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
随:元,亨,利,贞,无咎。
象曰:泽中有雷,随。君子以向晦入宴息。
【解析】
随卦:大吉大利,卜得吉兆,没有灾害。
《象辞》说:下卦为震,震为雷,上卦为兑,兑为泽;雷入泽中,大地寒凝,万物蛰伏,是随卦的卦象。君子观此卦象,取法于随天时而沉寂的雷声,随时作息,向晚则入室休息。
随卦象征追随。大为亨通,有利于占问,没有灾祸。初九馆舍发生变化,占问可获吉祥,出门与人交往必能成功。六二倾心依附柔顺的小人,就会失去刚大的丈夫。六三倾心依附刚大的丈夫,摆脱柔顺的小人。追随别人,有求必得,有利于占问安居之事。九四追随别人而有所获,占问却有凶险。但心怀诚信而持守正道,且光明正大,还会有什么灾祸呢?九五把诚信施予美善之人,可获吉祥。上六先遭到拘禁,后又获释,君王因此得以祭享于西山。
时刻注意时势与位势
《随卦》上说“君子以向晦入宴息”——君子看到太阳沉下去、天色暗下来,到了晚上,就顺时而休息,就去睡觉了。这就是《随卦》所要表达的主旨:顺随人的本性,顺随自然之道。
商朝末年纣王荒淫无道,残暴不仁,只知沉湎酒色,全不问国家大事,使得奸臣当道,天下大乱,无辜的忠良不是被杀就是被疏远,人民生活非常艰苦。姜子牙因不满纣王暴政,毅然辞官离开商都朝歌,躲到渭水河边过着隐居的日子。
渭河一带是周文王姬昌的管辖范围,周文王胸怀大志,很爱惜人才,四处寻访智谋之士。姜子牙是个有雄才大略的人,他胸怀济世之志,想施展自己的抱负,可是一直怀才不遇,大半生在穷困潦倒中度过。他曾经在朝歌宰过牛,又在孟津卖过面,岁月蹉跎,转眼已到了垂生暮年,两鬓白发苍苍。当他听说当朝贤主周文王的圣名后,便来到渭水河畔,假借垂钓之名来观望时局,希望能得到周文王的赏识,使自己的才华得以施展。为了吸引周文王的注意,姜子牙天天坐在河边钓鱼。他的鱼钩是直的,没有鱼饵,离水面有三尺高。他一边钓一边说:“鱼儿呀,你快点上钩吧。”有人好意地告诉他这样钓不到鱼,姜子牙只是笑着说:“鱼儿自己会上钩的。老夫在此,虽然名义上是垂钓,但是我的本意不在鱼,鱼儿自己会上钩的。我宁可直中取,不向曲中求,不为锦鳞设,只钓王与侯。”人们听了之后都嘲笑他,他也不理会。姜子牙异于常人的做法最终惊动了求贤若渴的周文王。周文王心想他可能是个有才能的奇人,就派士兵去请他来。姜子牙看到是士兵,不但不理睬,继续钓鱼,嘴里还一边念着:“钓、钓、钓,鱼儿不上钩,虾米来捣乱!”士兵只好回去报告。周文王到底是有心之人,他对垂钓老人的言行举止苦思冥想许久,终于恍然大悟了:也许这个不同凡俗的老人正是自己苦苦寻求的天下奇士,智谋非凡的大贤人呢。
其实,周文王的想法一点也不错,垂钓渭水之滨的正是大贤大德之人姜子牙。他早知道周文王有心兴师伐纣,解除天下黎民疾苦,自己也想助他一臂之力。
周文王一改往日的矜持,亲自去请姜子牙。他毕恭毕敬地来到渭河边向老人家施礼,姜子牙说:“我久闻大王贤良,也愿出山相助。只是不知大王是否能信得过我,大王是否真的真情相邀?”周文王赶忙说:“本王真是求贤若渴呀!”随后向他请教兴国大计。两人谈得非常投机。让周文王惊讶的是,一个天天以钓鱼为乐的穷老头,对天下大事以及国家的武攻文治知道得这样清楚,知识又是如此的渊博,而且观点新颖见解独到。他还发现这个钓鱼的穷老头对五行数术及用兵之法有很深的造诣。
求贤若渴的周文王从姜子牙睿智、机敏的谈吐中发现,此人正是自己所要寻访的大贤。他高兴地感叹:“我的先祖太公,早就寄希望于你啦!”于是周文王用最隆重的礼节款待他,并把他让上自己坐的马车。
于是,83岁的姜子牙出山当上了西周国师。他大力辅佐周文王姬昌。由于他辅国有方,安民有法,因此文王得辅,国势初定,西周国力日渐昌盛起来。周文王对姜子牙以“尚父”相称,尊为自家老人一般,几乎是言听计从。姜子牙后来辅助周武王,起兵伐纣,统率有道术之士,经过多次血战,终于完成兴周八百载大业。
“姜太公钓鱼,愿者上钩”是对姜子牙“钓”的机遇和时势的最好写照。
一粒种子,若落到肥沃的土地上,得到充分的水分和阳光,就可能长成参天大树;但如果落在贫瘠的土地上,再没有水分和阳光的滋润,就可能先天不足,长得十分弱小。
