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血色南朝
21808200000083

第83章 梁王变国更徘徊(16)

时过数日,王伟来到雍州,他首先秘密地会见了雍州刺史张赞,向他呈上了黄金珠宝厚礼,并且与他讨论了当前天下局势,随即拜托张赞代行离间之计。张赞立即向王伟满口答应,要在江陵湘东王萧绎面前说明厉害,恫吓萧绎,让他提防其他藩王。

接着,王伟又秘密地来到萧绎的副将朱荣的营中,与之热切攀谈,做出新的计划,并令朱荣设法让萧绎除了萧造。

“虽然,我们交好,而且……我对桂阳王萧造也恨之入骨,但是,要想让萧绎去杀死萧造……这恐不仁不义……”朱荣还在犹豫。

“如今萧梁的国运将去,侯王爷就将荣登大位,识时务者为俊杰,将军应当为自己留有后路,做开国元勋。”王伟厉声地向朱荣说道,“人到此时,还谈什么仁义?”

“……嗯!好吧,我一定会照您的吩咐去办!”考虑了一阵后,朱荣终于下定了决心。

王伟这才满意地返回建康,向侯景复命去了。

湘东王萧绎屯兵武城,一直观望不进,未能出兵攻打侯景。此时,世子萧方从京都回来,他赶紧向萧方询问京都近况。

“台城已经失陷……”世子萧方颓然地说道。

“啊,台城已经失陷,我们不如干脆退回江陵以求自保,图求来日发展!”萧绎道。

接着,信州刺史桂阳王萧造打算与萧绎商讨伐侯的军事,所以,他从西峡口也来到江陵。但是,萧绎的朋友雍州刺史张赞与河东王萧誉有仇隙,萧绎的副将朱荣又想铲除桂阳王萧造,再加上他们又都刚刚得到侯景的亲将王伟的厚礼,并且,他们都曾经答应了王伟,要为侯景制造萧梁的内乱,所以,他们都欣然跑到武城向萧绎告密。

