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军事穿帮:民国军史中的以讹传讹
21774700000044

第44章 北洋陆军装备考粗

本文仅讨论战斗单位和战斗支援单位的装备,对于勤务支援单位的装备略去未考。

一、枪

先说步枪。北洋陆军创建之初,尽管国内已经仿制小口径运发步枪成功并已投产,但北洋军似乎多用的洋枪。当时世界最先进的步枪中,最早被看好的当属奥地利造自毫米曼利夏步骑枪。如第6镇成军之初,共有步骑枪8777支,而曼利夏步骑枪便占了7787支之多,可见其所占比重。不过很快的,德造七九步枪与日;造六五步枪后来居上,性能更优秀,加之北洋建军又完全仿自德日两国,曼利夏便很快被替换下来,德国造7.9毫米毛瑟(含习惯称之为毛瑟而非毛瑟的88式)系列步枪、日本造6.5毫米二十年系列步枪等,便成为北洋陆军的主流步枪。

以北洋六镇为例。

1905年,北洋常备军第1、第2、第3镇建成,其装备的步枪情况为:

第1镇(后改番号为陆军第2镇)的步骑枪于1903年购自日本,口径6.5毫米。第2镇(后改番号为陆军第4镇)的步枪于1903年购自德国,口径7.9毫米,骑枪系于同年购自日本,口径6.5毫米。

第3镇(改称陆军后仍为第3镇)的步枪也是于1903年从德国购进,骑枪则既有德国造,也有汉阳造,唯口径则均为7.9毫米。

1906年,北洋陆军(已不再称常备军而改称陆军)第1、第5、第6镇次第建成,其所用步骑枪的情况是第1镇、第6镇所用步骑枪均购于日本,为三十年式,口径6.5毫米。第5镇初建时所用步骑枪较差,“系旧式,且极凌杂到了1907年,该镇装各的步骑枪便己经全部换成德国造,口径7.9毫米。从以上不难看出,北洋六镇建军之初,所装备的步枪只有两大类,即德制7.9毫米口径毛瑟系列步骑枪和日制6回5毫米口径二‘1年系列步骑枪,以上所说系指枪的型号,若以实有数来说,则与编制儿乎不差一枪一弹,而其时的编制亦相当充实。仍以第6镇为例,到1908年时,全镇共有日式三十年式6.5毫米步骑枪8342支。个陆军师(镇)配如此之多的步枪,是中国近代军事史上少见的。这是因为当时枪种较单一,除炮兵外,工、稍等兵种单位亦配有相当数量的步枪的缘故。

进入民国以后,北洋建军速度加快,然而步枪一项,似乎变化并不显著。使用最多的仍然是德国造七九步枪与日本造六五步枪。从1916年北洋陆军所属的16个师中的13个师的装备情况来看(内缺3个师的步枪装备情况),其中有10个师使用德制八八式步枪,有4个师使用日制二零式步枪,曼利夏步枪此时已是明日黄花,法国勒贝尔步枪似乎不怎么受欢迎,都各仅有一个师在使闸,俄制水连珠与日制三八大盖愚是新锐,这时使用也还不多,分别有个和2个师在使用,最令人称道的毛瑟九八步枪,已有4个师在使用,国产的汉阳造,有7个师在使用,说明该枪已经开始登上这一时期的军事舞台,到护法战争前后,北洋军阀分裂成直系与皖系。直皖战争后,又冒出了一个奉系,于是北中国形成了新的三国时期。第二次直奉战争后,北洋军阀进一步分裂,于是又呈现了新的战国时期。在整个这一新三国与新战国时期中。北洋陆军步枪的装备数量是基本能够保障的,至于品种,以国造步枪来说,基本是汉阳造一枝独秀。

民国元年以后,国造步枪还有6.8毫米元年式的装备,并曾试图将6.8毫米定作全国统一的步枪标准口径,但几次酝酿而未能执行,元年式装备量也不大,远远无法与汉阳造相抗衡。在整个北洋军阀统治时期,仅汉阳厂出品的汉阳造即达60余万支。而在当时,“汉阳造”并不仅仅只有汉阳造,别的厂也有生产,其在国产步枪中的比重是没有任何一支步枪能与之相比的。只是到了北洋军阀统治的晚期,奉军辽十二年式问世,晋军仿三八式成功,该两枪曾有数量不小的出产,前者月产量曾达到4000支,后者也达到3000支,于是才有了辽一兰式、仿三八式与汉阳造的三足鼎立,但辽十三年式和晋仿三八式装备的面很窄,都只分别在奉军与普军中列装,汉阳造则要普及得多。

