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亲子父母强大了,孩子才优秀:改变孩子先改变自己
21722900000012

第12章 性教育、死亡教育——不可或缺的幼儿教育

一、5岁开始性教育

由于好奇心的驱使,孩子会很自然地向家长询问“我是从哪里来的”,清澈无邪的眼睛中充满了对知识的渴求。

我们小时候也都问过父母相同的问题。估计很多人和我一样,得到的答案是“从垃圾堆里捡来的”。如今,我们这些“捡来的”一代升级成为父母,面对问出同样问题的孩子,我们该怎么回答?

中国有着几千年的封建历史,长期受到封闭的性观念和传统文化的束缚,“性”的话题即使在成人间也难以启齿,更别说在儿童间。所以我们直到今天也没有系统的儿童性教育课程。

与中国相反,其他国家极为重视儿童性教育,将之列为幼儿园及小学必修课。

瑞典的性教育亦称“避孕教育”,是世界性教育的典范,其早期学校性教育是国际公认的青春期教育成功模式之一。瑞典从1942年开始对7岁以上的少年儿童进行性教育,内容是在小学传授妊娠与生育知识,中学讲授生理与身体机能知识,到大学则把重点放在恋爱、避孕与人际关系处理上。1966年,瑞典又尝试通过电视实施性教育,打破了家长难以启齿谈性的局面。这样的教育模式取得了显著成效:性病的患病率极低,20岁以下女孩子怀孕生育的情况几乎没有,HIV阳性率至今全国仅5132例。

20世纪70年代初,性教育进入了芬兰中小学的教学大纲,连幼儿园也有正式的性教育图书,一面加强性道德教育,一面从性保健出发进行性知识教育。芬兰有本幼儿性教育书——《我们的身体》,父母可以像讲《一千零一夜》那样每天讲一节,孩子的性教育就自然而然地开始了。

英国法律规定,必须对5岁的儿童开始进行强制性性教育。根据“国家必修课程”的具体规定,英国所有公立中小学都将学生按不同年龄层次划分为四个阶段来进行不同内容的性教育。目前,在英国还流行“同伴教育”,即利用朋辈间的影响力,通过发展青少年的自我教育和自助群体,抵御来自社会的消极影响。

美国“性信息和性教育”理事会主席玛丽·考尔德博士认为:对于性教育,可能特别紧要而有效的时期是14岁之前,尤其是5岁之前,这一时期所接受的有关“性”的培养和教育,无疑将决定儿童、少年以及此后一生关于“性”的种种方面的观念。性教育误区的存在会直接影响到儿童早期性教育的效果,还可能因此而形成对性的羞耻感、厌恶感,甚至萌生罪恶感,引发成人时的性心理异常。

我们一定要知道,性不是什么羞耻的事情,不要像我们的父母那样,一说起性的问题就遮遮掩掩,甚至批评孩子“羞羞”。儿童从4岁开始,就会进入性别和出生敏感期,5岁会达到高峰。这一时期,他们会对男女生理的区别、对孩子从哪里来等问题感到好奇,这其实是他们关注自身、发现自己与异性不同的重要一步。

为人父母者最明智、最有效的方法,是坦坦荡荡给孩子进行性教育,告诉他男女生理的不同构造、受精卵怎样产生、孩子如何生出来等问题。此时对孩子进行性别认知教育与性教育,远比青春期发现孩子偷偷摸摸看成人光盘要好得多。如果父母不断向他传输“性=羞耻”的概念,会使孩子误认为性是下流的、污秽的,从而产生心理问题。

可喜的是,如今的父母普遍意识到性教育的必要性;然而,如何解释却成了一个难题。我的经验是,不妨借助一些深入浅出的读物进行教学。在此推荐几本书,供大家参考。

幼儿期的孩子,可以给他们看《小威向前冲》、《我的身体》;到小学阶段,可以给孩子买套胡萍的《成长与性》;孩子上了初中,可以看孙云晓的《藏在书包里的玫瑰》。

嘟嘟4周岁半的时候,我们给她买了《小威向前冲》,此书以简洁的画面、风趣的故事情节,把新生命的诞生及生殖遗传这些复杂的科学现象以孩子能阅读、理解的方式,呈现在孩子眼前。全书以精子小威为主人公,讲述了精子从哪里产生,如何从爸爸的身体进入妈妈的身体,怎样遇到卵子并与之结合,最终生成宝宝的故事。

嘟嘟很喜欢这本书,有一段时间经常看,还要爸爸躺在床上和她一起表演书中的故事。

有一次,嘟嘟玩着玩着突然停下来,指指爸爸:“你哪里有小威吗?”

