⑤人力资源调整。在人力资源配置过程中,并不能保证一次就可到位,可能需要多次调整才能确保人员能够完全适应岗位的要求。
(3)物资资源管理机制。充足的应急物资储备是必要的,它是成功应对事故的必要条件之一。要充分发挥应急物资的作用,关键是要建立一整套相应的物资管理机制,确保在事件爆发后,能够迅速有效地调配这些物资,及时用于应急响应活动。
①物资资源需求。要通过各种调查和办法摸清事故应急管理体系现有的物资资源状况,汇总各应急组织在原有应急物资资源的基础上对应急物资资源的需求量。根据各部门对各类物资的需求,汇总后进行统一的综合分析和评估,从有利于应急资源的整合和优化角度出发,确定最终的物资需求。
②物资资源规划。在摸清现有应急资源和完成物资资源需求优化之后,要制定应急物资资源规划,包括时间计划、实施计划、配套资源落实等,指导应急资源配置管理工作的开展。
③物资资源配置。根据物资资源规划的要求,各部门应在规定的时间内,按照物资采购程序完成本部门物资资源的配置工作,并满足对物资资源构成、数量、质量、功能等方面的要求。
④物资资源调整。应急物资资源总是处于不断的变化中,有使用,有消耗,有过期,有增设等,还有新材料、新设备、新品种、新技术的出现,需要进行及时补充和调整,确保应急物资能够完全满足应急规划所提出的要求。
(4)社会参与机制。社会参与机制的作用,从预防的角度看,可以增强全社会的应急意识,强化事故应急管理体系的社会基础,提高预防工作的有效性;从应对的角度看,可减少因事故的发生可能造成的危害,提高公众自救自助、互救互助的能力。
①参与方式设计。政府应根据参与应急活动形式的不同,对社会力量进行分类,针对不同类型的社会力量设计不同的参与方式,从政策、资源、组织等方面给予相应的支持。对应急理论研究与应急技术研发可采用委托外包方式,对应急组织项目可采用共建方式等。
②资源支持。事故应急活动社会参与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政府应通过各种渠道,筹措各种资源,为社会参与提供资源支持。比如,对应急理论研究与应急技术研发可采用政府财政资金和无偿基金进行全面支持,对应急应用系统开发可采用政府财政资金配套、低息贷款、有偿基金等方式进行部分支持,对应急组织项目可通过提供物资、装备等方式进行支持等。
③工作指导。为有效开展事故社会参与工作,政府在完成参与方式设计和资源支持的同时,应对社会参与进行工作指导,包括政策讲解、人员素质培训、应急知识培训、装备使用、自救互救常识等,确保社会力量能够有效地参与事故应急活动。
④应急活动参与。社会力量可根据政府对社会参与应急活动的要求,开展具体的应急工作,包括理论研究、技术开发、危险防范、应急响应、辅助决策等。
⑤工作改进。在社会参与应急活动中,肯定会出现许多新的问题,需要进行及时调整和改进,积极推动社会参与稳步向前发展。
2.应急响应机制
(1)事故预警机制。完善的预警机制,对获得的监测信息能够科学合理地处理与分析,准确地判定未来的风险程度和把握事态的变化轨迹,及时地发布预警信息,保证事故应急管理体系和社会公众做好应对事故的准备,增强应对事故的能力,减少事故可能造成的危害,以保护人民的生命安全和保障社会经济生产的正常运行。
①潜在事故信息收集。通过各种手段和工具,实时收集各种潜在事故信息。在信息收集方面要做好以下工作:一是明确监控事故的对象范围;二是明确监控信息的收集时间要求;三是明确监控信息的空间范围要求;四是明确监控信息的收集方式要求;五是明确监控信息的收集过程要求。
②分析与预测。在信息收集之后,通过各种手段,对原始信息进行分析。一方面要去伪存真,防止虚假信息,以免造成后续工作的判断失真;另一方面要透过现象看本质,进行深度性、关联性分析,以防关键信息的遗漏。在分析的基础上,通过各种技术工具,对事故的潜在风险开展预测工作,及时识别、发现和判定危害的存在。
③风险评估。预测有潜在危害事故信息后,要将特定的事故信息输入风险评估系统,确定事故可能带来的风险级别和产生危害的程度。
④应急决策。在确定事故发生的可能性和风险程度之后,按照应急决策的步骤对事故应对进行决策,确定预警级别、发布时间、发布范围、发布对象、发布方式、警示事项和发布机构等内容。
