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古言神厨萌嫁
21855800000167

第167章 拒婚的理由

羽然刚刚站起身,便被这句突如其来的话问得怔住了。皇上见他一脸愕然的样子,心中觉得好笑,想想却又不能笑出来,于是轻嗽一声,对周围侍奉的人道:“你们先退下吧。”

内侍和宫女们领命退下,皇上才又重复了一遍刚才的话:“有人提议让朕给你和花家小姐赐婚,你怎么想?”

羽然此时方才“惊魂已定”,道:“皇上让他们退下,怕是想听臣弟的实话?”

皇上道:“当然如此。我知道这些人不都是和我一条心的,恐怕也有别人的耳目,他们在这儿,你不能说心里话,所以才让他们出去。现在这儿真的没有外人了,你心里怎么想的,和朕照实说出来吧。”

羽然感激地望着皇上,刚要说话,皇上却又说道:“还有,有别人在场的时候,你我是君臣相称;没有别人的时候,咱们就还像当初那样子,以兄弟、朋友相称就好。”

羽然心里一震。这话若是别人听见了,恐怕不知道其中的缘故,因而觉得奇怪。但是他却知道这里面的缘由。

当今的皇上并不是老皇帝的子嗣。老皇帝有四个儿子,但俱都因病或因伤夭亡了。老皇帝因此无法,便打算在他几个兄弟的儿子中选出一个来继承帝位。

他有五个兄弟,除了四弟家是个独生女儿之外,其余四人都有儿子。经过多方考察,最终选定临江王之子沈君儒为皇储。

这沈君儒在临江王宅邸时,便和羽然有交往。因为彼此都是王府贵公子,无论门第爱好,俱都合适,又正在少年之际,轻狂不羁,所以情谊深重,有时也以兄弟相称。但当沈君儒进宫成为皇储之后,两人不能时时见面,况且身边又都有人不断规劝,要注意礼仪节制,故此渐渐疏远起来。以至于现在羽然只将其当做君,不再当做友,甚至连姐夫都不能叫。

但此刻晚芳榭中,众人俱都出去,只剩他们二人,沈君儒突然说出这样的话,一方面出乎羽然意料,另一方面也让他心中一暖。

“皇上……”因为习惯,更因为谨慎,羽然依旧没有改变称呼。

“朕现在下旨,让你改了称呼。你敢不领旨?”沈君儒皱起两道剑眉,佯怒地盯着羽然。

羽然释然一笑,也佯做领旨道:“臣逍遥王潘羽然领旨!”

沈君儒便道:“好了,羽然,其实你不用说,我也能看出来,你对那个花惊容并不十分满意。不然我为什么迟迟没有答应那些人的请求,而且要单独问问你的想法?”

羽然叹息道:“这件事确实是我一个心结。我虽然和她一同长大,在别人看来青梅竹马,但实际上,我对她真没什么感情。有人说青梅竹马的两个人,就算没有儿女之情,也有兄妹之情,可我对她却是连兄妹之情都没有的。一想起要和这样一个女子一同生活,过一生,我就觉得胆寒。你说我怎么敢同意这门婚事?当初先父在时,他和我母亲并力主张下这个姻缘,我也无法。现在……”他轻轻摇了摇头,又叹息一声。

沈君儒笑道:“现在令尊大人不在了,你就开始欺负令堂,先是逃婚,后来听说又摆着王爷的谱跑去宰相府中赔罪,让人家左右下不来台,然后又单独去见花惊容,说了些不中听的话……是吗?”

羽然惊讶地望着他,道:“你……你竟然知道的如此清楚?”

沈君儒道:“能不知道吗?有人和你姐姐说,你姐姐就和我说。虽然实情不知如何,但大致情况总是知道的。有时候我也想,在朝堂上看你很老成持重的样子,平时风闻也是很低调不张扬的一个人,为什么偏偏在这件事上和当初少年时候一样,那么意气用事呢?……嗯?”

他斜眼看了羽然一眼,那样子,是当真要他回答这个问题。

羽然被他问得发窘,见他那眼神不像是随口问的样子,是真的要得到确切的答案,只好硬着头皮道:“因为我……我是真的越来越不喜欢她,根本没办法装出喜欢的样子,甚至连得过且过都做不到了。”

沈君儒点点头:“我能明白你的感觉。有些人就是这样,你连多看他一眼都觉得难受。你们两个之间的纠葛,我也不问了,不过我要想推辞掉这赐婚一事,总得有个好的说法。‘逍遥王对她没好感’这理由是绝对不能说的。之前我总是说不参与你们的家事,现在这话也不管用了。你倒给我出出主意,怎么才能推辞掉?”

羽然沉吟了片刻,忖度着说道:“皇上看……这样说行不行?皇上就说这个婚不能赐。至于理由,并非妇人能知。若追问……便说妇人不得干政。”

沈君儒听得一头雾水,问道:“等等,等等。这事又怎么和‘干政’连到一块了?”

羽然道:“您觉得逍遥王府和宰相家结亲真是好事吗?”

沈君儒先是一怔,随后心中一寒。

羽然这话说得再明显不过了。逍遥王是西陵国唯一一个异姓王,之所以能异姓封王,和当初潘家对西陵国建国时候立下的汗马功劳不无关系。不仅如此,当初高祖封王之时,为避免后代皇帝借故灭掉潘家,还特地颁发了丹书铁券,保潘家无虞。就连封的“逍遥”王号,都是意在说明这个家族的地位,不可撼动。

而西陵国建国至今,已有八代皇帝,前两代皇帝在位时,的确无人敢对逍遥王说三道四。可是从第三代皇帝开始,朝中就不断有人吹风,说不能让一个异姓王过于强大,要逐渐削去其势力,避免发生不测。可历代逍遥王却都很是精明稳重,知道这些话后,非但不动怒,做出昏乱之举,反而变得很是低调,处处都不张扬,让那些别有用心的人竟无法找出一点漏洞来。

就连羽然,也都受了家传的影响,年纪轻轻便处处小心。可尽管如此,还是有人时不时吹风,让沈君儒想办法减去逍遥王的权力。特别是当发生逃婚一事之后,更有大臣以此事做文章,弹劾羽然,希望皇帝能给他以惩戒。若不是沈君儒对羽然的性情熟悉于胸,恐怕很难不去申饬他。

如今他拿自己的王位一事说事,虽说这招棋是凶险了些,但确实是个很好的借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