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童书变臭的萝卜
21716500000063

第63章 家有良儿写传奇

先前某地有一对穷夫妇,仅生一子,名叫子明。子明的父亲老是做着发财梦,结果还是摆脱不了困顿的生活,因而就变得冷酷无情;而子明的母亲则是一个非常善良的女人,她含辛茹苦,却别无所图,只求一家三口能平平安安地过日子。她常常用“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来教育自己的孩子。

一天,村里的几个伙伴约子明上山砍柴。出门不久,子明便在经常歇脚的一处凉亭里捡到了一个沉甸甸的包袱。伙伴们见了,都围聚过来,怂恿子明打开看看,可被子明严词拒绝了。伙伴们有怨言,一回村就向子明的父亲汇报去了!

子明抱着包袱以俟它的主人过来认领。等了许久,始见一个神色慌张的汉子匆匆找来。他瞥了子明怀里的包袱一眼,眉结明显地舒展开了,眼里也放出一丝喜悦的光芒。

子明不待他走近自己的身旁,便问:“这位大叔,您是不是在找一个包袱呀?”那汉子回答:“是的,它就在你的手里!”

为了防止冒认,子明说:“我还没打开过这个包袱,里头究竟藏了些什么,我也不清楚。如果您所说的能对上号,我就将它奉还于你。”那汉子答应了。他一口气便将包袱里头的藏物说了个够。子明打开来验查,汉子的话果真句句属实。子明心想:“包袱里头的藏物全是些贵重的玉镯金链之类的,难怪分量不轻。既然找到了它的主人,我就该奉还。”于是,子明把包袱递给了那位失主。那失主出于感激,毫不迟疑地取下了一块挂在颈项掖于胸口的玉佩送给子明当酬谢。子明推辞不掉,才将它戴在脖子上回了家。

倚闾张望的父亲蓦然看见儿子两手空空而归,真是失望极了。他不甘心地盘问儿子:“捡到了一个包袱,怎么不见你拿回家呀?”“我已把它奉还给失主了!”“包袱里头都藏了些啥东西呢?”“玉镯金链之类!”“你真是天大的傻瓜!试想一下,你的父亲一辈子忙碌着,风里来雨里去的,哪曾见过那些东西?你就不想想老父的苦处,养你何用?”

子明的父亲越说越气,觉得非痛打儿子一顿难以平息心头之愤。于是,他随手找来一条鞭子,狠狠地将儿子抽揍了一顿。不料打得太重了,儿子已昏厥过去了。看他奄奄一息的模样,子明的父亲虽然有些后悔,但又担心妻子作客回来追查不好交代,索性将他拖出家门扔到荒郊野外去了……

其时,子明的母亲回娘家了。待她几日后返家,不见儿子的踪影,询问丈夫,丈夫骗她说:“可能被骗子拐走了,我找了好几天都杳无音讯!”子明的母亲听了伤心欲绝,整日以泪洗面!

事实上,这时候的子明已躲过一劫了。原来他被父亲狠心抛置在荒郊野外后的一段时间里,他遇到了救星——一个戏班子从他的身旁经过,老板不忍心看一位眉清目秀的少年因无救助而活活毙命,便动了恻隐之心施以援手!

戏班子的头领见子明口齿伶俐,又长得标致,宜于学戏,便悉心传授戏艺。也亏得子明悟性高,又能吃苦,演技日臻纯熟。上台一演,竟名声鹊起。此后,红得发紫的子明很快就成了这个戏班子里的台柱,他一登台,便场场爆满……

时光飞逝,眨眼间就几年过去了。这时,在事业上功成名就的子明真可谓是吉星高照喜事连连。

一天,这个流动不定的戏班子正朝邻县奔演的途中邂逅了一位坐轿的老爷子,这位老爷子就是当年子明奉还包袱的失主。当他撩帘外看的时候,不经意间发现了一位面善的青年,便吩咐停轿。那老爷子找到戏班子的头领问:“走在最前头的那位青年,我看了有些面善,他是谁?”戏班子的头领遂将自己所知道的情况都一五一十地相告。老爷子听了,走近子明,见他颈上的玉佩,立时明白了站在自己眼前的这位青年就是当年那个拾金不昧的孩子啊。老爷子下决心要栽培他。

子明进了老爷子家,受到了盛情款待。后来,老爷子还招赘他为婿。子明与老爷子家唯一的千金结婚后,过着极为美满的生活。

不知不觉间,又是几年过去了,这时候的子明已有了绕膝承欢的儿女了……看着自己的孩子,他想起了舐犊情深的母亲,决计回家探望。老爷子懂得女婿的心思,便答应了。

子明回到了故里,在其父母居所旁找了一间租屋住了下来。他看到父母康健无恙,欣慰不已。接着,他的米行开张了,生意红红火火。为了让父母免受走街串巷的辛劳,他暗中把父母做出来的豆腐全都包揽下来。而子明的父母这时早已认不出比邻而居的就是自己的儿子,还以为老来走运呢!

子明在间接侍奉父母的同时,也牵挂着自己的岳父与妻儿。一天,他找来店里的伙计,领着他进了父母的店铺,说:“爹、娘,我就是子明啊……”父母听了,都愣住了。等他们回过神来,子明指着身旁的伙计说:“恕孩儿不孝,这里就由他来照顾您们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