了,是成熟了还是一如往日。

我们这里所说比较中激励孩子主要从三个方面来说。

1.和艺术作品中的孩子或成人进行比较

“艺术源于生活”,虽然有其夸张的一面,但亦是脱离不了生活的。艺术品中的人物大多是虚构的,有的近乎完美,有的一无是处,但这并非无法比较。我们可以取其中的一个点或一个面就行了。

许多好的影片和书籍不知使多少人为之振奋。影片和书籍中的英雄人物也不知不觉成了人们比较的对象。如《小兵张嘎》中张嘎的机智、勇敢,《英雄儿女》中王成的大无畏,《雷锋》中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雷锋,以及后来的《焦裕禄》等。虽然他们做出了令人们敬佩的事,但他们身上的优点并不是被他们垄断了,可能千千万万个人都拥有,只是没搬上荧幕而已。只要你稍加留意,就会发现这种优点往往在纯真的孩子身上体现得更明显。

当你的孩子做了一件帮助他人的事,你可以拿雷锋做他的榜样;当你的孩子面对挫折不屈不挠时,你可以说他有保尔的钢铁意志;当你的孩子为了失学儿童而砸碎自己心爱的储蓄小动物,你可以拿其壮举与董存瑞舍身炸碉堡相比。你觉得这话说得有些夸张吗?其实从心理学的角度说,儿童有一种特强的模仿力。你既然把他们比成英雄,他们就会觉得自己是个英雄,做什么事都得拿出点英雄气概来,不知不觉地会去模仿英雄的为人处世。就像一个班集体中的班干部一样,你是班干部,你就得带头,做出榜样,让人服你。

2.同现实中的人进行比较

不管怎么说,艺术作品中的人物总不如现实生活中的人物有血有肉。当你还小时,你父母也许常对你说这家的孩子乖,那家的孩子学习勤奋等。当时你有何感想,你是否觉得那家的孩子真的那样呢?不,你肯定会想,那家的孩子不乖的时候你没看到,乖的时候恰恰被你发现了。这样对孩子产生了好的效果吗?但如果你说,我家儿子最乖了,都知道自己收拾房间了,邻家孩子就不如你,房里乱糟糟,让他父母每天累得……这时你的孩子的虚荣心(或叫上进心吧)会使他们想得到更进一步的激励,说不定明天就开始帮你扫地、做家务了,以证实他的确比邻家某某优秀得多。

3.同孩子自己进行比较

随着孩子的一天天长大,他们不再问“麻雀知道它们叫麻雀吗?”“电视机吃不吃饭?”这类问题,他们开始问你怎样对待老师、同学,怎样整理好东西,怎样做饭等问题,这说明他们开始懂得要独立生存了。这提问的本身就是值得大加称赞的,说明孩子的思考问题的方式和过去相比已经有了很大的进步,这个时候你还有理由保持你的“金口不开”,舍不得夸赞孩子的进步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