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传记诸葛亮传奇
21884200000017

第17章 猇亭蜀军败托孤白帝城

一个是身经百战、经验丰富,但很少真正大胜的沙场老将;

一个是初出茅庐、长于规划,但却少年老成、尚未失败过的书生型统帅。

一个是心存愤怨、情绪不稳的复仇者;

一个是头脑冷静、理性思考的谋略家。

两股力量从黄初二年七月,一直到黄初三年六月,从准备、调度到对峙,前后整整一年,光是阵前相抗衡,也有六七个月之久。

闰六月,一直采取坚壁清野的陆逊,判定时机成熟,决定主动反击。

徐盛等将领反而傻住了,表示:“要攻打刘备应在他们刚到达猇亭,阵脚未稳的时候才对啊,如今他们已在六七百里间建立坚固阵营,并已运作了七八个月,其各个要害兵力部署早已完善,攻之必无利也。”

陆逊笑着表示:“刘备作战经验丰富,而且这次是有备而来。其军队刚集结完成时,思考必相当周到,去攻击他们反而是非常不利的。如今驻屯已久,却占不到任何便宜,师老无功,兵疲意沮,已经谈不上有任何规划了,想击败他们正是时候。”

于是由朱然大军分出一支队,前往攻击刘备最前面的营阵,但仍立刻遭到击退。

徐盛讽刺地说:“这不是又白白损失不少兵士了吗?”

陆逊却充满自信地表示:“我已经知道怎么击败刘备的大军了。”

时闰六月,华中地区东南季风大盛,陆逊下令第一军朱然大军由水路逆流而上,直接攻击驻屯猇亭的刘备大本营,船上载有大量茅草及火器,打算发动火攻。韩当及潘璋大军由右翼绕道,进入两百里后的涿乡,打算切断刘备先锋部队的退路。徐盛及宋谦,先攻向夷道,解除孙桓之围,并会同孙桓军,由南岸直袭夷陵之驻军。若一切顺利,便可渡江在涿乡会合韩当军队,联合西向直接追击刘备军至秭归。

所有军队都带火器及茅草,攻入蜀营,便顺风起火,蜀军从猇亭到秭归约有四十个营,只烧其二十营区,间隔着烧,节省人力物力,只要造成蜀汉大军之混乱即可。各军营预带干粮,不准休息或暂退,昼夜追击,必须将蜀军赶至三峡口,当然如果能生擒刘备,更是大功一件。

对于东吴军的迅速出动,刘备的前哨警戒部队自然有所觉察。但由于前些日子,曾在最前面的驻营发生接触战,蜀军认为东吴军战力不强,因此除了很快向刘备大本营报告,听候指示外,并未作任何紧急应变。

果然被陆逊料中,刘备的确在猇亭营区,接获报告后,立刻下令冯习、张南的前线部队迎击,并通知吴班第一军准备北渡,由南方打击陆逊主力部队。

刘备实在想不到陆逊居然无视前线的冯习及张南,而由水陆绕道直接袭击猇亭的大本营。因此当一切派遣就位,刘备仍留在指挥部,想继续等待更多的情报,以安排自己的行动。

大约午夜接近凌晨时刻,岸边哨兵发现大量东吴兵船逆流而上,直攻猇亭大本营。刘备大惊,立刻下令全营备战。时东南风急,朱然在船上发动火攻,刘备营帐立刻起火。尤其因值夏季,刘备营帐大多结扎在树林旁,以求凉爽。火克木,猇亭所有营帐立刻陷入火海。蜀军动乱中自相践踏,死者不计其数。

祭酒程畿见大势已去,立刻保护刘备向西撤退,并通知各营区前来护驾。

前哨的冯习及张南,听说大本营有变,立刻舍弃陆逊的主力部队,往西撤退,前往救援刘备。

刚渡过长江的吴班,准备袭击陆逊北岸营区,却扑了个空,深知大事不妙,立刻下令向西撤退。不久,便见到岸边蜀军营区火起,吴班顾不得仍包围着夷道的蜀军,只得紧急向猇亭驰援。

夷道包围战的蜀汉第一军部队,在毫无准备下,受到徐盛、宋谦由背后袭击,孙桓又趁机夹攻,几乎全军覆没,投降者不计其数。

朱然军并未登岸,直接由水路攻向涿乡,准备配合韩当、潘璋切断刘备退路。

由于凌晨风势甚大,助长火势,猇亭到夷陵间所有驻营全部着火,刘备军只好越过夷陵,准备退往防御工事较强的秭归城。

但这时韩当、潘璋军已由北绕道攻占了涿乡,完全切断了蜀军退路。由夷道折回的徐盛、宋谦、孙桓军,配合陆逊主力部队由东攻击。朱然军由水路夹击,前面韩当大军又摆出铜墙铁壁般的阻挡阵势。冯习、张南、吴班大军虽已会合,但在慌乱中,大部分军力丧失。

