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月后汉匈联军步骑三万经并州上郡榆林入塞,在榆林魏越拜谒并遣人重修了蒙恬、扶苏庙,这里是蒙恬抗击匈奴的驻地,榆林此时尚未设县,却已有了这个名字,原因就是秦军在这里种植成排榆木为边界。
先秦时各国边界便是挖掘浅沟、堆积低矮土垄,或者种植树木为界限。
入塞后魏越率领前军八千骑沿着官道向东跨过黄河后进入西河郡,又抵达汾水东岸,太原郡的中都县,即秦平陶县,未来的平遥县。
此时此刻,南边的河东郡已乱成了一锅粥,汉军防线两次被攻破,丢失郡城安邑,汉军防线被叛军推到黄河边上,并被彻底分割。在河东郡,汉军只剩下桥头堡式的据点,以牵制叛军兵力的同时方便后续平叛军渡河。
与太原、雁门守军汇合后,太原郡司马杨奉详细介绍着河东军情:“三辅兵马过风陵渡进驻蒲坂、河北二县与白波军渠帅韩暹部两万余对峙;中条山东南大阳、东恒二县尚在我军之手,余下十五县尽落敌手。”
听杨奉一本正经称呼韩暹为白波军渠帅,魏越总觉得有一点点小小的成就感。
杨奉是他在西路军时朝廷从北军五校抽取下放给他的军吏,是河东杨县人,徐晃的同县老乡。本该是白波军二号人物的杨奉,在自己影响下从强大的宿命中摆脱,走上了另一条路线。
自己的影响力日益强盛,这种现象会越发的多,虽然会让自己失去‘先知先觉’的优势,可这种变化在可控范围内,那一切变化都将增长为自己本身的优势,这种实实在在的力量优势,可比理论上的先见要重要的多。
看着简略的地图,魏越摸着下巴沉吟,见他思考,杨奉便闭口微微垂首。没有赶上南匈奴一系列战事,已是杨奉极大的遗憾了。作为杨县豪强,杨县被白波军攻取后,杨奉的实力受损,影响力日渐下降的同时还遭到了原先友军的怀疑。
唯有不断的胜利,才能弥补杨氏一族在白波军扫荡中的损耗。
河东的形势已到了山穷水尽的地步,只要白波军渠帅韩暹攻陷蒲坂、河北二县后,将一举切断关中军队渡河强攻的可能性。不需要多少精锐守卫,两万人就能隔河将关中兵马堵住。这样一来,张举所部恢复元气的精锐叛军就恢复了机动能力,可以自由侵攻。
至于中条山南边、东南的大阳县、东恒,对叛军来说打不打并无什么意义。因为中条山势北陡南缓,十分利于从北向南侵攻。叛军要打这两座县城,打下后也没有什么意义,有中条山天险,阻敌效果比两座靠近黄河的县城有意义,否则反而会分摊宝贵的兵力。
哪怕汉军渡河,从中条山南向北攻击,极其不利的地势会极大的降低进攻效率。而叛军,万余人据险而守,足以将南面汉军堵住。中条山的地势,是春秋时晋国得以发展的屏障,偏偏这个屏障又不会限制晋军南攻。
“未曾想形势恶化到此般地步,此战我军无援矣。”
魏越握着白羽箭轻轻敲打地图上蒲坂周围,绷紧的丝绢地图滋滋作响,围绕地图而站的一种校尉、司马感受到了魏越毫不掩饰的气愤:“三辅军马抵御西面叛军尚且捉襟见肘,今又能挤出多少兵马防御蒲坂?”
河北县丢失与否并不重要,关键是蒲坂,蒲坂本身就是一个大渡口,是河东与关中交流的必要通道。
“蒲坂对关中防线之重要,犹如孟津于雒都。我若是张举,要么挥兵侵攻河内与黑山军汇合,要么分遣精锐择地渡河入袭关中,如此足以一举搅乱关中防务。若大军袭破蒲坂,那张举部自东入寇关中,左将军皇甫嵩、前将军董卓遭受前后夹击,又岂能长存?”
魏越说着也是心惊不已,河东郡就是如此的重要。
关中军队没有余力坚守蒲坂,他们的实力只能与凉州叛军集团相持。蒲坂失守,张举率军渡河杀入关中,关中防线会崩溃。届时,关陇合成一体,所谓的雍凉、西州集团就会出现,这个雍凉远比董卓为首的雍凉集团还要恐怖。
董卓为首的雍凉集团是军事为辅政治为主的集团,是可以通过政治手段沟通、妥协、瓦解的;而凉州叛军主导的雍凉集团,则是纯粹的军事集团,有强烈的政治诉求。要么打掉这些人,要么答应他们的诉求,再要么等这帮人玩累了,玩不动了才能进行有意义的沟通、
难道要自己分兵从河东横穿,去协助防守蒲坂?
若用兵迅速,三五千骑兵能在叛军反应、拦截之前抵达蒲坂,协助防守这个重要的咽喉要道。
可凭什么自己要冒着分兵被歼灭的风险去给朝廷擦屁股?
沉吟良久,魏越问:“今张举主力何在?”