以外购的猝枪来说,由于一战后各列强大量剩余枪械的进入,导致这一时期各路军阀部队所装备的步枪异彩纷呈。以往有的文章称,吴佩孚倾向英美,故所购多是英美货,张作霖靠近日本,故装备多是日本造其实并不完全如此。军阀们购枪,鼠也有些是列强在中国寻找代理人以达到其掠夺目的的结呆,但更多是通过军火贩子进行的,与政府关系并不太太,基本上是哪能买就在哪买,哪便宜就在哪买,能买到什么就买什么。

比如直皖内证时期,段祺瑞买日本枪,冯国璋一样买日本枪:比如直奉争雄时期,吴佩孚从西方购买军火,张作霖同样从西方购买军火。不过要是画漫画或者拍电影,我会让吴佩孚的军队用汉阳造,让张作霖的军队用辽十三年式,让阎锡山的军队用仿三八式,让冯玉祥的军队用水连珠,因为这样更具典型性和代表性,但这却不绝对。实际上,除了阎锡山军队外,所有军阀部队使用的步枪,只要世界上曾经有过的,他们手中都可能会有。所谓中国军队装备的万国造现象,恐怕没有哪个时期能比二十年代的军阀混战时期更突出的了。

再说机关枪。1905年,奉派考验北猝三镇的清廷大员长庚,在日记中有这样的记载:“三月十三日,马克沁机器炮打靶。马克沁机器炮每分钟能发六百出……此炮己购十年,螺丝松紧不一,放炮之间易于掣动,殊为可惜。”可见从1895年开始,马克沁机枪已经装各到了北洋军,但数量不详。

中国最早是自1888年由金陵制造局开始仿制马克沁重机枪的。后其他各厂亦开始仿制,但一直到清亡,出品都极少,每厂月产量仅维持在1-2挺的水平上,故北佯军建军初期,霆机枪的装备亦少。

1909年,直隶总督端方奏曰:“日俄之战,俄军之用重炮队、机关枪队较日军为多,故南山、旅顺各战,日军虽胜,伤亡之数实众……日人于战后乃竭力研究重炮队、机关枪队之用法,并购买德、法两国枪炮其机关枪则每联队中必有一队,更番训练……

这说明清廷的一些官员,己经意识到机关枪的重要。机关枪编入陆军师己经是势所必然。不过迄今为止,一直没有看到北洋陆军师是什么时候以条令条例的法和化形式增编了机关枪队的,但至晚在1910年,机关枪队已经列入陆军师(镇)的正规编制,从朱恩缘于这一年给朝廷的上奏中可以窥出,掠镇计算,每年须成六镇之械。六镇详数,计步、马、工、辅各枪共六万支,每支配弹千颗,机关枪一百四十四支,每支配弹三千颗,山野炮三百二十四尊,每尊配弹二百五十颗。

用324门山野炮除以6,正好是每镇54门之数;而用144挺机关枪去除以6,则得出每镇机关枪应是24挺。

那么,这24挺机关枪是以什么样的编制方式列入陆军师(镇)的呢?我想,基本可以认定是编在标这一级的,至于是按每6挺一队分属于四个步标,还是如西塞罗考证的那样,是按每4挺一队编入四个步标和一个骑标,而由师另掌握一队,还没法认定。但总之,机关枪队列编在标一级,是可以肯定的。从宣统二年(1910)陆军部编写颁布的《新定步兵操法》中,口以窥出一二在该《操法》关于标的战术中,有“机关枪不分开使用,即有时必须分开,亦必用二枪以上连合射击’0这是否已经可以说明,至少在想定编制中,标一级是有了机关枪单位的,而且肯定不是两挺的单位,每标多少呢?至少4挺。

不过,由于此时的机关枪数量远不够分配,各镇的编制数也就没能像步枪与火炮那样做到齐装满员,而是有多少编多少。1910年,禁卫军中有了直属的机关枪营。云南重九起义之前,第19镇也有一个镇属的机关枪营。将机关枪直接隶属于师,可能仅仅是权宜之计,而不是想定编制,之所以会这样,我想一个可能的原因是因为机关枪数量太少不好分配到标,第二个原因则是还没能认识到机关枪的战术价值与地位,仍然按照火炮的配置方法给予配置的结果。