⑤预警实施。一要对市民告知,做到公开事态实情,做好心理等方面的准备;二要采用内部通信系统和办公系统迅速通告应急部门,启动各项应急准备工作,进入战前的工作状态。预警信息的发布、调整和解除可通过广播、电视、报刊、通信、信息网络、短信群发、公用显示系统、警报器、宣传车或组织人员逐户通知等方式进行,对老、幼、病、残、孕等特殊人群以及学校等特殊场所和警报盲区应当采取有针对性的公告方式。
(2)事故处置机制。一旦发生事故,就要开展事故的处置工作。需要有一整套科学的管理流程和工作程序,以利于问题的迅速解决。如果缺乏良好的事故处置机制,那么在事故灾难面前,就可能会手忙脚乱、不知所措、穷于应付。
①应急启动。事故一旦爆发,应迅速开展以下几方面的工作:成立临时应对小组,迅速收集相关信息,向上级部门报告,尽最大努力阻止事态的蔓延;对事故的类型、影响范围、严重性、紧迫性和变动趋势做出快速评估,启动应急预案和配套支持预案;选定报警形式,向社会报警;及时向国家、部门、周边等有关政府部门进行信息通报;启动正式应急机构的工作。
②全力应对。应急预案启动后,应急机构应迅速做出具体工作安排和各种资源与应急力量部署,依靠权威人士,快速对事故做出判断,制定事故处置方案,开展事故处置工作。同时,要实时跟踪、监测事态的发展,及时调整应急力量,做好相应的扩大应急准备。向社会及时披露事态进展信息,让公众了解事实真相,遏制流言蜚语的传播。
③基本恢复。事故得到控制后,进入临时应急恢复阶段,该阶段包括现场清理、人员清点和撤离、警戒解除等。
④响应结束。当事故得到有效控制之后,应及时向社会和各应急机构宣布应急响应工作结束。
(3)应急决策机制
①问题界定。首先,发现和确定问题,问题的识别过程要求决策者在规定时间内尽可能地收集相关的信息,包括有关的直接或间接资料;其次,要找出引起问题的根本原因;再次,评价问题的重要性,用有限的资源保证解决最重要和最紧迫的问题。
②目标设定。决策目标的内容应当明确、具体,是决策者所期望达到解决问题的程度,不能模棱两可、含混不清。明确的目标会引导人们按照这个方向探索解决问题的思路,有助于找到更具体、更实际的方案。
③方案制定。拟订供选择用的各种可能方案,没有选择比较也就无所谓决策。拟订方案阶段的主要任务是对提供的数据、情报进行系统分析,并在这个基础上制定出备选方案。
④方案选择。方案选择就是决策者的决断,是决策全过程中的核心,是关键环节。首先,专家小组要通过定性、定量、定时的分析,评估各预选方案效能价值,分析方案的后果及其影响,权衡各个方案的利弊得失,按优先顺序排列提交决策者。然后,由决策者定夺。在这个决定性的环节上可以体现出决策者决策能力高低,要真正做到“善断”,要求决策者要有战略的系统观点、科学的思维方法、丰富的经验判断和很强的鉴别能力。
⑤贯彻落实。方案选定后,要贯彻落实。在这一步骤上,要抓好:传达应急决策的目标、价值标准以及整个方案,动员组织成员为实现目标而共同努力;围绕目标和方案,制定具体的实施方案,明确各部门的分工、职责和任务,做出时间和进度安排;明确各级各部门及执行人员的责任,确立规范,严明制度,赏罚分明;落实过程中发现偏离目标行为,应随时纠正偏差,减少偏离对目标的影响。
⑥跟踪反馈。在事故灾难应急决策贯彻落实过程中,可能由于主客观情况的变化,会发生实际行为与目标相偏离的情况。因此,要做好反馈和追踪检查工作,准确、及时地把方案实施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和执行情况的信息反馈回来。如果需要,应及时调整和修订决策方案。
(4)信息沟通机制
①信息发送者。发送者是信息的来源,也称为信息源,是信息沟通过程的起始点。发送者首先要确定传递的信息内容,比如报警、警报、命令、建议、想法、观点、资料、情况等。
②信息载体选择。信息具有看不见、摸不着的特征,是通过载体表现出来的,比如文字、语言、图表、图像、视频、动作、表情、物体等。发送者要根据接受对象的特点和具体的环境条件,选择某种载体来传递信息的内容,使接收者能够理解。
