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亲子父母强大了,孩子才优秀:改变孩子先改变自己
21722900000014

第14章 从心所欲不逾矩——让规则意识深入孩子内心

一、规则意识的重要性

俗语说“没有规矩,不成方圆”,人类生活离不开规则的制约,它是人类社会性适应的依据。对儿童而言,规则有着更重要的作用。

首先,规则意味着自由。家长必须明白,“自由”与“放纵”是完全不同的两个概念。自由的保障,来自于对自由的限制。自由以规则为前提,讲求的是“从心所欲不逾矩”;而放纵等同于放任自流,任孩子“越界”也不加管束。为孩子提供自然、安全的心理环境,让孩子放松地活动,尊重孩子,这些给予孩子的自由并不等于放纵孩子。

其次,规则意味着安全感。儿童早期安全感的建立十分重要,“动荡”的生活会带给他们不安的感觉,从而导致心理阴影。而限制可以让孩子在困难重重的世界中取得平衡,不然孩子会弄不清可不可以做,因此产生恐惧感。孩子需要大人帮他定下规矩和限制,让他知道在怎样的范围里自己才是安全无虞的。重复性的、有规律的生活会让他们与生活保持“默契”,让他们觉得有安全感。而当他们意识到,规则可以帮助他们建立安全感后,他们就会意识到这些规则存在的必要性,从而逐渐习惯规则。

再次,规则意味着安全的界限。孩子3岁前的规则应该以保护孩子自身的安全、不伤害他人和公物为界限。比如,刚学会走路的孩子,会情不自禁地到处跑。父母要为孩子制定规则,让他在随大人出门时,抓住大人的手、衣服,不允许自己乱跑,免得生出意外。

最后,规则意味着良好的人际交往。守规则的孩子更容易与他人相处,也更容易适应世界。比如,让孩子懂得“排队轮流玩”的规则,在别的小朋友玩玩具的时候,不能抢夺;在需要排队的游戏(如滑滑梯等)中需要按顺序耐心等待……这些都能让孩子与同伴融洽相处,长大后也能更好地适应社会。

总之,父母制定规则的目的并非限制孩子的自由,也不是站在孩子的对立面去束缚孩子。制定必要的规则,是为了引导孩子建立行为规范,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学习人际互动,保护自己和他人的安全。

儿童时期是萌生规则意识和形成初步规则的重要时期,父母一定要把握住。

规则教育有利于帮助孩子培养良好的生活习惯,促进孩子健康发展;有利于帮助孩子适应社会,更好地成长;有利于培养孩子的独立性,形成良好的品质。

播下行为,收获习惯,播下习惯,收获性格。规则意识的培养不仅是孩子现有学习、生活得以有序开展的保证,更是将来成为社会人的必备基础。

二、为孩子制定合理规则

规则是对自由和空间提出的相对的限制与约束,它是一种良好的规范和秩序,可以使人的活动得以顺利进行,发挥更大的自由度,享受到更多的乐趣。孩子在遵守规则时不应感到压抑、不愉快或是难以忍受。为此,我们要为孩子制定合理规则,给孩子“从心所欲”的空间,避免不必要的争执与冲突。

1.规则应建立在孩子充分理解的基础上

在给孩子制定规则前,父母最好能先让孩子懂得,我们为什么要制定这条规则,这条规则带来了哪些益处,它与生活有着怎样的密切联系。只有孩子充分明白了这条规则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他才会从内心里愿意遵守,而不只是出于父母的逼迫去执行。此外,将规则制定在孩子理解的基础上,也是尊重孩子的表现,会让孩子更加懂得人与人之间相互尊重的重要性,为他今后的生活打下良好的基础。

为了让孩子能够充分理解规则,父母在给孩子讲解规则时一定要注意语言的简短、精练、条理清晰、便于记忆。切不可啰啰唆唆、长篇大论,以免孩子抓不住重点、记不住规则,或是产生厌烦情绪。

2.根据儿童心理特征制定合理规则

制定规则的目的在于教育孩子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帮助孩子今后更好地生活。如果父母仅仅为了自己的方便和感受,给孩子制定一些伤害儿童情感或者不符合儿童心理发展特性的规则,比如“爸爸玩游戏时不许打扰”、“妈妈看电视时不要出声”,那对孩子而言是伤害,而非帮助。

