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有非凡勇气的人,常常会把自己孤立起来,以此来激励自己完成重要工作的决心和毅力。也许有的人,只有孤立状态时,精神才会高度集中,才能与自己的心灵相通。但是,能否在孤立状态中获得成功,关键在于个人的性情、他所接受的训练和磨难。在孤立的状况下,优秀高尚的人,心灵会更加纯洁无瑕;心胸狭隘的人,则会更加冷酷狭隘。孤立状态既可以成为崇高精神的护神,也会给气量狭小的人带来巨大的精神折磨。
波伊休在监狱中完成了《哲学的安慰》,格老秀斯也在狱中写出了圣经批判方面的杰作《评圣徒马太》。布坎南在葡萄牙修道院的单人牢房时,曾谱出了动人心弦的《赞美诗片段》。意大利修道士康帕内拉在那不勒斯的地牢里度过了27年,创作了《太阳城》,此书在世界上广为流传。罗利在塔楼里度过了13年,写出了《世界历史》的前5本。路德在瓦特城堡监狱时,翻译了《圣经》,还写出了在德国广为流传的《战略策略》。
约翰·班扬一直待在贝德福德监狱长达12年,只是偶尔有与别人会面的机会,因此他只能通过冥思苦想来发泄自己的激情,创作了《天路历程》。在狱中,他还创作了《天恩无处不在》和《圣战》。重新获得自由后,他的写作生涯却结束了。麦考莱称他之所以能写出最优秀的寓言作品,大概也要归功于他漫长的监狱生活吧。班扬生活的时代,任何一个政党都竭尽所能地把反对他们的人送进监狱。班扬是在查尔斯二世时期入狱的,而在此之前的查尔斯一世统治时期,监狱里更是人满为患。如翰·艾略特勋爵、汉登登、普林等。埃利奥特在伦敦塔中受到严格监控的情况下,完成了巨著《人类的君主政体》。诗人乔治·威瑟尔在查尔斯一世时入狱,被关在马夏尔西监狱,在这里,他创作了著名的《对国王的讽刺》。
在共和政体时期,监狱里也关押了一些囚犯。忠诚的威廉·达文兰德勋爵被关押在考斯城堡,他在狱中写出了脍炙人口的诗篇《龚迪伯特》。据说,是性格爽朗的弥尔顿挽救了他的性命。后来,达文兰德也曾挽救了弥尔顿的性命。
查尔斯二世关押了威瑟尔和班扬,巴克斯特、哈灵顿(《奥辛纳》一书的作者)、潘恩及其他许多人。这些人在狱中也都有了自己的创作。巴克斯特在高等法院的监狱里,完成了名著《生活与时代》的部分手稿。潘恩被关押在伦敦塔时期,创作了《没有荆棘就没有王冠》。马修·普赖尔在女王安娜统治时期,被监禁了两年,期间,他创作了《阿尔玛,或者灵魂的进步》。
从这以后,虽然还有一些杰出的政治犯,但人数逐渐减少。最著名的要数笛福,他曾被戴上枷锁示众3次,他在狱中创作了《鲁滨孙漂流记》《被颈手枷者的赞美诗》。他还在狱中倡导创办了杂志《观察》,为杂志这一行业开辟了道路,之后,《闲谈》《向导》和《探索》等相继开办。斯莫利特在狱中创作了《兰斯洛特·格列威斯勋爵》。最近的英国狱中作家有,詹姆斯·蒙哥马利,他被关押在约克城堡时,创作了他的第一本诗集。另一位是立宪主义者托马斯·库珀,他在斯达福德监狱创作了《自然者的炼狱》。
最近,在意大利涌现出的最优秀的狱中作家是西尔维尔·皮立科。他在奥地利监狱中度过了10年,创作了风趣幽默的《回忆录》,此书展示了他出色的洞察力。匈牙利文学的复兴者卡钦斯基,在地牢中度过了7年,期间,他写出了《狱中日记》,并翻译了斯特恩的《艰难的历程》。
以上提到的这些人,都是被法律制裁的,从这一点来看,他们无疑是失败者,但实际上,他们没有真正的失败。从表面上看,他们虽然在生活中完全失败,生活悲惨不幸,但比起那些碌碌无为的庸人,他们的生命是有价值的,因为他们在人类历史长河中留下了深深的印迹。人的成功并不在于他是否马上获得了成功,殉道者虽然遭受了太多的苦难,但如果他们的牺牲能换来更光辉灿烂的价值,那么他们也就获得了真正的成功。
《卡利斯伯爵关于教皇的讲演》中有一段话说:天堂是尘世中失败者的天堂。也就是说,表面上失败不一定是真正的失败。正因为有了前人的牺牲,后人才会加快胜利的步伐。站在历史前沿的伟大人物,舍生忘死,为后人开辟了前进的道路,对他们,要怀有崇拜之情,虽然他们已经离我们远去了,但他们追求的真理和精神永远留在我们心中。他们看似失败,其实已经取得了最终的胜利。优秀人物的生活是人们的榜样,伟大人物的牺牲同样会给后人作出榜样。伟人的一举一动都会在活着的人的行动中继续生存和成长,经久不衰。伟人们的生命结束的时候,才是真正的开始。
因此,真正使人受益的是磨难和困难,而不是舒适和安逸。逆境能考验一个人的人格。香草只有被捣碎才能散发出醉人的芳香,人只有通过苦难的磨炼才能塑造出优秀的人格。磨难揭露人们的本来面目,揭示人内心深处的美德。有的人虽然看上去相貌平平,胸无大志,但如果把他们放入困境中,让他们去承担责任时,我们就会发现,原本顺从和放纵的个性,会变得勇敢、坚强、富有活力,而且自我克制。
幸福与不幸紧密相连,能否把苦难转化成幸福,关键在于人们能否从苦难中吸取经验和教训。世界上没有完美的幸福。舒适和安逸会消磨人的壮志,让人沉迷;困境和失败,会激发人的壮志,产生更好的作用。汉弗莱·戴维爵士曾经说过:“在个人生活中,过于舒适和顺利很可能会损坏人的品行和道德,甚至让人堕落,最终陷入苦难。”
经历了失败之后,人们会改善自己的性情,强化自己的意志。约翰·班扬曾说:“如果失败是合理的,人们会希望有更大的苦难,因为更多的幸福会接踵而来。”
苦难和快乐都是神的恩赐,但是,苦难更能磨炼人的人格,美化人们的心灵,让人学会耐心和宽容,提高人们的思想境界,树立崇高的道德品质。荷尔普斯先生说:“人类最深邃和最高尚的思想从何而来呢?不是学识和才华,不是商业活动,更不是感情冲动,而是苦难。所以,世界上才有这么多苦难。善良是传播苦难的使者,给人类带来了恩惠。”
德克怀着勇敢和虔诚写下了这些话:“人类中最优秀的人,必定是曾经遭受过苦难的人,他们温顺、柔和、耐心、谦逊而又平静,这种人才称得上真正的绅士。”黑兹利特在谈到这几行诗时说:“每一个有良心、有人性、有才华、达观的人,都应牢记这句话。”
上帝事先设好了苦难,来磨炼和产生人类的高尚品行。幸福是人生的最终追求,在这个追求的过程中,悲伤必不可少。因此,基督的生活是这样的:“历尽磨难而不死,看似一无所有,其实却无所不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