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玄幻小子大任
21829000000100

第100章 叫他抄书吓跑了

学道之人是不怕鬼的,鲁无还是有些胆寒,望到那个黑幽幽的深坑双腿打颤。法力不够,自己掉下去不会浮升,一定会摔得粉身碎骨,还是保险一点,依然趴在坑边上,把那一大袋子盐慢慢地慢慢地吊下去。

终于,手上拂尘丝变成的带子不多了,最后剩下两尺长的时候,沉重的盐包落地了,他松了一口气,念动咒语,将拂尘丝弄断提上来,以后还可以用,绕成一团放进怀里。回到道馆外,从窗外翻进自己的房间,静悄悄没有惊动一个人。

他根本没有想到,因为自己的行为连累了生瓜蛋。

夕阳从后窗射进屋里,屋子里更加明亮,袁小子解开了一只只竹篓,终于,有一捆竹简里记录了阎乐逼死胡亥的经过,比杨家口口相传的史料更详细,看起来费劲,说手上正忙着,要丫头说给他听。

桑葚儿就说,看在他劳苦功高的份上, 一边看竹简,一边他说书:

当起义的人马逼近了皇宫的时候,胡亥这才着急了,传令要找宰相。赵高眼看秦二世要找自己麻烦,也着急了,就暗中跟他的女婿咸阳县令阎乐、弟弟赵成商量说:“皇上想要把罪祸推给咱们家族,这可是灭门大罪。我想另立天子,改立公子婴,让郎中令作内应,干脆杀了他。”

其他两个人言听计从。于是,阎乐带领官兵一千多人在望夷宫殿门前,号称有盗贼进宫殿,斩了卫令,杀死几十人,不敢贸然冲进去,就用箭射中了二世的帷帐。

胡亥很生气地走出来责问,阎乐壮着胆子,走上前去,历数二世的罪状说:“你骄横放纵、肆意诛杀,不讲道理,天下的人都背叛了你,怎么办?你自己考虑吧!”

二世这才苦苦哀求:“我可以见丞相吗?”

阎乐说:“不行!”

二世知道这就是赵高的主意,退而求其次:“我希望得到一个郡做个王行不行啊?”阎乐也不答应。

胡亥没办法了,央求道:“我做个万户侯总算可以了吧?”还是得不到允许。

二世无可奈何,最后才说:“给我一条活路吧,跟诸公子一样,和妻子儿女去做普通百姓,总算可以了吧?”

阎乐还是说不行。厉声道:“我是奉丞相之命,为天下人来诛杀你的,你即使再怎么央求,我也不敢替你回报。”说完之后,指挥士兵上前就要动手。胡亥害怕极了,只得自杀了。

“哎呀,太妙了,写的就像说书人说的书一样。”袁小子本来蹲在地下干活的,听到这里,情不自禁站起来,拍着巴掌赞叹,跟着又不满足地问,“后来呢?”

“你当我是说书的吗?后来的《史记》上有记载呀,哪个让你不看书?”桑葚儿正在烦恼,没有想明白,太史公这么些史料,到底是谁在阻挠刊印?为什么要阻扰?这么多的文字,为什么藏在河水底下?想着这些事,理不出头绪来,也不想理睬小子。

干儿子是出力气的人,没时间读书,情有可原,杨先生体谅他,夸他今天有功,找出了珍贵的资料。

于是停止了看竹简,亲自给他说后来的事儿:“后来,陈胜吴广没有成事,各路诸侯纷纷揭竿而起,项羽是各路诸侯的盟主,杀了子婴和秦公子宗室所有的人。随后屠戮咸阳,焚烧宫室,俘虏宫女,没收秦宫的珍宝财物,再跟各路诸侯一起分了。他自立为西楚霸王。然后就是楚汉相争,打了五年,天下统一于汉。”

小子有几分失望,又蹲下来收拾那些竹篓子,他越听越糊涂,又问:“我是说那个阎王爷的后来。”

桑葚儿拧着他的耳朵:“你记性被狗吃了?没有什么阎王爷,只有阎乐,虽然是同一个姓,但是人家名字是快乐的‘乐’。”

“阎罗就是阎王爷,他们名字也差不多。他快乐了,灭掉一个王朝,逼死了一个皇帝,小小的县令,怎么那么大的胆子呢?”

