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军事穿帮:民国军史中的以讹传讹
21774700000042

第42章 机枪的穿帮

一、先有轻机枪还是先有重机枪

眼下的影视中,是轻机枪的戏远远多于重机枪。甭管是反映二十年代的还是反映四十年代的,总能看到众多轻机枪的表现,却鲜见重机枪的身影。其实这恰恰弄反了。因为在中国的战争舞台七也和世界战争舞台样,轻机枪的普及要远远晚于重机枪。

影视中见的最多的要数捷克式轻机枪了。捷克式轻机枪,亦即26轻机枪,曾长期作为国军和式轻机枪太量装备,我军在战斗中亦大量缴获并装备使用在反映旧中国武装斗争的影视中频繁出现捷克式轻机枪是理所当然的,但有些表现黄埔建军和北伐战争的影视中大量出现此枪,甚至在表现辛亥革命的影视中大量出现此枪,就是严重的穿帮了,因为那时候,捷克式轻机枪还远远没有诞生,更远远没有在中国的战场上出现呢。

先说震机枪在旧中国的出现,世界上第一挺霞机枪是1883年在英国诞生的马克沁重机枪。正处于洋务运动中的中国军方在这方面并不落后,很快便于1888年由金陵兵工厂仿制成功。不过由于生产工艺等原因,主要的还是思想认识上的不足,该枪出品并不多,五年一共出品二十余挺。在仿制的同时,清末的新军日军也还从国外购买,估计这后者应该多于前者。

重机枪早期的称谓并不统一,有“赛电枪”、“机器炮”、“机关炮”等多种称法用得较多的是“机关炮”机关枪一称,太概是日俄战争后开始使用,进入民国后逐渐普及的。那时因供步兵分队装列、配备两脚架的机关枪还是凤毛麟角,而更多只有多人操作、并有三脚支架或两个轮子做支撑的这种机关枪,故也没有轻重之分,就年概称作机关枪,至于将机枪区分为轻机枪和重机枪,则是晚的事。为叙述方便,我在这里仍然按照今天的称法,将其称作重机枪和轻机枪。在清末,重机枪的装备使用己经开始聂士成的武卫前军、袁世凯的武卫右军,便都有重机枪的装备,其型号均是被称作“马克沁机器炮”的7.9毫米重机枪。当然其数量并不很多。到后来太练新军,重机枪仍然少量装备。

1904年至1905年,发生在中国东北的日俄战争,给了重机关枪一个施展威力的平台,双方都大量使用重机关枪进攻与防御,也给了正在进行军事革命的晚清新军一个极大的启发,重机关枪在军队建设中得到了一个电跃式的发展。清廷大员朱恩绞于1910年末提出的一份今后六年兵器生产规划中,便针对拟练新军36镇的计划,提出每年生产6个镇的装备,其中包括重机关枪144支。虽然没有直接证据,但可推知是有了将重机关枪以每镇24挺的标准的列装计划,.也是在这一年颁发的《新定步兵操法》中,出现每标一个机关枪队的提法,有“机关枪不分开使用,即有时必须分开,亦必用二枪以上连合射击”之规定。由此可见,虽然编制上可能还未执行,但每步标一个重机关枪队,每镇24挺重机关枪的想定是已经形成了。

在这一建军指导思想的作用下,各地新军中的重机关枪的装备开始扩大。出清廷直接操纵的禁卫军(相当于镇)和云南新军第19镇中,便有了重机关枪营的编制。1911年武昌起义前夕,清新军在直隶永平举行秋操,也就是大演习。与以前秋操不同之处,即是将机关枪科目列入演习计划。同时,为了搞好这次大演习暨机关枪科目的演习,清政府又重金一次性从德国购买重机关枪52挺,以每队4挺的标准,分编13个重机关枪队,编配到参加演习的标膏。

