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小说非常使命
21804500000012

第12章 我要发明一种“找机弹”,一下就能把日寇的飞机打下来

“小时候我虽然顽皮,但很早我就自立了。读书基本不让父母操心,学习不吃力,成绩还算好吧。”这是宋文骢对自己幼年的又一个基本结论。

文骢5岁,父亲送他到学堂读书。

“三更灯火五更鸡,正是男儿读书时。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文骢背着书篼上学的第一天,老师就给学生们讲了这首颜真卿的《劝学》诗。那时人小,虽不能完全弄懂这首诗的良苦用心,但基本的意思他还是知道的。

顽皮的“飞天神王”,却偏偏天资聪颖,学业优异。老师教他识的字,他几乎过目不忘;老师要他背的古文,他没有多少的兴趣,同学们在油灯下背书时,他在一旁听,没费多少工夫,就能记住古文的内容应付老师了。所以尽管这个学生调皮,但还是很少受到老师的处罚和斥责。

“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在他读书期间,老一辈人也是这样经常教诲他的。

旧时的学生生活是单调枯燥的,但又是最使人难忘的。

文骢在校读书时,学校里也有思想比较进步的先生,特别是一位姓杨的老师,文骢至今都还记得起他。他除了对学生进行启发式的教育,教给学生各方面知识外,还对学生进行着一些浅显的思想教育。他曾告诉学生:你们这代人,就别想过好日子。这是为什么呢?因为你们生下来就遇到“九.一八”事件,日本人占领了我们的国土,要把我们中国人当亡国奴,民族生死危亡,国家灾难深重。你们现在读书,就要想到将来长大该干些什么。

是啊,将来长大了该干些什么呢?

“余致力国民革命,凡四十年,其目的在追求中国之自由平等。积四十年之经验,深知欲达此目的,必须唤起民众及联合世界上以平等待我之民族,共同奋斗。现在革命尚未成功……”

那时,每天一上学,全体学生都要集中在操场上,背诵孙中山先生的遗嘱。总理遗嘱,虽有些深奥,但殷切而深沉,时常引起少年宋文骢的沉思。特别是老师给大家讲的孙总理“要做大事,不做大官”的教诲,对文骢影响最深最大。

文骢虽说顽皮好动,其实他是个敏思的少年。

在背诵孙总理遗嘱时,他就在想,这些年,宣统皇帝被推翻,袁世凯被推翻,段琪瑞、徐世昌也被推翻,可为什么偏偏孙中山就从来没被推翻过呢?文骢虽然对这其中深奥的道理想不明白,但他知道孙总理是个“要做大事,不做大官”的人,是要为他的国家谋求自强复兴的人,是要让中华民族不受别人欺侮的人,因而他受全国人民敬重,所以才从来没有被人推翻。

年幼的文骢,他的思考虽然幼稚单纯,但这幼稚单纯中包含着一种显而易见的情结。

每当日本飞机来轰炸时,他就在想:为什么我们自己的飞机总打不过人家,敌机来了只有远远地逃遁呢?为什么我们地面的那些高射炮,总不能把那些猖狂的飞机打下来呢?这,除了让人愤慨,就是让人生气。

“等我将来长大了,一定要发明一种‘找机弹’,一下子就能把日寇的飞机给它打下来!”一次,他望着日本人在天上肆无忌惮的横行的飞机,他曾恨恨地对小伙伴们讲道。

敌机轰炸后飞走了,天空又出现了短暂的平静。平静的高空中时常有老鹰在盘旋,低处也时常有鸟儿在飞翔,有时还有孩子们的风筝和纸鸢在飘飞。深邃辽阔的天空,也时常引起文骢的遐想:老鹰和鸟儿们能在天空飞翔,当然它们都有能够搧动的翅膀;风筝和纸鸢能在天空飘飞,当然它们的重量微不足道,是风把它们托上了天空;那么,飞机这种用钢铁做成的庞然大物,为什么也能飞上天空,而且还能装着人和炸弹在天上飞来飞去呢?

他百思不得其解。

当然,文骢从小也听大人们讲过不少关于天上的事,但那只是一些神话和传说故事罢了。

从嫦娥奔月,到七夕牛郎与织女银河相会;从龙王上天替天行雨,到孙悟空大闹天宫——但,这些无非都是大人们凭着自己的想象,创造的飞天梦想罢了。

在现实生活中,中国人也曾想借助鸟的翅膀飞上天空。

他曾听五叔讲过一个故事:远古时期,有个小国都城突然被敌国所围所困。情急之中,国王听从谋臣建议,挑选了城中一个武艺高强力大无穷的壮汉,给他双臂扎上两只用羽毛做成的翅膀,想从城墙上飞出去给邻国报信求援。可这个鸟人,飞出城外才几十丈,就跌落下来,被敌人给俘获了——人,为什么有了翅膀,却不能在天上飞翔;但外国人造的飞机虽有翅膀,但并没见那翅膀搧动,却又能在天上飞起来呢?

“这,讲起来很深奥复杂。”学校的物理老师告诉文骢,“这涉及到空气动力学中很深奥的原理,一时半时讲不透彻。你将来一定要好好学习物理和自然知识,等你学好了这些知识,其中的道理你自然就会明白了。”

是的,这些道理让年幼的宋文骢想了好多年,甚至钻研了一辈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