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血色南朝
21808200000081

第81章 梁王变国更徘徊(14)

“啊,前军突然袭击——”萧纶听罢大怒,立刻下令。

见萧纶大军突然冲来,侯景仓皇应战,终于大败而退至覆舟山北。在此,侯景招集败兵,倚山列营,准备再战。

于是,萧纶进逼玄武湖,与侯景对垒相持。

深夜,侯景悄然退兵,安南侯萧骏率军猛追,却被侯景回马杀来,大败而逃至萧纶营中。赵伯超见侯景气势汹汹地杀来,其锋芒难挡,也立马逃走。各军因此惊慌万分,萧纶支撑了一阵后,也只好带着一千残众奔人天保寺。

“前锋立即放火,烧毁寺院——”侯景回马赶来叫道。

于是大火突起,萧纶被赶,只得又窜往朱方。因为,当时天寒地冻,所以,梁军多被烧冻而死。西丰公萧大春、前司马庄邱慧、军将霍俊等人未及逃避,均被活捉,辎重悉被侯景夺去。

侯景将萧大春、霍俊等人押到台城脚下,逼迫他们欺骗城中官兵。

“霍俊将军,请你向城上叫喊,说邵陵王已经战死!”侯景急切地向霍俊下令道,“倘若你们能帮我拿下台城,我决不负诸位!”

霍俊无奈,只得让侯景将自己推到城下。他默默无言,过了一会后,才满面泪水地抬头看着城上。

“城上的君臣们,邵陵王只是稍有失利,全军已退屯京口。如今勤王兵马纷至沓来。城中的将士们,只要你们再坚守几日,大批的援兵就要到了,你们就会得救——”突然,霍俊偏偏不听侯景的吩咐,反而大声地向城上的兵民们鼓动起来。

侯景的部众听罢气愤已极,连忙上来用刀背狠击霍俊的背骨。这更激起了霍俊怒吼的言辞,部众们举刀,就要刺杀霍俊。

“兄弟们请慢——”侯景见了,慌忙制止道,“我侯景敬畏忠肝义胆之人,不忍杀他,我相信他终究会为我所用的!”

于是,侯景的部众们就住了手,可是,此时,伪皇帝萧正德却狐假虎威,冲了上来,忍不住上前一刀,结果了霍俊的性命。

形势紧急,当夜鄱阳王萧范令世子萧嗣、将军裴之高、建安太守赵凤举各率兵马人都增援梁主。他们军驻蔡洲。广陵令刘询也率军进京勤王,率军来到萧正表军前。

然而,暗中投靠侯景的封山侯萧正表已经接受了伪帝的封赏,正领着一万梁军屯驻在欧阳,也声称要来援都勤王,其实,他也正在考虑实现自己的野心计划呢。

“萧梁业已败亡,刘询大人何去何从?识时务者为俊杰,你应当立即改换门庭,报效新主!本王已经得到了新皇的封赏了,倘若你也能如此,则日后封妻荫子,也不在话下!”萧正表急切地对广陵令刘询说道。

“哦,侯爷,在下官小位低,能为你们做什么呢?”刘询假装激动地问道。

“你立即烧城起事,以示对新帝的忠心——”萧正表指示道。

刘询听了,随即将此事告诉了南兖州刺史南康王萧会理,并说:“叛臣萧正表想得倒好,他要我去帮助他。我们何不将计就计?”