永平秋操刚刚开始,辛亥革命的枪声打响了,于是清廷急令演习停止,参演的部队多数编入讨伐革命军的战斗序列。其中参加镇压起义军的北洋第2、第4、第6镇,每标都有机关枪队,这样一来,攻鄂前线的北样新军中便有十来个机关枪队,配备重机关枪三四十挺。起义的革命军中也有重机关枪的装备,但数量远远少于北洋新军,估计不超过两个队,重机关枪不超过6挺。如此悬殊的对阵,造成了起义民军极大的杀伤与恐惧,重机关枪因此成为国内战争舞台中颗耀眼的明星,给作战的双方留下极深刻的印象。

除武昌战场外,辛亥起义的其他战场,云南、广西、广东等起义民军中也有少量机关枪在战斗中使用。李烈钧的赣军中所编的机关炮大队,实际就是机关枪大队。在广东北伐军中,也有机关枪营的独立单位(有说该营装备的是麦德森轻机关枪),北伐到南京后,更是将该机关枪营扩编成为机关枪团。但由于当时的民军都有虚张声势的现象,这机关枪圆的机枪是否也随着编制级别的提高而得到了增加,倒不一定了。

进入民国后,不久爆发的第一次世界大战,成为比十年前日俄战争更持久更大规模的重机关枪实验场。在国内,由于内战的需要,南北各军也进一步认识到重机关枪在作战中的作用,千方百计引进仿造,四川、金陵、上海、汉阳、广东、巩县、山西、东三省等兵工厂竞相生产其品种除依旧主要以马克沁为最多外,尚有奥地利石瓦兹洛色重机枪、法国哈其开斯重机枪以及该枪的日本仿制品38式重机枪和美国勃朗宁1917式重机枪等。除自己生产外,各大小军阀还通过各种渠道千方百计从国外直接购买重机关枪,特别是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西方列强大量的剩余军火正找不到买主呢,中国的内战正好给他们提供了一个倾销的大卖场,所以各国各式的重机枪源源不断卖到中国,使得在二十世纪二十年代,中国各路军阀一些精锐部队的重机枪装备到相当惊人的程度。江浙战争时,齐瘦元苏军第四混成旅曾将重机枪装备到步兵营.孙传芳五省联军摘系部队每团重机枪连的编制增至8挺。第三次直奉战争时,山海关前线奉军姜登选部重机关枪的配置达到每公里正面10挺的密度。另一方的直军彭寿莘第15师超编制三倍配备重机枪72挺。中原大战前的阎锡山晋绥军,不仅将重机枪普遍列装到每个步兵营,还有独立的机枪团的编制,每连不是国际上惯常的4至6挺的配备,而是每连27挺,相当于一般的两个机枪营的配各数了。冯玉样西北军东出撞关时,参加西安解图的高树勋旅,辖下有一个36挺制的机枪团。将机枪团编到旅一级,这编制也够怪的了。当然这只是个别现象,但亦可知西北军此时的重机枪应该不在少数北方军阀是如此,南方军阀也差不多,就在中原大战期间,四川军阀刘湘曾一次就从英国购进重机关枪3000挺。

所有这些都在说明,重机枪在二十年代,己经在中国各大军阀中普遍列装,并在战斗中扮演了相当重要的角色,然而一直到这个时候,二十年代末,轻机枪还极其罕见,还没有被人们所重视,甚至还不被人们所知道。

轻机枪的诞生晚于重机枪10年,中国仿制轻机枪也晚于仿制重机枪10年,而轻机枪登上中国战争舞台则晚于重机枪差不多20年。

中国最早仿制轻机枪,是1908年由广东制造军械总厂仿制的丹麦麦德森轻机枪。之后,是1915年开始由上海、湖南、山西仿制哈其开斯轻机枪,再之后,是1922年由金陵厂仿制法国1915年式绍沙式轻机枪、1924年东三省兵工厂仿制日本大正十一年式轻机枪、1927年天津造船所仿制的捷克式26轻机枪等。