吴班自愿率敢死队直冲韩当军,企图杀出一条血路。冯习军断后,张南则保护刘备,退往涿乡东北的马鞍山区。

吴班奋勇一马当先,突破了韩当的防御阵线,但潘璋军立刻补足空隙,让其他蜀军仍无法通过。吴班想再回头杀人,保护刘备,但军力已明显不足,根本无力再战,只得率领残军越过秭归城,直奔江州,向赵云军营求援。

冯习的断后大军往复冲杀,为刘备争取撤退时间。没多久,身边只剩数十骑,又逢徐盛大军,冯习大喊一声,单骑冲入,立刻被斩为肉酱。

张南及副将傅彤,保护刘备及程畿等文职人员退向马鞍山区,徐盛、宋谦、朱然大军在后紧迫,傅彤、程畿等被冲散。张南见大势已去,嘱咐御林军保护刘备先退,自己率残余第三军,回头迎击吴军。徐盛等虽全力攻击,但张南力挡不退,一直支持到刘备已安然撤入山区,张南的残军也全军覆没,张南本身亦死于乱军中。

傅彤保护程畿等退至江边,听说刘备退往马鞍山,程畿便敦促傅彤立刻杀出重围,前往驰援。自己和参谋人员率残部在江岸牵制东吴军,没多久便死伤殆尽,程畿不愿被擒自杀而死。

胡王沙摩珂原率领预备师驻守在秭归附近,闻知前线败阵,立刻率军驰援,正逢韩当、潘璋军攻来,沙摩珂不敌,死于乱军中。

江北督军黄权闻变,也率军南下,奋力反击陆逊之主力部队,但军力太少,被打得溃败,黄权只好再向后撤退,眼见南向已被吴军完全阻断,无法退回蜀中,黄权只得遥望刘备营区跪拜后,引军北向投奔曹魏去了。

刘备的残军退入马鞍山后,立刻环山部署防御工事,不久便见到傅彤军向前会合,才稍安心。

陆逊率众军营围攻马鞍山,蜀军拼死抵抗,激战一日余,蜀军死伤惨重,傅彤劝刘备杀出重围。刘备也担心蜀军全军覆没,乃趁黑夜突围。由于秭归城已失陷,刘备只好继续往西,越过巫县,直奔白帝城。

傅彤殿后,沿路将辎重车辆烧毁塞道,阻挡追兵,且战且走,在秭归附近被徐盛、朱然军追及,傅彤被团团包围不得脱。徐盛惜其忠勇,喊话劝降,傅彤咬紧牙关,上马再战,终因力竭,死于乱军中。

刘备退入白帝城后,不禁慨然叹道:“想不到我竟败在年轻的陆逊手中,岂非天意!”大有长江后浪推前浪之感慨。

这一次刘备军死伤万余,所带出的舟船、器械、水陆军资,几乎完全损失殆尽。只有牙门将向宠的部队,在慌乱中仍能维持军纪,无人逃散,全军撤至白帝城,成为刘备的临时侍卫军,强化了白帝城的防御工事,让刘备得以稍事休憩。这便是日后诸葛亮《前出师表》上所称“将军向宠,性行淑均,晓畅军事,试用于昔日,先帝称之曰能”的故事。

赵云在江州得到吴班紧急军情,立刻下令全军备战,并派遣急使通知成都的诸葛亮。自己率领少数军营,到前线视察军情。听到刘备撤入白帝城后,赵云立刻下令部队在巫县附近恃险部署,以抵挡东吴的追军。

有了赵云大军护卫,刘备可以完全放心了,于是他改鱼腹为永安,并进驻静养,暂时不回成都,将东战线的防护重任,交由赵云负责。

在整个战役中,赵云军队从未越过巫县,陆逊的军队也没有越过这条防线。《三国演义》描写赵云马鞍山救驾,单骑杀退陆逊大军,以及陆逊追军困于“八阵图”的故事,显然均属小说家的虚构夸张情节。

