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传记西方将帅简说
21769100000083

第83章 尼古拉·瓦图京

人物简介

尼古拉·瓦图京,(1901年12月16日-1944年4月5日),苏联统帅,大将(1943年),苏联英雄(1965年5月6日,追授)。

生平介绍

尼古拉·瓦图京于1921年加入苏联共产党。1920年参加苏军。毕业于波尔塔瓦步兵学校(1922年)、基辅高级联合军事学校(1924年)、伏龙芝军事学院(1929年),伏龙芝军事学院战役系(1934年)和总参军事学院(1937年)。国内战争时期,在卢甘斯克、旧别利斯克地域参加对马赫诺匪帮作战。国内战争后,历任排长、连长、步兵第7师司令部参谋。1931年-1941年历任师参谋长、西伯利亚军区司令部第1部部长、基辅特别军区副参谋长、参谋长、副总参谋长兼作战部部长。

战争经历

瓦图京,1901年12月生于苏联别尔哥罗州切普希诺镇。1920年4月参加苏联红军,从此踏上戎马生涯。瓦图京先后任排长、连长、参谋、师参谋长、军区司令部第一部部长、副参谋长、参谋长、方面军参谋长、司令、苏军总参谋部副总参某长等职。在此期间,他先后毕业于波尔塔瓦步兵学校(1922)、基辅高级联合军事学校(1924)、伏龙芝军事学院(1929)、伏龙芝军事学院战役系(1934)、总参军事学院,由此奠定了坚实的军事理论基础。瓦图京对军事史、第一次世界大战史和现代先进条件下的作战理论等都颇有研究,并善于运用理论创造性的指导作战实践。

瓦图京作为高级指挥员指挥过多次重大战役,能攻善守,战功卓著。瓦图京的指挥艺术突出地表现在合围敌军重兵集团,使用坦克作为集团军快速集群和运用坦克集团军作为方面军快速集群,实施战场机动和组织战役防御等方面。

1941年6月30日起任西北方面军参谋长,亲自率领在诺夫哥罗德作战的战役军队集群,积极参加了该城保卫战。苏军在其指挥下对德国曼施泰因将军的军实施了数次反突击,使德军在列宁格勒接近地遭受重大损失。

1942年,任苏军总参谋部副总参谋长的瓦图京,作为最高统帅部的代表,成功指挥过布良斯克方面军作战;7月调任沃罗涅日方面军司令后,指挥该方面军积极组织防御,抵御来自沃罗涅日方向优势之敌的进攻;10月调任西南方面军司令员,指挥该方面军参加了著名的斯大林格勒会战,并显示出高超的指挥艺术。在斯大林格勒会战中,瓦图京参与制订进攻战役计划,提出了以西南方面军、顿河方面军和斯大林格勒方面军同时在斯大林格勒西北面和南面突破敌人防御;尔后在德军纵深处会合,切断德军增援,包围斯大林格勒地域内之德军(20多个师)的大胆建议,并被采纳。为此,瓦图京在其指挥的方面军左翼突破德军防御后,投入由所属的两个坦克军组成的快速集群,向战役纵深快速推进,很快占领了战役支撑点,并与顿河方面军和斯大林格勒方面军的机械化军构成了合围对内正面,将德军压缩在1500平方公里的地域内。尔后,他又以坦克第五集团军向纵深发展进攻,与友军构成了对外正面,从而使斯大林格勒城内25万德军成了瓮中之鳖。在此战中,瓦图京以灵活多变的战术,巧妙的运用坦克,成功地解决了在进攻中使用快速兵团和军团发展胜利等问题。正是在此战役中,瓦图京被授予大将军衔。12月,他有指挥该方面军和沃罗涅日方面军左翼部队实施了“小土星”战役,创造了在正面连续突击的同时,组织的实施强大翼侧突击的成功战例。

1943年6月,瓦图京再次调任沃罗涅日方面军司令员,指挥该方面军参加了库尔斯克会战。此次战役,苏军的沃罗涅日方面军和中央方面军协同,粉碎了德军以总兵力90万人,火炮约1万门,坦克2700辆,飞机2050架向库尔斯克地域的进攻。瓦图京在沃罗涅日方面军作好防御准备后,打破常规,在德军进攻前,出其不意的对德军进攻部队实施了火炮反准备,极大地削弱了其突击力量,迫使德军被动的发动进攻。德军对沃罗涅日方面军投入了约1000辆坦克。瓦图京以3个集团军和1个坦克集团军抗击德军突击。德军久攻不下,意欲改由东南面突击,直接夺取库尔斯克。瓦图京识破其企图,遂将加强用的大本营预备队近卫坦克第五集团军和近卫第五集团军的全部兵力,外加坦克第一集团军、近卫第六和第七集团军的部分兵力投入用于实施反突击。近卫坦克第五集团军与德军党卫队坦克军和坦克第三军在普罗霍罗夫卡相遇,于是发生了第二次时间大战中最大的一次坦克遭遇战,双方交战坦克达1200辆,苏军取得了遭遇战的胜利,德军被迫退回出发阵地。瓦图京抓住战机,遂以沃罗涅日方面军的坦克第一集团军和坦克第五集团军编成快速集群,负责主要突破,采取分割包围,各个歼灭的战法,夺取了此次战役的胜利。这次战役充分显示出了瓦图京不拘兵法,审时度势,随机应变的高超指挥艺术。

1944年2月29日在乘车前往部队途中,遭到乌克兰民族主义游击队伏击,身负重伤,于4月15日牺牲。葬于基辅,该市为其建立了纪念碑。获列宁勋章、红旗勋章、一级苏沃洛夫勋章、一级库图佐夫勋章和捷克斯洛伐克勋章各1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