在这个过程中,父母一定要充分了解孩子的心理特性,明白哪些是不合理的限制条件。比如有很多父母规定孩子不要在家里乱翻抽屉和柜子,却发现孩子无论如何都不能遵守,于是大发雷霆,批评指责孩子。这其实是不了解孩子的心理。孩子在一两岁的时候,会通过探索家中环境来探索世界。打开抽屉和柜子,对他们而言是发现世界的“寻宝”过程。这个过程中,他们的好奇心能得到满足,探索能力能得到发展,对周围环境的认知也更充分。如果有些抽屉里有贵重物品不能让孩子翻找,父母不妨事先锁上或藏在孩子够不着的高处;其余的抽屉,尽管让孩子去翻找发掘。

3.让孩子参与规则的制定

最好能让孩子参与家庭规则的制定。全家一起制定的规则,才可以称为家庭规则。如果孩子只能被动遵守,他会觉得这个规则不是我愿意的,容易产生抵触心理。所以,家庭规则制定的时候,父母应与孩子商量着来,先告诉孩子底线——哪些是必须做到的,哪些是一定不能做的;然后孩子告诉父母他的想法,补充和修改规则。

参与制定规则,不但有利于孩子对规则的认识与理解,而且能提高孩子独立自主的能力,增强他的主人翁意识,有助于孩子遵守与执行规则。比如,我们家的规则之一“拿别人的东西,一定要经过别人允许”是嘟嘟制定的,她说她讨厌幼儿园里抢她玩具的小朋友。因为她是规则的制定人,所以她非常乐意去遵守和维护这条规则,每次使用我和她爸爸的东西,都一定会先告知我们,并征求我们的同意。她还将之推广到了幼儿园中,在与其他小朋友的相处中也恪守着该条规则。

4.规则条目不宜多

规则若繁杂,孩子就容易忘记其中一些,而无法很好地遵守;有时还会由自己遗忘的情况推断父母也会遗忘,刻意隐瞒违规行为,并寄希望于不被父母察觉。此外,家庭规则太多,就容易流于琐碎,对孩子的管教容易走向严苛的极端,不利于培养孩子大气的性格。

所以,家庭规则只要保证基本的几点就够了。在规定了大方向的前提下,对孩子的管教,宽松比严格好。比如,我们家的家庭规则只有“答应别人的事情要做到”、“有话好好说,不要哭哭闹闹”、“轮流说话,别人说话时认真听”、“拿别人的东西,一定要经过别人允许”、“请求别人帮助,要说请和谢谢”这几条,孩子与大人都很容易记住,执行起来也很方便。

5.规则越明确越好

我们制定出来的规则应该具有可执行性,也就是说,越明确越好。比如,当父母的规则是“好好吃饭”、“好好睡觉”,或者“做个听话的乖孩子”时,孩子就很难执行。在孩子看来,他已经在好好吃饭睡觉了,可依然达不到父母的要求。所以,规则的要求要具体,比如“好好吃饭”改成“吃饭时坐在儿童餐椅上”、“不许挑食,桌上的每样菜都要吃”、“不许玩食物”;“好好睡觉”改成“10点之前必须上床睡觉”、“熄灯睡觉之后不可以说话,也不可以偷偷玩玩具”;“听话”改成“不可以在桌子上跳上跳下”、“玩具不可以乱丢”,等等,孩子就会知道自己应该怎么做。

孩子理解了规则的意义,接受了它的存在,但若要使这种认识内化为习惯性的行动还需要练习和强化。父母要有耐心,不断培养孩子的规则意识,帮助孩子将规则内化为习惯。

避免以说教为主的方法,避免简单、粗暴的批评训斥等方法。了解孩子年龄特点和心理需求,在孩子的可接受范围内制定规则。

让孩子参与规则的制定,与孩子商量规则,保证这些规则是孩子可以接受的,孩子才能愉快地执行规则。

规则条目不宜多,要求越明确越好。

三、执行规则的方法与原则

孩子毕竟是孩子,能力有限,行为会反复,违规现象不可避免。如果想要让孩子更好地遵守规则,我们除了为他制定出合理规则外,也要掌握一些执行规则的方法。

1.规则之内,给孩子自由选择的机会

“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是一个人最重要的品质之一,从孩子小时候父母就应该注意培养。给孩子自由,意味着让孩子有自主选择的机会。越早给孩子自由,孩子越有机会学会自我管理,也越能感受到来自父母的尊重。

