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史记故事简读
21764500000121

第121章 背水一战

韩信被任命为大将军后,便为刘邦制定了夺取天下的战略部署,刘邦十分器重他。不久,韩信便率领大军暗渡陈仓,揭开了楚汉相争的序幕。他打了几个胜仗之后,带领数万兵马,直扑赵国。赵国闻讯,严阵以待。赵国的兵马有二十万,远远超过韩信。赵国的谋士对主帅献计奇袭汉军,主帅糊涂,竟没有采纳。

消息被韩信探得,他暗自庆幸,便大胆进兵,行军到离赵军三十里处停下扎营。半夜里,韩信传令开拔。他选了两千人的轻骑兵,命他们每人手执一面红旗,抄小路隐蔽起来,并告诉他们道:“一会儿,赵军看我们撤退,必然会全部出动追赶我们,你们就赶快占据赵营,把他们的旗子,换成我们的旗子!”他又令偏将发放干粮,道:“等战胜了赵军后大会餐!”众将都不大相信,敷衍他道:“行啊!”

韩信又派出上万人作为先头部队,靠着水边摆开阵势。敌军见此情景,全都大笑起来,因为背水设阵,没有退路,这是兵家大忌。

天亮后,韩信打出大将的旗号,一面擂鼓,一面率军向赵军开去,赵军出营迎击,双方激战良久,未分胜负。韩信便佯装不敌,把旗号、军鼓给丢了,领兵奔往驻扎在水边的部队。两股部队汇集在一起,又与赵军展开激战。赵军倾巢出动,意在擒拿韩信。汉军背水而战,无路可退,兵将全都拼死作战,以一当十。在这里,韩信巧妙地运用了《孙子兵法》中“置之死地而后生”这一法则来排兵布阵,收到了奇效。

先前隐蔽的两千轻骑兵见赵军已倾巢而出,营帐已空,便依着韩信的部署,疾奔人赵营,把赵军的旗帜全都拔掉,换上了汉军的旗帜。

赵军久久不能取胜,便想暂时收兵回营,谁知回头一看,自己的营帐全插上了汉军的旗帜,都大惊失色,以为汉军已经把自己的主帅给俘虏了,顿时阵势大乱,兵士们东奔西逃。于是汉兵前后夹击,大获全胜,杀死了赵军的主帅,还俘虏了赵王。

后来“背水一战”成为一个成语,专指在重大压力下的事关成败的行动。

赵军看到韩信背水布阵,认为他是个不懂兵法的家伙,根本不把他放在眼里。韩信这样的安排,如果从正统的兵法运用上来看,的确是有违正道,但也因为如此,表现出他不愧为中国历史上难得的军事奇才。《孙子兵法》有云“兵形像水”,用兵之道不在于理论,重要的是如何活学活用。就算将兵法倒背如流,也不见得能打胜仗,唯有视不同的人、事、时、地、物的状况,灵活运用,才足以克敌制胜。从这个故事,不免让人想到《三国演义》中的马谡,他熟读兵法,并效法韩信“置之死地而后生”的精神,未听孔明及王平之言,将大军布阵在山上,结果弄得全军覆没。这其中的症结,就在于未能掌握当时的状况,只是一味以“理论”及“模仿”出发,造成蜀军首次伐魏的失败。

和项羽破釜沉舟一样,韩信之所以部署背水阵,是为了激发士兵的战斗意志,置之死地而后生。或许当已经无路可退的时候,放手一搏,反而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其置之死地而后生的气概与勇气,充分展现了“舍”与“得”这一传统文化的精髓:只有懂得“舍”与“得”的人,才能懂得为人做事的最高技巧,做出正确的取舍,并因此获得事业的成功与人生的辉煌。但是做到这一点还是要有相当的胆识和魄力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