但以上种种轻机枪,一直到中原大战时,产量都不高,战斗应用亦远不如重机枪.按说轻机枪制造工艺并不比重机枪更复杂,成本则要低许多,那为什么产量一直上不去,部队也迟迟不列装呢?主要还是受制于战术思想上的束缚。因为尽管第一次世界大战中,由于火炮密度的加大和重机枪的出现,使得原先那种以步兵连为基本战斗单元的情况受到残酷的挑战,步兵之间的间隔增大了,密集的忡锋队形改变了,但对于全部仅仅装备手动式步枪的步兵班来说,却仍然还没能成为一个独立机动和战斗的单元,步兵班也就并不需要或者说并不急需单独的支援火器。在残酷的笠模战中,人们也开始意识到神击到敌方前沿的步兵需要一种有着机枪那样密集火力的兵器来给予支援以压制敌兵,而重机枪显然不适合完成这一使命,于是,08/15机枪、莫西909机枪、刘易斯机枪、绍沙1915机枪等也曾短暂地应用于战场,但人们发现,这样的轻机枪,要么仍然笨重,比如08/15,虽说是轻量化了,但仍重达近20公斤2要么子弹持续力差,比如绍沙轻机枪,只有20发的装弹,在短点射这一战术还没有普及之前,只消几秒钟的功夫,一弹匣的子弹便已打光,而且因无战场快速更换枪管的设计,连续发射后枪管很快烧红报废。所以,既没有重机枪那样持续的火力,又不便像步枪那样可以上刺刀冲锋肉搏的轻机枪,在一战战场上得到的便基本全是垢病了。其实在一战中刘易斯轻机枪的表现是不错的,战争后期,对于刘易斯轻机枪的使用也逐渐摸索出正确的方法,但刘易斯的个头和重量对于一线冲击的步兵而言仍嫌过于笨重,加之刘易斯的使用己近战争的尾声,也就没能引起军方特别的重视。

一战中还有一件令人遗憾的事,即麦德森轻机枪没能得到很好的应用。该枪是世界上最早诞生的轻机枪,从它的设计理念和它的体积、重量来说,在当时来说最具超前意识,也就是说是最能和二十多年以后才兴起走红的轻机枪相媲美的,但大概仍然是战术思想上的原因,这支在其诞生二十年后曾经与捷克式竞争并差点成为国军制式轻机枪、并一直到了今天仍然被许多军队所青睐的轻机枪,在一战时却鲜有表现,默默无闻。总之吧,由于主要是以战术思想为主导的一系列的原因,导致了轻机枪在其诞生多年后一直受到冷遇,迟迟得不到普及。

中国一直忙于内战,和西方列强相比,许多战术的法则是先有实战而后有理论的,但可惜的是,轻机枪战术却也像西方列强一样,直到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十多年后,才伴随着德国军事顾问的到来和中原大战的经验教训姗姗来迟地登陆中国。

蒋冯阁中原大战时,流行一幅漫画,画面上蒋介石一手擎着轻机关枪,一手拿着大叠的钞票:冯玉祥是一手高举大砍刀,一手拿着窝窝头:阎锡山则是一手握着手掷弹,一手提着算盘。这幅漫画中的蒋介石手擎的轻机关枪,准确地描述了蒋军部队的特点,即轻机枪的大量装备。而这,也基本是中国战场上轻机枪首次大规模的亮相。据当事人回忆,蒋军摘系部队,每个步兵连的轻机枪达到9挺之多,而摘系中的教导第4师,装备的轻机枪似乎更多,其辖下的自动步枪营,每连即配备轻机枪40挺。当然这样的装备在蒋军中也应该不会是全部,但至少可以窥见当时轻机枪是如何高比例地配备于蒋军。蒋军的轻机枪配备是如此之多,但却并不代表当时中国其他军队的轻机枪也达到了这样的标准。参加中原大战的庞炳勋部营长刘树森的回忆中,有这样的文字,“在步兵第一线初次出现了轻机关枪声”。这位刘营长是久经沙场,却平生第一次听到轻机枪声,说明轻机枪在战场上的应用,到此时才初见端倪。