③传输渠道选择。在信息载体选定之后,要选择与之相适应的传输渠道。一种信息载体可能有多种传输渠道方式,比如文字既可以通过书面方式传输,也可以通过电子邮件方式传输,还可以通过短信方式传输,要根据实际情况选择最佳的传输方式。
④信息接收者。在信息沟通时,接收者必须处于准备接收的状态,才能接收信息,并且能理解传输渠道和信息载体,排除信息传输过程混入的干扰,才能有效地理解信息的内容。
⑤信息确认。在双向信息沟通时,接收者会对发送者传递的信息给予确认,以表明接收者对信息的理解程度。
(5)信息披露机制。事故信息披露是应急活动中信息沟通的重要内容之一,可达到政府与社会组织和公众之间的相互理解和支持,杜绝谣言的产生,避免发生群体性的社会恐慌。
①事故信息汇集。事故信息汇集应使用事故应急管理体系建立的正规信息传递渠道,保证信息来源的真实性和可靠性。对于来自其他渠道的信息要进行核实,防止虚假信息的出现。
②事故信息处理。事故信息处理非常重要,既是信息提炼、升华的过程,也是去伪存真的过程。在事故信息汇集过程中,会有大量相关信息的聚合,需要条理化,建立相互之间的内在联系。同时,对存在的不实信息要进行辨识。
③事故信息编辑。要由管理人员、专业人士、技术人员、应急专家、社会问题专家以及相关学者共同组成事故信息编辑小组,确定事故信息披露的主要内容,确保事故信息披露符合相关原则。
④事故信息审核与审批。在事故信息披露之前,政府应按照管理程序进行审核,履行严格的审批程序。同时对披露时间、地点、方式和媒体等相关内容做出批示。
⑤事故信息披露。完成以上步骤之后,实施事故信息披露。为保证事故信息披露的顺利进行,应做好各种安全防范工作。
⑥事故信息跟踪。在事故信息披露之后,应密切关注社会公众和组织的反响,关注舆论的相关报道,对某些事故还应关注国际媒体和舆论的看法。
3.恢复机制
(1)监督审查机制
①建立监控标准。监控标准是开展监督审查工作的前提、依据和尺度,也是监督审查工作过程的起点,是检查和衡量事故灾难应急活动及其结果的规范。监控标准应便于对事故灾难应急活动的衡量,应一视同仁,要明确监督审查的对象、选择关键监控点和制定监控标准体系。
②衡量偏差信息。衡量偏差信息涉及实际活动的衡量、实际活动与监控标准的比较和判定。监督审查工作可根据实际情况采用亲自观察、分析报表、召开会议和抽样检查等多种方式。亲自观察可通过亲临现场或电子监控设备观察获取相关的信息,是关于实际活动最直接的第一手资料,避免间接信息可能出现的遗漏、忽略和失真。但观察在时间和空间上有限,会有观察盲点,同时要耗费大量精力,可与其他监督审查方式结合使用。在信息获取中,要注意信息的及时性、可靠性、准确性和有用性,注意确定适宜的衡量频度,建立有效的信息反馈。
③采取纠正措施。在事故应急活动中出现偏离目标和任务方向的情况是难以避免的,对影响较大的问题应进行认真分析,确定是执行的问题还是衡量标准的问题,找出问题存在的主要根源,制定相应的纠正措施和实施计划时间表,认真贯彻落实。
(2)奖惩责任机制
①证据收集。奖惩责任的第一步是证据收集,共需完成三种数据的收集。第一种是原始背景数据的采集,也就是对事故应急活动实施对象及环境的数据采集;第二种是目标对象数据的采集,也就是对奖惩对象应急活动行为数据的采集;第三种是间接分析数据的采集,比如来自评价体系的数据、来自分析报告的数据等。证据收集的方式多种多样,可以通过现场实物采集、过程录像、数据记录、录音等方式在事中进行证据收集,也可通过追踪调查、人员访谈、模拟试验、文件查阅等方式在事后进行证据收集。
②事实认定。在证据收集后,为防止工作失误,要进行去伪存真的分析工作,进行事实认定,确保证据的可靠性和有效性。在事实认定中,应注意掌握两条工作要领:一是要进行全过程分析,不可断章取义,避免出现认定的片面性;二是认定工作要与特定的环境相联系,任何证据都与具体的环境条件、证据的收集方式、工作人员的工作情绪等因素密切相关,必须统一考虑。
③奖惩核定。在证据收集和事实认定的基础上,根据奖惩责任管理办法,按照事先规定的程序,对奖惩责任进行核定。
④奖惩落实。根据奖惩的内容,可采取媒体刊登、会议公布、内部口头、内部文件等多种方式进行宣布,并由相关部门落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