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童书智慧的悖论
21716100000002

第2章 文学的求索

教育可以改变人生,对于残障人尤其重要。我和很多残障人一样,仅仅是肢体的病患,大脑却是正常的,智力的幼苗需要知识的浇灌。我独自在家,可以看看书,来排遣寂寞,有了打动心灵的感悟,还可以写下来。

我模仿美国作家马克·吐温的《汤姆·索亚历险记》去写作,但自己不是学得不伦不类,就是全盘模仿,第一次创作就无果而终了。

大概是病患使我生性好强,而不甘心失败。一天,一个偶然的念头象闪过的流星照亮脑际,我写不了现实的体裁,也许可以另辟蹊径,去试试童话的。这次,我不急于去写正稿,而是收集素材了,慢慢地感觉到,通过故事,去讲述一个主题的模式,写起来得心应手。我读书的时候,语文的基础知识不错,但作文普遍较差,唯有议论文优秀。寓言的主题离不开思辩,以抽象思维见长,议论文也是那样的;再回想自己的幼年,能无师自通地以太阳的阴影去推算时间,也许自己有着观察、联想和总结的天分,而写寓言,也是通过观察,感悟出了主题,再用故事去形象地阐述。最后,童话的创作还是没有成功,在一九九三年,我意外地涉足了“寓言”。

一九九四年,我只有两篇成稿的寓言,想着证明一下自己的实力,就向期刊《故事大王》投稿,其中的处女作《纯洁》先是幸运地被留用,后来刊登了出来,与读者见面。在那前后,文章发表在报纸、期刊、广播电台、《羊城晚报》等,选入的图书有《智慧背囊》等。

二〇〇六年,我第一次参加征文,就以《美丽的花》一文,在《小学生拼音报》举办的“安徒生杯”全国儿童文学创作大奖赛(成人组寓言类)中,荣获了三等奖。二〇〇八年,我荣获了赣州市章贡区区委、政府的首届“十大章贡风尚奖”,那是我第一次获得官方的荣誉,就通过红十字会,把奖金赠予了一位残障人。

困惑是求索之母。人生难免会有所困惑,困惑了就容易思索,思索了就容易明白——数十年来,我写下了1400余篇的“寓言”。作品是心智成熟的处世哲学,智慧的人生,美好的人生,内容涵盖了生命与人生、事业权谋、自然与社会等众多的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