机关枪真正的落编,要晚得多。以第3师为例,到了民国元年,第9、第12两个团才编成机关枪各1个连,到了民国二年,第11团机关枪连编成,又过了一年,第10团机关枪连才编成。第3师如此,其他各师怕也不会比它更早到哪里去了。

机关枪编制数量如此之少,一方面是由于生产难度大,产量低的原因所致,更主要的原因是一直到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之前,世界各国对机关枪的作用还认识不到位,对其消耗子弹过快过多还十分不满。

一战以后,机关枪的地位如日中天,迅速地上升起来,国外产量急速飘升,进口到中国的便也多了起来,国内各兵工厂的生产水平也大幅度提升,产品的数量和质量也逐年提高,到二十年代,各厂出晶的重机枪多已达到月产2030挺的水平。

至于种类,从国外流入中国的主要有英国造马克沁、法国造哈乞开斯、美国造勃朗宁、日本造三八式等。因产的主要是对上述几种的仿制,或者对仿制品的再仿制,而更多的是仿马克沁与仿勃朗宁(三十节式)两种。以1916年的第4师为例,该师第13、第16两团所用机关枪,各为英国造马克沁4挺加法国造哈其开斯2挺,第14团、第15团所用各为晗其开斯6挺,骑兵团所用是哈其开斯2挺。这又给出一个信息,即全师已经不再是24挺,而是26挺。这多出的2挺,到底是在编制内还是在编制外,抑或是根本就没有法宝的编制,却又是一个未解之谜了。

由于外购的增多与国内机关枪产量的提升,各路军队中重机枪的装备数量也在逐年增多。第一次直奉战争时,有资料称奉军投入的机关枪为200挺,直军投入的机关枪100挺。但仅仅两年以后,到第一二次直奉战争时,双方的机关枪数便己翻了许多倍。当时山海关前线奉军阵地,重机关枪的配置曾达到每公里正面10挺的密度,对于二十年代来说,这样的密度足够惊人了。而因为有金陵、大沽两个机关枪生产基地的大量出品,直军机关枪的配置密度似乎更大,当时山海关的直军第15师,曾配备震机枪72挺,如果这时有想定的编制,如果每师的编制数是24挺的话,则第15师的机关枪已达到编制数的主倍。仅10月7日至18日的12天里,光是该师阵地前,奉军就伤亡逾万人,这其中主要就吃亏自直军的机枪火力。直军战败后,郭松龄将当面宣军彭寿莘、田维勤等部缴械,获得机关枪2000余挺。这个数字是不是确实值得怀疑(实在太大,大得离谱了),如果确实,那一定是包括军械库存在内了。但不管其是不是确实,总之可以说明当时机关枪的应用比例之火,是前所未有的了。

第二次直奉战争后从北洋大营分立而出的冯玉祥、张宗昌、孙传芳各军的装备,到了二十年代中后期,重机枪一项,都已经大量普及,《联军志略》称,孙军每个步兵团装备重机枪4至8挺考虑到金陵厂的重机枪生产能力,再加上外购,此说当是确实的,张宗昌前有奉天的供给,后又依靠大量的外购,估计也不会差。有资料称张宗昌于1927年初曾一次便购进机关炮2万门,我想这机关炮太概就是机关枪当时的另一种称法,而且这数字有点玄。果真如此的话,那直鲁军的重机枪可实在太多了。最称穷困的冯军因大量接收俄械,又依靠与李景林等作战中的缴获,东出渔关时的装备比前已有很大改善,如西安解图的高树勋旅,还曾编有一个36挺制的机枪团。将机枪团编到旅一级,这编制也够另类的了。当然这只是个别现象,但亦可知西北军此时的重机枪应该不在少数。

重机枪装备最多的还有阎锡山的晋车。晋军装备的重机枪全是自产的仿日本三八式,曾普遍列装到步兵营。中原大战时,阎军有机枪团的编制,而这个机枪团中,每连不是国际上惯常的4至8挺的配备,而是每连27挺好家伙!比一般的机枪营编制的还多,从此足以看出阁老西兵器装备方面的阔气。当然,北洋时期阀军还没达到中原大战时的水平,但也不会差太多。

要是画二十年代中后期的北洋军的漫画,直军的重机枪应是三十节式(仿勃朗宁917式)和仿马克沁式,奉军重机枪则应为辽十三年式(仿日本大正三年式,即九二式原型),冯军应装备俄1910年式双轮马克沁,阎军应装备仿日本三八式(晗其开斯的日本仿制型)。但这仍然只是更具代表性和典型性而己,同样不是绝对的。