刘备退入白帝城后,以徐盛、潘璋为主的少壮派大军将领,纷纷上表孙权,主张趁机攻入白帝城,必可生擒刘备、击溃赵云大军。

孙权以此询问陆逊意见,陆逊乃联合朱然等上言道:“依照北方情报显示,曹丕正在大量编组军队,表面上是要帮助我们征讨刘备,其实是想找机会攻击我们的东战线,因此我认为以大局为重,应立刻结束西战线战事,重新部署国防事宜。”

孙权看到陆逊的态度坚决,而且情报搜集完整,考虑又周全,乃下令全面撤军。

《三国演义》引用杜甫在看到诸葛亮“八阵图”遗迹后的感慨诗句“功盖三分国,名成八阵图,江流石不转,遗恨失吞吴”描写陆逊追击刘备入巫县,结果被诸葛亮预先埋伏的石阵“八阵图”神秘地困住,幸赖诸葛亮岳丈黄承彦救助,才能脱险。黄承彦更形容八阵图“变化无穷,不能学也”,将之渲染得神奇如仙,让后人惊叹不已。

其实“八阵图”只是诸葛亮驻军时的沙盘推演而已,并无特别神秘,后面将有专章讨论。

但是生在唐朝的诗圣杜甫为何会有如此感叹的诗句呢?或许在唐朝时,民间便有如此传闻。罗贯中日后写小说,也是根据传闻而编撰的。

不过,宋朝苏东坡论及此诗时,却指出杜甫此诗是在感慨诸葛亮未能阻止刘备东下吞吴的战争,造成日后大败,为其生平遗恨(见《东坡志林》)。

虽然苏东坡以史学家的观点为杜甫的诗句作诠释,但从这事件上可以看出,在唐宋时代,对“八阵图”的遗迹,已有各种神秘的传说了。

其实,陆逊根本未追击刘备过巫县,更不可能被“八阵图”所困。陆逊回国后,被封为辅国将军,领荆州牧,并改封江陵侯。

《资治通鉴》记载了诸葛亮对这一事的自我反省:

起初,诸葛亮和尚书令法正,在政治上的意见常有不同,但法正的奇谋智术,却颇为诸葛亮所景仰。法正在刘备称汉中王的第二年便病逝了,但当刘备兵败消息传入成都后,诸葛亮仍感叹道:“孝直(法正字)若在,必能阻止主上东征,就算主上坚持东征,有他陪伴策划,也不会导致今天的惨败。”

法正曾策划刘备入蜀,并亲自为内应,刘备据有四川,他和死去的张松功劳最大。日后法正更身任总参谋长,协助刘备攻取汉中。在刘备阵营中,一向有“谋主”之称,其奇划策算深得刘备信任。因此如果他尚健在,或许能想出好办法,阻止刘备出兵。

严格来讲,刘备东征事宜,身为丞相的诸葛亮虽不赞成,但也未极力反对。赵云和秦宓皆曾强烈反对,群臣之首的诸葛亮反而未曾开腔。除了表示他对刘备有充分了解,知道再劝也没有用外,从他对法正的感慨看来,显然在这件事上,有其判断上的偏差。

在“隆中策”里,诸葛亮早已确定了“联吴抗曹”的基本国策,但其更重要的规划,却是掌握荆益两个大州,以作为日后北征中原的基础。

赤壁之战中,诸葛亮以巧妙的策略夺取了荆南三郡,再以杰出外交手段,借得大部分荆州,为刘备取得“争天下”的本钱。

诸葛亮对刘备的弱点,应有相当的了解,但他为何未尽力阻止刘备发动如此不智的战争呢?从他日后的行为看来,倒不是像他叹惜法正般的缺乏奇谋或刘备对他信任不足,而应该是他太忙了。占有益州和汉中后,一定有不少的内政、经济及财政重建工作要立刻处理、规划和推动。荆州丧失后,整个国际局势剧变,更增加了不少国防和外交的困难。刘备在关羽和张飞先后去世后,方寸已乱,经营的重任完全落在诸葛亮肩上,相信他一定忙得没有时间去思考刘备东征的事情。因此这段时间,他实在提不出较完整或较有建设性的意见。心中干着急,却一点办法也没有,对诸葛亮而言,应是相当痛苦又无奈的。

不过,诸葛亮对刘备东征没有拼命劝阻,相信他对刘备征伐东吴也有相当信心。他认为蜀国力量已成,刘备有数度大胜利的经验,尤其和曹操对阵汉中而能逼退曹操,显示他在指挥大战役上已完全成熟了。加上东吴方面,周瑜、鲁肃、程普、吕蒙等超级大将又先后病逝,对刘备而言,应无太大危机才对。想不到东吴却出现了像陆逊这种军事天才,是诸葛亮始料未及的。

