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教材教辅感动学生的发明家故事
21714900000010

第10章 活字印刷的发明者毕昇

北宋国都汴梁(今河南省开封市)的大街上,车水马龙,热闹异常。座落在东门大街上的万卷堂书坊也是人来客往,生意十分兴隆。

然而,书坊的雕刻工场里却鸦雀无声。几十个雕刻匠人正伏在桌子上聚精会神地刻着雕版。其中有一个30多岁的青年,坐在东南角的一张桌子旁边。他穿着一身用粗麻布织成的半新不旧的衣服,衣袖的肘部补着两块大补丁。这青年脸庞清瘦,浓黑的眉毛下嵌着一对炯炯有神的大眼睛。他的家就住在书坊的附近。小时候,因为家里穷,上不起学,他便在学堂窗外偷听老师讲课,在书坊雕刻场窗外偷看匠人们刻雕版。

他勤奋好学,天天读书练字。什么真、草、隶、篆、甲骨文,都学着写。没有钱买纸笔,就在地上、墙上练习。因此,不到15岁,就认识了不少字,而且练就了一笔好字。

这时,他父亲便托人把他送进万卷堂书坊当学徒。在书坊里,他整整干了十五六年,凭着心灵手巧和刻苦努力,终于成为一个技术精通的刻版匠人。

这位青年工匠,就是世界上第一个发明活字印刷术的毕昇。

万卷堂书坊是汴梁城里最大的一个专门经营雕版印刷的手工业作坊。所谓雕版印刷原来是这么回事:先把文字抄在半透明的纸上,再把纸反贴在一块枣木或梨木板上,然后进行雕刻。雕刻好的木板就成了“雕版”;用它来进行印刷,就是“雕版印刷”。刻在木板上的字是反的,印到纸上就成正的了。

算到毕昇生活的时代,雕版印刷术已有300多年的历史了。它与先前用手抄书籍相比,当然进步多了,但仍然存在着不少缺点。例如,印一页书,就要刻一块木板,印一部书,就要刻许多块木板,有的需要好几年时间。印过书的雕版,除了再版,就没有什么用了;储存起来,又要占许多房舍。另外,印版上如果刻错了字,还无法改正,既不能串版,又不能换字,唯一的办法就是重刻,或者不顾书籍质量,干脆错刻错印。随着文化事业的发展,人们越来越感到雕版印刷术不能满足社会的需要了。

万卷堂书坊的雕刻匠人早就渴望着雕版印刷术的改革了。因为刻字难免刻错,刻错了又无法改正,不但会遭到书坊主的谩骂和殴打,还会被罚掉工钱,使一家生活难以维持。

年轻的毕昇,琢磨改革雕版印刷的问题已经好长时间了,不过想了好几个办法,都觉得不满意而否定了。

他并没有灰心。他相信,“天下无难事,只怕有心人”。他刻字的时候,经常刻着刻着就停了下来,不知不觉地陷入了深思。

这天,正当他凝神苦思的时候,一辆拉着废雕版的大车又从雕刻场门前走过。毕昇看了便自言自语地说:“又拉出去当烧柴了,实在可惜!”

正在这时,只听见一个工匠“啊哟”了一声,然后接着说:“我真该死,又把字刻错了!”他哭丧着脸,把头垂了下来。

毕昇看到这种情景,实在抑制不住心头的激动,站起来大声说:“师傅们!这种雕版印刷方法非改革不可!我毕昇有这个决心。希望大家出点子,想办法,多多帮助。”

“怎么改?好多能人都改不了,何况咱们呢?”毕舁的话音刚落,一个人反驳道。

“别异想天开了,还是老老实实刻我们的字吧!”又有人紧接着添了一句。

大家七嘴八舌,谈了好一阵子也没有谈出个所以然来。

收工了,毕昇回到家里,饭也不想吃,翻来覆去地思索着,想了许多,许多……

我们的祖先起初是把文字刻在龟甲和兽骨上,后来又铸在铜鼎上。进一步,又刻在或书写在竹片、木片上,称为“竹简”和“木简”。文字长了,用的竹木片就很多,十分不便。像汉朝的东方朔给汉武帝写了一封信,要两个人才能抬得起来。秦始皇看文件,每天要看100多斤。人们便想法改革,把它写在帛上。但是,帛的价值太贵,一般人用不起。东汉时候,便有个叫蔡伦的人,在总结群众经验的基础上,发明了造纸法。从此大家便用纸写书、抄书了。但是,一次只能抄一部,又慢又容易出错。东汉末年的大学问家蔡邕便向皇帝建议把“五经”(即《诗》、《书》、《礼》、《易》、《春秋》)刻在石碑上,立在洛阳太学门外,作为标准本供人摹印。印的是黑底白字的反文,读起来很不方便。经过不断研究,人们终于在300多年前发明了雕版印刷。我们的祖先,为了文化的传播,总是在前人实践经验的基础上改进、创新,一步步前进。那么为什么我们就不能把雕版印刷改革一下呢?