刘树森的回忆,代表了绝大多数中国军队的情况,但不代表特殊的情况。实际上,轻机枪最初在中国战场上出现,仍然可以追溯到辛亥革命时。在桂军骑将林虎率军北伐时,就曾申领到20挺轻机关枪,编成轻机枪两个连,并将其带到南京,编入陆军部警卫混成团。如果林虎所说的轻机枪就是现代意义的轻机枪的话,那这应该是轻机枪在中国战场第一次较大规模的出现。只是,林虎所带的这些轻机枪,并没有战例留下来,后继者也没有跟上,以后十多年的时间里,轻机枪一直默默无闻,中原大战中蒋军轻机枪的大量装备与在实战中的表现,令参战各方充分认识到轻机枪在步兵战斗中的威力。中原大战结束后,各路军阀均利用各种合法的和走私的渠道,纷纷向国外购进轻机枪。比如四川军阀刘湘,光是1930年的一次采购,便从英国的军火商人手中获得刘易斯轻机枪500挺。当然,最令中国人喜欢的,买得最多的,则是诞生于1926年的捷克造26轻机枪,即后来风靡中国战场二十多年的著名的捷克式轻机枪。有资料显示,光是1933年蒋介石中央军通过德商礼和洋行的一次订货,就包括捷克式轻机枪5000挺。而又一资料表明,截止到1939年,光是通过正规渠道,国府便从外购进捷克式30249挺。

辛亥革命更用不成除了外购,中国各地兵工厂还试图仿制捷克式轻机枪。继天津大沽造船所于1927年仿制成功后,1931年,由四川军阀刘湘控制的重庆武器修理所又仿制成功,接下来,1933年,由广东军阀陈济棠控制的广东兵器制造厂也开始仿制。到1935年,国民政府兵工署得到了该枪的全套图纸及枪件所用材料规格,交巩县兵工厂进行大批量仿制,并确定以该枪为国军制式轻机枪。从这以后,轻机枪的生产从最初的种类繁多变成捷克式一技独秀,从小规模的半手工生产变成集约化大批量的生产。抗日战争爆发后,全国各地兵工厂全部集中到以重庆为中心的大后方,第11、第21、第31、第40、第41、第51、第53兵工厂、西北制造厂城固分厂、广元分厂等凡有生产轻兵器能力的兵工厂全部按统规格投产捷克式,以供应前方之需。这期间,生产出品的捷克式轻机枪数以万讨,极大地支持了抗日战争。

轻机枪的生产自抗战后是一枝独秀,但中国军队装备的轻机枪却仍然是万国造。因为尽管捷克式成为国军制式轻机枪,但由于国军中军系庞杂,原先生产和外购的品种尚未用尽,又加以苏炎等国的外援,所以国军各军系中,也仍然是有什么就装备什么,苏式转盘枪、日式歪把子、美式勃朗宁、比利时勃朗宁、瑞士启拉利、丹麦麦德森等,什么都有。

到了这时,轻机枪已经在步兵的编制中普遍列装,当然不同的军系、不同的部队,装备数量是参差不齐的。一般来说,装备较完整的部队每个步兵连有轻机枪9挺,差一点的6挺,再差点的只有3挺。但不论多少,轻机枪在步兵中的重视和度却都是一致的,轻机枪的战术也越来越得到了正确的运用。

总而言之吧,在中国的战争舞台上,重机枪更早的亮相成为战争中的一个主角,而轻机枪在诞生很多年来,一直扮横着不被人所知的小角色,直到中原大战时,方才突然一下子红火了起来,之后,才越来越多地抢到了舞台正中,成为一个耀眼的明星,与重机枪一起,联扶上演了一出又一出的大戏。