事物在不同的时间看不同的时势,在不同的地点、地位、位置,也会有不同的位势。对于人来说,时势就如同肥沃的土地和阳光、水分一样。古人讲:“良禽择木而栖,良臣择主而侍。”一个人要想充分发挥才干,就要选择或把握时势。总之一条:要强化自身,形成强大的势能,才是调整位势的上上之策。
随机应变
古人说:“事情变了,时势就有差异,社会风气也随之改变。一个人,行为合于时宜就会发达,违背时宜就会遭殃。”
什么叫“合于时宜”呢?这就是说,要根据时势的变化,行变通之道。时势是由两种东西促成的,一是物质资源的多寡,二是人们的心理趋向。这两者又相辅相成。物质资源丰富,人心就趋于浮躁;物质资源贫乏,人心就趋于变动。天下没有一百年的平安,因为人心总是在浮躁与变动中摇摆。这使因循守旧者感到很不习惯,却给锐意进取者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他们随时而动,随机应变,利用一个又一个机会,架起通天之梯,将命运导向辉煌。
成功者没有固定的成功模式,他们根据事情的需要采用变通的方法,使自己的行为“合于时宜”,而不是逆历史潮流而动。这个道理,就像行船一样,逆水行舟,不如顺风扬帆,又轻巧,又快捷。
古人说:“天下的道理没有永久正确的,以前所用的,现在或许要丢弃;现在抛弃的,将来或许要用它,关键在于投合时宜。如果一成不变,即便像孔丘那样博学,像吕尚那样善谋,也要落得个穷困潦倒的下场。所以,聪明人做事,先观察土地,然后决定使用什么工具;先观察民情,然后决定事业目标;先综合大家的意见,然后制订具体措施。”
能够根据所处的环境确定对策,根据民心确定努力目标,根据大家的意见确定处事方法,已可谓懂得变通之道了。
变通,是才能中的才能,智慧中的智慧。古今成大事者,莫不以此达成人生梦想。
许多人具备很高的智商、很好的学问和很优越的条件,终生努力却无所成就,其根源只有一个:不知变通。
一个人即使才高八斗,如果他不能随机应变权衡利弊,不能在恰当的时候说恰当的话,做恰当的事,那么他就不能最有效率地运用自己的才干。古今中外,不乏随机应变的名人名士。
三国时候,诸葛亮领兵34万伐魏,六出祁山。魏明帝闻报,命司马懿统率大军至渭水之滨迎战。
诸葛亮和司马懿是老对手,深知对方足智多谋,不好对付,战前都进行了周密的部署。不过由于蜀军远道而来,粮草供应非常困难。司马懿看准了蜀军的这一弱点,并利用这点做文章,期待蜀军断粮,从而乘机取胜。
诸葛亮将计就计,随机应变地在粮草问题上做文章,分兵屯田,与当地老百姓结合就地生产粮食,摆出一副打持久战的架势。同时,令工匠造木牛流马,长途运粮,从心理上给予司马懿极大的压力。
司马懿终于沉不住气,亲领精兵烧粮。为了防备诸葛亮的调虎离山之计,他也使出了声东击西的计谋:让手下的部将冲锋在前,自己反而在后引援军接应。却不料诸葛亮比他更为灵活,在魏军直扑蜀军大营之时,诸葛亮却另派一支精兵突袭魏军大营,最终杀得魏军大败,元气大伤。
诸葛亮就是一个善于随机应变的人,遇事镇定,处变不惊。想当年,面对司马懿几十万大军,面不改色,气不喘,唱出千古绝响“空城计”。现如今,有很多受过高等教育的人,或者在专业方面具有高深造诣的人,往往因为缺乏应变能力,事业毫无进展。一个人懂得变通,再加上坚毅努力的精神,便可以使事业有大的进展。
曾经有位名人说过:“一个有机智的人,不但能利用他所知道的东西,并能善于利用他所不知道的东西,他还能用巧妙的方法来掩饰他无知愚拙的方面,这样的人往往更易得到别人的信赖与钦佩。”
一般人之所以缺乏应变能力,一则是由于他们不识时务,二则是由于思想不敏锐。
有一个女子从乡下朋友家做客回去以后,给招待她的朋友写了一封信,对她的热情款待表示感谢。在信中,她说回到自己家后感觉很好,不过在府上被蚊虫叮咬甚感痛苦,而回到自己舒适的卧室深觉愉快。这个女子想表示感激之意,但在无意中写成了一封不客气的信,毫无疑问,这是因为她应变能力不足。
宋代罗大经《鹤林玉露·临事之智》中云:“大凡临事无大小,皆贵乎智。智者何?随机应变,足以得患济事者是也。”从一定意义上说,智者便是能随机应变、见风使舵之人。应变的最终目的是使自己永远处于主动地位,驾驭事态发展,以实现既定目标。具体一点说:应变从功用上讲不外乎保持主动和变被动为主动两种。在这种情境下,善于见机行事,处世变通,是一个人在日常交际中人情操纵水平的重要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