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亲子父母的天职:有效地帮助孩子学习
2187800000002

第2章 家庭对孩子学习有着非同寻常的影响(1)

家庭是孩子的第一所学校,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天才靠您精心营造的学校和老师的发现与培养。首先您应当确信,每一个孩子都是天才。

——汪车华

培养孩子成才是当今家长们的理想寄托。在小学阶段完成对孩子身心智慧、伦理道德、品行精神的最初塑造,培养其良好的习惯是学校、家长和全社会的共同目标。学校的教育功能是有限的,没有家庭和社会的积极协助,学校对孩子的教育将事倍功半,其中尤以家庭的良好教育甚为重要,所以要想使孩子真正成才,良好的家庭环境和科学的家庭教育方法是必不可少的。

一、家庭应以教育孩子为本

孩子是父母的未来和希望,孩子成才与否,标志着父母家庭教育的成功与失败。因此,父母应以教育孩子为本,以教育孩子成才为自己神圣的责任。

1.优秀的孩子来自良好的家庭环境熏陶

每一个人来到世上,命运早就注定了其归属于一个特定的家庭,这里便是其最早的生存环境。当孩子逐渐长大,他们走向幼儿园、学校和更广阔的社会以后,家庭仍然是最贴近、最密切,因而影响最深、最重要的环境。家庭应当是培育孩子美好情感与理想的温室,孩子在家中与父母相处的时光,应该是他们一生中最美好的回忆。

孩子的心灵是洁白无瑕、天真淳朴的。生活在什么环境中,就会被造就成什么样的人。教育家斯宾塞说:“野蛮产生野蛮,仁爱产生仁爱,这就是真理。对待儿童没有同情,他就变得没有同情心;而以应有的友情对待他们,就是培养他们友情的最好手段。”无数事实证明,家庭环境对孩子的成长有着决定性的影响。

台湾着名女作家罗兰的一段话,精辟地说明了环境、家庭对一个人的影响。她说:

“生命不是一个可以孤立成长的个体。它一面成长,一面收集沿途的繁花茂叶。它又似一架灵敏的摄像机,沿途摄入所闻所见。每一分每一寸的日常小事,都是织造人格的纤维。环境中每一个人的言行品格,都是融入成长过程中的建材,使这个人的思想感情与行为受到感染,左右着这个人的生活态度。环境给一个人的影响,除有形的模仿以外,更重要的是无形的塑造。”

难道不是吗?假如孩子在适当的赞扬中生活,他学会自尊;假如生活中充满关怀,孩子心中自然会有爱;假如在平等中生活,他也就学会公道;不断得到鼓励,他必然会建立自信;生活中缺乏爱,他也会冷漠;假如经常受到羞辱,他自然也就卑微;若总是得到不恰当的夸奖,必将陷入忘乎所以的自负;耳旁听到的总是埋怨,他也就学会了责怪;常受骗的孩子,也定会去骗人;常遭训斥殴打的孩子,也会对人粗暴;常受辱骂的孩子,难有文明语言。

中国有句古语叫“居移气,养移体”。这是说环境对人的熏陶作用是十分大的。所以,为了使孩子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我们必须给孩子创造一个良好的家庭环境,这是家教成功的第一步。

如果没有一个健康宽松并能激励孩子积极向上、刻苦耐劳的家庭环境,其他再好的家教方法都难以取得理想的效果。

——家教忠告

2.父母在孩子教育中的作用

古今中外,从来没有哪位教育家否认过父母在孩子教育中的重要作用,相反,却盛传着那些如“孟母三迁”、“岳母刺字”一类的佳话。许多名人都将自己在事业上的成功归功于父母对他们的教育和影响。有人甚至认为“国民的命运,与其说是操纵在掌权者手中,不如说是掌握在父母手中”。