这次东征的参谋总部,几乎全军覆没,主任参谋的荆州元老马良,战死于五溪的阵营;程畿在江边自杀而死;请葛亮原先最倚重的黄权,在和刘备意见不同后,调任江北督军,败战后,归路被断绝,不得已投降了曹魏。

刘备在永安养病期间,诸葛亮先后派尚书令刘巴及军议中郎将射援前去请安,但刘备似乎已将军国大事完全委托给诸葛亮,未作任何指示。有几次诸葛亮想亲赴永安和刘备当面商议国事,但终因成都军政事务繁重根本离不开,而且刘备也书信指示,国家大事为重,勿以他为念,而婉拒了诸葛亮亲往慰问之意。

不久,传来黄权降魏的消息。在永安服侍的大臣,均主张立刻逮捕黄权的家属治罪。刘备却叹息表示:“是我辜负了黄权,而不是黄权辜负我啊!”

反而下令特别照顾黄权在成都的家属。

另一方面,曹丕也在洛阳召见了率众来降的黄权。

曹丕对黄权说:“将军舍弃刘备,投降于朕,是舍逆效顺,欲追循陈平、韩信弃楚降汉的历史故事吧!”

黄权却坦然地表示:“臣过去受刘主的特殊礼遇,因此绝对不可以降吴,归蜀又无路,为免部属无谓的牺牲,才前来投降。而且,败军之将,免于一死就已是很幸运的事了,哪里还敢模仿古人之行志呢?”

曹丕非常欣赏黄权的人格和才华,拜他为镇南将军,封育阳侯,又加侍中职务,随时陪侍左右,以为政治作战的“样板”。

这时候,传来黄权家属被害的消息,曹丕还特地准备为他们发丧。但黄权却反对,他认为:“臣和刘备、诸葛亮等推诚相见,他们一定了解我的苦衷,绝不可能杀害我的家属,我相信这个消息不可靠,请再详加追查吧!”

后来再加查证,果然只是谣言。

曹丕对刘备和诸葛亮能得部属如此信任,为之感叹不已。

不只和刘备,黄权对诸葛亮也一直维持高度的相互谅解。《三国志·黄权传》中特别记载,日后司马懿曾在写给诸葛亮的信中表示:“黄公衡(黄权字)为人爽直,常毫不忌讳地表现出他对你的景仰。”

黄权的儿子黄崇,在蜀国灭亡的前夕,追随诸葛亮之子诸葛瞻战死于绵竹。

刘备在静养中,前线有赵云守护,后方又有诸葛亮经营,自然放心多了。但损失关羽和张飞两位创业伙伴,东征又败给了陆逊,对他打击甚大,身心衰竭,健康情形日益衰退。恰好巴西太守阎芝派汉昌人马忠率领五千人马前来护驾,刘备和马忠交谈后,非常高兴,对来访的尚书令刘巴表示:“虽失黄权,复得马忠,可见世上仍不乏贤能的人才啊!”

马忠日后也深得诸葛亮重用。

当刘备率军东征,和陆逊对峙于夷道、猇亭期间,曹丕为正式使孙权臣服,曾要求孙权将其长子孙登送往洛阳为人质。由于前线军情甚紧,孙权不敢明言拒绝,只好以孙登尚年幼拖延之。

等到陆逊击败了刘备,曹丕怕孙权乘胜扩充势力,不再屈从,乃加紧索要人质的要求。但孙权仍故意忽视之,拒绝将人质送到洛阳。虽然,曹丕派出侍中辛毗及尚书桓阶前往交涉,但孙权仍置之不理。

曹丕大怒,便想以武力迫使孙权就范,参谋大臣刘晔不表赞同,他认为孙权刚获得大胜,君臣信心正值高潮,又有江河之险可守,仓促间绝不可能打败他们。

曹丕不听,反而发动了空前大军,准备分三路讨伐孙权:

