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小说非常使命
21804500000018

第18章 个人犟赢了“组织”,他终于争得了结婚的权力

就在宋文骢为歼8新机夜以继日、废寝忘食而工作的时候,细心的读者可能会发现一个问题:宋文骢在新机批准立项之后,他已经35岁了——难道,他真像“文革”中8个样板戏中的主人公,要作一个身单影只的苦行僧么?难道他真要等到歼8新机上天之后,才开始考虑个人问题么?

任何人采访宋文骢,他都绝口不谈他个人私事,更休想听他讲自己的罗曼史。似乎他是一个不食人间烟火的老仙翁,除了造飞机,他再没其它话题。

他能跟你讲什么呢?

他没有罗曼史。

他们那代人,读初中高中时,男女同学之间保守得很,甚至还有些封建,更没有什么“早恋”一说;后来他参加了游击队,四处颠沛流离,哪里有条件谈恋爱;他20岁离开家乡,从云南来到东北,先进航校当学生,后到部队修飞机,战争期间他不可能有时间来谈恋爱;后来上了哈军工,当时哈军工规定学生不能谈恋爱,发现谈恋爱要受开除处分;到了工厂和研究所,他不分白天晚上都钻进了图纸资料堆,钻进了东风113和米格21的肚子里,哪里有时间来谈情说爱!

年轻时的宋文骢,一表人材,那可是英武潇洒的空军军官,再加上是名牌大学的毕业生,要说找对象,可以说是举手之劳的事。可偏偏就怪,同学战友中,只有他熬成了一条老单身汉!

有月亮落下去,有太阳升起来。

等他有一天从飞机肚子里钻出来,揉揉眼睛,抬头望望天空,才猛然发现天空中还有五彩的云霞,云霞里还有自由飞翔的鸟儿,鸟儿们还成双成对地唱着悠扬婉转的歌!等他有一天拿着塘瓷碗上单身食堂时,才突然发现同学和战友们的孩子,三三俩俩背着书包蹦蹦跳跳上学校时,他才猛地拍了一下自己的脑袋:自己已经三十多岁了,早就到了该成家的时候了呀!

这只是笔者想象中的情形。

为了写本文,笔者查看了宋文骢和他爱人张懿的档案。

档案里有一页发黄的《结婚登记表》。上面简单写着爱人张懿的基本情况:

张懿,1939年1月23日生。江苏南通县人。家庭出身银行职员。抗日战争时随父母到重庆躲避战乱,1944年就读于重庆南山小学;抗日战争胜利后,随父母返回上海;1956年9月考上西安航空学院,所学专业是飞机结构设计;1961年7月毕业分配到601所工作。解放后,父亲张岗在上海缝纫机厂当会计,母亲陈佳征在学校任教师。

登记表中“两人如何认识,是否自愿”一栏填到:1962年相识,自愿结婚。

也就是说,宋文骢登记结婚时已经整整35岁了。

“如果用文字来形容张懿,‘温文尔雅,端庄贤淑’几个字最准确。年轻时的张懿,既有上海姑娘风度,又有知识女性的气质,还在全所文艺晚会上登台独唱歌曲。当时宋总和张懿虽不在一个研究室,但张懿是搞前机身结构设计的,工作上肯定会有接触。那时,同志间虽说只讲‘革命友谊’,但两个未婚的年轻人在一起,气质性格相投,‘同病相怜’,日久生情,最终牵手,这是再自然不过的事了……”当年和他们在一起工作的老同志如是说。

据说,宋文骢和张懿相处已经两三年了,觉得应该成个家了。可那时,凡党员、干部、军人,甚至搞国防工业的职工,要想结婚,还得向组织申请,由组织审查批准后才能去扯结婚证。当宋文骢写报告去向组织申请,要和张懿结婚时,意外的事情却发生了——组织上不同意他和张懿结婚!

原因既简单又复杂,当时宋文骢正在搞列入“机密”级的歼8飞机,据说工作上还要接触“绝密”级的原子技术。他申请结婚,组织上当然要对张懿家庭进行严格的政治审查。审查的结果,说张懿的父亲旧社会当过“银行职员”,不是纯粹的无产阶级,组织上竟然不批准!

荒唐的年代,总是发生令人啼笑皆非荒唐的事情。

宋文骢听到这样一个结果,他先是愣住了,然后禁不住愤怒起来,他找到组织部的领导论理:张懿的家庭既不是地主富农,也不是反革命,只是一般的‘职员’,算是共产党团结的对象;再有,张懿虽说生在旧社会,但她是长在红旗下,是新中国培养出来的一个航空学院的大学生,同时也是国防部六院研究所的军人,从事的也是歼击机的研制工作。你们有什么理由对这样的同志政治上不信任,有什么理由不批准我和张懿结婚!何况我宋文骢已经快35岁了,好不容易找到一个有感觉的人,你们说不能结婚就不能结婚吗!

领导用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的语言给宋文骢讲了一大堆道理和理由,总之一句话:组织上不同意。

宋文骢是个倔犟认死理的人:你少拿组织这顶帽子来压我,我以前不是没有报告过,而是你从来就没有正面答复过!

于是他和组织部领导谈崩了,双方面红耳赤,不欢而散。

不听组织上的话,这还了得!当时一个党支部书记就能代表党,在基层有着绝对的权威。就连上班时茶杯放在什么位置,报纸放在什么位置,都由指导员说了算,何况是一个党员干部的婚姻大事!

宋文骢是个说到做到的人,他就坚决不买这个帐!

“宋文骢竟然不服从党的领导,个人主义抬头,个人利益第一,我们绝不能容忍这种现象在我们这里发生。”

双方僵持着,但僵持了不久——谢天谢地,宋文骢个人终于犟赢了‘组织’,最后总算争取到了自己结婚的权利。1965年6月5日,他和张懿堂堂正正登记结婚!

宋文骢收获了爱情。

结婚后的宋文骢,当时的工资是74元,他和张懿住在营房的一个小单间里,厕所厨房是公用的。住房虽说简陋,生活虽然清苦,但从高中毕业就离家流离颠沛的宋文骢,身边总算有了个知心的人,在异地他乡总算有了个家。

这里还有个插曲:宋文骢结婚时,他的军衔是上尉,还没有分房资格。他还住在有16个人、安着上下铺的单身宿舍里。他结婚时,后来成为国防科工委副主任的谢光中将,当时军衔是大尉,有资格住单间,但谢光的夫人在北京,实际当时也算单身汉。宋文骢结婚时,没有房子,谢光当即就很豪气地将自己的单间房子让给了宋文骢,这才使宋文骢和张懿安顿了下来。

“宋总是个豪爽大方的人。而张懿呢,也是热情贤惠的夫人。他们成家后,我们那时是刚从学校毕业进所的学生,尽管当时生活很艰苦,物质供应很困难,但只要到了他们家,碰到他们吃什么就会叫你吃什么。有时,宋总还会豪气地请我们这些年轻人喝二两酒。”当年新进所的青年学生、后来歼10飞机的航电总师曾庆林、飞控总师谢经涛如是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