爸爸立刻回答:“有,他们在爸爸的身体里面。以前,有一颗跑得最快的精子,抢先进入妈妈身体,抢到了卵子,然后有了受精卵,最后长成了嘟嘟。”

“嗯,我是跑得最快的!”嘟嘟兴奋地点头,然后又指指自己的肚子,“那我有卵子吗?”

“没有,要等你长大了才有。”

“像妈妈一样大吗?”

“是的。”

“到时候我也会有自己的宝宝吗?”

“会的。当你的卵子遇见精子,并且结合成受精卵,你也会有自己的宝宝。”

得到解答的嘟嘟很高兴地跑开了。

在书本的帮助下,我们顺利地帮助嘟嘟认识了性与生殖。顺利度过这个敏感期后,她就很少再看《小威向前冲》,转而对结婚产生了兴趣。

孩子四五岁开始就会对性别与性产生好奇,此刻对他进行性教育十分必要。

性与安全的知识,孩子如果不能从正常渠道获得,就会从黄色网站、不健康光盘及同伴说笑打闹中获取。所以,父母们不要回避这个问题,让孩子早知道不良性行为的危害,他在冲动时自然会掂量。

准确而坦然地说出生殖器的名称很重要,这会让孩子认为,这是一个严肃的事情,和我们能够准确地说出眼睛鼻子耳朵一样,说明人的生殖器官和人体的其他器官是一样的,发挥它的功能而没有什么特别的和见不得人的。

二、死亡教育,让孩子更珍惜生命

嘟嘟四五岁的时候,我们一家开车出去玩,路遇一支送葬的队伍,嘟嘟头一次见到,十分好奇。嘟嘟爸爸特意放慢了车速,跟在后面。

嘟嘟看着窗外,好奇地问:“他们在干什么啊?”

“有人死了,大家在送他离开。”

“什么是死了啊?”

“就是永远都醒不过来,不能说话,不能呼吸,不能吃东西,也不能玩。每个人都会死。”

“死了的人在哪里啊?”

我指给她看:“那四个人抬的叫棺材,死去的人就在里面。”

“他为什么死呢?”

“不知道,也许是生病,也许是老了以后自然死亡,也可能是车祸,或者其他原因。”

“人死了以后要去哪里啊?”

“人死了以后,要烧掉,变成灰。”

“我想看看死人。”嘟嘟一脸认真。

晚上回家后,嘟嘟又问:“人都会死吗?”

“都会。”

“你也会吗?”

“是的,我会死,你也会死,每个人都会死,连太阳和地球都会死,死是很正常的事情。”

当时我内心有点苦,但还是一脸平静地告诉嘟嘟,人都是会死的,没有人可以例外。为了缓解一下压抑的气氛,嘟嘟爸爸赶紧补充说:“不然地球上都是人了。”

嘟嘟倒没有什么难过的表情,紧跟着又问她爸爸:“你说死人都变成土了吗?”

“是的。”

“那我们家楼下的土是死人变的吗?”

“可能吧……其他动物死后也变成土了。”

“哦……”嘟嘟好像接受了爸爸的解释,想了一会儿又问,“我什么时候会死呢?”