在孩子的早期教育中,母亲的影响尤为重要。早在胎儿期,孕妇的情绪状态、行为方式、身体状况和营养条件等都对胎儿的身心发展起着极为关键的作用。母亲在怀孕期保持愉快的情绪、有规律的生活、健康的身体和丰富的营养,都为新生儿的身心健康打下了牢固的基础,这就是所谓的“胎教”。

新生儿心理的发生、情绪反应和人际关系的建立,首先是和照顾他的人相联系的,一般表现为母子相依情感的建立。母亲与孩子之间的这种相依情感既十分强烈,又十分微妙,因而,孩子对母亲的影响和教育也最容易接受。母子尽早地相互接触、建立情感联系,对孩子会产生长远的影响。例如有人把出生后两小时的新生儿交给母亲,让母亲连续三天,每天亲自怀抱和抚摸数小时,并与那些没有这种接触的孩子相比较,追踪数年后发现,前者的社会适应能力较强。

对孩子的早期教育,往往是与对孩子生活上的照顾分不开的。就这一点而言,母亲一般更接近孩子,孩子也更多地感受到母亲对他的关怀和体贴,乐于听从妈妈的教导。大多数母亲都把教育和照顾孩子当作是自己的天职,对孩子的生活起居、言行举动、喜怒哀乐十分关心。有些细小的事,别人想不到,只有当妈妈的才会想到。这种呕心沥血的无微不至的关心以及连绵不绝的爱护是任何人所无法比拟的。她们也往往将一些知识、行为规范和道德观念等与对孩子生活上的照顾糅合在一起,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孩子。

在一个家庭中,父亲和母亲的心理特征的各个方面往往有很大的差异,他们有不同的兴趣、爱好,在社会和家庭中承当了不同的性别角色,两者之间在各个方面对孩子的教育和影响作用往往是相互补充,相互协调,缺一不可的。孩子在他们的成长过程中,既要从父亲那里学习“男子汉”气概,也要从母亲那里学习“女子风度”;既需要父亲的那种粗犷、果敢和力量,也需要母亲的那种细腻、温柔和无微不至。母亲本身在道德修养、文化素质和身体状况等方面的水平高低,对于孩子的教育将会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

3.教育孩子,是父母应尽的责任与义务

有些家长认为,他们“赚钱”,养家糊口,给孩子提供物质保障,这就尽到了做家长的责任,至于教育孩子,那是学校和老师的事。他们就这样将责任推得一干二净,完全没有认识到家庭教育在整个教育中的特殊性和重要性。

也有些家长认为有心无力,除了上班之外,还要应付家务,况且自己的文化程度未必达到教育子女的程度,于是又为自己找到借口。

这里需强调的是,家长对子女的教育,并非是可有可无的泛泛要求。我国有关法律规定:“父母对孩子有抚养教育的义务。”这里把教育上升成了法律责任,并且是和抚养同等重要的法律责任,所以家庭教育我们决不能等闲视之,这是每个做父母者不可推卸的责任。

其实,即使撇开“法律责任”这个沉重的词语,从我们对子女成长的企望来说,我们也不应忽视家庭教育这个重要的一环。因为没有良好的家庭教育作基础,单靠学校教育是很难使孩子真正成才的。

一般的家长,只会要求子女的考试成绩要达到一定的水平,但是,却向来都不要求自己对子女的学业负多少责任。其实,此二者常成正比。只有多关心一些子女的学业,才能要求他们有较好的成绩。

子女读书成绩不好还有许多“并发症”,例如品行不好,容易学坏,也会跟随坏人加入黑社会,等等,当然也容易毁掉大好前途。

无论有什么理由,都不是家长自我原谅的借口。既然子女要读书,何不多花些时间在子女身上,让他们有较好的成绩呢!——家教忠告

关心子女的功课或学业,并不一定要许多时间,也并不一定要受过高深的教育。做父母的起码要知道,子女是否在依照老师的要求去做,例如是否完成老师所指定的功课,或有没有温习。