二、轻重机枪的打法是不一样

的在近些年新拍的战争影视中,我们看到的轻机枪的射击,总是连续扫射,估计导演的安排,是非要将那20或30发的弹匣全部口气打才肯更换镜头不可的。这样处理很过瘾,可能也很好看,但实际上这与真实的情况完全相反。

先说说重机枪怎么个打法。和电视剧中表现的不同,在更多的情况下,重机枪属于压制火器。其射击距离往往在800米以上,甚至达到2000米。在一战的绝大多数情况下,在二战的相当多数情况下,重机枪的火力配系,是每一挺机枪负责一个打击区域,这个区域是固定的,是事先标定好了又经过试射的,所谓标定与试射,就是装定表尺对需要打击的距离试射几枪,然后看看弹着点是否与标定值相吻合,如不吻合则进行调整,直至完全吻合。

这是不是有点像火炮的射击方法了呢?是的,那时的重机枪的使用方法就类似火炮。战斗中,重机枪的高低机和方向机基本是固定不动的,并不像有些电视剧中表现的那样晃来晃去地扫射。那有一个疑问,即这样固定了高低与方向的射击,会不会将发射的子弹全部打在一个点上呢?不会的,因为射程远,依靠子弹的自然散布,就很容易形成一个弹幕,给敌人造成面的杀伤。

那时的重机枪,有一个战术,叫作超越间瞄射击,即通过远距离射击形成的高弹道,使子弹超越己方神齿的步兵,对敌人的冲击队形实施拦阻与压制,这个时候,机枪的瞄准具是不起作用的,因为射手根本看不到敌人,他只要按照事先的标定稳住枪搂火就是了。一旦敌方步兵越过了重机枪事先标好的打击区域,则再转换标定,对下一个区域进行拦阻,但这个转换却并不是由射手根据目测自主完成的,而是经过观察与指挥等一系列程序进行的。总之吧,二战以前的重机枪,好多时候是很像火炮的使用方法的组轻机枪的射击方式与重机枪截然不同,它的射击方式主要的是短点射,而非连续射短点射,就是每扫一次扳机控制25发,而实际上,在旧中国的战斗中,老练的机枪手往往每次只打2-3发的短点射。

为什么要用短点射呢?

一是保存自己的需要。轻机枪的主要任务是伴随一线神击的步兵小分队(主要是步兵班),遂行压制与支援任务。这样的任务,就注定了轻机枪不可能像重机枪那样在距敌800米甚至更远的距离上较长时间不变换位置地开火,而必须是步兵忡到哪里,它就伴随到哪里。也就是说,轻机枪往往是在敌兵用肉眼能够清楚地看到的距离内进行作战在轻机枪最活跃的民国时期,一线步兵装备的全都是三八、中正、水连珠等手动步枪。这样的步枪射速漫,但精度高,而这类步枪的主要射击方式又与今天的突击步枪不同,它们主要是进行精确瞄准射击,要求的是每一颗子弹消灭个敌人。

那时,年线步兵往往缺乏像今天这样配套的步兵火炮的压制与支援,轻机枪便成为对方最危险的兵器,因而也就成为对方集中火力打击的首要目标如果那时的轻机枪都象像影视中的那样扣住扳机弹匣内子弹不打光不松手,会很快被敌人锁定位置,然后会集中多支步枪和轻机枪瞄准射杀。因此,为了不被敌人射杀或少被敌人射杀,机枪手便只能采取每扣一次扳机发射两三发子弹,并且打一下或打几下就换一个地方的方式,在敌方士兵还没能判定我射击位置和对我进行瞄准时快速转移至新的位置。

当时的轻机枪多数没有单发射击的选择,控制射速全凭射手的经验,老练的机枪手往往将射击速率控制在两到三发这样的短点射,甚至可以打出单发的效果来。这看起来像是今天自动步枪的射击方法了。没错,轻机枪在当时的射击方式,真的就和今天的自动步枪差不多。