毕昇越想越有信心。经过几个月的苦苦思索,他忽然从图章上受到了启发。他想,像图章一样,一个方块刻一个字,然后排列起来,粘在一块,不是和雕版一样了吗?不用的时候,就可以拆下来,下次再用。他高兴极了!他终于想出了活字印刷的方法。

这已经是1048年的冬天了。半夜时分,毕昇的小屋子里灯光还在亮着。虽然天气很冷,但是他仍然伏在桌子上用小刀在一块块半寸见方的小木块上刻着字。手冻僵了,就用嘴嘘嘘热气再刻。他的妻子几次催他歇息,他只是答应着却不动。就这样,白天上工,晚上刻字,用了好多天功夫,3000多个常用字眼看就要刻完了。毕舁刻呀,刻呀,一直刻到三更天,终于把最后一个字刻完。他慢慢地放下刻刀,站了起来,虽然又冷又累,但他的脸上却露出了欣慰的笑容。

天刚亮,毕舁就起来了,急急忙忙吃过早饭,便背着个大柳条筐,跨进了万卷堂书坊的雕刻工场。这时师傅们都已来齐。毕舁同大家打过招呼,把柳条筐往地上一放,兴奋地说:“诸位师傅!我用了几个月的时间,已经把木活字刻好了。今天,我想试验一下,请大家指点。”

大家听了毕昇的话,都有点惊奇,便不约而同地围了上来。有的人带着半信半疑的神情,从筐里拿出了几个木活字问毕昇道:“用这个东西有什么好处呢?”

毕昇慢慢回答说:“活字印刷,印完了可以把它拿下来,以后再用。这不是比雕版印刷好吗?”

“字这么多,你怎样把需要的字一个一个拣出来呢?”又有人提出疑问说。

毕昇不慌不忙地指着筐子回答说:“大家请仔细看,我是把字按读音归类的,一种韵部一个类。同一类的字放在一个楹子里,然后再按部首笔画排出秩序,拣起来是十分方便的。”

大家听后赞扬说:“妙!实在妙!想得很周到呀!”

“可是,怎样把字排在一起又使它们不分开,而且使字面平整呢?”又有人提出疑问。

没等毕昇回答,有人便提议说:“用不着再问三问四了,叫毕师傅试做一个给我们看,不就明白了吗?”

于是毕昇就把木活字夹在一块有方格的铁框板里,用烧化了的松香之类的东西把没有字的一头粘在铁板上,拼成了一块活字版。

看到这里,大家不住点头称赞。

毕昇在字上涂了油墨,再在上面铺上白纸,然后用棕刷一刷,一张印刷品便呈现在大家面前。

接着,一张,十张,三十张……印一张,大家叫一声“好”。

可是印着印着,字迹渐渐变大,笔画也越来越模糊了。

“怎么回事?”大家不约而同地说。

毕昇也紧锁着眉头,疑惑地说:“这是哪里的毛病呢?”一位师傅看出了问题,他问毕昇说:“你用的是什么木料?”

毕昇回答说:“杉木,”紧接着又补充了一句,“因为它价钱便宜。”

那个人听了点头说道:“这就是出毛病的原因了。杉木木纹粗,质地软,最容易吸水和变形。用它刻成的字受墨多了,就膨胀起来,因此字迹便会愈来愈不清楚。”

“怎么办呢?”大家你一言我一语纷纷议论起来。

有人提议用枣木、梨木代替杉木,但是大家认为价钱太贵,还是找一种经济些的东西代替为好。

这时有个师傅忽然说道:“我想,最好能用一种既便于雕刻又不吸水的东西代替,可它又不是木料。到底用什么呢?我一时想不出。”

他这一说,可引起了大家的兴趣,你一言,我一语,便纷纷议论起来。

正在这时,一个年轻工匠提着一把瓦壶,拿着几个茶杯走过来,准备倒水给大伙喝。毕昇一见茶壶,心中猛然一动,便脱口而出说:“有了!有了!用它就行!”

大家听了毕昇的话有点莫名其妙。

毕昇镇静了一下,笑嘻嘻地说:“我看到了瓦壶,猛然想起制活字的东西来了。如果用胶泥弄成坯刻上字,再放进窑里煅烧,不就可以制成不吸水又不易变形的活字了吗?”

