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传记刘邦发迹史:神一样的无赖
2176700000011

第11章 人人不满的封王拜将(3)

这一天,萧何经过库房,听得库前喊声阵阵,库房人员个个手持长戈,虎虎生威。见指挥他们操练阵法的竟是个面生的年轻人,非常惊奇,便上前与之交谈。于是,我们的萧何大人被眼前这位年轻人的雄才伟略给镇住了,“韩信”这个名字从此在他心里留下了深深的烙印。

传说韩信当了治粟都尉,并不去向汉王汇报情况。有一天,刘邦忽然命人将韩信叫来,问他现有多少粮草。韩信不假思索,一口就答出了东西南北各库的稻谷、大米、小麦、玉米、草料等具体数字。

汉王派人翻仓查库,结果数目相符,斤两不差。刘邦这才知道韩信真的有才,但仍旧相貌取人。加之韩信性情高傲,不善迎奉,依然不予重用。

唯独丞相萧何仍十分留意,听得此情,又召见韩信问话,就对他许诺说,会建议汉王任命他做大将。有了萧何这句话,韩信也不在乎多当几日管仓库的了。但左等右等,竟没了消息。

当时,刘邦的部队在去南郑的路上逃跑了几十号人。别看个个都是五大三粗的大汉,在血肉横飞的战场上都没当过逃兵,那是因为觉得跟刘邦走有前途。可此一时彼一时,霸王项羽嘴巴一张,刘邦就得带着大部队去穷乡僻壤安营扎寨。何苦跟着到小地方受穷呢,还是三十六计,走为上策!

眼下这情况,韩信琢磨着自己未必会受刘邦看重,虽有萧何多次推荐,可到底成不了事。与其留在此地当一辈子的三等兵,还不如自己去闯呢。于是,便在一个月高夜明的晚上逃走了。

要是韩信就此一去不复返,那此后中国的历史或许将会重写。然而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就是如此微妙,伯乐与千里马的故事即将在韩信与萧何间得到最生动的演绎,而那句“成也萧何,败也萧何”的名句,则为这段原本完美的寓言加上了最符合人性的注解。

萧何心里一直对韩信念念不忘,这时听人上报逃跑的人中竟有韩信的名字,真是吃惊不小,如失至宝。顾不得告诉刘邦一声,立即骑了一匹快马,加鞭急驰,去追韩信。

萧何这一走不要紧,立刻就有人报告刘邦说,不好了,丞相萧何也逃跑了!刘邦这个气啊:萧何这小子,平时里搜肠刮肚地给我出主意,想不到竟是个背信弃义之人!

传说韩信骑马出了南郑城东门,拐了一个弯儿,向北进入了褒谷。因张良返回关中时,已烧毁了褒斜栈道,道路十分难走,许多地方不得不涉水过河。韩信策马跑着,到了一个地方,忽然被前面一条溪水挡住了去路。这个地方就是今陕西留坝县的马道镇。

这条溪水,今名西沟,原名寒溪,自西向东注入褒水。平时寒溪水浅,行人可以涉水过河。恰巧这天夜晚,寒溪上游下了一场暴雨,溪中洪水暴涨,韩信到此无法渡过,急得在溪边团团转。

这时萧何骑马追赶上来跳下马鞍,双手拉住韩信,上气不接下气地说:“韩都尉怎么不辞而别?你不是胸怀大志,要建功立业吗?今日除了汉王,还有谁能够统一天下?都尉还是跟我一道回去吧!”

韩信看见萧丞相累得满头大汗、气喘吁吁,脚上穿的鞋子也因马不停蹄,跑得太快而丢失,光着一双脚丫子,觉得萧何确有爱才之心,不好再说什么,就随萧何返回了南郑。

过了一两天,萧何突然回来了,前来谒见刘邦。刘邦心里那个高兴哟,可面上一副吃人的样子:“好小子,竟敢逃跑?”

“微臣哪里敢啊,我是去追逃跑的人啦。”萧何笑嘻嘻地说。

“追谁?”

“韩信。”

“哼!逃跑的将领那么多,您没去追一个,偏偏去追什么韩信?”

“大王,那些人多一个不算多,少一个不算少;像韩信这样的杰出人物,普天之下再找不出第二个。”刚才一副笑脸的萧何,此刻一脸的严肃,“大王果真要长期在汉中称王,自然用不着他;可如果一定要争夺天下,除了韩信,就再没有可以和您共计大事的人了。大王,这全看您怎么决策了。”

刘邦一听,心上想:这么个小兵,真有这个能耐?不会是忽悠人吧?但萧何也不是吹大泡的人,于是也正正经经地说:“我是要向东边发展,怎么可能一辈子待在这种鬼地方!”

“大王既然决意要向东发展,要是能够重用韩信,韩信就会留下来;不能重用,他终究是要逃跑的。”

“好吧,我就让他做个将军。不过你要知道,这可是看在你的面子上。”

“即使是做将军,他也一定不肯留下。”

“那就任命他做大将军好了。”

“大王明鉴。”

可以说在这一刻,韩信的命运出现了转折,而从现世所存的资料来看,刘邦得了韩信则成为了历史的转折。

和萧何谈妥之后,刘邦就急着把韩信召来任命。没想到萧何却说:“大王,不是我没事找碴儿,您向来对人轻慢,不讲礼节,如今任命大将军就像叫唤小孩子似的。这怎能让韩信死心塌地地跟您呢?大王决心要任命他,就选个良辰吉日,亲自斋戒,设置高坛和广场,咱们礼仪完备地来次册封。”