轻机枪在北猝军阀统治时期,尚在幼年,没能在这时期的军事舞台上充当起主妥角色,但已有少量装备。全国南北各厂均早已在民初便己仿制轻机枪成功,但很少有列装,目前能够知道的只有孙传芳军与阎锡山军曾较普遍地装备,均系仿法晗其开斯式,前者曾将轻机枪以每个营部4挺、每个团、旅部各8挺、每个师部20挺的标准装备到联军各部队中。不过由于五省联军拼成后,就一直处于极频繁的战争状态,这个标准是否得到普遍的贯彻,却很值得怀疑,但根据江浙战争时外人战地报道和龙潭战役一些亲历者的回忆多数记载有轻机枪应用的情况,再结合上海兵工厂当时该枪月产量曾达到50挺的数据来判断,孙军中的轻机枪曾经被较多地使用于战场,却是可以得到验证的。至于晋军阎锡山部队,则早于1926年以前,便开始批量仿制,曾达到月产20挺的水平,月二少量装备到部队,不过与普军装备的神锋枪和重机枪相比,仍然是微不足道的。

第三说说冲锋枪。北洋陆军装备冲锋枪最早可查是自第二次直奉战争时期,当时奉军,11己经开始大量装备仿造的伯格曼冲锋枪,曾给直军以很大杀伤。有资料称国内最早生产伯格曼冲锋枪的是上海兵工厂,于1923年开始生产,之后沈阳、太泊、巩县、汉阳等厂亦紧随其后开始仿制。再后来,几乎所有的军阀控制的兵工厂和修械所都一窝蜂似的生产此枪,出品甚多因该枪生产成本低,对生产工艺要求也低,故成为那一时期军阀们争相生产的便利货。伯格曼锋枪也成为那时各高级将领卫队的典型的也是标准的配备。张宗昌的卫队旅中,主要装备就是毛瑟手枪与伯格曼手提机枪。每遇战斗最紧要关头,这个被称作“大个子旅”的卫队旅,便和“老毛子队”一样成为张手中的一张王牌冯玉祥、张宗昌豫东大战时,属于冯军的姜明玉倒戈技张,并俘郑金声以献,美的张宗昌一次便拨来手提机枪200支及其他粮弹给以奖励,说明在张宗昌军中,伯格曼不仅时髦而且为数较多直军装备伯格曼稍晚于奉军,但也很快普及。

由其把持的汉阳,巩县等兵工厂都很快投产此枪装备全军。吴佩孚一直到兵败流亡四川成为孤家寡人,身边都始终跟随着大队装备着伯格曼的卫兵。冯玉祥东出渲关后,控制巩县和开封两个兵工厂,穷急了的西北军利用二厂不遗余力地生产武器,其中就有伯格曼的大量出品。冯之手枪旅除了毛瑟手枪和大刀为必备外,柏格曼手提机枪也占了相当大的比例。该旅也和张部“大个子旅”一样,是冯军的救火队,一直用于最危急的关头。后来冯之手枪旅改编的国民革命军第74旅于宁都起义加入红军,仍保留着好几个成建制的伯格曼手提机枪营。二十年代末,死于自己部下兵变的直军小军阀刘春荣、死于内证的热河著名骑匪荣二点,也都是被伯格曼射杀而死的。

与所有北洋军都不同的是晋军阎锡山部队,该军装备的冲锋枪不是伯格曼,而是仿美式汤姆逊。早在1926年以前山西军人工艺实习厂时期,汤姆逊便已有大量生产,1927年1月,阁军又建成专门的冲锋枪厂扩大生产。到北伐完成后,其忡锋枪的月产量曾高达900支之多。以至于阎军参加北伐时,全军每个步兵班均普遍装备仿汤姆逊冲锋枪1到2支,这样的装备情况比西方早了将近二十年。

到北洋军阀统治的后期,北洋各路诸侯们的冲锋枪装备量达到了全世界都无与伦比的高峰,这是必须要给予肯定的。

除上述所说的步枪、轻重机枪、冲锋枪外,自动步枪、高射机枪在此时也有少量装备,但终至北洋军阀统治时期结束,都还是凤毛麟角,至于手枪,多属于自卫武器,故不再述。

二、炮

北弹陆军初建时的火炮装备情况,仍以清末六镇的情况说明之。北洋常备军第1镇(后改番号为陆军第2镇,即民国后第2师前身)的火炮均为1903年从日本购入,计有日造75毫米29倍管返陆路炮36门,日造75毫米十三倍速射过山炮18门,全镇共计54门。

