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宗教仙道贵生:道教与养生
21865000000013

第13章 道教养生术概说(2)

这种方法看上去很简单,但要做到是很难的。葛洪还提出行气时要选在子时至午时的生气时刻,如果是未时至亥时的死气时刻炼则无益。这些观点和方法被后世承袭沿用了数百年,后来为内丹家吸收,其义理也由仿生理论进到内丹之逆返理论。

内丹伍柳派代表人物伍冲虚(守阳)对胎息就有更具体的阐释,他说:

夫人身初时,只二气合一,为虚空中之气而已,无胎也,亦无息也。因母呼吸而长为胎,因胎而长为息,及至胎全,妙在随母呼吸而为呼吸,所以终日呼吸,而不逼闷。此缘不由口鼻呼吸,则脐相通,故能似无气息一般,此正真胎息景也。

此胎之息由出胎而断,继之以后天口鼻呼吸。所以伍守阳和葛洪一样,认为要练就胎息,就得逆返呼吸的过程,从后天返先天,他说:

逆修返还之理,安得不以我今之呼吸之息而返还为胎中息耶?凡返还呼吸时,以口鼻呼吸之气而复归于胎息之所。如处胎息之时,渐渐炼至胎息亦真无。真无者,灭息尽之义也。

返回到了胎息状态,在葛洪看来便已得道,而伍守阳更向前迈进了一步,他认为当胎息成就,“而后以胎息养胎神,得神气乘胎息之气,在中一定,即是结胎之始:正《入药镜》所谓初结胎,看本命而得者。虽似有微微呼吸,若在脐轮而若不在脐轮在虚空。……皆用运旋从渐至成胎,顿然绝离口鼻,不存呼吸,减却有作,恰然处胎相似。而胎中之息,始虽似有而终绝无,即是真胎息,所以成阳神者。如是而久久无间断,绵绵密密,无时无刻而不是在胎中无息之景,真证阳神大定,绝无动静起减,即是胎圆。”

这段引文表明,伍守阳把葛洪的胎息仅当作了基础,在此基础上还需养就胎神,待到胎神养圆,阳神大定而结圣胎,“正入药镜所谓终脱胎看四正而得者”,所以伍守阳指出“真胎息”,以区别于葛洪的胎息,这实是指更高一层的胎息之景。这种胎息,在陈撄宁的内丹理论中亦被继承。陈撄宁说:“鼻孔中永无呼吸之气,方可名曰‘胎息’。”“仙道贵在以神驭气,使神入气中,气包神外,打成一片,结成一团,纽成一条,凝成一点,则呼吸归根,不至于散漫乱动,而渐有轨辙可循;如是者久之,则可成胎息。何谓‘胎息’?即呼吸之息,氤氲布满于身中,一开一阖,遍身毛窍,与之相应,而鼻中反不觉气之出入,直到呼吸全止,开阖俱终,则入定出神之期,不远矣。”由是可见,内丹之引入胎息,是把它作为入定出神的一种功法,这种功法和葛洪的胎息术在方法上并无差别,均强调心息相依,后者提出在此基础上,再到息断入胎。可见,胎息术其理其法已在道教中传续了千余年,作为传统的仙术之一自有其相当的实践意义。本节所要研究的胎息包括内丹中的胎息。

二、胎息术示例

1.《胎息经》功法

《胎息经》约成书于南北朝,著者不详。经云:“胎从服气中结,气从有胎中息。气入身来为之生,神去离形谓之死。知神气可以长生,固守虚无,以养神气。神行则气行,神住则气住。若欲长生,神气相注。心不动念,无来无去,不出不入,自然常住。勤而行之,是真道路。”

此经可谓言简意赅,其理可鉴,其法易行。它首先提出胎息是从服气中养成,幻真先生注云:“修道者,常伏其气于脐下,守其神于身内,神气相合而生玄胎。”然后提出元气渐息聚于胎中,幻真先生注云:“神为气子,气为神母。神气相逐,如形与影。胎母即结,即神子自息,即元气不散。”神气相注,实是身心一体的状态,要求将心念高度地集中在身内与脐下。

其次讲说神气相注对长生的重要意义。幻真先生注云:“学道养生之人,常拘其神以为身主。主既不去,宅岂崩坏也。”此是宅神于内,则五脏安静的传统理论之运用。“道经云:我命在我,不在天地。天地所患,人不能知至道;能知而不能行。知者但能虚心绝虑,保气养精,不为外境爱欲所牵,恬淡以养神气,即长生之道毕也。”提出遣除心机智虑与俗情爱欲的重要性。

关于神气相注,幻真先生的注说很深刻,他说:“相注者,即是神气不相离。……元气,即阳气也。食气,即阴气也。常减食节欲,使元气内运。元气若壮,即阴气自消。阳壮阴衰,则百病不作,神安体悦,可觊长生矣。”这里的阳气阴气之说,即是先天之气与后天之气的另一种表达,而胎息中之息,是指元气内运。

