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末代蒙古王
21864100000049

第49章 诸多困难

王爷的确是不敢轻易提革命之事。

吴禄贞所说的革命,便是推翻一切的统治,建立广泛的共和,有什么事情,议会表决。从此之后,便没有王爷台吉,没有满人汉人之别。

喀喇沁,由先祖至今,已经是二十四代,有一些观念还是根深蒂固的,虽然贡王是很开明了,取消了跪拜制,提高了旗内汉人的地位,取消了家奴制度,可是万一被平民夺取了王爷的位份,想想依旧是可怕的。

见王爷这样说,杨锐便也不再坚持了,只是微微一笑,道:“你既然打算开设新式的学堂,我且稳稳王爷,可曾有打算?”

王爷用火筷拨弄着火盆之中的火炭,道:“先生在中央机枢这么长时间,理藩院的事情也应该知道些吧。恭亲王鬼子六洋务搞得轰轰烈烈那时候,我就不止一次上折子,请求在喀喇沁开设新式学堂,可是都石沉大海。”

杨锐惨笑了一声,不假思索的道“王爷议事厅牌匾上,不是有圣祖康熙爷亲笔题写的大邦屏藩匾额吗?难道这么多代了,王爷还是没有揣摩出来这其中的道理?说的难听一点,你喀喇沁旗就是北方的守护之犬,即便是主人家已经兴旺发达,也总没有必要让一个守门的狗读书识字吧。”

杨锐这一番话,着实的很刺耳,但是仔细咂摸,这便是满人多年来对东蒙的态度。称之为愚蒙。

还未等王爷回过味来,杨锐接着道:“我虽说常在中枢行走,军机处的折子很少见到,可是理藩院的折子却一本不差。咱们万岁爷就只能处理理藩院太仆寺之类的事情了。其中东蒙古诸王上书请求增加领内兵勇数额的折子,都被批了回去。而至于兴办学校,也都留中不发了。”

“为何?”贡王问道。

杨锐望着这位励精图治的王爷,心下似乎有一些不忍,可是到了这个份上,也不得不说了,于是便深吸了一口气,道:“我曾和理藩院主事潘良贤大人相交甚好,闲聊之中得知,这是太后老佛爷的旨意,原话是这样的:中原之动荡革新,亦或可以控制,若蒙疆革新,启迪民智,铁骑弯刀尚不可俱,佐以新锐之智,必成大患!”

杨锐说了半日,嗓子已然是干痛了,只是吞了口唾沫,接着道:“所以,不管北京怎么折腾,依着太后的意思,你们东蒙古还是按照祖宗旧法,不准擅动,所以你们图强也好,跟风也罢,总之兴学强军的折子,是不会得到批复的,也不会在朝廷之中拿到一文钱的拨款。”

贡王这才明白了事情的原委,便是面色铁青,拳头死死的攥着,片刻之后又无奈的摊开,喃喃的道:“朝廷真实有趣,已经千疮百孔了,还对补天的女娲如此忌惮。”

杨锐冷笑了一声,叹了口气道:“太后怕了,她如何能分别谁是补天的女娲,谁是撞天的共工?索性一棍子压死罢了。”

事情说到这一层,贡王略微觉得气馁,道:“我虽不曾开办新学,可也闻听开办新学耗资颇巨,若没有朝廷的款子,如何能办得起!”

杨锐神秘的一笑,道:“你从何得知兴办新学耗资巨大?这里面也颇多的鬼蜮伎俩,就拿维新之初与京师密云修建的几个学堂来说,包括兴建校舍,聘请讲习教师等等,总共花费也不到几千两,而账目上却有几万两。”

王爷问道:“因何相差这么多?”

“哼哼,京郊密云是原来乾隆爷的私宅所在,乾隆爷龙潜之时,那里便是成片成片的庄子,再加上雍正皇帝整顿八旗,叫旗人到那个地方开荒种地,密云早就成了八旗子弟的私产了,特别是乾隆爷的包衣奴才,在密云的势力越来越大,房产地亩也是越来越多。”

“眼下到了光绪年间,朝廷赔款割地,已经是没有多少钱了,比起康乾年间,这些奴才们已然是没有了例银,却又挥霍无度,就指着吃瓦片过活,现在倒好,你在密云修建学校,那么必然占了这些人的田产,于是漫天要价,我们就地还钱,多出来的几万,都孝敬这些八旗大爷了。”

王爷这才放心了些,道:“这没问题的,在我旗内,便没有这些事情,我可以将西厢跨院让出来,封住月亮门,开南门,作为学堂之用。”

杨锐却摇了摇头,道:“这也仅仅是学堂选址的问题,解决了之后,后面的事情多着呢,我且问你,教师先生,哪里去寻?既是新式学堂,那自然便不是鸿儒学究了,可是精通西学之人,又少而又少。所以也是问题。”

“这还不算,至于招生,也更是麻烦的很,八旗贵胄,自然是不会把洋鬼子的事情放在眼里,而那些贫苦人家的孩子,却又没钱,所以很多维新学堂到最后,也只剩下几处房产。”

贡王缓缓的舒了口气,仔细的合计着杨锐的话,才发现自己当初想的,实在是太简单了。

即便是民众比较开化的京城尚且如此困难,就更不必说蒙汉通婚都十分困难的喀喇沁了。

但是王爷不会轻易放弃的,经过这么许多的变故,王爷也深深的知道,若想强兵富民,就必先启迪民智!所以开办学堂已经是刻不容缓之事了。

至于朝廷的追查,管他呢,到时候自然是有应对之策。

于是王爷和杨锐在书房之中商议了整整一天,直到名医董先生来给杨锐瞧病,才散了。

回到寝室的王爷,显得比较兴奋,但又是不是的摇头叹息。

善坤坐在软塌上,笑着道:“王爷开班学校之事,可有了眉目了?”

王爷走到炕桌旁,喝干了一杯茶,道:“有些事情倒是现成的,王府西跨院可以腾出来做校舍,生源问题也不大,就是哪里去聘请教员?京城尚且不好找精通西学之人,咱卓索图盟就更加难找了。”

善坤想了想,笑道:“王爷是怎么了?忘了我哥子这条门路了?我哥子现在可是总理外务衙门的主事,整天和洋鬼子打交道,自然是门道比较广的,倒不如请我哥子帮忙啊?”

王爷长叹了一口气,道:“肃亲王的门子,再好不过,只不过.......”

“只不过朝廷知道了,未必准许?”善坤一句话便点到了要害之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