“将军言之有理,我给你一千人马,请你出其不意,夜袭萧正表!”萧会理当即对刘询说道。

于是刘询率军奔向萧正表。萧正表本以为刘询是来为他助战的,不料,他却受到刘询的突然袭击,于是,萧正表兵败如山倒,他只好立即败走钟离。刘询收集了萧正表的粮饷器械,与萧会理会合,商讨进军。

侯景得知萧正表已经兵败,生怕四面八方的援军就要来袭击他们,所以,他索性大举进攻,并下令掘开玄武湖的大水灌人内城。于是,建康城内,顿时一片汪洋,死人无数,但是,台城却仍旧久攻未下。

可惜,正在此关键时刻,城中主帅羊侃却病逝了,人们失去了总指挥,更加惶恐不安。然而,虽然如此,城中的官兵们却仍然在坚持。材官吴景甚至造出了新的抵御战具,南梁文武,齐心协力,在奋勇抵御侯景的一次次的进攻。

六十一、困皇殿,李朗剁手去

接着,韦睿之子——衡州刺史韦粲率五千人马赴京,司州刺史柳仲礼率一万人马也赶来与韦粲会师。韦粲非常高兴,并将自己军马的粮草分给缺乏粮草的柳仲礼,而且奖赏柳军。裴之高从蔡洲渡江接应柳仲礼,起初裴之高因为自己位高职显,所以不愿推柳仲礼为帅,但经韦粲以身规劝,致使裴老将军也能以大义为重,与柳仲礼合作。于是,韦、裴共同推戴柳仲礼为十万大军的总都督,他们大张旗鼓,沿淮列栅与侯景对峙。

侯景无法,只好抓出他在东府捕获的裴之高的弟弟、儿子、侄子等人,用大刀架在他们的脖子上,并且在台前架起数口大锅,将锅中的热油烧得沸腾,借此遥遥地逼迫裴之高,企图强劝裴之高立即投降。

“裴之高,你若不肯投降,那就要看你的弟弟、儿子们下油锅了!”侯景向裴之高说。

“请弓箭手描向我儿射箭,让他们早日为国尽忠!”裴之高从容不迫,遂向弓弩手令道。

于是,弓弩手们只得狠下心来放箭,多人被射死,但在第二轮放箭时,侯景无法,只得慌忙将人质们撤走。

接着,柳仲礼令韦粲、刘叔胤前去扼守石头城关口,然而,韦粲等人虽然是将门之后,但却无先辈们的能耐,所以他刚到青塘,立栅未成,就遭到了侯景的突然袭击,于是,刘叔胤逃走,部将郑逸战败。因为大雾弥漫,所以韦军也立刻大乱。部属们劝韦粲避开敌人的锐锋,韦粲却站着不动,并下令要他的弟弟们奋战,但是,终因寡不敌众,结果,韦粲和弟弟、儿子们相继为国殉难。

柳仲礼刚到大桁吃饭,就听部属们惊叫而来。

“刺史韦粲大人殉国了——”部下们人门纷纷大叫。

“侯贼竟敢如此猖狂,看本将军要把他们斩尽杀绝!”听到韦粲死讯后,柳仲礼勃然大怒,他忙将筷子一摔,向部下喊道,“带马——”

于是,柳仲礼几步跨上战马,麾军冲到青塘,痛击侯军。一场血战,侯军狼狈溃退。柳仲礼还在提着长矛,奋勇追赶侯景,见侯景近在咫尺,忙向他刺去,但是就在此同时,一把利剑暗中刺来,将柳仲礼的左肩刺得鲜血淋漓。柳仲礼在部将们的护卫下,退回大衍。

经此一场恶战之后,双方均已胆战心惊。

邵陵王萧纶和临城公萧大连一同进驻大桁南坡。湘东王世子萧方及假节总督王僧辩也赶到台城下。众将都推举柳仲礼为讨侯总帅。

台城被围日久,衣食十分困难,与外面完全断绝了联系,连城外援军讯信也毫无知晓。台城中的军民怨恨朱异日益加深,最后,朱异终于在骂声中病逝。梁主却仍感痛惜,并追封其为尚书右仆射。

太子萧纲迁居永福省,皇城与外面联系断绝已经数月,宫内的人们越来越觉得疲惫不堪。深感宫城被困的艰难,所以太子正在积极向各种人征询与城外援军联络的办法。

“唉,今晨曾有人建议用纸鸢传书的方法,使得台城内外建立联系,但是不幸,最后这纸鸢也被侯军中途截获了。”太子萧纲沮丧地向梁主说。

“哦,应当命令敢死队出城联络外面的援军……”梁主说。

于是,太子又命鄱阳王世子萧嗣招募敢死人员前去与城外联络。但是,这仍旧收效甚微。百无办法之后,太子只好又来到大殿向梁主请示。然而,此时梁主也一筹莫展。

“唉,朕不知为何竟遭今日的苦难!”梁主萧衍万分忧虑地说,“至今与外界的信息不通,城内官兵都将被困死于台城了!”