听他说得咕咕噜噜的,好像还在同情那个昏君暴君,桑葚儿觉得他太无知,更不理睬他了。

干爹帮他讲话:“吾儿心善,虽胡亥不值得同情,但阎乐助纣为虐,与赵高一样都是奸臣,弑君之罪他必须得承担,后来又卖主求荣,干下了一系列人神共愤之事。”

“先生,您说阎乐在每个朝代都很吃香?”桑葚儿问道。

“是啊,他与赵高都是两面三刀,当初辅佐胡亥这个不学无术之人坐上龙庭,逼死了太子扶苏,后来又逼死自己亲手扶植的人,这才是天下最大的奸贼,不仅心狠手辣,而且奴颜婢膝,辅佐子婴为王。子婴也不是省油的灯,知道赵家罪恶,灭了赵高三族。阎乐逃脱了,从此不知去向。”

当天三个人忙到深更半夜,第二天一大早又忙开了,都整理出来之后,按照顺序放在一边。两个孩子以为大功告成,杨先生说才开始呢,要把这些竹简的内容全部抄下来,司马家后人有义务把《史记》补充完整,因此让两个少年也来抄竹简。

小子一天叫他抄书,吓得躲到门外去,探进身子来,说他的字太丑,见不得人。

桑葚儿就说,正因为字丑,所以才要多练习,只有多写才能把字写好。再说了,又不是直接抄到书上去,别人只是根据这些字来刊印。他干爹也动员他,说修仙之人不能没文化,字是越写越好的。

他还是一个劲推诿,说情愿多干活也不写字,抄写过的竹简,他一个人搬到河里去,再沉到水中,用石头压得好好的,不用桑葚儿再搬运了。

一直在忙,杨先生这才想起来,打量着自己的小弟子,单薄的骨架子风都吹得倒,怎么有这么大的能耐啊?一车都装不了的竹简,她居然瞬间就运回来了,跑得比自己还快,是怎么做到的?

小子搬运自己是看见的,还拿着锅盖,锅盖还能放大,上面能堆许多东西,可她什么东西都没有拿呀,连衣服都干干净净的,没有沾上一点水渍,难道成了神仙不成?

担心先生觉得怪异,桑葚儿不敢说破,只是解释:“先生,我们都是学了法术的人,这对我们来说是小菜一碟啊。”

杨青藤很不以为然:“那都是邪门歪道,小小年纪,又是女孩子,学那干什么?”

两少年异口同声地回答:“为了救我们的亲人啊。”

杨先生静静地看着他们两个,半响才说:“我又不会法术,能帮你们什么呢?”

桑葚儿诚恳地说:“先生,您的智慧,您的才学,您的历史知识也是我们需要的。感谢您提供了这么有用的资料,明天我们就回去了。您在这里慢慢整理吧,能把《史记》补充完整,也是遗芳百世的功德呀。”

“为何突然要走?”先生问。

小子说:“我们还有一样药没找到,就是百年瓦上霜。”

“就是一年的瓦上霜,咱这里也是没有的。”先生说,“运城四季分明,即便到了春天,所有的霜雪也要全部融化。就是极寒之处,一年四季冰天雪地,也不可能有。”

两个少年一起问:“什么地方有呢?”

“这个地方要非常奇怪,比如说,就像运城刚刚下霜,突然飞雪,然后百年冰雪不化,去掉积雪,恐怕才能找到。这么稀罕的药引子,你们要来做什么?”

“救人啦,”小子迫不及待要告诉干爹,“一个瞎眼的老头,他活了一千年了,看见我锅铲的亮光突然就看不见东西了。”

“还有这样的事儿?”杨先生根本不信。

有道是,天机不可泄露,因为那么机密的事情,只有两个孩子看见了,说出来也恐怕别人不信,知道了一些历史地理知识,打算回去慢慢琢磨的,但桑葚儿见小子说到这个份上,不能不说出来:“真的。我们想揭开这个秘密,还请先生指点迷津。”

小子说时间不早要去烧饭,留下桑葚儿,就把事情的来龙去脉,全部告诉了杨先生。

她从小子的那只锅盖说起,不仅能够飞翔,而且还能传信。先在锅盖上面写上字,只要心念所动,它就能飞到地坑里,爷爷就能看见。他老人家在布条上写字,栓在锅盖把子上,锅盖飞上来,知道他们底下缺粮。

那个时候麦子还没有成熟,正是青黄不接的时候,桑葚儿爷爷家一下子住进了三个人,小子的姐姐,还有姐姐的邻居庄家夫妻,给镇长送菜没有来得及回去,也困在底下。多添了三张嘴,还没地方买粮食,很快就没有吃的了。

两个人着急,到道观借粮食。道长闭关去了,管理道观的是执事,说只要解决几百个道士吃水的问题,就给他两袋面粉。小子用他的神力和锅铲的威力,给道观挖了三个大水池子,从山上接下来泉水,供给全道观人吃水。可是执事翻脸不认账,说是要等道长回来,拒绝给他粮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