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教材教辅中国教育史
21745000000001

第1章 总序

中华民族历史悠久,文化灿烂,在民族孕育、发展、升华的漫漫长河中,我们的祖先锐意创新,乐于传承,形成了优良的经世传代作风。从结绳而治到仓颉造字,从甲骨刻文到活板印刷,从周公成礼到儒学定制,从分封世袭到科举取士,修修路兮,无不印证着创新的活力、教育的伟绩。千百年岁月沧桑,中华民族依靠勤劳和睿智刻写了一束重重的斑斓而壮观的教育史卷。

中国教育史是教育科学的重要分支学科,是教育学专业的核心课程。它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方法,讲述人类社会自古至今教育制度和教育思想发生、发展、演变的过程,总结不同历史阶段教育的经验、教训及其特征,揭示教育发展的客观规律。学习中国教育史,有助于树立唯物辩证法的教育发展观,有助于科学认识教育规律、推动教育事业健康发展。而且,通过学习教育史来了解教育与民族发展的因果缘,将会极大地增强人们建设社会主义教育事业、创新中国特色的教育科学的使命感。

中国教育史是郑州大学普通本科教育学专业、成人教育和远程教育教育学专业的核心课程,一直以来都受到学生们的欢迎。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我们认识到应结合郑州大学教育学专业办学多层次的特点,编写一部适用性强的中国教育史教材。于是,我们组织专家精细论证,提纲挈领,经过两年的努力,本书终于破蒙而生。

(一)本书编写特点

本书内容时限从原始社会教育产生一直到1949年新中国建立之前。在编写过程中,既考虑到内容要符合学科要求、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做到知识结构合理、知识点覆盖面达到课程定位的要求,同时也要照顾到一部分成人业余学习的特点。为此,我们尽量做到:一是重点突出,始终把中国教育史的核心内容和基本理论作为重点讲解;二是内容取舍得当,本书内容编写简洁明了;三是考虑到当代青年的学习特性,内容编排形式活泼,趣味性强。此外,还有以下几个特色。

精简知识内容。本书编写中对基本知识和理论的记述精简明了,避免拖沓冗长的经典引证说道形式。编写以历史唯物主义为指导思想,缘历史线索,按阶段分编,以体系立题,循要点开讲,层层推演,由古及今,重点突出,条分缕析。本书内容条块主要有教育制度史和教育思想史两大部分,前者讲文教政策、教育体制、学校设置、教学管理以及与教育密切相关的选士制度;后者讲历代著名教育家,或者是教育名篇名著中的思想理论。

融合多层次、多形式教学资源。中国教育史课程是郑州大学校内研究生教育学专业、普通本科教育学专业和远程教育教育学专业的共同基础课,教学资源有很大的贯通性。本书充分利用了已有的多层次教学的研究成果,如以历史为线索构建学科体系,以知识点为聚焦组织专题讲座等。同时,针对网络教学特点,设计并研制了多形式的教材辅助资源,包括电子教案、全程课程录像、网络课件、网络在线测试等,实现了多层次、多形式教学资源联动互促、共享共建的教学体系。

推重活泼多彩的教育大观。中国教育史涵盖历朝文教政策、教育制度、教育改革等内容,包容古今教育名篇名著,经代诸子、鸿儒,可谓知识恢弘,光彩荟萃。我们在书中设计有评说成语典故、反思古今史鉴、解读名篇名著、展现名胜大观、采撷格言词条、张列历史画卷等,内容丰富,形式鲜活,妙趣盎然。

拓展宽泛即时的知识视阈。中国教育史知识博大斑斓,许多内容凭有限的书本和课堂教学是无法传递给学生的。为此,我们在书中设计有拓展资源栏目,提供了相关网站、参考书籍,学生们可根据自己的时间和兴趣去撷取大量的教育史知识,以学到很多在书本上无法学到的东西,扩展其知识范围。

理论和社会实践相结合。中国教育史历史久远,资料丰富,包含有众多的教育名胜古籍。为促进理论学习与社会实践活动相结合,书中设计有名胜大观栏目,介绍了一大批古今文化景观,其中有不少是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供学生们进行考察和学习。

(二)本书学习要求

学习目标。中国教育发展源远流长,形成了许多独具的特点和优良的传统。学习中国教育史首先要明确目的和意义,即培养历史唯物主义的教育观,初步养成古为今用、以史鉴今的能力,更好地为当今教育实践和教育理论研究服务。其次是要掌握重要的教育史内容,诸如中国各主要历史阶段社会政治、经济、文化概况与教育发展状况及其相互间关系,文教政策的基本内容及其演变,著名教育家的教育思想及教育活动等。