东路:征东大将军曹休、前将军张辽、镇东将军臧霸,由洞口攻击孙权右翼

中路:大将军曹仁,亲领直属大军,攻击濡须口

西路:上将军曹真、征南大将军夏侯尚、左将军张郃、右将军徐晃,由南郡攻击军事重镇江陵

一时之间,东吴承受的压力,丝毫不亚于赤壁之战前夕。

幸好陆逊有先见之明,主动结束了西战线之冲突,使孙权有足够的兵力,驰援北线国防。

陆逊向孙权表示,曹营精锐大军虽倾巢而出,但缺乏整合性,势必雷大雨小,张声恫吓而已。因此主张分大军以抗之,只要形成对峙局面,没多久,曹丕一定会下令撤军的。

于是以建威将军吕范,督领五支船舰大军,在陆口据长江之险抗拒曹休大军。左将军诸葛瑾、平北将军潘璋、将军杨粲,率军防卫南郡。

中路的濡须口,是吕蒙时期建立的军事重镇,加上曹仁声势浩大,孙权乃亲自督军,由裨将军朱桓在濡须口镇守,对抗曹仁。

曹休到了洞口,急于渡江,张辽、臧霸等老将,由于在水战中屡次吃了暗亏,因此不赞成。曹休决定亲自单独渡江,正好碰到暴风袭击吕范舟船,损失不少部队,东吴大军陷入危急状态。臧霸渡江追击吴军,却为救援军所败,前锋将军尹卢战死。

镇守濡须口的朱桓,以猛勇忠诚闻名。曹仁以步骑数万攻之,朱桓据险抗拒。曹仁年老,真正指挥作战由其子曹泰负责。曹泰经验不足,在袭击战中,为朱桓所乘,损失了大将王双及常雕,中战线也陷入胶着状态。不久,曹仁病逝,中路的威胁不战而解。

反而西战线的争斗较为激烈。当年吕蒙病重时,孙权曾亲自询问,谁能胜任镇守江陵。吕蒙表示:“朱然胆子大,临危不惧,可以胜任。”

吕蒙死后,孙权便以朱然镇守江陵。朱然是九真太守朱治之养子,时为昭武将军。

西战区的最前线,由东吴猛将孙盛据守。曹真派张郃大军为前锋,孙盛欺张郃军少,竟在城外进行野战,反为经验丰富的张郃所败,前线失陷,曹军包围江陵。诸葛瑾由南郡驰援,又为夏侯尚所阻,江陵城中外断绝,危机重重。江陵令姚泰欲举兵投降,为朱然所觉,怒而杀之。

朱然下令全城军民死守,曹真围攻六个月,想尽办法攻城,均为朱然拼命阻挡住,适逢大疫,魏军乃无功而返。

诚如陆逊的猜测,曹丕并无并吞的决心,只是虚张声势而已。只要抵挡得住最初的一击,再恃险而守,曹魏大军缺乏绝对的斗志,作战力势必无法贯彻。

刘备在永安听说曹丕大军南下,就写信给陆逊表示:“今曹贼又进攻江汉,我若复带兵东来,将军你看我能不能这么做。”

陆逊仔细思考刘备信中含义,回了一封信表示:“你的军队刚受重创,应该静养,不宜再兴师。如果我们进行和谈,当可弥补彼此过错,切勿再谈用兵,以免创伤更形严重,恐怕再也回不去了。”

陆逊态度虽仍强硬,其实他也立刻向孙权报告,刘备长期居住永安,未回成都,显然心有未甘,若逼紧了趁机联合曹魏行动,可能会对东吴形成严重威胁。他建议孙权主动向刘备谋求和平,孙权认为有道理,乃派太中大夫郑泉向刘备请和。

经过这次严重的挫折,刘备反而把命运看开了。他冷静下来思考,万一东吴真的灭亡了,对蜀汉也将造成严重危胁,因而接受郑泉要求,派了太宗大夫宗玮前往东吴向孙权复命。这是猇亭战役后,孙刘双方首次觅寻和好的尝试。可惜不久,刘备病情恶化,这项外交努力又告中断。

猇亭战役,对这位有“英雄”盛名的刘备,几乎是致命的打击,新建立的蜀汉元气大损,北征曹魏、光复汉室的宏愿大志,已不可能在自己手中完成了,悲痛之余,健康情形急速恶化。

成都方面又传来了几则噩耗,首先是司徒许靖年老病逝,接着年方四十七岁的西凉名族、骠骑将军马超也病逝了。汉中王时代新建的四大军营将领先后去世,蜀汉王朝能够独当一面、又具有足够声望的大将,大概只剩下赵云和魏延了。

到永安来探病的尚书令刘巴,回到成都不久也病殁,刘备万分伤心,便任命犍为太守李严接替刘巴职务。

或许他也感到生命已到尽头,夺回荆州已不可能,就下令将甘夫人坟墓迁至蜀地。就在第二年春天(黄初四年),刘备病势急速转坏,便派人到成都请诸葛亮急速赶到永安。

猇亭战败消息传来,蜀中的确引起不少震撼。越隽郡少数民族领袖高定进犯新道县,为李严所击退。汉嘉太守黄元一向和诸葛亮不善,有伺机作乱的不轨意图,这也是诸葛亮一直不敢离开成都的最主要原因。

