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小说大秦谋略
21787700000030

第30章

“为何发笑?”王休问。

“笑你傻。”青罗声如夜莺。

“我是傻。”王休陶醉在了青罗的声音里,却不知道,青罗忽然从袖中抽出短剑,对着王休刺了过去。

“为什么?”看着胸口处不停流淌出来的鲜血,王休却不知道为什么青罗要杀他。王休不怪青罗,而只是想从青罗的口中得到一些答案。

“不为什么,人有时候太过出头,就会需要以死来结束,只有死亡,才是结束一切的最好办法。”青罗淡淡地回答,忽然地将短剑拔了出来。

酒馆内不少人似乎没有见到楼上发生的一幕,但是有一些人却是看到了,露出了满意的笑容。

人去,楼空。

王休睁开了眼睛。

胸口处的疼痛让他忽然咬进了牙,可刚睁开眼睛,却看到了身前这位女子,依然带着那甜美的笑容,温柔地看着自己。不过,这里似乎不再是酒馆,而是飘着香气的女子香闺。

“这是我的家。”青罗淡淡地说,“你的伤并无大碍。”

“你为什么要杀我?”王休问。

“我没有杀你。”

“可是你用匕首刺进了我的胸膛。”

“我说了,人有时候太过出头,就会需要以死来结束,只有死亡,才是结束一切的最好办法,你现在已经是死过一次的人了,难道你不觉得一身轻松吗?过几天,就会有消息散步出来,郡守王休,在赴任的途中被歹人杀死,尸首下落不明,再过一段时间,就会有新的郡守前来上任,而你,就会从人间消失,从此逍遥自在。”

“是他让你来杀我的?”

“是他,除了他还能有谁?只有他,才有这样的思维方式。”

“他是帝王,自然有特殊的思维方式,不过你救了我,难道不会受到追杀?”

“会,当然会。”

“那你怎么办?”

“所以呀,你要照顾我一辈子了。”青罗微微一笑,走出了门。

王休挣扎着站了起来,来到门前,却发现这里是一片大山,充满了雾气,仿佛人间仙境一样。

“这里是哪?”

“这里是蓬莱。”女子淡淡地说着,看着王休,道:“现在,一切都结束了,你就在这里陪我,可以么?”

从百越到蓬莱,需要走三个月,也就是说,距离王休被刺,已经过去了三个月,接下来人世间的俗事和王休再也没有任何关系。

始皇帝问李斯,石俊是否前去上任。

李斯回答,是去上任了,但是不知道是否已到。始皇帝点头,王休已死,石俊上任,但是他总觉得王休没有死,而是隐藏在了某个角落里,随时准备出来反扑。

嬴政不怕光明正大的冲锋,而是怕暗地里刺杀。

嬴政觉得,当年提出来的长生术,应该提上日程了,他对李斯说,应该去找仙岛了,传言在那齐鲁之东,有蓬莱仙岛,那里住着仙人,只要找到仙人就能求得长生的仙丹,那么就可以长生了。

李斯说没有错,在那地方的确是有仙岛的,不过不确定,但是我知道有一个人应该知道,不如把那个人找来,让他说一说。而且,那些仙岛但是常年隐藏在雾中,而且是在海上,不太好找,也需要那个人确定位置。

嬴政想,那就找来吧,把那个人找来问问。既然不太好找,那就先打听清楚了,不太好找也要找,无论用什么代价,都要把蓬莱仙岛给找出来。

李斯和群臣商量了一下,决定派人去找,派谁,派徐福。徐福听了,上书始皇帝说,确实是有仙岛的,在东海之上确实有蓬莱,方丈、瀛洲三座仙山,而且山中有仙人居住,只要找到这三座仙山,丹药自然不成问题,成仙也是小事。

既然丹药和成仙都不是小事,那什么是大事?

航海是大事。

海上多风浪,海中多猛鱼。出海不利,则有葬送鱼腹之可能。徐福虽然富有航海经验,但是却不敢出海。

可嬴政不管,发下榜文,挑选三千童男童女,带上足够三年吃的粮食,带上药品、农具、种子等,立即出发!

徐福出发了,一去不复返。

嬴政等了三年,没有等到任何消息,嬴政太失望了,但是嬴政没有想到别的,而是想到了王休,一定是那个王休把人带走了藏了起来,现在徐福正在和王休一起,喝酒吃肉,把酒言欢。

“你是第一次来东海?”

“第一次,带了很多粮食,带了三千童男童女,为向东海祈求仙丹。”

“我是王休。”

“我是徐福。”

“请!”“请!”

嬴政要是看到那样的场面会直接气死,谁能想到徐福的船到了海上就遭遇到风浪,那一阵风暴直接把船掀到了蓬莱岛上。

一睁开眼睛,徐福就看到了王休。

徐福早听王休之命,鬼谷子在徐福面前不止一次提到王休:此人乃是九龙真人之徒,将来必然要在秦国掀起大风大浪,而齐国再强,也不是秦国对手!

鬼谷子乃是阴阳家之首,他说的话,可信度为百分之九十五。

读书人都是骗子,尤其是徐福。

李斯对嬴政就是这样说的,嬴政说,好,读书人都是骗子,那么就杀了读书人,烧了他们的书!

