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幻情心安归处
21771400000099

第99章 太子殿下

“无论如何,你在爹的眼中都是独一无二的!”这是他爹留在世上的最后一句话,他到了此刻才真正的明白了他的意思……

爹为了保护他隐姓埋名地躲了一辈子,可是还是没有躲过被杀的厄运;还有师父……他何德何能?他不过是一个连亲生父母都视如敝屣的弃子……也许从一开始,爹就不该救他……

为什么真心待他的都是与他无关的人,而他的至亲呢?!

为什么他要流落江湖而承受这样的命运,而另一个却能享受着锦衣玉食无忧无虑地斗蛐蛐……

他从来也没想过要去争什么,却有人却强行地将他拉入了这些对他而言远在天边的利益纠葛中。若不是这些纠葛,他不会被仇恨蒙蔽了双眼而害死了石静,还赔上了他和石晓的感情……

他现在什么都没有了,也回不了头了,却还要背负着一辈子的愧疚,凭什么?!

既然回不了头就索性不用回头了吧!既然他已经被卷入这些利益的纷争中,就不能指望他只承担后果而不享受权利!

既然不想给他,就别怪他自己去夺回来!

李君如捏碎了手中的茶杯,血顺着手腕流了下去,而他却置若罔闻……

这晚,是这么久以来李君如睡得最沉的一个夜晚,明天的一切都将不一样了……

这天朱瞻基莫名的有些烦躁,他看着手中的奏折,眼前的这一堆是那些没事找事的言官又在弹劾某某某,将那些被弹劾的人说得祸国殃民、罪大恶极,不除不足以平民愤似的。

其实在他看来,那些事不过可大可小,哪有这般严重!另一堆是吏部喊缺人,户部喊缺钱,工部不想干事的,还有阁部几个大佬隔三差五发发牢骚动,不动就请求乞骸骨致仕的……父皇这段时间还被那些住不惯北京的南京遗老们撺掇着迁都回南京……

朱瞻基看着这些奏折,感到有些头痛,他索性将手中的奏折往桌上一扔,看了看身边随侍在一旁的太监何金。

“何金,你来帮本宫将这堆奏折分分类,有内容要处理的留下,没事找事的丢给阁部自己去处理!”

有些时候他越看那些言官奏折就越火大,这些人天天就知道找茬,看所有人都不顺眼,仿佛天下就他们活得跟圣贤似的……而阁部的那几位不想得罪这帮人,就将这些奏折一股脑地丢给他,仿佛他就不怕那些漫天的口水似的,要知道他已经被他们弹劾过好几次了,说他整日好骑射、斗蛐蛐,贪玩误国了……

何金一听,赶紧跪了下来,将头磕的如捣蒜。

“殿下饶命!太祖皇帝有明令,内侍不得干政,若是被皇上和朝臣们知道了,老奴死无葬身之地啊!殿下饶命!”

朱瞻基看着他紧张的样子,有些好笑。

“又不是让你干政,你紧张什么!只是让你看看这些奏章里面哪些要处理的,哪些可以缓缓,哪有这么严重!”

何金一听,将头抬了起来,却是一脸苦笑。

“殿下太抬举奴才了,奴才自幼就进了宫,就没读过书,别说看奏章了,就连里面的字都不一定认得全,又哪知道里面轻重缓急?”

朱瞻基听得皱了皱眉,说道:“你们都没读过书吗?平日里也没人教你们吗?”

何金闻言更是苦笑:“殿下,若不是穷苦出身,饿得实在过不下去了,谁会进宫为奴?又有哪家父母舍得自家的孩子净身?谁还有钱上私塾?太祖和成祖皇帝都是一代雄主,都对内侍防备甚严,生怕内侍干政,又哪会找人教奴才们念书?”

朱瞻基闻言心中一酸,说道:“内侍****都是皇帝自己做得不好,才导致大权旁落的,只要自身清明,又何怕身边的人识文断字!”他叹了口气,说道:“哪天本宫跟父皇说说,让他在翰林院找人有空教你们读读书吧!”

何金闻言大喜:“谢殿下!”这位太子殿下虽然有时候贪玩了一些,但的确是宅心仁厚、善于纳谏的。

朱瞻基想了想,吩咐道:“你去司礼监找找,看看有没有通文墨的内侍,叫过来,多少能搭把手也好啊!”同情归同情,但眼下若找不到人帮忙,不是累死自己,也得被气死了……

何金应声退下了,他出了门之后,绞尽脑汁想了起来,终于想起一人,如释重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