如果将子女的教育问题放在第一位的话,那么就算少些娱乐缩短睡眠时间,也要去解决子女的功课和温习问题。

要子女接受良好的教育,并非只是将子女送往学校读书,就完成了父母的责任。因为子女在学校是否做功课,老师们也管不了,如果没有父母的合作,那也不会收到好的教育效果。

其实,家长对子女的教育,应负大部分责任。我们退一步来说,老师只是教学生几年,无论学得好不好,几年之后分手。但是父母与子女的关系,是一生一世的。

二、父母帮助孩子提高学习成绩的成功案例

每个孩子都可能成为天才,每个父母都可能成为天才的教育家。要使这种可能性变为现实,我们就要掌握科学的家庭教育方法。经验是在实践中产生的,科学也是在实践中发现的。

在我们的生活中,有一些很会教育孩子的家长,他们教子成才,帮女成功,把对孩子的爱转化为人类所特有的教育行为。这里介绍一些成功家长的成功案例。

1.帮助孩子“树理想,练毅力”

孩子好奇心强,总愿干新鲜事儿,而一件事干多了,就觉得没意思了。最初要有一定的强制性,打掉他不时出现的浮躁,最好习惯成自然,他便自觉地去做了。

家庭教育中最重要的内容,不只是给孩子多灌输知识,而且要帮助孩子树立远大的理想和奋斗目标,培养他为实现理想、奔向目标的坚韧不拔的毅力。——家教忠告

某学校被称为少年天才小作家的任寰,她的父母就在这方面给我们做出了一个很好的范例。

任寰初上学时,学习不好。一次考试完了,老师要求学生把发下的试卷拿给家长签字,再交回老师。任寰知道自己考得不好,便自己代家长签了字。老师把家长找去一看,那上面写了这样的话:“任寰学习不好,请老师多加帮助!家长”。父母看了那歪歪扭扭的字儿,当时真是哭笑不得。不过,通过这件事,他们发现了孩子的自尊心很强。他们想,要爱护这种自尊心,它是孩子前进的一种动力,不能伤害。

在任寰二年级的时候,母亲收拾她的床,发现她的被褥下有《中国少年报》给任寰的信,打开一看,是退稿。任寰回家,妈妈问她:“为什么投稿不让爸妈知道?你投过多少?”她说:

“等报上登出来,才让你们知道哩!”她说,她已寄过几次了。

这时,她爸爸说:“爸爸也是从十来岁开始投稿的,也是在许多退稿中学习的。就是到今天,爸爸也还有退稿。不能怕退稿。人家不给你登,说明你的水平还不够,就更应该努力。

以后,你想寄哪篇稿,先给爸妈看一下,行不行?”

并且就此引导她:“你想当作家,就要有远大目标,要付出艰苦的努力!你老怕吃苦,就别想当作家!没有坚持性,没有毅力,什么事也干不成。”

为了树立孩子的理想,培养她的毅力,他们下了很大的工夫,时刻不放松,从每件事上入手,引导孩子有远大的目标。还根据孩子的心理,给她讲乐于接受的道理。

后来,记者采访任寰的父母,请他们谈谈教子心得,他们说:

“我们的做法,一是教育她要做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要为社会作贡献,而不做只求索取的人。要作贡献,就要学本领;目标要高,才有巨大的动力。任寰很爱听我们讲烈士的故事,听我们讲自己的人生历程,她还爱听奶奶、听革命前辈讲过去的斗争生活,这些故事让她明白怎样度过一生才有意义。

二是自己做孩子的表率。家长的理想追求,对孩子的影响最深刻。孩子第一次发表作品,得了5元稿费,孩子决定全部交给学校,给教育她成长的老师。这种决定得到我们的鼓励、支持,并告诉她:永远不要忘记知识是社会给予的,你应无私地交给社会。所以任寰特别厌恶自私的人和把知识视为私有财产的人。