幻真先生对“心不动念”句的注说亦颇具操作性,他说:“神之与气,在母腹中,本是一体之物。及生下,为外境爱欲所牵,未尝一息暂归于本。人知此道,常泯绝情念,勿使神之出入去来。”“凡胎息用功后,关即开通,毛发舒畅。即但鼻中微微引气,相从四肢百骸毛孔中出,往而不返也。后气续到,但引之而不吐也。切切于徐徐。虽云引而不吐。所引亦不入于喉中,微微而散。如此内气亦下流散矣。”这里幻真先生提到吸气不吐,而于毛孔中散去——即从皮肤中散去的方法,是一种很值得研究的课题。美籍学者张绪通先生把人的皮肤称为人的第三个肺,提出皮肤亦有呼吸的功能。这是具有相当开发前景的课题。胎息术能不以口鼻呼吸的状态,在葛洪时代就已肯认,而到目前为止我们对这种内呼吸依然知之甚少,这是令人汗颜的。

幻真先生对《胎息经》的注解基本反映了《胎息经》的精华,而且幻真先生也把胎息术讲解得很明晰,使其更具操作性。

2.侯真人胎息法

此法出于《诸真圣胎神用诀》,其诀云:“夫真一法界者,不离于本源。本源者,则是一心也。不动不行,心则是源;不停不住,源则是心。其心清静,则成大药,其心惑乱,则成大贼。”“凡在道之人,必先修心静之法。但于心静,必得定心。心定则神安,铅汞相投,龙虎亲也。周天数足,添精、益气、养神,此三法若全,则万神感会于丹田,血气周流于遍体,逍遥于长生之道”;“如何清静?当澄其神,绝其虑,亡其我,灭其境,抱其真,此谓妙静之道。”

此诀通篇无有胎息二字而冠以胎息之名,并选入《诸真圣胎神用诀》。纵观全诀,其实质是内丹修炼次第之诀,诸如铅汞相投,龙亲虎会,周天数足,添精,益气,养神等,皆是胎息成后的高级功法。这说明,内丹术中有将胎息作为基础功法的方法,并认为只有当胎息成就才可进入高层炼养。同时,又因为高层功法皆奠基于胎息,所以在高层的炼养中又包含有胎息的要素,亦即炼高层功法亦在增进胎息之功;而其妙静之道的澄神绝虑,忘我灭境以抱其真的方法,当然是成就胎息之功的必要前提。

这段引文所表述的功法,其要在于炼心而已。它提出“清静”的炼心之道,认为入道之初,便须先静其心;当心静寂,方能进到胎息之境,并在此基础上炼成大药而结丹。在行功中亦要心安神定,断诸外像,冥想绝念。可见,侯真人胎息诀虽名为胎息的要诀,实是讲炼心与炼丹的要诀,这在内丹功法中是很常见的,它体现了内丹对胎息的吸收和深化。胎息之炼心,与服气之炼心,其法有相当的一致性,皆是神气相注,心息相依,而内丹之运用胎息,亦不外是在此基础上将心念进一步集中于下丹田,并以此为基地进行周天搬运等深一层次的功法。正因有此相通之处,内丹对胎息的运用才比较普遍。

3.玉云张果老胎息法

此诀亦出于《诸真圣胎神用诀》,其诀云:“不守内息,故有生死。故圣人云:我不纵之尸六情,常息于丹田,守而无退。凡修道之人,先修心静之门。”它首先要求不纵三尸六情,修心静之门,这是入道的第一步。

其次为:“夫丹田者在脐下一寸三分……内有神龟一坐,吐纳元气,往来呼吸,一昼一夜一万三千五百息,皆元气于口鼻中泄出,故引入邪气,所侵而生病也。……凡修行之人,行住坐卧,常含纳真息于丹田,则得元气成实,久炼而成仙矣。斯乃真人之胎息者也。”

此诀谈及下丹田中有神龟吐纳元气,这自是仿生之说,可解为象征而已;但该诀提出行住坐卧常含纳真息于丹田的方法,将行胎息融入日常生活中还是可取的,能将心念常守于丹田,注心于息,这本身就是很好的心理修炼方法。此外,该诀还提到:“丹田者生气之源,一名丹田,二名精路,三名气海,四名采宫,五名大源,六名神室,七名元藏,八名採宝,九名戊己,十名本根,皆是太和元气居止之处。”这就将传统胎息养息于下丹田的许多潜在信息揭示了出来,为我们理解胎息及内丹中的下丹田提供了更为丰富的材料。

4.宝冠胎息法

此法出于《道枢·胎息篇》,其法为:“先入静室趺坐,犹入室焉,身不动摇,想其胎息如云雾,如燎炉之烟,如莲本之丝,以意引之,周于四天,息脉条畅。次引其气,灌于泥丸;复引其气,集于舌上,抟而炼之,想如鸡子,吞入于腹,不可差焉。使五脏六腑承其津气,而悉坚固,于是其体光润,此胎息游遨于其身之中者也。”