“那是很久以后的事了,你看,妈妈的爷爷现在还活着,他有90岁了,你还不到5岁。你的死亡是很久很久以后的事了。”

“嗯,还早呢。”嘟嘟用轻松的语调回答,严肃的表情渐渐变得放松。

那天晚上,嘟嘟反复询问关于死亡的事,问了好久好久,似乎想让我们告诉她“你永远不会死”。

几天后,嘟嘟突然郑重地对爸爸说:“我想活1000岁。”

爸爸哈哈大笑:“我也想活1000岁。”

之后,我们和嘟嘟一起读了《活了100万次的猫》,嘟嘟对死亡与生命的认识更深了一层。

死亡一直以来都是个很严肃很沉重的话题,很多家长都不愿意跟孩子谈论什么是死亡。

有些家长在面对孩子询问“爷爷为什么不起来”的问题时,不愿意直接告诉孩子死亡的真相,而是哄孩子说:“爷爷睡着了,他要睡很久,我们不要打扰他。”

这样做,不仅会让孩子对死亡产生疑惑,还会对睡觉产生恐惧。当孩子看到爷爷睡着之后再也不能醒来,他很可能对睡觉产生抗拒、害怕。

也有一些家长,在孩子询问什么是“死掉了”的时候,搪塞道:“小孩子不要问那么多,这不是你应该知道的,等你大了我再告诉你。”

这样做,同样会让孩子产生疑惑,让他觉得死亡是一件不敢提起的事,是不应该被知道的事情,死亡很可怕,会带来不幸。继而,当孩子得知人人都会死亡时,就会表现得格外无助、惶恐。

孩子一天天长大,死亡是个无法逃避的话题。父母越遮遮掩掩,孩子面对突如其来的死亡,越会无法接受,恐惧、担忧。及早对孩子进行死亡教育,让孩子坦然面对死亡,并因此更加懂得生命的可贵,是十分重要的一件事。

美国的公立学校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正式展开死亡教育,由学生自愿选择这门课程。中小学针对少年儿童的特点,把死亡教育分为好几类,包括:

消除恐惧。课堂上,老师从自然科学的角度,解释人类生老病死的规律,告诉孩子们死亡并不可怕,生命是美好的,享受今天的生命,才是更重要的。

揭示生命的意义。学校组织孩子到医院或殡仪馆里,请医生、牧师讲解捐赠器官的重要性,同时告诉孩子,一个人的死亡并不是全无意义,他的器官能够让另一些人得到生命的延续。

临终关怀。老师和医生带领学生参加对老人和病人的照料,让孩子们明白,每个人都应该而且有可能有尊严地走到生命的终点。

从心理学研究来看,儿童对死亡的认识有明显的阶段性特点,父母应该根据不同年龄段,对孩子进行不同的死亡教育。

0~3岁的孩子完全不懂什么是死亡,他们无法分辨“死亡”与“分离”的差别,对死亡问题一般也不会有好奇心。

4~7岁的孩子会初次接触到死亡这个词,但他们理解的“死亡”很简单,就是躺下不动、不呼吸。他们不能辨认“生”与“死”是无法共存的,常认为死亡是可逆的、暂时的。此时的孩子,已经有了一定的社会认知能力,父母在“死亡教育”时,一是要告诉孩子,死亡是一件很自然、很正常的事,人人都会死亡;二是告诉孩子生命的可贵,培养好孩子的安全意识。

推荐各位父母给四五岁的孩子读一读绘本《爷爷有没有穿西装》和《爷爷变成了幽灵》,引导孩子在阅读过程中理解人生的必经过程和人生真谛:要正确面对亲人死亡,懂得珍惜每天拥有的快乐时光。

7~12岁的孩子已经具备一定的独立性,和成年人一样有悲伤的情绪,这时,父母应该从科学的角度出发,带孩子去自然博物馆、科技馆,看看生命尤其是人的生命是如何出生、长大、老去、死亡……

父母们切记,和孩子们讨论“死亡”的时候,不要去吓孩子,不要让他们对死亡产生过度恐惧感。

教会人死亡,就是教会人生活。死亡教育是生命教育的重要内容,蕴含着丰富的教育意义。

对于死亡,再小的孩子都会有自己直接或间接的体验,回避死亡话题,只会压抑他自然的生命体验和感受,而令这些体验和感受难以找到疏通的途径。

谈论死亡时,父母不要表现出对死亡的恐惧,否则孩子也会感到害怕、恐慌。应让孩子知道死亡是很自然的事,死了就不动了、不吃了、不工作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