“河东王萧誉想攻占江陵,岳阳王萧詧是河东王的同党,殿下一定要防备此二人的险恶用心!”张赞首先向萧绎提醒道。

“桂阳王萧造为何要来江陵?他留在江陵,无非是想与河东王、岳阳王一起,里应外合,占领我荆州江陵啊!”朱荣也上来说道。

“啊……如此看来,形势不妙,我当即速返回江陵,快刀斩乱麻!”形势险恶,萧绎听了二人的鼓动,十分害怕,遂决定立即赶回江陵。

次日,萧绎赶到江陵府门。暂住在江陵的桂阳王萧造见萧绎气势汹汹地到来,莫明其妙,遂上前迎接。

“王爷回江陵了,王爷一路安好——”桂阳王萧造笑容可掬地上来向萧绎问候。

“左右还不给我拿下——”萧造未及再次说话,就听萧绎向他大声喝叫起来。

随即,萧造立即被萧绎的侍卫拿下。

“我……我犯了何罪?湘东王竟然不由分说,就如此对我?”萧造委屈地叫道。

“你与河东王、岳阳王勾结,图谋不轨——”萧绎怒吼道,并且持刀走了上来。

“哪有此事,王爷请听弟弟解释……”萧造一听大惊,正要说话,却被萧绎上来就是一刀,砍下了他的脑袋。

“快快,请你拿去百金,速往汉口收买岳阳王萧詧的部将刘方贵,让刘方贵偷取襄阳!”萧绎此时思索了一会儿,立即向副将朱荣大叫道。

“末将遵命!”朱荣听罢答道。

朱荣领命去了汉口,并说服刘方贵接受了萧绎之令,正准备起事。

“刘将军,大事不好!岳阳王要你即速返回襄阳本部!”这时,刘方贵突闻部将跑来,向他叫道。

“啊,岳阳王他……他为何突然要我速往?莫非岳阳王萧詧他……已经知道了我与湘东王的密谋,我……我岂能听令?”刘方贵听了后,惊疑不定地说。

“嗯,看来将军只得违抗岳阳王之令,硬是在樊城驻守,不回襄阳了,否则,恐有不测!”那部将迟疑道。

岳阳王萧詧见刘方贵不听军令,只得发兵征讨,并且阵斩了刘方贵,收复了樊城。

此时,萧绎还不知道襄阳的情况,他重赏了张赞,并让他赶赴雍州。张赞来襄阳后,方才知道刘方贵已死,于是,他只得虚以应酬,勉强就任。

再说,岳阳王萧詧本来自以为是昭明太子之子,他虽不是梁主所确定的皇储,但也是萧梁的正统,所以,他早有继位之念。如今见侯景业已人都,国家无主,他自然也不免做起皇帝梦来了。为此,他也要首先占有自己的一块基地。

于是,萧詧首先设计逼迫张赞出逃,再借口将他抓获拘禁起来。岳阳王萧詧先派偏将杜岸,令他把张赞送到城西白马寺居住,张赞深感困惑。

“目前襄阳人心惶惶,看来此地也非大人你的容身之所,你还不如出走西山,权且避祸!”杜岸神秘地对张赞说。

“正是,我见此地,处处危险,恐岳阳王萧詧是容不了我的,希望将军助我西逃!”张赞立刻紧张地求道,“倘若我能保住性命,将来一定给将军以厚报!”

“啊,大人何须客气,只要能救出大人,末将当求之不得,岂能图报?”杜岸说。

“杜将军有何妙计?”张赞问。

“为了掩人耳目,张公可以改穿妇人衣裳,乘坐女子的青布小轿出走!”杜岸进一步向张赞献计。

张赞信以为真,欣然同意,遂打扮上下,趁夜色朦胧,率着几个亲信,乘轿西去。谁知张赞行不到三里,就见岳阳王府的追兵赶到,于是他们被一网打尽。此时,张赞才知,这原是杜岸报的信,于是,他后悔不已。张赞请求脱离凡尘,削发为僧,但是,岳阳王也未能将他放出,仍将他囚人牢中,令人把守。

扫尽了萧绎在此的耳目张赞之后,雍州已是岳阳王萧詧的天下了。

随即,萧詧与萧绎内斗不止,早将侯景篡国、家仇国恨的大事丢在脑后去了。

身在建康的梁主萧衍受制于侯景,懊恼不已。在朝堂上,只有侯景独揽一切。

“就让宋子仙作司空吧!”侯景对梁主说。

“宋子仙有何能耐,他也能任司空?”梁主反对道。

“那么,就让我的部将陈庆、于子悦充任便殿主帅如何?”侯景又请求道。

“不许!”梁主又不同意。

此时,气氛紧张,侯景与梁主已是剑拔弩张。太子萧纲慌忙进来劝告梁主。

“父皇请务必保重身体,不要太耿直,以免那侯王爷生疑!”太子哭求道。

“是何人让你来的?怕他何干?你哭有何用?倘若社稷有灵,将来朕一定会把侯景扫出禁宫的。否则,即使你朝夕哭泣,也无济于事!”梁主大声叫道。

太子惨然退出。这时,侯景的部属竟然骑马佩刀走入宫殿。

“谁让你将这群人放进来的?”梁主见后,大骂值班的守将直阁将军周石珍。

“他们是侯丞相的将士……”周石珍随即辩解道。

“什么侯丞相?叫侯景就行了!”梁主瞪眼怒吼道,“侯景的人也不能骑马入宫!”

侯景知道了梁主的行为,十分生气,于是,他想在梁主的饮食上动脑筋。“你且到御膳房,命令御厨开始克扣梁主的饮食,禁止他们给梁主充足的茶水!”侯景轻声地对亲随陈庆说。

年老体弱的梁主没想到自己的晚年竟沦落到如此凄惨境地,不由得悲从中来,随即他恹恹成病,卧床不起。

“梁主似乎病了……”于子悦走进宫中,告诉侯景,并问,“可否让御医前来?”