国家不统一是不行的,必须要有统一的规矩,统一的法制,统一的政权集中。嬴政在杀读书人的同时,也烧了读书人的书,同时也纠正了国内刚统一时候不太规范的情况。

嬴政是统一了中原,但是却没有统一掉最后一个国家:卫国。

卫国是一个很小的国家,现在最后一位国君叫君角。君角长得很英俊,或许是他的英俊,让秦始皇改变了灭掉这个国家的意志,失去了意志就没有了欲望,因此卫国在秦国这只庞大的帝国胡须下活了下来。

卫国能活下来并不是卫国国君君角的原因,而是因为卫国出现了一个人,这个人似乎和以前在秦国非常出名的王休长得有点像,只是他只是出现了一次就又从秦国的探子眼中消失得非常彻底。

探子把这件事情一五一十地报告给了百户,百户报告给了里长,里长又报告给了军士长,然后一层一层,最后到了秦国大将处。

大将把发现王休一事上报给了秦始皇,秦始皇当时就决定,出游!去哪?卫国!直奔卫国国都朝歌!

好的,既然始皇帝要巡视天下,那么就准备吧。

如果始皇帝出了什么事,下面的人得死一大批。没有人愿意把自己的身家性命押在这上面,于是乎每一个人干活都很卖力。

卫国是个小国,小到太弱小了,以至于始皇帝根本就没有把他放在眼里,但是李斯却知道一件事情,他对始皇帝说,商鞅就是出生在这里。

嬴政对已死的商鞅倒是不怎么感冒,他担心的是王休。如果王休真的出现在卫国,那么他为什么要出现在卫国呢?

始皇帝决定先不打卫国,把卫国留了下来。

车马来到了朝歌,年轻的君角慌忙出来迎接帝国之王,虽然卫国不是秦始皇的,但是秦始皇可是随时都有可能把卫国变成秦国的郡县。

秦始皇住了下来,车马劳顿,他很快就睡着了。

这几天却是没有看到王休。

车队再一次行走,来到了沙丘。始皇帝累了,睡了一觉,就再也没醒过来。

赵高和李斯商量,皇帝驾崩了,那是天塌地陷的事,可不能泄露出去,而且现在大事在前,必须把皇帝的尸体运到咸阳,才能发丧。

赵高心里明白,这时候的皇帝依然还有他活着时候的权威,不能随便地把他死亡的消息发送出去,如果咸阳方面知道了皇帝已经不在,那么迎接他们的或许是一场空前盛大的暴乱。王休不在了,现在只有李斯,赵高认为,李斯只是一介书生,要拿掉他,只是举手投足之间的事情,很简单。

扶苏性情温厚,父亲杀读书人时,他多次上书劝谏,不但没有起到任何效果,反倒是被父亲一道诏书放到了北方蒙恬的军营里锻炼去了。

扶苏的母亲是郑国人,很喜欢唱那一首《山有扶苏》,始皇帝嬴政就把他们的孩子取名为扶苏,扶苏扶苏,山有扶苏,结果,扶苏到了北方,成了一个被人忘记的公子扶苏。

蒙恬的军队对军卒要求很高,扶苏在军营里得到了极大的锻炼,始皇帝死的消息并没有传到蒙恬的军营,但是却有细作汇报,始皇帝死了。

蒙恬把这个消息压了下来,悄悄地让扶苏上路,赶紧到咸阳去继位,扶苏是长子,无论如何都不会让胡亥继位的,嬴政不会笨到把江山交到一个白痴的手中。

事实上,扶苏早就算到嬴政这一次出行,命不长久,只是他没想到事情会发展得那么快。始皇帝死了,接下来就是争权夺利,扶苏很不擅长这一点。

在蒙恬的帮助下,扶苏准备快马加鞭,赶往咸阳。

可还没上路,就接到了始皇帝死前的一道诏书,赐蒙恬和扶苏死。

在到沙丘之前,始皇帝就感觉到自己的身体一天不如一天,世间久了,始皇帝感觉到自己的意识开始模糊。这就说明,自己的时间不多了,现在,要是王休在那该多好啊,这一切王休都能给出解释,甚至,还能让王休给治疗一下,但是王休现在不在,现在始皇帝要做的就是如何才能在自己死之前把皇帝位传下去。

胡亥在咸阳,扶苏在北方蒙恬的军营里。始皇帝用自己最后一丝力气下了一道诏书,命公子扶苏继位,继承大统。

赵高得令,诏书到手,打开看了看,随手把诏书扔到了火中。

这下可把李斯吓坏了,他还是头一次见到赵高居然胆子那么大,那始皇帝的诏书直接扔到火里的。李斯上前大吼,可是无能为力,诏书已经烧了。再到始皇帝的车前,始皇帝已经开始发凉了。

始皇帝死之前发出的诏书的确是给扶苏的,但是赵高把诏书扔到了火里,李斯不知道始皇帝的意思,但是能猜到,传位应该是给扶苏。

李斯在等着赵高的说法。不一会,赵高发令,立即赶往咸阳扶公子胡亥继位,务必秘密前进。同时,发一道诏书到北方蒙恬军营,赐蒙恬和扶苏死。

李斯倒吸了一口凉气,悄悄地退了出来。

大秦,到这时候,也到了该结束的时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