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攻不克的卧虎关终于掌握在刘政手里,令他整整兴奋了一夜。第二日便踌躅满志指挥大军从容向穗朝皇城开拔。心理越发想要知道那个坐在金銮殿的小侄儿,还能有何应对措施。虽然得到了北厥联军在渭河大败的战报,猜想着这也仅仅是穗朝临死前最后的挣扎而已。丝毫没有影响他的好心情,因为今天梦寐以求的皇位将属于自己。
“报”一名小校跑到刘政御驾前,禀报道:“皇上,探马回报穗朝守军在白杨场修筑了坚固的要塞。”刘政向身边的大将军吴忠询问道:“右将军周凯率部出发了吗。”大将军吴忠回道:“据报周凯部与敌军先锋已有接触,穗朝先锋听闻是守御皇城的左威卫。不过周将军击退了这股穗朝先锋”。刘政神情一惊,难道大穗王朝无兵可派了。
穗朝皇城有十二卫驻守,分别是左右卫、左右骁卫、左右武卫、左右威卫、左右领军卫、左右金吾卫。左右卫和骁卫是皇帝的宿卫负责皇宫警卫。武卫和威卫负责守御皇城,把守城门内外。领军卫和金吾卫是皇帝出行和举行大朝会的仪仗队。一般情况下不可能将皇帝身边的护卫派出来与敌作战。看来穗朝已经到了生死存亡的地步。
穗朝沦落到这部田地,刘政心理难免也有点伤感。这一切都要怪那帮瞎了眼睛的庸臣,当初没有选择他来承继大统。不过还有救等他一统江山后,会让大穗朝焕发出活力。刘政暗自得意下令大军加速前进。对大将军吴忠说道:“这个周凯在打仗上果然还是有一套,轻易就击溃了左威卫。”大将军吴忠可不这样认为,他对皇帝奏道:“圣上,周凯始终是降将应该多观察一段时日,方可授予重任。”
行至几里路后,又一小校跑来禀报:“右将军攻破敌军前阵,敌军退守要寨。他请求皇上调拨几军增援,方可拔掉敌军营寨。”刘政还没有做出指示,大将军吴忠抢先说道:“把顺德军派给右将军,归他节制。命令周凯拼死也要攻破营寨。否则自他以下全部按作战不力斩首处决。”刘政明白吴忠对周凯始终不信任。所谓顺德军全是一路南下归附投降的穗朝士兵。让这些人去破敌,一是检验忠诚度。二是让他们自相残杀。刘政没有阻止,他也认为这一切理所当然。
顺德军增援周凯后,很快就杀进了穗朝修筑的要塞。并大破飞羽军,攻进了中军营帐。联络官将情况报告给辽国皇帝刘政。刘政脸上已经掩饰不住笑容了,攻破敌军中军大帐等于直接赢得战争胜利。各级官员本想恭维几句,可心里嫉恨立功者,周凯是一个降将,为什么要替他美言。大将军吴忠一直很冷静,提醒着说道:“皇上别上了诱敌之计”。
刘政虽觉得太顺利,不过利令智昏。接连胜利令他忘乎所以,就算穗朝能玩出花招,现在大军压境只要稳步推进,穗朝除了选择和他主力决战,使用任何计谋都会无效。没有把大将军吴忠的劝谏放在心上,刘政吩咐果字营前去增援务必要拿下中军大帐,最好生擒敌军主帅公孙龙。
果字营去后不久。校官慌慌张张的跑来禀报:“精卫军..南朝出动了精卫军,请皇上即克发兵救援李将军和周将军,否则全军不保。”沉静在击破穗朝大军幻想中的刘政。这一消息可谓当头棒喝。形势怎么就突然急转直下了。满心喜悦的情绪一下子跌落到谷底。刘政在脑中闪出第一个念头,决战的时候到了。
本该是在皇城脚下上演决战大戏,他要让那些庸臣好好看看自己如何覆灭。没有想到决战的日期提前了。不过这也省去了担忧,穗朝精锐尽出证明已经无计可施。原本还防备身后会遭偷袭,现在无虚顾虑了。刘政骑在马上宣布道:“三军将士听令,你们建功立业的机会就在眼前。大家给我杀。”全军爆发出山呼海啸的效忠口号。
辽国大军来到穗朝主阵地,凯字营和果字营被穗朝军队分割重重包围,果字营只剩百余人。凯字营也只有一半人在苦苦支撑。穗朝军队发现辽朝大军出现,主动撤出了战斗退守在阵地一侧。周凯聚拢人马退回大军阵营。穗朝和辽朝各自很快布好了阵型,一方是雁行阵,一方是后易阵。
