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传记西方将帅简说
21769100000060

第60章 孔代亲王

人物简介

孔代亲王,法国波旁王朝时期的贵族称号。这一称号仅为孔代家族所专有。从血缘上讲,孔代家族是波旁家族的旁系。

生平介绍

历代孔代亲王中最重要的代表人物有:路易一世·德·波旁,他是波旁王朝创建者亨利四世的叔叔,孔代家族的始祖。路易一世在法国宗教战争中为胡格诺派主要将领,1569年在雅尔纳克战役中被杀;路易二世·德·波旁,他可能是最著名的一位孔代亲王,以军事天才被广为称颂。路易二世是路易十四时代投石党运动中的主角,曾逃亡西班牙,但后来终于与路易十四和解,并在遗产争夺战争中发挥了卓越的军事才能;路易·约瑟夫·德-波旁,他是法国大革命时期保王党的领袖,反对拿破仑,后来为路易十八效力;路易·亨利二世·德·波旁,孔代家族最后的男性成员,1830年被不知名的凶手吊死在公园里,孔代家族至此绝嗣。

战争经历

路易一世·德·波旁,宗室第一亲王,(1530年5月7日-1569年3月13日),法国军人和政治家,孔代家族的始祖。路易一世是波旁公爵查理四世·德·波旁之子,旺多姆公爵安托万·德·波旁的弟弟,波旁王朝创建者亨利四世的叔叔。从血缘上看,他属于波旁家族的旁支,他的后代因此都被波旁王朝封为亲王。路易一世·德·波旁在很早就以指挥战斗闻名,并且参加了1557年反对西班牙国王腓力二世入侵的圣康坦战役。在法国宗教战争时期,路易一世是胡格诺派的代表人物和主要军事指挥官。1559年起他领导胡格诺派进行反对天主教徒压迫的军事行动。他是1560年安布鲁瓦阴谋的策划者之一,在这次事件中,胡格诺教徒错误地估计了自己的实力,他们企图推翻在法国宫廷中居统治地位的吉斯家族及其傀儡国王弗朗索瓦二世,结果遭到无情镇压。在宗教战争全面爆发之后,路易一世·德·波旁作为胡格诺派主要的依靠力量参加了多次著名战役,包括1562年的德勒战役,他在这次战役中被俘;1567年的圣但尼战役和1569年的雅尔纳克战役。他在雅尔纳克战役中被杀,其后代形成一个庞大的孔代家族。

路易二世·德·波旁是孔代亲王亨利二世·德·波旁之子,母为夏洛特·玛格丽特-德·蒙莫朗西,生于巴黎。童年时在布尔日的耶稣会学校受教育。他在父亲在世时的封号是昂基安公爵。1640年至1641年,年仅20岁的路易参加了法国北部的战役,在战斗中表现勇敢。1643年在三十年战争后期,昂基安公爵路易受命指挥法军在法国北部与西班牙军队作战。1643年5月19日,路易在罗克卢瓦战役中获胜。这是一次伟大的胜利,因为路易面对的是长期称霸欧洲的西班牙陆军,而且他的对手都是有经验的将领,而他只是个23岁的青年指挥官。此役终结了西班牙在历史上的陆上优势,标志着法国地面霸权的到来。在一系列胜利之后,路易返回巴黎,直到1644年被派往德国支援在那里作战的法军统帅蒂雷纳。这次他被授予整个军队的指挥权。1645年夏季的战役异常激烈,蒂雷纳被神圣罗马帝国军队的统帅默西伯爵击败。但是在北林根的辉煌胜利中,默西被昂基安公爵打败,本人阵亡。昂基安也多处负伤。1646年,昂基安跟随奥尔良公爵加斯东在佛兰德作战。在加斯东返回巴黎后,昂基安单独指挥战斗,攻克了敦克尔克。1646年亨利二世·德·波旁去世,路易二世-德-波旁继承了亲王称号。他的政治生涯与法国历史上著名的投石党运动紧密联系在一起。孔代的赫赫军功使他成为法国贵族的首领,这些贵族对黎塞留的继承人、年幼的国王路易十四的首相马萨林削弱贵族权力、扩大王室实权的政策十分不满。在马萨林执政时期,孔代又参加了一些战役。1648年8月,在法院福隆德的关键时期,法国摄政奥地利的安娜(路易十四之母)下令逮捕高等法院的领袖皮埃尔·布鲁塞尔等3人。此举引起民众极度愤怒,8月26日,巴黎发生市民起义,王室与马萨林被迫出逃。在法院福隆德结束之后不久,路易二世·德·波旁与王室和马萨林决裂。1673年,波兰贵族一度希望选择孔代为波兰国王。但是路易十四猜忌孔代的一切业绩,最终把这个建议否决了。不久孔代又被卷入低地国家的事务,在法荷战争中指挥法国军队。1674年,路易二世·德·波旁完成了他的最后一次伟大胜利。

路易三世·德·波旁,第六世孔代亲王(1668年11月10日-1710年3月4日),1709年他父亲亨利三世去世后承袭亲王爵位。在荷兰战争中功勋卓著。他身材矮小,为人狠毒,声名狼藉。但作为军人,作战勇敢,尤以在施泰因科克之战中名震于世。

路易四世·亨利·德·波旁,(1692年8月18日-1740年1月27日),昂基安公爵,波旁公爵,孔代亲王,法国国王路易十五世时代的首相(1723年-1726年),孔代亲王路易三世之子。路易十四世死后成为波旁公爵。

路易·约瑟夫·德·波旁(1654年7月1日-1712年6月1日),大同盟战争和西班牙王位继承战争期间,法国国王路易十四的主要将领之一。法国元帅和第三代旺多姆公爵。他是旺多姆公爵第二路易之子,生于巴黎,母亲劳拉·曼奇尼是奥林匹娅·曼奇尼(萨伏伊的欧根亲王的母亲)的姐姐,1672年进入法国陆军,大同盟战争(1689-1697)爆发时已升为中将(1688年)。在卢森堡公爵指挥的斯特恩刻尔克大捷(1692)和尼古拉·卡蒂纳指挥的马沙里亚战役中立有功勋。1695年任驻加泰罗尼亚司令官,两年后攻占巴塞罗那。1702年在意大利指挥法国和西班牙军队,卡尔奇纳托战役胜利后他随即被派往佛兰德,他的继任费迪南·德·马尔森和奥尔良的菲利普被完全击败,在西班牙布里韦加和比利亚维西奥萨战役他在那里赢得了最后一次的胜利,战争结束前,他突然病逝,葬在西班牙。旺多姆是法国军队历史上最出色的战士之一,法国18世纪将领中仅次于克洛德·路易·赫克托尔·德·维拉尔。

路易·亨利二世·德·波旁(1756年4月13日-1830年8月30日),第九代孔代亲王,孔代亲王的最末一代。1770年与奥尔良的路易·玛丽·泰雷莎(1750-1822)结婚,1772年生下儿子当甘公爵(1772-1804),1804年法国保皇党刺杀拿破仑失败,拿破仑命搜捕党羽,并且派兵出境,绑架路易十六可能继承人恩显公爵路易·安东·亨利·德·波旁·孔代,途中被处决,从而粉碎了拿破仑与波旁王族之间的一切和解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