当然,绝对的自由,不管在哪里都是行不通的。我们应该给孩子划定规则范围,告诉孩子,在规则之内,他是自由的,有自己选择的机会;一旦超出规则,一切自由都将被取消。

比如,嘟嘟自从进入性别与审美敏感期后,每天早上去幼儿园之前,都要自己挑选衣服。于是我们定下规矩:她有权自己选择当天的衣服,但必须满足两个条件,一是保证温度适宜,不能过冷或过热;二是保证速度,挑选衣服时间不能超过10分钟。

去超市也是一样。嘟嘟每次去超市都会逗留在零食区或玩具区不肯走,这也想买,那也想买。于是我们规定,零食加上玩具,一次最多买两件,在两件的范围内,无论价钱多少,任她挑选。自从有了这个规定,她每次都很慎重地做出选择,总会选择自己最喜欢的东西。

此外,孩子如果做出选择,就要让他学会承担相应的责任。比如嘟嘟有一个特别喜欢的兔子玩偶,每次出门都想带上。我告诉她,可以带上,但是必须自己照看好,爸爸妈妈不负责看管。一次,她带着兔子玩偶去了儿童公园,发现抱着玩偶,很多游戏项目都无法进行,连最喜欢的挖沙都腾不出手。从此以后,她再也不抱玩偶出门了。

2.不行就是不行,不因哭闹而改变

心理学实验中有一个“老鼠压杠杆”的实验。当老鼠发现压杠杆能获得食物时,它会频繁压杠杆。如果将每次压杠杆都掉落食物这一设置改成多压几次才会掉落,老鼠就会疯狂压杠杆,没完没了。而当老鼠发现,无论如何压杠杆都无法获得食物时,它就会停止这种行为。

教育孩子也是一样的。如果孩子通过发脾气、吵闹等方式,成功地让家长允许他破坏规则,他就会不断尝试破坏规则,并一次比一次哭闹得厉害。

在破坏规则的过程中,只要有一次给他留下“哭闹可以达成目的”的印象,他就会变得无休止地闹腾。所以,我们要从一开始就让他知道,不行就是不行,没有例外。

3.给孩子转换的时间

孩子需要时间适应转换。如果没有缓冲时间,他会比较抗拒执行规则。比如,家庭规则是“9点准时睡觉”,而孩子一直搭积木搭得很起劲,那么9点时突然要求他立刻放下手中玩具上床睡觉,他会很难接受,从而产生抵触心理。如果父母在8点55的时候就提醒他时间,留5分钟让他适应,则会更容易接受。

4.事先提醒破坏规则的后果

与其等到孩子破坏规则时告诉他如何处罚,不如在事情发生前提出明确的警告,让孩子知道,破坏规则需要承担怎样的后果。如果事先不告知,事后又惩罚孩子,孩子就会不服气,觉得这不是我的错,而是你没有告诉我。

比如,孩子非常喜欢公园里的花朵,总是想要采一朵回家,那么父母从一开始就要明确告诉他:“公园里的花朵是给大家看的,你只能欣赏不能动手。如果你不听话,我们立刻离开公园,今后三个月里都不再来。”

如果孩子忍不住诱惑,还是伸出手去,父母应该立刻执行刚才的提醒,阻止他的摘花行为并将他抱走,带他回家;无论他怎么哭闹请求或是保证绝不摘花,今后三个月里坚决不去公园。

5.违规就要惩罚

学步期的孩子喜欢不断挑战父母的权威,故意违反父母的要求做事。

幼儿心理学家罗斯蒙特说:“所有的孩子对于规矩都会加以测试,唯其如此,他才能知道这些规矩到底存不存在。规矩是要展现出来的。光是告诉孩子应该遵守规矩,孩子无法信服。”