常备军第2镇(后改番号为陆军第4镇、第4师)炮标初创肘,过山炮系宁、鄂两所造而鄂造居多,口径57毫米,陆路炮则购自英国和德国,口径75毫米。

消亡前换装日制75毫米速射陆路炮36门和同口径过111炮18门,全标共54门,并使制式与口径一律常备军第3镇的火炮均为德制。原有克虏伯75毫米轻重陆路炮36门、75毫米速射过山炮18门。1907年东调时,将一营克虏伯陆路炮(18门〕上缴,更换为一营格鲁森过山炮(18门),全镇共计54门,但与其他各镇不同者为陆路炮18门而过山炮36门。

北洋陆军第1镇在1905年以前,装备有日造75毫米陆路炮18门,德造格鲁森57毫米陆路炮和过山炮各18门,全镇54门。到1906年时,原57毫米之陆路炮18门、过山炮18门,已经更换成购自德国的75毫米口径新炮各18门,使口径全镇一律,第5镇装备有德造克虏伯75毫米三十倍管退陆路炮36门,克虏伯75毫米十四倍管退过山炮18门,共计54门第6镇装备有新式的法国克鲁苏75毫米管返陆路快炮36门,同式同口径过山智退快炮18门,共计54门。

由此可见,清亡前六镇装备的火炮,德式克虏伯75毫米炮占了相当大的比重,即是日造和国造火炮,亦多是仿自克虏伯式。而且当时的火炮数量,俱是每镇54门的满编,这是国民政府时期任何一支军队都望尘莫及的。

进入民国后,一直到直皖分裂前,在北洋军阀的统一时期,各师装备的火炮,仍然还是以德制克虏伯式和日造仿克虏伯式、国造仿克虏伯式为主。口径绝大多数是75毫米,唯略有不同的是第7师,装备有德造克虏伯88毫米野炮。

除了陆军师,北洋陆军中还有许多混成旅,是比师略小的独立战术单位。混成旅无定制,火炮数少则两个连,多则两个营,但以一个营者居多,其种类亦不外上述几种,口径亦多是75毫米。

虽然此时已经无法再找到每个师具体的火炮实际配备数量,但可以肯定的是,在北洋军阀的统一时期,北洋陆军装备的火炮应该不会缺编,或者说不会有大的缺编。

这一时期有些不同的是参战车。参战军清一色日式装备,但其编制与原北洋军的编制略有不同。区别是每师的炮兵团辖9个4门制炮兵连,共编日造三八式75毫米火炮36门,较北洋旧制略少。

三个师以外,参战军训练处还直辖有重炮一个营,装备有日本选三八式150毫米榴弹炮,可谓精良之致,此炮即使到了二十年后的中国,都是稀罕的珍品。皖系很快被直系与奉系联合打败了,其新购的崭新的日式装备,全数为直奉两系所瓜分。之后,直奉两大集团一个关里一个关外,形同敌国般开始了疯狂的军备竞争。

第一次直奉战争时期,双方除了按编制投入111野炮外,还都有重炮投入战场。

据外国战地记者报道,在长辛店主战场,“奉军于此,置6英寸(150毫米)巨炮,向敌施放炮队西面,亦受吴军回击。足见直军中亦携有重炮……”曹银子战后报告直奉战况时,也提到东线第26师重炮营,可见直奉双方此时的火炮种类及威力已经远比清末加强了许多。

就在这一时期,迫击炮开始进入中国,并因直奉两军的扩军竞争达到第一次生产与购买的高峰。

第一个将迫击炮正式以法规的形式列编入部队的是奉军。自第一次直奉战争战败后,奉军改革军制,确立了与关内北洋军完全不同的编制,其中便有将迫击炮正式列编的新法。在新的奉军编制中,每步、骑兵团内,均辖有一个6门制迫击炮连中国的步兵团装备火炮,奉军应是第一家。

至于迫击炮是以什么样的编制列入关内的直军的,又是什么时候开始列编的,迄今为止,还没有找到确切的依据,也许压根就没有列入编制,只有实际上的应用而己,类似于今天的无照经营。