二是枪管寿命不允许。早期的重机枪,为了保证在连续射击时枪管不至于过快发热导致受损甚至报废,往往用很粗笨的水桶套住枪管,用水来冷却枪管,是为水冷式重机枪。马克沁重机枪即用此法。也有的不用水桶,而采取加大枪管直径并在枪管外增加螺旋形散热片的方式,其目的仍然是为增加连续射击的持续力,是为风冷式重机枪。晗其开斯重机枪系用此法但采取这样的冷却方法后,机枪往往很笨重,不过对于基本是采取远距离固定射击方式的重机枪来说,倒也没什么大的不便。可轻机枪就不同了。

轻机枪的使命是伴随步兵机动,直接压制和支援,枪太重了就带来机动的不便。一战时,为了为冲击的步兵提供直接的支援与压制,德军曾将08重机枪取消三脚架而用两脚架以减轻重量,作为轻机枪使用,但仍然使用粗笨的水桶冷却枪管,使其重量仍然达到19.5公斤,让担负冲击任务的步兵望而生畏,这也是轻机枪在其诞生后多年不能得到认可的一个重要原因,后来的捷克式26轻机枪采取了可以快速更换枪管的方式,可以有效避免枪管受损,但更换枪管对于与敌纠缠在一线的步兵来说,也不是那么一件轻松的事。于是,尽量避免连续射击以使枪管很快发烫受损,也就成了一种对机枪的爱护措施。

三是子弹数量的限制。重机枪多采用弹链供弹,每个弹链一百发二百发甚至更多,可以提供不间断的火力。轻机枪受枪重的限制,多采用弹匣供弹。在民国时期,以捷克26式为主的轻机枪,其弹匣装弹只有20发,如果像电影电视剧那样的射击方法,那么这20发子弹会在两秒钟打光,打光以后怎么办呢?可以再换弹匣。可在一线激烈的缠斗状态下换弹匣,毕竟不是任何一个机枪手愿意做的事,是在无奈的状况下被迫做的事,是谁都想尽量减少的事。

怎么减少呢?节约一点打,就能有效增大战斗的持续性。再说了,在民国时期,不唯我军,即便是国军,子弹也是相当宝贵的,而即使子弹够用,一挺轻机枪,加上射手,又能随身携带多少子弹,按一个基数的两倍计算,也不过四五百发子弹,要是都像电影中那样的打法,顶多能打上两分钟三分钟,子弹也就打光了:可哪一场战斗是能够在两三分钟结束的呢?那时,我军也好,国军也好,后勤供应能力都极其有限,子弹的供应,除了步兵随身携带,基本没什么其他途径。稍稍对民国战史有兴趣的可能都知道,在当时,携带两个基数的子弹坚持战斗几个小时甚至几天时间的例子比比皆是,所以在那个时期,子弹对于机枪手来说,都像宝贝一样,根本不可能像电影电视剧中表现那个打法的,轻机枪用短点射,在二十年代后期开始,已经被摸索总结出来,这是任何一个机枪手都知道的。

实际上,在长期的战争中,不论我军还是国军,还是其他军队,对轻机枪的战术地位的认识和使用方法,都是一致的。淤护战争时,时任国军左翼军总司令的陈诚在对机枪手讲话时,有一段很风趣的话,他说2日本人打机枪,都是“啪啪啪”、“啪啪啪”的主发点射,那意思似乎在问我们“怕不怕”、“怕不怕”,我们有些新的机枪射手,由于不会打短点射或不知道打短点射,便用“啪啪啪啪啪”的连续射击回答敌人,就像是在回答“怕怕怕怕怕”,结果往往被敌人打死,而老练的机枪手则用一击两下的短点射回击敌人,那意思就是在告诉敌人,“不怕”、“不怕”,这样敌人反倒怕了。

陈这段话,很通俗地讲明了轻机枪应该采取的射击方法。在我军许多战争年代的回忆文章中,在赞扬某个机枪手时,也多用“又听到那熟练的4嗒’、’嗒嗒’的不急不慢的轻机枪的短点射的声音”。这说明的是同一个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