但既然刘备有事急召,是不得不去了,他以一向有胆识的益州从事杨洪辅佐太子刘禅守成都,自己带着两个皇子鲁王刘永、梁王刘理赶往永安。

从黄初四年二月到四月,诸葛亮待在永安,和刘备共同规划蜀汉未来大计,新任尚书令李严,在受命后,便因刘备病重,也一直在永安随侍。由于他是蜀中老臣,因此成为刘备和诸葛亮最好的咨询对象。

猇亭战役后,整个形势有了很大的变化,魏吴联而又分,刘孙之间反而有和好的迹象,天下三分鼎立之势,似乎已完全成形了。

不过蜀汉的情形却颇为不妙。国防上,威镇华夏的四大将领——关羽、张飞、马超、黄忠先后去世,加上猇亭丧失的大军,蜀汉王朝的作战力已几近崩溃,今后和曹魏、孙吴间的对抗,将日渐困难。

益州和汉中的统治未完全稳定,又先后发生荆州失守和东征大军溃败的两大悲剧,对蜀国财政、经济上必造成严重负担。若是刘备在这关键时刻有个三长两短,内政的稳定上可能会立刻产生危机。

诚如诸葛亮日后在《前出师表》中所言:“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今天下三分,益州疲敝,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

刘备当然也深知危机重重,他紧急召见诸葛亮,便是想利用生命的最后时日,和这位实质上的继承人彻底交换意见,共同拟定自己身后的应对计划。

果然,诸葛亮一离开成都,黄元便在汉嘉郡发动军事政变,他烧毁临邛城,毫无忌惮地据地抢掠。杨洪立刻派遣将军陈备、郑绰前往征讨。

在军事会议上,不少将领和谋士认为,黄元如果军力不足以进攻成都,必会由越髑退往南中,据地称王,进行长期战。

但杨洪却有不同看法,他表示:“黄元一向凶暴,对人民无恩信,不可能有如此的力量。他一定想乘江流东下,到永安向皇上请命,或面缚请死。如果做不到,便会趁机投靠东吴,以求活命。”

因此他命令陈智及郑绰,在南安峡口埋伏,等待黄元自投罗网。

果然黄元不敢逗留越髑,欲顺江东下,终被陈留等生擒,送到成都斩首。

杨洪很快派人向成都报告黄元事件,对诸葛亮而言,总算放下了一件心事。

由于蜀汉人才的迅速凋零,诸葛亮也刻意去发掘青年才俊。他对马良的幼弟马谡非常欣赏,以之为参谋,经常带在身边,这次永安行,由于可能需要探讨的事情很多,因此特别将马谡由成都带来,作意见的整理和讨论。

马谡字幼常,是荆州大佬马良之幼弟,头脑机灵,能言善辩远在其兄之上,尤其博学多才,好于议论兵书和谋略,常能观察细微之事,分析精辟,头头是道,颇得诸葛亮欣赏。

刘备在荆州时代,便和马良关系良好,对马谡自然知之颇深,但他却不喜欢马谡的光说不练,话虽讲得漂亮,但总嫌不实在。对历经风霜的刘备,马良、黄权、马忠等重经验论的谋士,绝对比好说理论、缺乏经验的马谡可靠得多。

因此,刘备对诸葛亮刻意提拔马谡颇不以为然,他明白地向诸葛亮提醒:“马谡言过其实,不可大用,丞相应由多方面详细观察他才是啊!”

但诸葛亮总认为这或许是年龄上的关系,也就是我们所说的“代沟”,所以才不以为意。

四月中旬,刘备病情恶化,立刻下遗诏给成都的太子刘禅,并将之先给诸葛亮和李严过目。其全文如下:

朕初疾但下痢,后转染他病,看情形是不会痊愈了。人生五十岁便不称夭折,今吾已六十有余,当无复恨,因此倒不为自己担心,只以你们兄弟(指刘禅)的将来为念。

听诸葛丞相说,你等器量甚大,进步很快,超过他的期望,如果真能如此,我又有何忧,希望你能更努力些,切勿以恶小而为之,也勿以善小而不为。

一切以求贤求德为目标,使臣民能对你完全心服。

你的父亲一向德薄,不值得仿效。

希望你能多读书,特别是《汉书》及《礼记》一定要详读,闲暇时也要多研究《六韬》和《商君书》(商鞅),可以增强智慧和意志力。

听说诸葛丞相整理有《申子》(申不害)、《韩子》(韩非)、《管子》(管仲)、《六韬》等书籍,宜多向他请益。

诸葛亮看完,红着眼睛表示:“请陛下放心,辅佐太子本是臣等职责,愿陛下静心养病,早日康复,以符天下人之期望。”