如果在孩子违反规则时,父母只是喋喋不休地数落他,或是情绪激动、脸色铁青地责骂他,却没有实际的处罚措施,那么,不仅无法达到纠正的效果,反而会让孩子渐渐把父母的话当作耳旁风。

所以,我们要让孩子清楚违规的后果;一旦孩子不遵守规矩,就要给出相应的惩罚。比如,当孩子在儿童乐园玩游戏时插队,违反了“排队轮流玩”的规则时,我们可以用停止游戏、两个月内不许去儿童乐园等方式进行惩罚。当然,这个惩罚不要以体罚的形式出现,而要以其他有效形式呈现。体罚除了激发孩子的暴力倾向,别无其他好处。

6.家长以身作则,树立榜样

幼教专家西尔斯博士在《规范书》中写道:“孩子的心智就像海绵,强力吸收生活的经验;又像是一台摄像机,听到和看到的一切影像都会储存在脑里,等日后再提取出来。尤其是孩子生活中重要的人一再重复的行为,会在孩子的脑海里打下烙印,并逐渐塑造出孩子的个性。所以父母的责任之一,就是让孩子吸收良好的东西。”

孩子会不断观察父母的行为,他从身教中学到的东西远远超过言教。如果父母一味要求孩子遵守规则,自己却不遵守规则,孩子就会无视父母的言语,而去模仿父母的行为。

比如有很多父母一边对孩子说,过马路要看红绿灯,要走斑马线,一边常常带孩子横穿马路。这种情况下,孩子会觉得即使不遵守规则也是没有关系的。等他大了,也会养成横穿马路的陋习,并且对一切规则都抱有“不遵守也无妨”的心理态度。只有父母同孩子一起遵守所有的规则,树立起良好榜样,才能产生好的效果。

7.对孩子的要求标准要统一

比如,有些家长不介意孩子出手打父母甚至祖父母,却又告诉孩子“幼儿园里不能打小朋友”,孩子就会弄不清楚到底能不能打人。

所以,父母在制定规则时一定要注意,对孩子的要求标准要统一,要根据事情的性质来评价孩子是否遵守了规则,而不是由事情的严重程度来判断。

8.不要用父母的情绪“绑架”规则

有些家长,在孩子违反规则做错事时,喜欢说“你这样做,爸爸很不高兴”或是“你这么做,妈妈很生气”。这其实是在用父母的情绪“绑架”孩子。面对孩子的错误,父母可以生气,但生气是你自己的事情,不应该由孩子来承担。孩子需要承担的部分是他自己的错误,即事情本身的后果。父母应让孩子看到,他的错误会引发怎样的后果,比如横穿马路易制造交通事故等等,让他对自己的行为负责;而不是让孩子对大人的情绪负责,觉得“我不能横穿马路是因为我爸爸妈妈会生气”。否则,孩子一方面容易忘记遵守规则的真正意义,另一方面也会产生不必要的自责和内疚,甚至对父母的爱产生怀疑。

9.结合游戏活动对孩子进行规则教育

游戏是孩子们最喜欢的一种活动形式,抓住他们的兴趣点,在游戏中使孩子自然而然地接受相应的规则要求,可以避免脱离实际的说教,收到良好的效果。

在孩子小的时候,还没有上幼儿园、没有固定的同龄伙伴时,父母可以跟孩子一起玩游戏,假装自己是他的同伴,帮助他在游戏中学习如何遵守规则,以便与其他孩子和平共处。

比如,孩子都会有破坏的欲望,喜欢推倒别人的积木,在别人画好的画作上胡乱添几笔,等等。那么,父母可以与他一起玩搭积木,各搭各的。当孩子把父母的积木推倒后,父母也同样把孩子的积木推倒,并告诉他:“你推倒我的积木,我也可以推倒你的积木。如果你不遵守规则,就不能要求别人遵守规则。”如果孩子因此哭闹,不妨平静地告诉他,这就是不遵守规则的结果。

规则的评判标准必须保持一致,父母也必须严格遵守,以免孩子无所适从。

制定的规则必须得到执行,破坏规则的人就应当承担相应的后果。

在游戏中帮助孩子了解规则的意义,自觉遵守规则,是符合儿童心理发展的较好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