金殿上的群臣只有嗟叹,皆束手无策,鸦雀无声,空气似乎已经凝固。

此时,站在梁主后侧的侍卫李朗沉思了一会,忽然激昂地抬头走进侧室。不一会儿,只听那侧室内,传出了李朗的一声惨叫。太子闻声向侧室走去,却见李朗此时已经用纱巾将血淋淋的左手包扎好,慢慢地转身向外殿走来。

“李将军,你这是?”太子萧纲惊问李朗。

“我朝天子竟被侯贼围困在皇城,我刚才将自己的左手剁去了。今夜我就要带着这只伤残之手出城向侯贼诈降,以便与城外援军取得联系,救我大梁君臣和百姓!”

“啊,李将军赤胆忠心,竟然愿行这种苦肉之计,我朝幸甚!”太子萧纲见此大哭。

“请陛下再令人将我狠加鞭打,然后,我带着浑身的伤残出城去投奔侯景,与外军联络之后,再伺机回到台城,向陛下奏报城外的情况!”侍将李朗向梁主哭求道。

“啊,患难知朋友,国难见忠臣!朕平日里未能知晓李爱卿如此之忠心,朕之过也!”梁主萧衍见此,老泪纵横,感动地向李朗说到,“既然……李将军业已下定了决心,朕即封李朗为直阁将军,请爱卿准备好了之后,乘夜色出城,按计行事!”

“微臣遵旨!”李朗闻罢,立即答道,并起身欲走。

“传御医速来为李爱卿包扎好伤口,再走不迟!”梁主含泪看着李朗默默向外走去,心如刀绞,遂叫住了李朗,又对他说道。

“诚感万岁隆恩,只是……伤处微臣自己已经草草扎好,倘若再过于包扎精细,恐怕反会引起侯贼的怀疑!”

梁主听罢,遂默默地点了点头。

李朗带着伤残,被人用绳子从城上吊下,急匆匆地跑到侯景设在太极殿前的营帐中。

“禀报侯王爷,城内空虚,末将早就想来投奔麾下,不意被梁主察觉,今日身手俱残,幸得来到王爷营中,望大将军大行台能收容末将,以便我能为大将军鞍前马后效劳——”李朗人帐后,一口气说道,说罢瘫痪在地上。

“哎呀呀,这不是李朗将军吗?啊,李将军为了我们的大事,竟丢失了一只手掌,令人感动呀!”侯景见了,立即感动地悲泣起来,“从今往后,你就在我这里吧?本王将供养你一生——”

“末将愿在麾下效力——”李朗半躺在榻上,断断续续地答道。

“啊,李将军如此伤残,是如何逃出来的?”接着,侯景又问。

“是……是我舅舅趁夜色正浓,将我偷偷地吊下城头来的,否则我就死了……”李朗又断断续续地说着。

“啊,将军受苦了!”侯景说着,忙向其左右叫道,“请东府太医给李将军用药!”

李朗在侯景营中稍微歇息医治了一天之后,随即便与各路将士出游桃叶渡、青溪河、玄武湖一带,他多次秘密地给援军传递了消息。三天后,当完全得知城外援军情况后,李朗又回到侯营。

“几天来,感谢大行台收留了末将,然而,末将城内尚有舅舅一家,我现在仍然不知他们的死活,心中不安,因此,末将想趁今晚月光昏暗,偷偷入城,将他们接了出来,让他们也一起来侯王爷的麾下效力,希望侯王爷派人协助!”李朗忽然对侯景说。

“李将军来此不几日,怎么就要入城去?”王伟见了,马上问道。

“是的,末将此来,无非是先来为舅舅探路,我不能来后就不管舅舅一家的死活了啊!”李朗解释道。

“哦,挂记亲人……”侯景正要说话。

“且慢!”忽见王伟走上来,将侯景拉到一边,轻声说道,“李朗来去匆匆,莫非有诈?”