“他何须御医医治?叫他早日归天罢!”侯景对于子悦说。

“哦……”众人听后,都去了。

太子萧纲经常前来探望,但是,每次都因无计可施而痛心疾首,而且太子也要被侯景监视。太子曾给湘东王萧绎发去密信,将儿子托付给他,可惜萧绎此时正忙于和两个侄子窝里斗,只得敷衍太子。

最后,梁主终于在太清三年五月初逝世,享年八十六岁,在位四十八载。

梁主既死,侯景却秘不发丧,将先帝萧衍之灵迁到昭阳殿,将太子萧纲迎入永福省,下令一切照旧。他还指定部属王伟、陈庆陪伴太子,以便监视太子的一切行动。太子敢怒而不敢言,只能整天以泪洗面,痛不欲生。

殿外的文武大臣一直还不知梁主已经过世,直到月末,侯景自知大局已定,方才向外公布梁主的死讯,将梓宫迁到太极殿,迎奉太子即位,颁诏大赦天下。诏书册立宣城王萧大器为太子;封萧大心为浔阳王,萧大款为江陵王,大临为南海王,大连为南郡王,大春为安陆王,大成为山阳王,大封为宜都王;任命南建王萧会理为司空、兼尚书令。

侯景屯兵朝堂,分兵守卫禁宫各门,并恳请新主萧纲开恩释放沧为奴隶的北方人。萧纲只得同意。于是,北方奴隶们出来后,侯景却在暗中招降纳叛,引为己用。

萧会理虽有讨贼之心,但无讨贼之力,其性格懦弱,手中无兵,无力治侯,只能在府中长吁短叹。

因被侯景出卖而恼怒的伪皇帝萧正德,曾经想请鄱阳王萧范率兵入京,除掉侯景,但是,他不慎走漏了消息,侯景得知后大怒,遂将萧正德活活地绞死了。

然而,此时京城内外虽然被侯景拿下了,但是外地反侯景之声仍旧此起彼伏,遮天盖地,不一而足。

侯景派于子悦出征吴郡,吴郡太守袁君正投降了侯景,但守将载僧遏拒不服从。侯景又派来亮攻宛陵,宣城太守杨白华诱杀了来亮。御史中丞沈浚和吴兴太守张嵊联合讨侯,只是没有太大的进展。

接着,侯景令李贤明攻打宣城,侯子鉴攻打吴郡,仪同三司宋子仙统领南路诸军,郭元建统领北路诸军,共同清扫国中反侯的势力。

7欠安侯萧确智勇双全,人都后得到侯景重用,其父邵陵王萧纶担心他的安危,派使者潜入京都。

“你身在深宫,与虎狼为伴,你父邵陵王怕你身遭不测,因而希望你早日回返江陵!”使者对萧确说。

“请回禀我父王,叫他不必担心我的安危!”萧确坦然地对来使说,“侯景生性轻佻,我一人就可以将他拿下,因此我就想除了此贼,为国除害,只是还要等待时机。”

使者听罢遂出了京城。

有一日,侯景让萧确陪同游猎钟山,刚上山口,突然看见有一只大鸟从松树中飞出,萧确借口射鸟,拈弓搭箭,却向侯景射去,不料因为用力过猛,弓弦突然折断,那箭竟然飞落在侯景的马前。侯景见了大吃一惊,知道萧确要对自己下手,立刻大怒。

“左右,还不快速拿下萧确这个反贼?”侯景立即喝令侍卫抓住萧确,并且大叫道,“哼,你竟想杀我!”

“侯景叛贼,我今日未能杀你,你尽可以杀掉我,但是,你休想我再为你这个贼子效命了!”萧确也大怒絲。

“杀杀死他——”侯景大怒道。

于是,左右一阵忙乱,萧确的头颅被砍了下来。

当时,还传来了南徐州刺史萧渊藻殉国的音讯。

鄱阳王萧范打算督军东下讨侯,忙在营中与众将计议。

“社稷危亡,侯贼逞凶,我想率兵东下,诸位以为何如?”萧范说。

“现在东魏大军压境,已经占据了我们的寿阳,倘若王爷一走,他们可能就会进军合肥。那时也许我们未能到达建康,合肥就被东魏所占领了,这就断了我军的后退之路。这将如何对付?”部众们劝告道,“大王不如等四面八方的人马齐集之后,再商议兴师讨侯之事!”

