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前213年,秦始皇在咸阳宫大宴群臣。在宴席上,当时中国最有知识的七十多名儒生肃然站立,集体向秦始皇致敬。其中周青臣的颂词最让秦始皇高兴,他说:“想当年,我们秦国面积方圆不过千里,仰仗着您的天纵英明,一举统一了天下,现在所有的人都臣服在您的脚下。您把以前的诸侯国改置为郡县,派聪明能干的官员加以管理。老百姓都安居乐业,再也不用担心战争的祸害。从古到今,您是最最伟大的人!”
周青臣的逢迎之词虽博得了秦始皇的欢心,却引起了一些儒生的反感。尤其是对推行郡县制的称颂,更让他们怒形于色。淳于越是一个性急、耿直的人,周青臣的话音刚落,他便高声反驳道:“我听说商朝和周朝之所以能统治天下达千年之久,主要是因为这两个朝代都分封子弟和功臣作为辅佐。今天皇上虽然贵为天子,可子弟却是平常的老百姓,无权无势。如果有人图谋不轨,篡夺您的天下,有谁能来救您呢?您应该学习商朝和周朝的统治经验,只有这样才能长治久安、享国万年。推行郡县制本来是您的过失,周青臣不仅不直谏相劝,反而混淆视听,这不是忠臣的作为!”
秦始皇没有立刻表明自己的态度,他让所有的大臣都来评议周青臣和淳于越的争论。
丞相李斯说:“天下没有一律的统治模式。统治天下的人应该根据现实的变化来调整自己的统治策略。这样的道理书呆子们是永远都无法理解的。书呆子们只知道死记一些书上的教条,厚古薄今,胡说八道,老以为自己高明,对当今的政治指手画脚,大放厥词。一般的老百姓不辨事理,也跟着他们瞎起哄。这实在不利于国家的统治。为了统一思想,我建议除了秦国历史、医药、占卜、种树的书外,其余所有的书统统烧掉。”
秦始皇同意了李斯的建议,并诏告天下:如有不遵从命令者,格杀勿论。
嗜书如命的儒生们对焚书运动痛心疾首,迫于秦始皇的淫威,谁也不敢公开表示不满,但私下里,他们往往聚在一起诅咒秦始皇,发泄自己的怨气。
秦始皇知道实情后,勃然大怒:“我养着这么多的儒生,是为了让他们帮我治理天下。他们不但不理解我的心思,还一个劲儿地在背地里说我的坏话,太可恶了!我如果不给他们点颜色看看,天下就没有安宁的日子了。”
秦始皇下令搜捕对自己不满的儒生,一再强调从严整治。各地的官员为了表现自己的忠心,不遗余力地搜捕,并对捕获的儒生严刑拷打,逼迫他们互相告发。弱不禁风的儒生们哪受得了这样的皮肉之苦,纷纷屈打成招。一时间受牵连的儒生达到四百六十人。秦始皇命人在咸阳城外挖了一个大坑,将捕获的儒生统统活埋。
“焚书”是中国文化史上的一场浩劫,“坑儒”是野蛮的专制主义暴行。秦之所以很快灭亡,与“焚书坑儒”有很大的关系。“焚书坑儒”的结果,不是加强了地主阶级政权,威吓住了地主阶级中的一部分反秦势力,而恰恰相反,它将一部分本来只是对秦政权的某些措施不满,对秦政权基本上还是支持的人,也推到了自己的对立面,因而大大地削弱了秦政权的阶级基础,加速了秦朝的灭亡。
秦始皇在中国建立了第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结束了春秋以来的割据局面,为社会经济的恢复发展、为各族人民的相互交往提供了有利条件,有利于以华夏族为主体的中华民族的形成,符合历史发展的要求。但是,秦始皇横征暴敛,对劳动人民的政治压迫和经济剥削非常残酷。焚书坑儒等极端措施,更是对中国思想文化的摧残。他的暴政,给自己种下覆灭的恶果。可以说,秦始皇是对中国历史发展有巨大贡献的杰出历史人物,同时也是一个残酷的暴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