我们教育她敢于写自己真实的思想感情,要写真话。有时,她也有过编谎话的事,对这点,我们极为严厉,绝不容许!一个孩子的品德比她学知识更要紧。德、智相较,我们是以德放在首位的,哪怕你成不了大才,也要成为一个好公民!要做一个有理想的正直的人。

三是用孩子自己的体验去教育她自己。孩子的事迹被报道后,有时也会引起一些误解。让孩子正确对待这些,对培养孩子是有好处的。这可以让她更多地了解社会的复杂,也可以促使她更快地、健康地成长,让她增强抵抗病毒力,是好事。

除此之外,孩子的毅力培养也至关重要。

孩子从三年级以后,每天一首诗,一篇日记,从未间断过,这就是毅力。任寰自己从三年级立志:要当21世纪的大作家。我就说:目标远大,得一步一个脚印地走,空想,心浮躁,不踏实是不行的。孩子好奇心强,总愿干新鲜事儿,而一件事干多了,就觉得没意思了。最初要有一定的强制性,打掉她不时出现的浮躁,最后习惯成自然,便自觉地去做了。这得天天检查、时时提醒。家长也要有耐心,孩子才会有毅力。天才在于勤奋,我们是相信这句话的。

任寰三年级时,兴趣转到舞蹈上去了。我们没有拦她,她上了少年宫业余文艺学校的舞蹈班,学了半年,感到自己成绩不突出,便放弃了,没有坚持下去。我们以此事教育她,干什么都要艰苦努力,都要坚持下去,你写作想有成绩,就不要像学舞蹈一样,半途而废。这下刺激了她,使她增强了毅力,坚持下来了。到了初中毕业那年,她已写了1000多首诗,发表了50多万字的小说、诗歌、童话作品。

从写作的角度看寰寰虽时有玩心,但总的来说还是很有毅力的,不过她的毅力和好奇心也经常打架。为了让她有更好的收效,她的时间是这样安排的。清晨背一首诗,中午写一首诗,晚上写日记和人物素描。在功课完成好的情况下,没有特殊任务便每天都要坚持。冬天看书,常常一看就把该做的日常工作耽误了,偶然地是可以谅解的,可有时一连几天迷在里面什么也不想干。她毕竟是个孩子,不是专业作家,还要以完成本学科为重点,这就需要反复督促。

孩子毕竟是孩子,她要玩,玩娃娃、玩猫、玩狗,捉虫子、游泳、滑冰、逛公园,去百货商场,和同学们来往,这些都是正常的,我们不主张孩子是呆子型的。

但如何处理好这些关系可要动一番脑筋。比方说:今晚电视有值得孩子看的节目,我们便主动告诉孩子,抓紧干哪,有你喜欢看的电视。星期天、节假日要出去玩也事先打招呼,先做自己的事,在一切都按质按量完成后,时间多便玩个痛快,让她充分享受劳动后的欢乐。

毅力来自理想,每当她缺乏毅力时,我们就讲她应有的理想和目标,她的劲就有了。

再就是让她珍惜时代给她创造的好条件,让她不要辜负祖国、人民、前辈及爸妈的希望。

任寰因为有大目标,所以她有这样的特点:无论如何宣传她或哪儿发表了她什么作品,她都很平静,看不出特别的高兴;哪儿退了稿或受到什么波折、不顺,她也从不沮丧、灰心。这点,使我们放心了。容易骄傲的孩子,也是容易灰心的。”

2.珍视孩子的好奇心和动手能力

只要不是毫无意义的破坏,家长绝不要指责孩子,因为孩子在探索未知事物过程中所学到的东西,远远超过造成的损失。

孩子的好奇心是他们学习知识的动力。父母要珍视孩子的好奇心,并在好奇心驱使下,培养孩子的动手能力。

下面是张鹏的父母向记者讲述的他们从小培养孩子的好奇心和动手能力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