该法的特点是:引入存想以成胎息,这与一般的修炼而成胎息有异;其次运用心念引气“周于四天”“灌于泥丸”,并“集于舌上”合口中津液咽下,使“五脏六腑承其津气”,这又是服气液的传统方法。

该法又提出:“如其饥渴,则时咽之,以意送之,莫计其数可也。饱则休息焉。病痛所在,以意攻之,既愈则已焉。行止寝坐,常存乎胎息,胎息不散,或五、三年,功乃大成。”

这无疑是行气功法在胎息中的运用,如饥渴则饮,有病痛则以意攻之等,在行气术中已有分析,此不赘述。

以上四例胎息术,基本反映了胎息法程的要领及功效,即:行胎息之前大多要先择静地以调身心;在行功中均有意念的导引或意守等;在内丹中运用胎息又多半有养胎神的法程,同时在内丹高层功法中亦含有胎息的重要功法,如以意领气、沐浴温养等。调心的过程中是运用道教传统的收视反听与澄神遣欲,而行功中则主要是注意力的训练,即用志不分。从功效上来看,摒除成仙不死的信仰说法,其对行功者在疗疾、康身、宁神、驻年等方面,就文献的角度考察,均有程度不同的效果。胎息是值得我们进一步发掘、整理和体证的重要养生术之一,其对修炼者心理的炼养将有助于修炼者心理素质的提高,尤其在极度宁静的身心状态下,更易于激发修炼者潜在的心理功能,唤起无外呼吸状态下的身心潜能,这又比服气行气之术占有优位。胎息从理论上与行气一脉相承,且有深化,在操作中可被认为是行气的一种特殊方法,且是行内气的一种方法。这种方法同行气的其他方法共同构成了行气服气的完整体系,成为道教炼养术不可或缺的重要内容。

第三节 守一养生

一、守一概说

春秋末期,老子提出了“载营魄抱一”无离的“抱一”法式,战国时庄子谈及“我守其一,以处其和”的“守一”法门,可见远在先秦,守一术已出现。这种养生术在秦汉广泛地在社会上流传,道教产生以后,将其纳入自己的修仙方术中,成为宋以前道教重要的长生术之一。

守一术,简明地讲,就是对“一”的意守。它的基本方法是把身心控制在安静的状态下,将意念集中于“一”。其效果《太平经》上有载:“夫守一之道,得古今守一者,复以类聚之。上贤力为之,可得度世;中贤力为之,可为帝王良辅善吏;小人力为之,不知喜怒,天下无怨咎也。”度世之说固为缥缈,而三等人之守一其效果竟有如此的差距,其区分的标准显然受了世俗等级制度的影响,所谓贤明与否,是社会的价值评判。但从另一方面,也体现了不同的理解能力在守一中的重要意义。

那么守一的“一”其本质的意涵是什么呢?

《道德经》说:“天得一以清,地得一以宁,神得一以灵,谷得一以盈,万物得一以生,侯王得一以为天下正。”《庄子·田子方》亦说:“夫天下也者,万物之所一也。得其所一而同焉,则四支百体将为尘垢,而死生将为昼夜,而莫之能滑,而况得丧祸福之所介乎。”在这里老庄的“一”很显然就是道的别名,这个思想被后世道教守一术所继承和发挥。《太平经·修一却邪法》云:“夫一者,乃道之根也,气之始也,命之所系属,众心之主也。当欲知其实,在中央为根,命之府也。”道教炼养家们亦普遍认为,“一”就是道,这是守一术基本的理念。守一术在对“一”之义理的丰富和充实中,又提出“真一”、“玄一”、“三一”等,以更多样的领悟来阐发它。下面对这三种守一术作一简述。

(1)守真一。葛洪《抱朴子内篇·地真》对守真一有一段很详细的阐释,其上说:“夫长生仙方,则唯有金丹;守形却(远)恶,则独有真一,故古人尤重也。……吾闻之于先师曰:一在北极大渊之中,前有明堂,后有绛宫;巍巍华盖,金楼穹隆;左罡右魁,激波扬空……不施不与,一安其所;不迟不疾,一安其失;能暇能豫,一乃不去;守一存真,乃能通神,少欲约食,一乃留息;白刃临颈,思一得生;知一不难,难在于终;守之不失,可以无穷;陆辟恶兽,水却蛟龙;不畏魍魉,挟毒之虫;鬼不敢近,刃不敢中。此真一之大略也。”这段话有很多神秘和夸张的地方难以解说。大致葛洪认为“真一”乃是人体大脑中的某个部位,他有时又称其为“一”,如果守之得法,持之以恒,其效非凡。唐宋以后的炼养家又有两种比较有新意的对“真一”的诠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