“诸位的话也有道理,这……”萧范犹豫不决。

“启禀王爷,果然东魏趁机已经派西兖州刺史李伯穆率兵攻我合肥!”突然小校来报。

“东魏狂妄,他们已来信向我们索要合州!”一位部将补充说道。

“唉……为了讨侯大局,我们只能与东魏求和,忍痛割爱,将合州让给他们,再令二王子萧勤广去东魏当人质,向东魏求兵伐侯!”萧范果断地说。

众将无言,且听鄱阳王决定。于是儿子一走,萧范便迫不及待地率两万大军屯驻濡须,号召上游各军东下讨侯。可惜,此时,上游诸王竟无一支援军到来,东魏也没答应协助,在粮饷将尽的时候,萧范神形疲惫,只得带着人马逆流西去。

萧范到达枞阳时,侯景已经兵至姑孰,侯军气势汹汹,前来攻击萧范,萧军闻风丧胆,于是萧范的部将裴子悌率兵投降了侯军,萧范更加势危了。

“唉,我大梁完了,我萧范也完了!”萧范望着滚滚的长江之水,黯然神伤,又回头向部属们哭泣道。

“王爷不必忧伤!江州刺史浔阳王萧大心已经来信,邀请殿下西往!”这时,一位部将突然向萧范递上一信。

“哦,浔阳王萧大心邀我暂去江州,寓居湓城,以便再次写信与各方人马相约,匡复萧梁!”萧范接信看罢说道,“啊,天无绝人之路,我们挥军西上江州,以待来日吧!”

六十四、梁衰落,萧绎图誉詧

这时候,湘东王萧绎声称梁主任命他为大都督,总督全军,并召集湘州兵士,同时派出使者去督促湘州刺史河东王萧誉输送军需。然而,萧誉早就对萧绎不满,当然不听他的调遣。于是,萧绎立即令其子萧方矩前去接替萧誉之职,并令世子萧方率兵护送。但是,这一群人刚到麻溪,就被萧誉袭击。结果,萧方战死,萧方矩落荒而逃。

萧绎得知二子失败的消息,十分恼怒,随即召集部众商议惩办萧誉之事。

“萧誉狂妄至极,现在我要派出竟陵太守王僧辩前去攻打萧誉,立即出发——”萧绎向王僧辩说道。

“我军正在整治,粮草未济,请王爷让末将再过几日发兵!”王僧辩不情愿地对萧绎说。

“兵贵神速,岂有此理,莫非你还要贻误军机?”萧绎听罢大怒,并挥拳向王僧辩的手臂砸去,且叫道,“你如不想打仗,还要这臂膀何用?”

“这、这……”王僧辩正要辩解。

“去去,将他打人牢中!”萧绎暴跳如雷,“现在,我改派信州刺史鲍泉出兵攻打萧誉!让鲍泉带重兵前往!”

于是,鲍泉率大军赶赴湘州,并一举击败了萧誉。萧誉退保长沙,向雍州岳阳王萧詧乞援。

岳阳王萧詧得知求援后,立即命令参军蔡大宝留守襄阳,自己带着俘虏张赞,并亲率两万大军,伙同杜则兄弟等人一起,麾军直逼江陵,采用围魏救赵之计,遥救湘州。

得知岳阳王萧詧引兵来攻击江陵,萧绎惊慌万分,急忙召集部众商议。

“今……今岳阳王萧詧亲率大军前来,本王如何是好?”萧绎急切地问众将。

“萧詧此来,必有大战,这……”大家都一筹莫展。

“莫非我们就只能束手待毙?”萧绎向大家叫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