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中庸》64个人生智慧
21877500000032

第32章 智慧32学会接受无法改变的事实

很多人的情绪会受到环境的影响,比如当阳光明媚时心情也就开朗,做事也有干劲;而阴雨绵绵之时便会情绪低落,做什么都提不起精神来。但是我们要明白,外界环境是客观的,而我们的心情则是主观的,我们不能改变外界环境,但是可以控制自己的主观感情。也就是说,快乐还是不快乐,选择权在我们自己手上。

有一位智者遇到一名失恋的女子,女子正伤心地哭个不停,为自己被男朋友抛弃而痛苦。智者对她说:“他抛弃你,是他的损失。因为你只是失去了一个不爱你的人,而他却失去了一个爱他的人。说到底,是他的损失比你大,该哭的人是他才对啊。”女子听了之后深觉有理,心情慢慢开朗起来,不再像当初那样难过了。

这个小故事告诉我们,心情的转换只在一念之间,而选择快乐的心情却可以影响我们做人的态度。无论我们的心情怎样,客观现实都是不可改变的。天气不会因为你的心情而变异,已经发生的事情也不会因为你的心情而改变结果,我们唯一能做的就是调节好自己的心情,以积极的心态来面对人生。很多时候我们甚至会因为这一念之间的转换而改变自己的人生。

其实每个人都想拥有完全称心如意的生活,但是谁都知道这是不可能的事,地球不会按照某一个人的意愿来转。人们往往会忘记这一点,总是希望别人或是周围的环境来适应自己,却不知道要主动去适应别人和周围的环境。

而懂得糊涂做人哲学的人才知道要征服自己、改变自己,从而获得战胜一切挫折的力量。

从前有一个国王,他统治着一个富足的国家,但是那个时候还没有发明鞋子,所以这个国家的人都不穿鞋。有一天,国王徒步去一个离王宫较远的地方视察民情。因为是第一次步行出远门,而且路上崎岖不平、沙石遍地,国王感觉脚底十分疼痛,于是国王下令将他要去的道路上统统铺上皮革,但是这需要成千上万张牛皮,而且恐怕把全国的牛都杀了剥皮也不够用。

于是一位大臣向国王建议说:“英明的国王陛下,其实我们不需要花那么多钱,您只需要割下一小块牛皮,包上您的双脚,就可以起到同样的作用啊。”

国王惊讶不已,立刻接纳了大臣的建议。从此,这个国家开始有了鞋子。

这个小故事告诉我们,如果强行让外界适应我们的话,可能会花费巨大的代价,而且还不一定能取得成功,倒不如改变自己来适应外界更容易些。

当然,改变自己来适应外界也不是一件很容易的事,毕竟每个人都有自己独特的个性,想融入社会也需要过程。然而,聪明的人善于运用中庸的思维来调整自己,并最终完善自己。

当我们不能改变环境的时候,我们就要适应环境;当我们不能解决困难的时候,我们就要改变自己。如果我们有信心去适应一切环境,那么在哪一种环境里不能成功呢?

其实在生活中,有很多琐碎的小事需要我们去适应,比如过集体生活时难免要吃自己不爱吃的菜,如果过于挑剔,只会给人留下“此人挑食”的印象,倒不如稍稍改变一下自己的口味,也就不会给别人添麻烦了。再比如,在工作中或许会遇到合不来的同事,可是工作上又必须要与之打交道,如果抱着不融洽的心态去合作,肯定会出问题,倒不如忍耐几分、大度一点,欣赏他的优点,找到交流的渠道,这样也有利于工作的开展。

回教的先知穆罕默德带着他的四十个门徒在山谷里讲道,他说,“信心”是成就任何事物的关键;也就是说,人有信心,便没有不能成功的计划。

一位门徒对他说:“老师,你有信心,你能让那座山过来,让我们站在山顶吗?”穆罕默德对他的门徒满怀信心地把头一点,对山大喊一声:“山,你过来!”他连喊了三次,山谷里响起了他的回声,回声消失后,山谷又归于宁静。

大家都聚精会神地望着那座山,可是山纹丝不动。这时穆罕默德说:“山不过来,我们过去吧!”他们开始爬山,经过一番努力,终于到了山顶,他们因信心促使希望实现而欢呼。

有一位著名的经济学教授,凡是被他教过的学生,少有顺利拿到学分的。因为这位教授平时不苟言笑,教学古板,分派作业既多且难,结果学生们不是选择逃学,就是浑水摸鱼,宁可被罚,也不愿多听老夫子讲一句。但这位教授可是国内首屈一指的经济学专家,叫得出名字的几位财经人才,都是他的得意门生。谁若是想在经济学这个领域内闯出一点儿名堂,首先得过了他这一关才行!

一天,教授身边紧跟着一名学生,二人有说有笑,惊煞了旁人。后来就有人对那名学生说:“干吗对那种八股教授跟前跟后地巴结呀!你有点儿骨气好不好!”那名学生回答:“你们听说过穆罕默德唤山吗?教授就好比是那座山,而我就好比是穆罕默德,既然教授不能顺从我想要的学习方式,只好我去适应教授的授课理念。我的目的是学好经济学,既然要宝山取宝,宝山不过来,我当然是自己过去喽!”

这名学生果然出类拔萃,毕业后没几年,就成为金融界响当当的人物,而他那些骄傲的同学,都还停留在原地“唤山”呢!

想想我们所面对的人生,随着外在环境的变异及时调整适应能力,要比一厢情愿地抛出自我的喊声等待回响更有现实意义。

在工作中我们会遇到很多问题,有的人动辄以“专家”自居,认为自己是最有经验的,自己的方案是最好的,别人则都是“业余”。是的,你的方案可能是最好的,问题是为什么屡屡被拒呢?

事实上,别人反对你,并不是因为你的解决方案不好,而是你的态度和方式别人无法接受。因为无法接受你的态度,进而否定你的方案。并不是每个人都会和你保持一样的工作方式和节奏,要求别人与自己同一步调,显然也并不现实。我们可以先调整自己,和别人保持同一频率,然后再将他带到自己的频率上来,那么效果就会很好。因此,我们需要一种“山不过来我过去”的心态。做人处世常常也就是一种相互妥协的过程,不能适应的人迟早是要出局的。

所以,当任何尝试都无法能改变什么的时候,不妨学着改变自己。有时,适应后的融入反而更能激发出生命的潜能,等到你具备了一定的条件与能力时,该适应你的,自然就会适应了。山不过来,我们过去,会达到同样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