迫击炮的生产,奉军也是全国第一家。1922年,奉天迫击炮厂仿日式制造出中国最早的辽11年式80毫米、150毫米迫击炮。具体出品数目不详,从第二次直奉战争时奉军对直军的压制情况看,应该不在少数。

1923年,由直军控制的汉阳兵工厂亦仿制生产出仿英式75毫米迫击炮,产量颇丰,至北洋军阀灭亡,共生产1055门。之后不久又制成仿英式83毫米迫击炮,至1926年止,共生产107门。

当然,两军的迫击炮,更多来自于外购。据吴永明博士的统计,仅1921年11月,曹吴便从意大利购得迫击炮2万门,炮弹百万发(2万门迫击炮读起来有点让人不敢相信,怀疑是不是引用数据时搞错了,即使按十个编制数储备,这个数字也实在太大了,姑且引之)。之后的1924年,直军又多次向德国、捷克等国购买迫击炮,第一批有迫击炮240箱,每箱多少门未知:第批是迫击炮6箱;第五批还是迫击炮300门。但最后一批的300门迫击炮,直军并没有得到,因北京政变直军战败,全落到冯玉祥子中了。

奉军购买迫击炮的情况没能找到相应的数据,但估计也不会少。第二次直奉战争中,最受双方青睐的一个是机关枪,另一个就是迫击炮。虽然能够知道的是直军大量购入迫击炮,但在战争中,似乎奉军的迫击炮更多,特别是150毫米口径的重迫击炮,曾给直军阵地以很大压制。奉军第2军军长李景林也在给后方杨宇霆的信件中提到,“迫击炮与手提机枪,为山战利器,连日作战,深资得力”,希望奉军后方扩大生产,“利器既充,克敌自易刃。吴佩孚上阵督战时,其幼年学兵充当的督战队便用小炮轰击后退的直兵,我猜,这小炮应当就是小口径的迫击炮吧。

一般来说,第二次直奉战争中,奉军的炮兵胜过直军,笔者也这么认为。但胜过多少?是不是很悬殊呢?未必。有两个数字应该可以说明直奉二战时双方火炮的装备情况。一个是山海关战败后,郭松龄曾收缴直军彭、田等师大炮200门以足可窥得直军的火炮当不在少数。另4个是1925年郭松龄倒戈时,手里控制了奉军炮兵的几乎全部,留守奉天后方的不足一个炮兵团,张作霖紧急调运兵工仓库所有太小口径的火炮应战,也才凑足了108门之数,可见其此时的兵工储备特别是火炮储备也并不多。

山海关战场直军受到奉军炮火压制,不是火炮数量的问题,我想主妥原因,是双方火炮威力差距太大。战争中,山海关主战场直军各师旅编制的火炮,俱是75口径山野炮,而奉军使用于该战场的还有日本造的新式150毫米榴弹炮,其射程、威力与直车的山野炮远不可阅日而语鉴于此,吴曾命第一军重炮司令穆士珍率重炮8个大队支援山海关,但恰在这时,背后冯玉祥发动了政变,一场对台好戏才终于没能演成。但这也说明在重炮方面,直军可能也不逊色于奉军,只是山海关战场双方火炮的威力对比不对称而己。

许多文章说到奉军在第二次直奉战争中某装备远强于直军时,都用其兵工厂在整军经武后“一年能出炮二百尊,炮弹二十万”的数字作论据。这个数据,最早见于丁文江《民国军事近记》,后来何柱国回忆录也持此说,再后来许多论著便都这么说了实际上丁著于1926年出版时,在这个数字前边,还有“预定计划”儿个字,可惜到了后来,人们将这儿个字给传丢了,反倒在炮字前边又加了个大字,变成了“一年能出大炮二百尊”,于是这本来的期望值就误说成了实际值了(后来的确实现了这个期望值,但那是1926年以后的事了):于是这本来应该包括迫击炮在内的200尊炮,也误说成了不包括迫击炮在内的200尊大炮了。其实,稍加分析就可以得知,以1922年还仅仅是一个200人的小厂,要达到这个数字,又谈何容易呢。

说第次直奉战争中奉军装备强于直军,还有一个说法,即奉军的军火购买能力强于直军。是不是这样呢?以下仍主要引用吴永明对双方购械的统计:

1921年,奉军从丹麦购得制造野炮、炸弹的机械300套31922年,从意大利购得8万元的军械:从美军火商手中购得装甲车100辆;从荷兰购得步枪50000支;从日本购得莫辛纳干步枪31000;和三八式步枪5000支,机枪11挺,炮弹1万发;与流亡在东北的白俄残军商购军械计步枪30000支,炮弹626箱,炸弹209箱,电线等物品200箱:从意大利购得军械价值12万元;从日本购得150毫米重炮15门:1923年,再购意大利军械价值为500万元;又从丹麦订购价值25万元的军需品。1924年,购日三八式步枪33000支:再向上海洋商购得日三八式步枪及子弹2600箱,手枪及子弹600箱;从瑞士购得奥式朗纳四座飞艇2架,戴姆勒巡逻机2架;从荷兰购得步枪50000支以及足够数量的子弹。

直军同一时期的购械情况,除前述的购买迫击炮数字以外。

1921年11月,从意大利购得军械4011吨,其中有步枪49000支,子弹2000万发,山炮6门,炮弹24000发,机关炮50门,炮弹300万发,野炮21门,炮弹2500箱,以及其他军品:1922年8月,再通过意大利购得军火价值560万元;从美国军火商手中购得停泊在海参战的整整一船的军械(主要是步枪和机枪);1923年,又向意大利购得军械价值550万元;1924年春,还是从意大利军火商手中,购得步枪4万支,子弹5000万发,75毫米口径火炮36门,炮弹5万发,机关枪6挺:这一年,还先后五次向德国、捷克等国购买军械,从毛瑟手枪到作战飞机多种,但具体数字不详。

当然,以上所列绝对不可能是全部,故不好说明问题但就此看,似乎奉军外购的军火也并不比直军更多,我猜想,是不是国为奉军战胜直车后,其购买与制造兵器的数量猛升至全国之首,因而给人们的认识造成一定的影响,从而产生奉军的装备一直就比直军强特别是在战前就比直军强的错觉呢。

以上仅仅是猜测而己了。战前直军奉军的装各到底谁强,我也没法猜得出来。第二次直奉战争后,奉军的兵工生产达到了前所未有的最高产值期,特别是火炮的出品,在全国各大兵工厂中,达到了无与伦比的地位,其品种计有1924年仿制成功的日38式75毫米野炮、奥式21倍口径100毫米轻型榴弹炮、日式29倍105毫米加农炮,1925年仿制成功的日41式75毫米山炮、日式105毫米轻便榴弹炮、日38式150毫米榴弹炮、日11年式37毫米平射炮、奥18年式30倍77毫米野炮等。所有以上这些,都从仿制成功时起即开始批量生产,并开始装备部队。除了自产,奉军的外购军火与前相比仍然是有增无减地不间断地进行着,其数字更比战前扩大了许多倍。其中仅步枪一项,以数量计算至少有20.2万支,另以蠢蠢计算的至少12圄9万公斤,以包装箱计算的至少1.5万余箱.在这一期间的南口大战、直奉河南战争及对抗北伐军等历次战争中,其优势装备得到了充分的体现。再加上大量缴获直军的武装,奉军此时的装备已不仅仅是北猝第一,也成为全国第一,这一点似乎是没有争议了。

这时妥论装备,足以与奉军相媲美的是阎锡山的普军。阎军军械来源主要依靠自力更生,是全国所有军阀中唯一能够枪炮自给的一支。以至于阎军将领打仗从不吝惜枪炮弹药,消耗多少回来立马补充多少。到二十年代中后期,山西的军工产品成龙配套,应有尽有,出品甚多,其中火炮的生产主要有仿日三八式75毫米山炮、改进后的一二式75毫米山炮、一三式山炮、一四式山炮、仿德105毫米重山炮、仿德88毫米野炮、82毫米迫击炮、150毫米迫击炮等。到了阁参加北伐时,111困兵工的月产量已经达到111野重炮共35门,迫击炮100门的能力。光是一三式75毫米仿日四一式山炮,到北伐完成时止,就出品了700门之多。晋军参加北伐时,曾编成36门制炮兵团8个,北伐完成后的中原太战前夕,其炮兵扩充至7个旅,其数量是相当的可观了。

阎军至少还是全国范图内第一个将重机枪、迫击炮列装到步兵营的,当时的阔军步兵每营编配八二迫击炮4门,六五重机枪2挺,而将150毫米迫击炮列为团炮,山野炮则编成独立的团、旅,战时向下配属。