两军相互对视,间距只有百米。彼此都能从对方阵营中感受到令人窒息的压迫感,死亡的气息飘进每一个人的鼻孔中。从天空俯视,北朝的军队比南朝军队数量庞大。要是近距离观察,你会发现穗朝的军队比辽国军队更有精气神,气势上明显不弱于对手。
刘政向敌军瞧去,突感欣慰。如果今天就算战死于此,也决无怨恨。对方阵营出现在他眼中的军队是一支彪炳青史功勋卓著的皇家卫队,这支骑兵曾经由他率领扫平了北厥人的领地,收复了辽洲,荡平了无数叛乱。这支骑兵由大穗朝开国皇帝一手组建,号为玄甲骑兵。向来精锐,所向无敌。能否战胜玄甲骑兵,刘政心理没底。原本这支部队应该供他驱使去建立千秋功业。
穗朝初期设置十三军,分置于诸州。关内道玄甲军。万年道参旗军。广安道鼓旗军。富平道玄戈军。同州道羽林军。华州道骑官军。灵州道折成军。歧州道平道军,幽州道天节军。天泉道井铖军。茂州道天雄军。扬州道常胜军。甘州水军。部分军队建制后来被裁撤,换了名称,而玄甲骑兵始终担负着守卫帝都的重任。
南朝军阵中,士兵让出一条道路。首先展现在众人眼中是一面锈着红色杨字的帅旗,扬玄素亲自出来督军了。杨玄素虽为太师,但多数时间是在为帝国平叛。很多士兵依然称他大帅。杨玄素一身甲胄骑了匹黑马向辽朝军阵骑来。刘政一见杨玄素就心理生出恶感,就是这人曾经挡住了他通向帝业的道路。杨玄素是他绝对不会饶恕的臣子。
杨玄素来到两军阵中远远向刘政抱了抱拳。刘政内心恨透了这个人,虽恨但也不能失了礼仪。准备前去会面,左相张晓劝道:“杨贼多诈,由臣去会会他”。刘政瞪了张一眼,说道:“一老匹夫,朕还不怕他。”打马而去。身后立马跟上四名侍卫。
刘政走近两军阵中,杨玄素热情招呼道:“辽王别来无恙啊”。刘政“哼”了一声,面无表情,恨恨说道:“朕发布的灭贼徼文,杨太师没有看见吗”。辽国撰写的徼文将杨玄素说成是奸臣,大骂他祖宗三代。
杨玄素也不动怒,肃然道:“辽王私离封地,皇上可是仁义之人。感念其王叔劳苦功高,让老臣特来嘉勉,当今圣上说了,假如王叔取消帝号,即刻撤兵。辽王你依然可安享清福。若不然天必诛之,忠义之士必杀之,皇上也决不会容你,身败名裂名节尽毁。”
刘政面色十分难看,心理想老匹夫在我面前逞威,早知道派张晓过来与他磨嘴皮,情绪激烈道:“朕才应该是大穗皇帝。那个两岁的小皇帝分明就是你们这帮奸臣手上的玩物,他也懂什么是仁慈。是你等谄臣把持了朝政。朕今日是来为穗朝清除妖孽,还我大穗朝清明盛世。”
杨玄素驳斥道:“辽王口口声声称臣为妖孽,是奸臣。臣要是现在就自刎以谢天下。辽王何以自处”。刘政还真不好回答,威胁道:“太师就不为家人的前途考虑吗?只要你现在向朕称臣,朕还可赐予你全尸,保全家人平安。”杨玄素哈哈哈大笑,刘政身后的亲兵们立即吼止“不得放肆”。
杨玄素盯着刘政的眼睛说道:“辽王真要想要我这条老命,拿去就是。换我一命能免除一场萧墙兵戈到也值,但辽王你能退兵吗。你能低头奉皇帝诏书吗。”刘政说道:“除恶务净,你的人头朕自会取之,多言无意。”掉转马头就往回走。杨玄素向着刘政的后背说道:“京中已为辽王备好住所。”
刘政愤怒之极回到军阵,他准备立刻挥旗令全军冲杀。大将军吴忠催马上前向刘政禀道:“侦骑探报,后方出现大量南朝骑兵”。刘政不可置信看着吴忠说道:“杨玄素果然想击我后路,怎么先前就没有查探出这支骑兵,后方有多少人马,距离多远。”吴忠奏道:“约有两万人,在十里地外。”刘政命令道:“你率一军前去击溃后方那支南朝骑兵。”
吴忠知道皇帝是下了决心,想要与穗朝主力一决高下。劝谏道:“皇上,从目前的现状来看,我军完全能摧垮对面敌军,但臣观穗朝军阵严密,杨玄素是知晓军机之人,却摆出一个后易阵。没有左右翼怕是南朝还有后手。不若暂退,一面观察敌军行动,一方面等待二皇子率军汇合后与敌军决战不迟”。
刘政见天色暗淡,穗朝大军背后也隐隐暗藏着杀机,对玄甲骑兵也几分忌惮。叹了口气说道:“退兵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