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军事穿帮:民国军史中的以讹传讹
21774700000030

第30章 民国与战国的战斗队形是不一样的

这标题似乎有点吃饱了不饿喝足了不渴的意味,实则不然,不信您看前几天中央六台演的那个《马石山十勇士》中敌我双方的战斗队形,大概一个中队的日本兵在遇到八路的袭击扫射时,整个队伍挡然不动地依然保持着点名时列队的队形举枪还击。还有《大刀》呀,《亮剑》呀,《中国远征军》呀等,你看那阵式,让人简直就不敢相信这到底是两千年以前春秋战国时代的打法呢,还是机枪大炮普遍应用于战场后火器时代的打法,大概导演们认为,打仗与打架就没有区别,战国时代冷兵器时代的战术与民国时期火器完全主导战场后的战术就压根没有区别。

战争的最初形态的确就和今天喝多了洒的两伙人打群架没有什么区别,战前没有计划,战时不讲究队形,胡乱打一气。但大概到了殷商时期,战术史上便发生了第一次革命,这就是阵的出现。到了春秋时期,阵走向成熟,此时的战斗,便已经完全区别于一般酒鬼的扪架了。比较显著的特点是,阵形的变化增多,战斗纵深加大,阵形更加灵活。经过训练的常备军在战斗中,各兵种、各战斗单位按作战任务布阵,按照统一号令进、退、攻、防,有条不紊,表现出极强的组织纪律性。实际匕即使这时的阵形,也远远胜过表现二十世纪的电影《马石山十勇士》中的战斗队形了。

火器应用于战场后,先是线式战术,再是纵队战术,然后是散兵线战术,战术的革命接二连三地爆发,并一次比一次更加成熟起来。

散兵线战术,是自十九世纪四十年代线膛抢应用于战场后出现的新的战术。用最简单最外行的话来说,就是步兵在作战时,兵与兵之间是拉开了档子保持一定的间隔的,它和早先的线式战术的区别是有一定的纵深,而不似线式战术那样几乎没有纵深。这之后又出现战术的几次革命,如集群式散兵战术、梯次快速集群战术、合同战术等,但这些却主要是兵团战术,一般电影中(军教片除外)所表现的却往往不是兵团战术,因而这里不讨论。从清末编练新军一直到四十年代末,散兵线战术贯穿于整个近代,成为现代战术的内核。

民国时期,从北洋陆军开始,到大革命时期的北伐革命军,到从旧的营垒中杀出的工农红军,到抗战时到解放战争时的国共两军,基层指挥员在遇到突然情况时,用的最多的一句口令,大概就是“散开”了。抗战前商震三十二军中流行的一首军歌中的第一句就是“上起刺刀来,兄弟们散开。”“散开”,其实就是散兵线战术最最基本的法则。因为连发枪(指区别于单发装填的步枪,如套筒枪、毛瑟步枪、三八步枪等)的出现,使步兵受弹密度大大地增加,因而要求步兵在接敌运动中以疏开队形前进,与敌遭遇时则迅速拉开间隔成散兵线,利用地形,如明敌情,展开战斗。

因为火器的发展,步兵攻防的正面与纵深也是不断变化的北洋练兵之初,大概在1895年前后,规定营的接敌正面在三百五十步上下。这是当时机枪基本没有应用于战场时的正面宽度。到了后来,日俄战争中机枪大量应用,北洋练兵操法中重新规定营的接敌正面为500米,队(连)的正面为150米。依此算下来,考虑到纵深梯次,每棚(班)的接敌正面坐在40米左右再考虑班组攻击的纵深队形,每个战斗兵之间的问隔应在37米之间再后来,随着炮兵火力的加强,也随着机枪、手榴弹广泛应用于战场,使步兵受弹密度进一步加大,步兵攻防的正面与纵深也就随之加大了,至;第一次世界大战时,西方一些军事强国规定连的进攻正面最大可达300米以上,到了二战时,许多参战国军队步兵排的攻防的正面即已经增大到了300米。中国的情况与列强不能比,但无论如何,抗战时解放战争时的步兵攻防正面,总不能比北洋时更低吧,总不能比战国时更低吧。

当然,这个正面与纵深不是死的,根据不同的地形与任务,它的伸缩是很大的,有时可能会相差10倍以上,而且也经常会发生不预期遭遇战,一时来不及展开兵力的情况也是有的,所以,像电影中表现的那样打仗时你挨着我我挨着你猖集在一起的情况也不能说绝对没有。但,极少。而且如果是受地形限制,一般会成梯次地布置兵力,一波泊耗了再上一波:如果是发生不预期的遭遇战斗,突然受袭的部队一旦反应过来,不用指挥员命令,经过训练的士兵们也会很快地疏散开来拉太兵与兵的间隔成散兵线组织战斗。粟裕将军在抗战时的一次战斗总结中,就曾这样讲到,“敌善于利用地形地物,一闻枪声后即能迅速跳入草丛中利用地形隐蔽射击,以抗拒我军。”1942年,山东军区反“扫荡”战术初步总结中,也说鬼子“非常注意利用地形、地物,特别注意利用地形死角运动与停止(山坎、小陡崖等)”,怎么可能会像《马石山十勇士》中的日本兵那样在通袭时就那么一动不动地保持着受阅的队形举枪还击的。

许多刚刚考入军校的新生往往会提出这样的问题,说怎么一个排的防御正面这么宽(今天我军步兵排的防御地幅最高可达800×1000米,每个步兵班的防御地幅最高可达400×500米),每个战斗兵之间的问隔怎么这么大,而他们得到的回答最多的则是“你们上了电影的当了吧。”

的确,我们从近三十年新拍电影看到的步兵班的防御正面,差不多只在几十米甚至更小的区间内,战斗兵之间儿乎没有间隔,都是那么你挨着我挨着你肩并肩地打仗,还甭管是防御还是进攻,甭管作战的地形是街垒还是地,甭管这电影是表现鸦片战争的还是表现解放战争的。

有的网友提出,说中央台播放的些纪录片中,也往往会出现我军演习的部队成密集队形冲锋的场面,这又是怎么一回事呢?这是因为,这样的镜头能产生强烈的视觉神奇效果,对于扬我军威、对于唤起青年学生们对军旅的兴趣能够起到很大的震撼作用,所以包括中央七含在内的许多电视工作者都愿意抢拍这样的镜头,许多电视台在后期制作时,也喜欢反复地使用这样的镜头。但必须明白的一点就是,用于扬威的场面与实际作战的动作是有区别的。要是有机会到军队院校去调看一些专门用于教学与科研的录像,就会发现,那种密集呐喊着冲锋的场面其实是少之又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