直军在直奉战争中战败后,已成为明日黄花,各师虽仍然保持着一个炮兵团的建制,但是否能够满编,却成疑问了。但瘦死的骆驼比马太,其重兵器的装备情况比北伐军还是要强许多。

至于冯玉祥、张宗昌、孙传芳诸军,因为其独立时已近北佯的晚期,为了应急,都看中了投产周期短,工艺要求低,战术运用灵活的迫击炮,冯军于占领河南后,曾大力生产轻重两种口径的迫击炮,张军于统治山东时期,亦大量生产82毫米与84毫米两种口径的迫击炮,孙军则除了利用上海兵工厂继续生产仿克虏伯75毫米山炮外,还大量生产50毫米小口径迫击炮。正因为如此,所以各军的步兵团基本都已健全有迫击炮分队。但除此以外,张、冯二军其他重兵器的生产则基本等于零,其更多的重装备仍然依靠向外购买而来,冯军还依靠从作战中缴获来装备自己。

这一时期的冯、张两军,都己不再执行北撑的编制,多数的师属炮兵由一个团减为一个营,炮兵团则更多是独立编成。五省联军的陆军师一直保留炮兵团的建制,但已由原来北洋旧制中的两营野炮加一营山炮改为山、野、重迫等三个营的新的构成。

北京政变前后,冯玉祥先后多次从苏联接受军火援助,并通过外国洋行购买轻重武器。其中光是1925年接受苏联的武器,计有(枪炮弹及其他军用器材略〕步枪54400支,机关枪27挺,机关炮331门,76毫米山野炮126门,不明口径的榴弹炮8门,炸药54000磅,工兵用挖掘机1018架,掷弹筒1000具。1925年冯军与李景林战于天津杨村,曾出动重炮20门参战。南口大战时,还曾将轻迫击炮配属到营,重迫击炮配属到团,山野炮配属到旅,120毫米重炮配属到师,并建有两个炮群。此战之所以著有战绩,与上述较完罄的火力配系应该不无关系1926年,鹿钟麟又一次赴苏请求军械援助,数目未知,但知其运输费申请为十万大详,可见其数量之巨。通过大量接收苏援与外购,再通过巩县开封两大兵工厂的生产,到北伐完成时,西北军的武器装备达到了安前绝后的强盛。在编造时,第二集团军几乎每个师都编有山野炮和重迫击炮两个炮兵团,一个师编两个炮兵团,这在中国的近代史上还极罕见,所以,对冯军此时的装备情况还是应该给予重新的认识。

东兵工并不强大,故独立后的张宗昌主要是向外国购买武器。张在统治山东这几年,将全省岁入的89%用于军费开支,其中很大的一部分用子向德国、挪威、捷克等国购买军火,从1926年到1928年这三年间,张军购得的武器主要有德造九八式步枪13246支,另具体数量不明的该型步枪1941箱,八八式步枪2500支,另有不明数量的该型步枪130箱,法造步枪6600支,型号不明的步枪57960支,机关炮20000门(疑是机关枪),迫击炮12门,毛瑟手枪7503草,另有不明品种和数量的军械5715箱。当然这也未必就是张军购买军火的全部,但从中已经足可以窥得张宗昌购买军火的大致情况了。

国民革命军《北伐阵中日记》中曾出现张军炮兵第四旅、第五旅的番号,那么是否可以认定,此时的直鲁联军至少应该有5个炮兵旅呢?当然也许这只是虚张声势,但从北伐战争山东战场孙良诚、刘峙等战报中所列缴获大炮、迫击炮每每以数十门计的情况看,亦可知其实力之强大。后来归顺革命军的张宗昌日部徐源泉、刘珍年等师,都有炮兵团的编成,也多少可以说明直鲁联军的炮兵不弱。除此以外,张军另一个吸引眼球的是大量制造装各铁甲列车,在对抗北伐军时曾发挥过相当巨大的威力,因前人曾有专文述及,这里不赘述。

总的来说,除奉军和晋军外,各路军阀的装备情况,就单位陆军师来说,与北洋前期相比,是越来越差了,大概除了步枪基本能够按编制配备外,火炮可能多数无法满编了,伊就其绝对值来说,却膨胀了许多倍,与北伐军相比,则仍然远胜之。

在北洋军阀的后期,还有平射炮与高射炮的少量装备,但与其他炮种相比,为数不多,也很难看到实际的装备使用情况除此之外,坦克、装甲车、装甲列车,也在北猝军阀中装备,因前人已有专文论及,不再重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