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科幻灵魂出窍
21734100000029

第29章 攻城战上

城市是一个地区的政治文化中心,是帝国的骨骼,某些城市更是帝国的魂魄。如果城镇陷落将遭受巨大打击和失去整个地区控制权。一场战争打来打去往往就是为了一座城市的归属。城市防御格外受到重视。达斯巴人在上一个世纪就采用要塞战术,依托城市为中心辐射广大地区,逐步扩展成为西大陆最强盛的军事帝国。

亚瑞总督克里先戴更是将城市防御战发挥到了极致。早在他担任帝国骑兵队长时,就提出在村庄训练村民组成为步兵和弓箭手,由这些民兵组织把守要塞和村落。一旦出现敌情则可以快速征召这些民兵充当城市守卫。他担任亚瑞总督后,就在斯特林城周围的村庄私下秘密训练了一支队伍。

东斯人大举入侵亚瑞行省,这些受过简单军事训练的村民体现出了及其重要的作用。他们自发组成村庄护卫队,抵抗小股势力的东斯国入侵者。民兵组织为帝国省去了大量国防开支,比雇佣兵更可信而且忠诚。他们是在捍卫自己的家园不受侵害,因此让东斯人受到了沉重打击。

即便如此还是有九百多村民成为了东斯人俘虏。东斯国大王子离开后,攻克斯特林城的任务交给了副统帅库尔米。这位述亚帝国老亲王精力充沛、年富力强,被人称为饮血者。他从9万杂役中抽调3万人扩充进军团,使士兵增加到11万人。当然他并不是好心提拔那些奴隶一举跃升成为士兵。主要是用这些人去消耗斯特林城的力量。

库尔米原本可以成为苏丹,他才是述亚帝国真正手握实权的核心人物。帝国王妃是其情妇。他们偷情所生的孩子坐在金銮殿的宝座上。他没有必要去篡夺亲生儿子的帝位。因此全身心投入于服务帝国,他希望有生之年能够摆脱东斯国的控制,使述亚帝国在草原上独大。但首先要壮大自身实力,夺占斯特林城将增加府库财帛,更重要开辟出一支向西的贸易通道。夺占斯特林城也能令他声威大振。

对斯特林城外围进行了勘察后,他发现想要夺取这座城池异常困难。城墙保护着整个城市,四周约有十二三公里。从地形上看全部城墙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应该年代最长久,始于两个世纪前的斯图亚王国,斯图亚人修建都城时建起的城墙。第二部分是达斯巴人统治斯图亚王国后,扩建起来的城墙。第三部分则是用于保护城市而建筑带有军事用途的城墙。城墙的发展已经由砖墙升级为石墙。

达斯巴人是一个好战的民族,在筑城时不是考虑舒适度,必须首先利于防御。对城墙高度厚度有很高标准,要便于士兵在平台上作战。注重发挥侧翼打击,这归功于哥特式建筑的普及。它显著特点是建筑两道完全同心的围墙,强化了塔楼防护力不仅可以驻守少量士兵,而且能够全方位打击攻城方。这就意味着构成了三道抵抗防线,外墙、内墙和塔楼。指挥官可以居中调遣士兵。

库尔米根本找不出斯特林城的缝隙,只能采用中规中矩的战术。拔掉斯特林城外的据点,他残暴的下令将所有守兵活活熏死。然后把队伍分成四个支队。第一队负责攻克南城,交给彪悍的安息军团。第二队交给底底米人,攻克北城。第三队交给东斯军团,攻克西门。他率领所有精兵,对东城发起猛攻。

斯特林城守军做好了充分准备,坚固的城墙为守城士兵提供了良好的防护,使自己免受进攻者投射武器伤害。位于高墙上的防御者居高临下,视野开阔更能有效还击对手。伤亡比率通常达到了四分之一或五分之一。如果统帅的意志薄弱,士气不高、战斗力低下伤亡代价会更高。

战事进入焦作状态,东斯人持续不断的冲击,没有取得任何突破。斯特林守军击退了敌人一波又一波攻势也疲惫不堪。击鼓声呐喊声依旧此起彼伏。双方都在比拼耐力和消耗。等待敌营退缩。克里先戴总能在守兵意志松懈时,站出来冲上城楼鼓舞士气,激励将士坚持到底。库尔米也会挥舞利剑亲自上前督战。显然东斯联军各将领间协调不一,底底米人和东斯人就没有全力攻城。库尔米承诺平分战利品也没有激发起斗志。

底底米人消极。东斯人贪生。很快影响了整个团队,厌战避战的情绪迅速在全军蔓延。克里先戴把握战机主动出击,亲率达斯巴第十四军团出城迎敌。达斯巴军团勇猛善战,组成方阵后更能所向披靡。前阵士兵右手握刀,左手持盾。一手进攻,一手防御,第二阵士兵负责投掷标枪搅乱敌方阵营,紧跟着又是弓箭手开弓放箭。长枪手负责刺穿敌人。各军兵种之间均配合娴熟、进退有序,数千将士整合成了一个整体。一时间喊杀声震天,令安息士兵措手不及。

安息人盾牌防护力极差,大部分木质盾牌被长矛击中就被穿透。即便军团中出现伤亡,位于后阵的士兵立马就能顶替。安息人根本就撼动不了达斯巴军团半分。一时之间,战场上的斯特林守军占了上风。更致命的打击还在后面,那是一支精锐骑兵。克里先戴征用了几乎全部行省马匹。武装了一支骑士团。这支骑士团由他的亲卫和骑士组成。为每一名骑手打造了铠甲和战刀。

骑士团虽然不足千员,但个个锐不可当。单个骑手已经身手了得。聚在一起冲锋,更是来势汹涌疾驰而至,令敌军猝不及防。号称安息人第一猛将的战士也成为了刀下亡魂。他们不断切割撕裂安息军团,令他们不能组成阵型。最终率先退出攻城战,致使整个围城大军无功而返。

库尔米没有在失败面前气馁,第二天再次对斯特林城发起猛攻。将攻城器械全部投入战场。以老弱病残的杂役部队去消耗斯特林人的物资,并假装战败而退。诱使斯特林总督派出骑士团扩大战果。轻率出城的骑兵遭到了藏匿在后方的数万东斯联军伏击。骑士团冒死突围勉强逃回小半人。终于扳回了一局。

此后的战斗双方都谨慎了很多。战局进入陷入僵持阶段,时间越长对斯特林越有利,城内有充足的食物和医疗条件。而东斯军团出现了士气低落和食物困乏。为了打破僵持局面,库尔米发现了斯特林城的软肋。斯特林守兵大多数是临时向附近村落征召的农夫,如果将他们的亲人抓来要挟斯特林守军,可以打击斯特林守军的士气和抵抗意志。于是鼓励士兵掠夺斯特林周边村落的粮草人口财物。

东斯士兵突然停止了攻城。令克里先戴感几分不安,持续几天没有收到德鲁斯发来的消息。接连又传来城镇各村落遭到东斯人洗劫。他决定派出一支队伍去打探东斯人在图谋着什么行动。必须联络上德鲁斯,让他尽快在东斯人后方发起致命一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