刘邦心想:拜皇帝也没这么麻烦过。事已至此,咱也豁出去了,搁下这张老脸,且看看到底封的是英雄还是狗熊!于是答应了萧何的要求。

众将听说要拜大将军,都很乐呵,个个都以为主角是自己呢。等到任命大将时,全军都傻了眼:被任命的竟是韩信这小子,甚至有的都没听说过这人。

然而,拜将之前,萧何已经跟刘邦啰唆了半天,当韩信得知这一消息时,也向刘邦提出了三个条件:一是修筑高达九丈的拜将台;二是拜将当日全军将士必须着新衣甲、执新兵器;三是刘邦必须亲手在拜将台上将帅印交到他手上。

在当时那种“王权至上”的社会,韩信的要求的确极为大胆,表面看来只是虚有其表,在排场上大做文章,细细参详,方知奥妙暗中藏。

古时候的元帅、将军都以军功论资排辈,而当时的韩信,没有军功,试问在当时的社会、当时的军营,一个没有军功的人来当元帅,有谁会服?

刘邦是当时的“汉中王”,王权至上,他的命令是不会有人不听的,于是韩信就抓住了这一点,在拜将之礼上大做文章,以此威慑三军将士,给人的感觉是“韩信从此为将,乃一人之下,万人之上”。

正所谓“欲正纪,先立威”,想要正军纪,必先立军威,若是韩信立不了军威,在三军将士面前毫无威信可言,众将士对其视若无睹,那还正什么军纪?带什么兵?

论资排辈,这个习惯延续了很多年,在当今的社会中仍然有“遗毒未清”,所以往往新一代的领导人出场的时候一时难于撑开局面,倒是可以学一学韩信拜将之举。

其实无论是不是新人出场,做好一项管理,管理者都应该“先立威,后正纪”,立威的目的在于让下属臣服,让人心一致,有了这样的条件,再定下规章制度、奖罚条例,以后下达命令、开展工作必将事半功倍。

言归正传,任命韩信的仪式一结束,刘邦便开始对这位少将军进行即时测评。

面谈一开始,刘邦直接切入主题:“丞相多次称道将军,不知将军用什么计策来指教寡人?”

在战争时期,大将是仅次于大王的关键职位,大王与大将之间测评的主题必然是围绕战略问题展开。而且,如果韩信不能够通过这次面谈说服刘邦,恐怕刘邦也会毫不含糊地换掉这位大将,不管之前萧何说了多少好话。

韩信显然已经为这次面谈做了充分的准备,仅用一句话即与刘邦澄清两个最重要的战略问题:“大王,如今您要向东争夺天下,难道敌人不是项羽吗?”

韩信的“向东争夺天下”的判断,包括了两个含义:第一,刘邦关注的对象是整个国家;第二,刘邦的最终目标是一统天下。

作为当时众多诸侯中的一员,刘邦心里的真正目标是什么?是安于现状、偏安一隅,还是逐鹿中原、一统天下呢?这是任何领导者都不能回避的问题。所有战略举措都需要战略目标来驱动,没有明确的战略目标,战略管理体系就存在逻辑断层;而缺乏战略导向的管理体系必然存在致命隐患。

韩信的这两个判断都得到了刘邦的认可。面对韩信提出的问题,刘邦的回答很干脆:“当然。”这实在没啥好隐瞒的。

两人达成共识之后,自然就谈到了一个问题:谁是挡在我们面前的拦路虎?

明确对手,需要智慧,同时也需要敏锐的眼光。表面上看起来很强大的敌人,不一定就是自己的真正对手。

就如同曹操没有将袁绍、刘表、孙策等当时看上去很强大的对手放在眼里,却对刘备非常关注一样,项羽“西楚霸王”的地位也不是刘邦将其作为竞争对手的原因,刘邦是对项羽的“个人魅力值与管理技能”等特征进行深入分析后,才得出将其作为关键竞争对手的结论。

至此,刘邦与韩信就“最大的敌人”问题达成共识:与项羽争夺天下!

第一个问题解决后,韩信抛出了第二个问题:“那您估计,在勇猛、强悍、仁厚、兵力这些系数上跟项羽相比,谁厉害?”

作为下级,韩信提出这样的问题需要勇气,但又很有必要。这个问题也确实让刘邦不好回答。

作为领导,承认自己的个人素质不如对手,自是感觉有失面子。但是,作为领导,真实地向下属表达自己对外部环境的判断,又很必要。客观、准确地评估自己与竞争对手的优势劣势,是制订作战计划的基础。

刘邦很矛盾,但还是如实地表达了自己的观点——默然良久,最后不得不承认“不如项羽”。

刘邦的坦率使韩信得以快速切入主题:“我也认为大王比不上他。不过我曾经也在他的帐下待过,对他的为人也略知一二。”

韩信开始阐述何为决定组织成败的关键成功要素,并分析、比较了刘邦与项羽在这些关键成功要素上的表现。

韩信很明确地界定了个人魅力与管理技能的区别,并阐述了这两个技能对于组织竞争能力的影响。

在分析项羽时,韩信对他的个人魅力作出了充分的肯定:“项羽确实威猛过人,震怒一声吼,下边千八百的兵没一个敢动的。”

这也正是刘邦不如项羽的地方。但韩信话锋一转——“但却没魄力,不能放手任用有才能的将领,不过是匹夫之勇罢了”,直指问题的核心。

作为团队的领导者,如果仅凭个人魅力而不掌握选贤任能的管理技能,就变成了个人英雄主义,沦为“匹夫之勇”。能够准确地识别人才并安置到恰当的岗位上,是领导者带领团队的关键成功要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