“……挂记亲人,乃是人之常情,更何况李将军他是个有情有义的人呢!”侯景反感地瞟了王伟一眼,回头真诚地向李朗说道,“我立即令部将们配合你今夜的行动!”

于是,李朗很顺利地进了台城,他的苦肉计完全取得了成功,他让城内的官兵知道:原来城外已经聚集了四方的勤王之师,侯景业已腹背受敌。于是,城内官兵们立即激奋起来。

萧嗣、萧方征集兵士,攻击东府侯景营寨,逼得侯景连续后缩。城内已与台城外在青溪扎营的各路援军约定,准备进攻侯景的前营。高州刺史李迁士、天门太守樊文皎率五千兵士也已赶来增援。

樊文皎骁勇善战,与李迁士率兵打头阵,所向披靡。不料,在樊文皎、李迁士率军冲到菰首桥东头时,却落入了侯景部将宋子仙所设计的陷阱,于是,梁军遭到四面伏兵的围攻。樊文皎奋勇战死,李迁士只好率军败回。

经此一战后,又使梁廷的援军们胆战心惊起来,他们开始互相争吵。此时,勇敢凶猛的柳仲礼对敌军也开始畏首畏尾起来,而且,他对内廷的朝臣,却反而更加傲慢起来。邵陵王萧纶每天在宫门外求见,商议进军事宜,但是,却多次被柳仲礼拒绝。因此,朝廷的军心渐散,看到柳仲礼的神态,人们更是心灰意冷了。

在太极殿前,侯景此时却更加小心谨慎,他力图取得最后的成功,于是,忙召集部属们再三商议进攻之计。

“目前攻城时日已久,日久生懈,诸位请说,我军将如何应对?”侯景对部将们说。

“如今看来,台城是难以快速攻克的,我军粮饷又成了问题,并且城外朝廷的勤王援军又陆续围来,侯王爷不如假意向城内梁主求和,以懈怠其众臣的斗志,等到他们官兵军心涣散、援军将退之后,我军便可一举拿下皇宫!”侯景的左丞王伟又献计说道。

“此计非常妙!”侯景立刻同意,并下令道,“部将任约、于子悦速速代我前往台城脚下,跪伏求和,恳请梁主赐还原有的州镇。”

于是,任约、于子悦应命,前去面见梁主,并且代侯景向梁主求和。“侯景竟要乞降?”梁主闻罢,犹豫不决地反问。

“城内穷困已极,陛下还是答应求和为好!”太子萧纲上前向梁主劝谏道。

“侯景逼朕太甚,和不如死!朕决然不允许——”梁主萧衍振作起精神向任约叫道。

“都城被困太久,援军怯战,至今犹豫不进,未能付出多大力气。”太子萧纲轻声地向梁主请求道,“陛下不如权且允和,待日后再作打算!”“……既然如此,那就由你决定吧,只是切勿让后人笑朕无能啊!”梁主犹豫了多时之后,才向太子嗫嚅道。

“诚感陛下宽大,侯王爷将感激不尽!不过,还望梁廷赐还江西四个州郡!”任约见太子已经表态,随即再进一步说道。

“我还要请求宣城王萧大器出城相送,以表示双方友好之情!”于子悦也赶紧上前说道。

“自古岂有与叛贼修和的?”中领军傅岐见了,大怒道,“逆贼所以要这么做,其实只是妄想以此作为挡箭牌,借此退我援兵,懈我斗志,以便他们再伺机反扑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