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白天 阿社办公室
阿社神情凝重,说:“这个假期必须拉你们到外面进行一次魔鬼式封闭型实战训练。”
镜头游走,逐一出现沙发上的我、张三、李四等人,每个人的表情和姿态均极不情愿。
阿社斩钉截铁地说:“这将是一次承前启后的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培训计划,不参加不仅意味着前面的包装前功尽弃,接下来的工作也将无以为继。”
我无可奈何地拍了拍旁边张三的肩膀,叹道:“就权当出去外面散散心吧。”
2.上午 面包车
一列人提着行李包上车。
镜头转人车内,阿社宣读了此次培训的注意事项,最后,要求大家:“现在就把手机关掉。”
大家面面相觑。有人说:“这是坐面包车,又不是坐飞机,关什.么手机呀!”
阿社说:“你们就当这是坐飞机吧!”
面包车颠颠簸簸地开了两个多小时,到了野外的一个所谓的培01基地。
阿社宣布:“现在可以开手机了。”
这手机一开,大家即刻群情汹涌,“你看看,坐车关手机啊!”“这不是瞎折腾吗,这未接来电、短信都扎堆了。”……
大家正手忙脚乱地准备回电话,却给阿社制止了,阿社说:“我说过,这是一次实战训练,我们的培训实际上从上车的那一刻起就已经开始了,现在我要求大家不能回电话,只能用短信回复,内容统一为:不好意思,刚才在飞机上,如没急事回国后再联系。”
3.白天 课室内
张三的电话响了,张三正要接听,被阿社吆喝住了:“挂掉,回短信。”
于是,张三回了一条短信。(手机特写,配以打字的声音,逐字出现:有事回国再说吧,澳大利亚漫游太贵。)
镜头切向课室全景,再转向我。
我的电话也响了,我不敢接,正要挂掉。
“别挂,也别接!”是阿社的声音。
镜头转向阿社,阿社严厉地批评了我:“你为什么不调为静音?上课前我不是强调了吗,欧洲组关机,大洋洲组铃声,而美洲组必须调为静音,你这样让它响着就影响了大家上课嘛!”
手机一响完,我赶紧把它调成了静音,然后把它丢在一边。
4.深夜 宿舍
“嘭!嘭!嘭!”一阵拍门声把我们美洲组的成员从睡梦中惊醒。
阿社带着两个助教冲了进来,怒吼:“睡什么睡!快点把手机拿出来,白天你们没接的电话,现在该回短信的回短信,该回电话的回电话!”
我说:“这不是吵死人了吗?”
阿社凶巴巴地说:“这叫时差,懂吗?”
5.白天 电教室
字幕:第5节课
阿社在讲台上,痛心疾首地说:“这是什么年代了,你们都不玩微博,还有,你李四竟然连微博是什么东东都不知道,还以为像Q Q那样拿来聊天,把你约情人开房的糗事向网友现场直播,这是多少深刻的教训啊!今天的课程就是——”
转身,在白板上方写了四个大字:“微博速成”。
阿社说:“现在布置作业,今天每人必须发10条微博。”
阿社提供了一些经典版本,并写在白板上:(镜头逐一切换)
感谢xxx教授、xxx议员的热情接待(注意名字必须具有该国特征)
再见,巴黎圣母院!(提供各国主要景点名称,以及该国关于再见的单词或音译)
斯德哥尔摩机场WIFI信号真差!
6.白天 电教室
字幕:第6节课
阿社表扬了张三,说:“经过强化训练,张三已深谙微博之道。”原来,张三的其中一条微博让阿社惊为天人:我靠!又在经济舱看见骆大使了!
阿社还表扬了李四,说:“李四虽然曾经栽倒在微博上,但是经过强化训练后,已在微博中站起来了。”原来李四在电教室发了9条微博之后,他的情人来电话,他偷偷地溜出去接听,回来时,时间已到,他用手机作弊发了第十条微博。
这让阿社乱目相看,并以此来提醒学员们:“一定要经常用手机客户端更新微博,以达到神来之笔的效果。”
7.白天 电教室
字幕:第9节课
阿社痛心疾首地说:“细节决定成败!QQ签名、各大论坛的个性化签名这些重要的包装资源都给你们白白浪费了,今后,我将对学员们的网络资源进行有效的组合,以小见大,最终达到出奇制胜的目的。”
想到今天的早餐如此难以下咽,我将我的QQ签名、在所有论坛的个性化签名均改成:“伦敦的油条真难吃。”(以字幕的形式逐字出现,配以打字的声音)
张三也把个性化签名改为:“纽约的豆浆也太水了吧。”(以字幕的形式逐字出现,配以打字的声音)
李四的个性化签名则为:“哇!在布宜诺斯艾利斯也能吃到广东肠粉。”(以字幕的形式逐字出现,配以打字的声音)
阿社对此大加赞赏,说:“这就是化腐朽为神奇!说明这次实战训练达到了预期效果。”
8.白天 面包车内
阿社问:“通过这次魔鬼式封闭型实战训练,大家有什么收获和感受?”
大家没有回答。
不约而同地掏出手机。
关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