刘备注视诸葛亮良久,叹了一口气,坚定地嘱咐道:“君才十倍曹丕,必能安国,终定大事。若嗣子(刘禅)可辅,辅之;如其不才,君可自取。”

诸葛亮一听,脸色剧变,惊慌和感动交集,泪水滚滚而下,立刻跪在床边,说道:“臣怎敢不竭心尽力,效忠贞之节,至死为止呢!”

刘备令内侍扶起诸葛亮,叫李严到前面,嘱咐他协助丞相共辅太子。并叫来刘永、刘理两位皇子,嘱咐他们并转告太子刘禅:“你们兄弟今后要把丞相当作父亲一样,同心共事,不可违背。”言罢,泪下如雨。

当日,刘备向永安宫服侍群臣下令,宣布托孤于诸葛亮,并以尚书令李严为副,共同辅政。

魏文帝黄初四年(公元223年),蜀汉先主章武三年四月二十四日,刘备病逝永安宫,享年六十三岁,谥为昭烈皇帝。

虽然早是意料中事,但刘备的去世还是引发了新建立的蜀汉王朝相当大的震撼,诸葛亮不敢回成都,暂时留在永安,就近安排东方和北方的国防事宜。由赵云镇守的白帝城,短期内暂时不会有问题。北方防线由于张飞和马超的先后去世,新任的将领国际声望不足,关中方面的曹魏大军蠢蠢欲动,单靠魏延守在汉中盆地,的确承受着不少的压力。

刘备新逝,蜀中各郡难免有不稳现象。曹魏和东吴都可能趁机骚扰,因此稳定边防成了最紧要的工作。

直到过了两个月,诸葛亮才发丧,返回成都,并令李严为中都护,镇守永安。

五月,太子刘禅即位,尊皇后吴氏为皇太后,大赦,改元建兴。

历史上称刘备为蜀汉先主,而以刘禅为后主。

刘禅母亲甘夫人的灵柩,也由南郡转至成都,八月,与刘备合葬于成都之南的惠陵。

当时,刘禅才十七岁,个性温和又有点害羞,实在不是一名合适的政治领袖,唯一的长处是和他父亲一样,颇富于人缘,一般臣属还算蛮喜欢他的。

由于缺乏经验,只得依照父亲遗命,封诸葛亮为武乡侯,领益州牧,军国政事不问巨细全委之于诸葛亮。

既然受到刘备托孤,诸葛亮也毫不犹豫地承担起完全的责任。蜀汉建国以来,不断发生战争,所以无法妥善整顿制度。虽然刘备去世,但总算这段时间还可维持和平。诸葛亮便全力地整顿冗员,修订法制,重做行政编制及政治规范的建立。

诸葛亮首先向蜀汉众大臣公布他今后治国的政治理念:“作政治决策时,应该努力集合众人智慧,广为接受忠诚的建言。若处处害怕得罪他人,或因小意见而疏远别人,便无法获得各种不同的意见,久而久之,会有很多的损失。能从各种不同的观点来看事情,这样的决策才是最为恰当。

“只是一般人都很难尽心提供不同的看法,只有过去的徐元直(徐庶,新野时代的军师),再多的纷扰,他都能由各方面详加研究。董幼宰(董和,荆州时参谋)任参谋工作七年,在事情得不到结论时,即使有十种不同的看法,也会不厌其烦地提出。如果大家都能有他们两人的精神,忠于国家,不断提出各种不同意见,这样便可以帮助我在决策时,犯最少的错误。”

接着,他又说到隐居隆中时和朋友相交的一些故事:“早年我和崔州平交往,由于他年纪较大,见识又广,因此从他身上学到很多。后来和徐元直认识,提供我不少具有启发性的智慧。前参事董幼宰,每次建议都说得清清楚楚,言无不尽。后来又得到胡伟度(诸葛亮的谋士,义阳人胡济)的协助,经常给我不少直接的谏言。

“虽然我天性鄙暗,无法完全了解这四位先生的意思,有时候也不尽采纳。但我和这四个人却永远友好,绝不因他们对我有所批评而心里不痛快,对他们的诚意也绝不怀疑。请大家今后不用客气,尽量表达你们的看法吧!”

