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幻情心安归处
21771400000164

第164章 囚居

梁震点点头,说道:“公子的话在下会如实转告,不敬之处还请二位恕罪!”能成为锦衣卫指挥使,梁震察言观色的本事自然不差,一看李君如的长相,再一想两人之间的态度,也猜了个十有**,虽然不知朱瞻基会如何处置李君如,但他却特意交待过不得怠慢,因此梁震也不敢得罪二人。

说完,梁震告罪出去了。不一会儿,房门打开了,进来一个着锦衣卫制服的女子,也向石晓告了个罪,然后将石晓身上的东西都搜了出去。待所有人都走了以后,李君如看向石晓,有些责备。

“你跟进来做什么?!”她难道不知道他这一进来就不知道什么时候能出去了,或者,出去的只能是他的尸体……

“你就是不让我进来,过几天我也会自己摸进来,还是这样省力些。”石晓无所谓地笑了笑。他难道不知道吗,只要能在他身边,她在哪里都是一样的。

“你后悔了吗?”他的一番付出居然换得如此下场。

李君如对着石晓温柔地笑了笑,摇了摇头。

“只是委屈你了!”

公元1425年五月,明仁宗朱高炽意外身亡,死因不明。皇太子朱瞻基于六月正是登基称帝,次年改元“宣德”。

宣德元年八月,汉王朱高煦以为时机成熟,效仿成祖皇帝朱棣起兵举事,派枚青到京师秘密联络英国公张辅作内应。没想到张辅却将枚青灌醉了之后绑了献给朝廷,并主动请缨带兵平叛。宣德皇帝亲自多次劝降,枚青执意不肯背叛故主,只求一死,朱瞻基无奈,成全其义,并答应对枚青的家人既往不咎。起初,朱瞻基并没有派兵征讨,而是修书一封派人送给朱高煦,规劝他罢兵。

但朱高煦对宣德皇帝的劝告置之不理,仍执意起兵。面对如何平定朱高煦的叛乱,朱瞻基决定亲征。皇帝亲征的消息极大地鼓舞了六军将士,使民心迅速安定下来,动荡的局势有所缓和。

有人说朱高煦曾经请居南京,这次他会率兵攻取南京。朱瞻基则另有一番见解:济南城池坚固,朱高煦不会冒险攻打;叛军的家属都在乐安城,因此朱高煦也不会南下攻取南京,只有固守乐安。

正如他所料,朱高煦知道新君亲征,竟然没有了主意,在乐安束手待毙。朱瞻基令平叛大军将乐安四面包围,但没有发动攻势,而是将劝降信射入城中,继续劝谕朱高煦出城投降,同时在城中扬言只是首恶必惩,协从不问,绝不问罪城中百姓。

盐帮众人也在城中大肆宣扬当今圣上仁厚爱民,宽大为怀,乐安城里人心惶惶,城中守军军心动摇,士兵皆无心守城,溜出城外投降的人比比皆是,就连汉王府中也接二连三地有人不告而别。

此时的朱高煦已经彻底绝望,私下派人来请降。叛军中的王斌等人宁愿战死,坚决阻止朱高煦投降。朱高煦被吓破了胆,从小路跑出来投降了朱瞻基。大臣请求将其立地正法,朱瞻基顾及亲情,没有同意,而是将朱高煦押送回京,废为庶人,禁锢在西安门内。朱瞻基特意将乐安改为武定州,而后班师回朝,普天同庆。

朱高煦出城投降后,按照惯例,皇帝要指派一个人当众数落他的罪行,朱瞻基便让杨士奇随便指派了一位御史……

没想到这位御史竟然将朱高煦骂的狗血淋头、精彩万分却不带半个脏字,整顿斥骂声音洪亮、条理清晰、义正词严将朱高煦骂的肝胆俱裂,趴在地上瑟瑟发抖……

这精彩的一幕让朱瞻基印象深刻,觉得这人是个可造之材,当场让此人巡按江西,多多历练……

那位御史名叫于谦……

事后,朱瞻基仅斩了王斌、朱恒等首犯六百余人,胁从者不问。

被擒后的朱高煦仍不思悔改,常在牢中大放厥词,甚至竟趁朱瞻基看望他之时突然将朱瞻基绊倒,然后哈哈大笑。朱瞻基气极,命人用大缸将朱高煦压在里面,使其不能动弹。谁知朱高煦竟然天生神力,顶着大缸到处走,朱瞻基忍无可忍,命人在缸顶放置了烧红的碳块,等到碳烧完了的时候将缸掀开,发现里面的朱高煦尸骨无存。

这段时间,李君如在牢中住的倒也自在,朱瞻基除了没给他自由,其余的所求必应,吃穿用度更是丰厚。

他说他想看书,梁震将修《永乐大典》时从民间搜集来的藏书搬了许多过来,任他挑选;他看石晓实在无聊,建议她练练字,于是梁震便送来了许多名家字帖及珍本拓件来,居然让性子如此跳脱的石晓慢慢练出一笔好字来。

最让人哭笑不得的是朱瞻基估计是怕他寂寞,居然在一堆圣贤书里让人夹了几本名唤《驭妻术》,实为春宫图的画册送来。上面的内容图文兼备,精彩绝伦。还好石晓对于那些之乎者也的书籍不感兴趣。

他乘石晓不注意偷偷将书留下,仔细研究了一阵,正兴致勃勃地准备找石晓来试试,却不小心被石晓发现了。结果石晓大发雷霆,狠揍了他一顿不说,还将那些图册放在他的眼皮子底下到处都是,却一连二十多天不让他碰她。

结果他只好将书原封不动地送了回去,重新拿起了他的医书。没想到石晓当晚穿得风情万种、花枝招展的来诱惑他,正当他火急火燎的准备开工时,石晓却一脚把他踹下了床,说他姿势不够标准,叫他拿出范本来对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