“好,这个办法好!可以先试一试,看看行不行。”大伙异口同声地说。

就这样,毕昇终于在大伙的启发下,想出制泥活字的方法来。

用泥巴怎样制活字呢?毕舁心里一点数也没有。有一天,他打听到离京城不远,有个叫做黔首谷的地方,出产一种土质细而粘性强的泥土,当地人叫做“胶泥”。用它烧制成各种器皿,既坚硬又不容易裂开。那个地方设了个大窑场,专烧各种盆盆罐罐。毕舁带了干粮徒步来到了黔首谷窑场。窑场工人知道了他的来意后.都表示乐意帮助他。

毕昇在工人们的指点下,用胶泥摔成了十几个半寸见方的“小土坯”,在上面刻上字,便放进窑里同盆、罐一起烧起来。

不几天,开窑了,泥活字烧成了,毕昇同大伙都很高兴。但是,仔细一看,有的上边有小孔,有的还有裂缝。毕舁十分苦恼地对大伙说:“这样的印模,印出字来不是多一画,就是少一点,不能用。诸位师傅能想想办法弥补这个缺陷吗?”

一个年纪大的工人想了一会说:“我们烧的盆盆罐罐,都是些粗家伙,对泥料的要求不严格。可是,做小字模这样就不行了。一定要选择又细又粘的胶泥。泥要和透和熟,还要放在青石板上使劲摔打,一直摔到泥团和面团一样柔软,不沾手,才算行了。”

话音刚落,一个工人便补充说:“泥摔打好这是最重要的,但模子刻好后,不能放在大窑里烧。品类不同,烧法也不能一样。大窑火不均匀,应该放在烧泥人的小窑里烧。火候到了要马上熄火。这样,烧出来的字模,一定又光滑,又不会有小孔、细缝。”

大伙听了都点头表示赞成,毕昇更是十分激动。他想,如果没有大伙的帮助,我毕舁一个人是不会成功的。于是,毕舁在工人师傅的热情帮助下,很快弄好了小泥坯,刻上了字,放到烧泥人的窑里烧起来。

等到烧好后拿出来一看,小孔、细缝没有了,外表乌黑发亮,十分好看。

大家看到试验成功了,都很高兴,毕昇更是欢喜异常。他满脸堆着笑容,拱手向师傅们道谢。

世界上第一批泥活字就这样在一个平民手里诞生了!

毕昇带着胜利的喜悦回家了。为了制泥活字,他就在自己家里垒起了二座小窑。他请来了雕刻场里的几位师傅帮忙。他们先把摔打好的胶泥制成半寸见方的“小土坯”,上面刻上和铜钱边缘一样厚薄的字。每个字都刻好几个印模。如“之”、“也”等一篇文章中要用好多次的字,就刻上二十多个印模。

几千个字刻完后,毕昇便亲自点火烧窑。整整两天两夜,他一步也没有离开。

出窑这天,前来观看的人很多。出窑了,一套笔画清晰、坚如牛角的泥活字摆在大家面前。

毕昇在大家的祝贺声中,进行了活字印刷的表演。只见他从屋里取出一个有方格的铁框板,又从衣兜里掏出一包松香均匀地铺在上面。然后,便把铁框板放在炉子上加热。松香一遇热,便熔化了。这时,毕昇便按着一位师傅递过来的一篇文章迅速把泥活字从字盘中拣出来,依次放进铁框。不一会儿,铁框板内就排满了字。毕昇把铁框板从火炉上拿下来,用一块平平的木板在字面上轻轻地压了压,字面便平整了。松香一凝固,一框泥活字也就整齐地粘在一起,非常牢固。

看到这里,大家便齐声叫起好来。

这时,毕昇又仔仔细细地把印墨均匀地涂在字画上,然后小心翼翼地铺上白纸,便熟练地印起来。

一张,两张,十张,百张……一连印了300张,张张都很清晰。

周围的人都非常激动,大家纷纷向毕昇道贺。

活字印刷完全试验成功了!我国及世界印刷史上的一次划时代的革命成功了!

毕昇发明活字印刷,提高了印刷效率,推动了科学文化的发展,对全人类的文化昌盛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但是,在封建社会里,科学技术不被重视。毕昇发明的活字印刷术得不到封建统治者的支持,在当时没有被采用。生活本来就很贫困的毕昇,晚年更是一贫如洗,为了糊口,他不得不把活字廉价出售。从此,这批泥活字便失传了。

然而,这项技术并没有被埋没,后代科学家根据毕舁活字印刷的原理,逐渐加以改进,慢慢地便推广到全国和世界各地。约在15世纪时,活字印刷传到欧洲各国。公元1456年,日耳曼人谷腾堡印刷的《圣经》,是欧洲第一部活字印刷品。16世纪,活字印刷又传到非洲。18世纪,美国出现第一个用活字印刷的印刷所。19世纪初,活字印刷又传到澳大利亚。至此,活字印刷传遍了全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