《资治通鉴》上记载:

诸葛亮初任丞相时,经常自己校对所有的文书及备忘录。丞相谋士杨顺看到后,直接谏言道:“政事的推动,最重要的是要靠制度,上下各有权责,不宜相侵。我现在以一般农家工作,来为丞相作比喻吧!

“如今有位大农户,他派遣农奴为他耕种,婢女为他处理炊事,公鸡负责司晨,狗负责吠盗,牛负责载重物,马负责跑远路。

“这样子,他的产业一定处理得很好,所有的工作都有人负责,他大可轻轻松松、高枕无忧地做他的主人。

“如果,有一天他突然想不通,什么事情都要自己做,不肯交付他人,那么一定会累得半死,为了这些杂事,形疲神困,到最后仍将一事无成。

“这倒不是说主人的智慧不如奴婢鸡狗,而是因为他丧失了身为主人应有指挥大局的职责啊!

“古人记载有‘坐而论道,谓之王公,作而行之,谓之士大夫’的箴言。汉宣帝时,宰相丙吉不过问道路相斗而死的人,反而担忧耕牛在初春尚未有农事时,却气喘不止的现象。汉文帝的宰相陈平,不肯探知国库的钱财,而表示‘自有主事者’,便在于他们深懂体制上应‘分层负责’的道理。

“今明公亲自检视文书及备忘录,为此行政上小事,流汗终日,是不是太劳苦了些?”

诸葛亮立刻起而向他致谢,接受他的建议。后来杨顺去世,诸葛亮还为他哭泣哀吊三天之久。

由这段记录,可以看出诸葛亮政风上的真诚及工作上的负责努力,并且也是位能接纳不同意见、言行一致的政治家。

像刘备这种“君可取而代之”的托孤态度,的确在历史上空前绝后。大多数的托孤先主,都会想尽办法来保护自己的后代,设计各种牵制方法,来防止辅政夺权的可能。即使像周公旦、霍光这种政风高节的辅政者,最后也差点步上悲剧之路。像刘备对诸葛亮的这种信任程度,几乎是绝无仅有。

不少读史者认为,刘备在永安托孤时讲的那段话,多少是政治上的“激将法”。三国时代,政治道德沦丧,一切以谲诈相向,因此刘备先把事情讲白了,反而使诸葛亮不敢公然夺权,而承诺忠心地辅佐刘禅。

表面上看来,这种说法似乎颇有道理,但只要深入了解蜀国当时情势,并对刘备和诸葛亮的为人个性作详细分析,便可以看出上面的猜测,多少是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的偏见。

刘备临终前,和诸葛亮已有十六年交情,诸葛亮是怎样的一个人,刘备心里一定颇为清楚。何况,在刘备军中,诸葛亮虽为首席辅佐,但各方所信服的仍是刘备。如果没有刘备明白地授权,诸葛亮想趁继承,危机时期夺权,不一定能争取到足够的支持,刘备对此并不必太担心。反而这种“君可代之”的遗言,更容易帮助诸葛亮拥有夺权的合法性基础。刘备在这方面应该是相当的清楚才对。

同样的,刘备对自己的儿子刘禅一定也知之甚深,刘禅是怎么样一块料,刘备心里有数。他给诸葛亮的那段“夺权”指示,多少是在为自己所创的“基业”前途着想,让诸葛亮有足够的“法理”根据,在必要时,使出非常的手段以应变。陈寿在《三国志·先主传》总评中表示:

先主之弘毅宽厚,知人待士,盖有高祖之风,英雄之器焉,及其举国托孤于诸葛亮而心神无贰,诚君臣之至公,古今之盛轨也。

依离当时最近的陈寿依据传闻所作的判断,刘备真正担心的倒不是诸葛亮是否夺权,而是刘禅治理这个充满危机的国家能否胜任的问题。

日后,诸葛亮在《前出师表》中亦写道:“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受命以来,夙夜忧叹,恐托付不效,以伤先帝之明……”诚然是肺腑之言。

这对相差将近二十岁的君臣,的确是中国历史上难得一见的最佳拍档。刘备当年“如鱼得水”的感慨,相信绝对不是表面上的客套话,陈寿“诚君臣之至公,古今之盛轨”的称赞也绝非虚言。两者能如此坦诚相待,中外古今仅此一例。

而诸葛亮真正独当一面、承负整个“蜀国”内外军政经营事宜、拥有“皇帝”实权,正是在刘备这位强势“皇帝”去世以后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