学习建议。本书按编、专题、讲三个层次组织内容,每一讲是最基本的学习单元。每个学习单元有详细的学习目的,学习者要认真领会;对书中正文要精思熟读;每专题后面附有思考题,在学完一单元后,可通过做题来自测对学习内容的掌握情况;要充分利用书中提供的网站和参考书目扩大知识面,培养知识兴趣;根据书中开列的教育名胜大观,就近的学生要积极进行考察、参观乃至访谈,多渠道增加对教育史的认知。

(三)本书协作分工

本书编写以郑州大学教育系为基础,为保证编书质量,我们组织了专业精干人员,由主编总协调,集体论证,分工执笔,统一定稿而成。本教材编写分工如下:

前言和第四编三、四专题由王献玲撰写;第一编由庞振超撰写;第二编由郭连锋撰写;第三编由吴春苗撰写;第四编一、二专题由郭建清撰写。全书由王献玲担任主编,负责组织和通稿。

本书的编写得到了郑州大学远程教育学院有关领导同志的大力支持;郑州大学出版社有关领导和编辑也为本书的出版给予了极大帮助;本书在撰写中多有参考和吸取前辈及同行的研究成果,我们在此一并表示衷心感谢!

由于我们业务水平有限,编写经验不足,书中缺点和不当之处在所难免,期待专家和读者批评、指正。

作者

2011年3月

前言

远程教育是指学生和教师、学生和教育机构之间主要采用多种媒体手段进行系统教学和通信联系的教育形式。到目前为止,它已历经三代:第一代是函授教育,第二代是广播电视教育,第三代是“现代远程教育”或“网络教育”,其基本特征是借助计算机网络和多媒体技术等新技术手段实施教学活动。现代远程教育打破了传统教育的局限,具有传统教育不可比拟的优势,它成本较低、覆盖面广、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学习组织过程具有开放性、灵活性、交互性、自主性等特点,可以使更多的人尤其是无法到校园内学习的人接受高等教育和专业培训,是构筑知识经济时代人们终身学习体系的重要教育手段。

1999年以来,教育部陆续批准68所高等学校开展现代远程教育试点工作。同年,教育部又制定了《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正式提出了实施“现代远程教育工程”,并指出应形成开放式教育网络,构建终身学习体系。10年来,我国现代远程教育取得了显著的成就,办学规模不断扩大,教学资源日渐丰富,软硬件条件不断完善,管理逐步规范,实践探索和科学研究不断深入。远程教育已经成为我国高等教育和终身教育体系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郑州大学是一所涵盖理学、工学、医学、文学、历史学、哲学、法学、经济学、管理学、教育学、农学等11大学科门类的综合性大学。作为河南省唯一的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高校,在办好全日制高等教育的同时,充分利用学校先进的软硬件设施、雄厚的师资力量和技术实力,积极开展具有自身特色的现代远程教育。2001年,郑州大学成立远程教育学院;2002年,经教育部批准成为开展现代远程教育的试点高校。几年来,郑州大学不断创新教育观念,在人才培养、制度建设、规范管理、部门设置、教学模式、办学规模等多方面进行了有益的探索与实践。学校一直坚持“内抓建设,外树品牌,不断加强内涵建设,进一步提高远程教学质量”的指导思想,加强现代教育技术的研究与应用,加快教学资源的优化整合,注重纸质教材、网络课程和教学资源光盘等多种教学媒体的一体化教学设计和配套建设,充分体现现代远程教育的特色,体现在职从业人员的学习特点,满足自主学习对教学资源多样化、多层次的需求。

现代远程教育的特点使得纸质教材不再是教学活动的唯一媒介,但它仍然是远程教学活动中的一种必不可少的载体。学校根据现代远程教学的特点,综合使用多种教学媒体,在郑州大学出版社的支持下开发了一套“远程教育系列教材”,以印刷版、光盘版、网络课程版构建三位一体的远程学习资源,实现现代远程教育的教学理念、专业课程与现代教育技术的有效结合。

教材的编写凝聚了学校领导、远程教育学院和主编们的心血与智慧。在不断地研讨与实践中,大家就突出远程教材的特点和特色方面达成了以下几点共识:

1.远程教材的编写目标定位在满足应用型人才培养的需要,面向在职从业人员使用,方便学习者开展自主学习。

2.远程教材在编写理念、教材内容组织等方面打破传统的全日制教材篇、章、节、段的限制,不着重强调知识的连贯性、逻辑性和系统性,以应用性、实用性为轴心。

3.教材采用简单、易读的编写风格,深入浅出,注重案例,增加教材的可读性、可用性。

4.从形式到内容都尽量体现教师的引领作用,指导学生如何利用多种媒体进行自主学习和协作学习,提高学生的学习质量。

编写指导委员会

2009年9月2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