“难以确定。”
杨奉说的脸色不太好看:“叛将张举多立虚假旗号,我军探骑无法获知其真假。故,张举主力何在,我等委实不知。”
另一名太原郡的司马也开口:“叛军多精骑,严密封锁道路,相持至今我军斥候折损颇大。”
魏越缓缓点头,一笑:“看来张举图谋不小,不过本侯可以断定,张举绝然不会率兵西进关中。”
手中箭杆重重在关中长安一带点着:“固然,张举西入关中与凉州叛军夹击长安,会有一番奇效。然而,前将军、左将军皆非庸才,其实能速破的?若张举不能速破,那我军尾随其后入关中,到时我新锐之军夹击他久战疲军,焉能不胜?”
环视一圈,魏越笑道:“关中犹如囚牢,以张举之惜命,岂会亲身涉险?”
“比之西入关中与凉州叛军合流,若张举东入河内与黑山军会师则好处多多。首先,南能侵攻雒都威压朝廷,以泄积怨;其次,与黑山军会师后,张举便有了一条纵横天下的退路。不论是渡河侵攻黄巾肆虐之兖州、青徐二州,还是东入冀州,都有数种退路。”
停顿片刻,魏越敛去笑容:“西入关中,兵败则身死,绝无幸免之理。若是东入河内,兵败之余大可逃窜他处,苟延残喘于一时,若侥幸自幽州出塞,岂不大幸?”
都尉鞠义听着皱眉,抱拳:“张举曾为国之爪牙,精熟于战鲜有败绩。难道,张举就看不清西入关中一事虽有大厄,若成功,却有逆转天下形势之效?”
黑山军虽然有百万之众,可其领导阶层的出身,以及构成主力就决定了黑山军的威胁有限,远不如凉州叛军破坏力大。与黑山军合流,张举固然有不少退路,可难以改变汉朝廷的优势地位。
想要破局,张举唯一的选择就是打破关中,将虎狼一样的凉州叛军放出囚牢,雍凉一体足以形成霸秦之势。到那时,眼皮子底下的雒都随时都可以攻打,到时朝廷必然处处被动,会在雒都附近被牵制大量的军队,浪费太多的资源。
鞠义都看的明白,若是他就是再危险,也要去关中搏一搏。可魏越却自信的判定张举犯傻不会去关中,这种不符合常理的判断怎么能让鞠义信服?
“因本侯率兵入塞且近在咫尺。”
魏越说这话信心十足:“张举并无把握能速破前将军与左将军,而他兵力、形势占优时尚且为本侯以寡击破,自然如今亦不愿与本侯厮杀。故,入关中,看似能破朝廷大局,却因本侯之故,张举不得不放弃。”
他可以想象,若自己再以劣势兵力击败优势兵力的张举,以张举的刚烈脾气,宁愿自杀也不会再跑了。张举不想死,也不想再败给他,唯一的选择就是避免与魏越正面硬抗。
魏越说着握着箭杆在蒲坂处轻轻点了点,微笑道:“以如今关中兵力之紧张,根本守不住蒲坂。为何,韩暹部两万余人却攻夺不下蒲坂?别说蒲坂,就连近在咫尺的小县河北也能固守至今?依我看,这便是张举迷惑我军之举动,意图逼迫我军驰援蒲坂时,设伏败我先锋,也好挫伤我军士气,振其军心。”
“我军若受挫,张举自可悠闲侵攻河内。想来,不久之后蒲坂求援使者将至。”
魏越说着敛去笑容,扭头道:“传我将令,令后继黄盖部改入界休休整,我军后日拔营沿汾水而下,先拔永安,再破杨县。此二县夺回,张举意图难以隐匿,其军自显。”
说着魏越看一眼自己的军司马宋武,宋武神态沉稳,缓缓道:“若如此,我军抵达河东郡界时,黄校尉所部正好能入界休,看压我军项背。”
魏越可不想只带着前军八千骑与张举交手,起码需要一支放心的力量坐镇身后,免得张举分兵断自己的退路。毕竟这里是沿着汾水南北展开的临汾盆地,适合骑兵逃跑,也非常适合骑兵冲杀。
若张举设伏突然袭击,会极大的削弱自己具装骑兵带来的决战优势。
具装骑兵的优势就是决战,而不是遭遇战,具装骑兵的优势很大,发挥这种碾压效果的条件也多。有很大的优势,也就有劣势,比如爬坡仰攻或河滩边土地松软的地带,就十分不利于具装骑兵。
没有具装骑兵在决战时的碾压打击,自己兵力差张举三四倍,魏越不认为在遭遇张举主动攻击后,自己还能有多少优势可言。
再说了,张举已经吃了具装骑兵的亏,想来多少有应对准备。故,魏越不愿意与张举硬打,带着汉匈联军沿着汾水向南推进就可以了。至于关中、张举、河内、天下形势,这是朝中公卿该考虑的,与他无关。
握紧手中的军队,等待雒都天变就可以了,他已经有了不败的余地,可以更从容的应对天变后的局势。
只是,他真的可以这么悠闲的躲在河东观望局势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