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教材教辅感动学生的品德故事
21713600000014

第14章 虚心听取别人的意见

俗话说,“兼听则明,偏信则暗”,一个人只有虚怀若谷,能够倾听、采纳各方面不同的意见,才能够把事情做好。唐太宗李世民就是一个善于倾听别人意见的皇帝,他之所以能够开创“贞观之治”的局面,和他这种善于纳谏的品格是分不开的。

魏徵是唐代名臣,在唐太宗时曾任谏议大夫、宰相等职,他敢于向皇帝犯颜直谏,前后共劝谏唐太宗二百余次,为唐初社会经济繁荣局面的出现,作出了重要贡献。

有一次,唐太宗准备将关中地区16~18岁青年男子中身体强壮的点为府兵。魏徵极力反对。他对唐太宗说:“如果把河弄干了捉鱼,是能抓到鱼的,但第二年就抓不到鱼了。如果把森林烧光,也能捉到野兽,但第二年就没有野兽可捉了。如果现在连16岁的青年也征来当兵,势必造成劳动力减少,导致农田荒芜,那么将来的赋税徭役也就没有来源了!”

唐太宗觉得魏徵的话有道理,就收回了这个命令。

还有一次,唐太宗见天下太平,连年丰收,在群臣的怂恿下,准备到泰山封禅(祭祀天地),以炫耀自己的德行。但这种举动不仅浪费人力、物力,还会给沿途群众带来沉重的负担。魏徵于是劝说唐太宗:“隋末以来,全国战乱频繁,大片土地荒芜,各地遭受的破坏很厉害,到现在还没有恢复过来。如果皇帝去封禅,必然会带大批官吏和卫队,那么一路上将给老百姓造成多么大的麻烦呀!”唐太宗想到隋朝灭亡的历史教训,就取消了封禅的计划。

又有一次,唐太宗问魏徵:“为什么历史上的君王,有的明智,有的昏庸呢?”魏徵说:“多听取各方面的意见就明智,只听一面之词就昏庸。”他还列举了历史上尧和舜等贤君和秦二世、隋炀帝等昏君的例子,并说:“治理天下的君王,如果能够采纳来自下面的意见,那下情就能上达,君王就不会受蒙蔽了。”魏徵还经常劝谏唐太宗:处在安乐的环境中要时刻想到危险的日子,要自始至终地保持兢兢业业的治国态度。

后来,他觉得唐太宗不像早先那样节俭朴素、体恤百姓、勤于治国了,就写了一份意见书给唐太宗。唐太宗看后,觉得他提得很对,就把他的意见书贴在墙上,时时观看,以便提醒自己不要松懈。

魏徵提的意见越来越多,只要看到太宗有不对的地方,他就当面力争。有时候,唐太宗听得不是滋味,沉下了脸,魏徵还是照样说下去,叫唐太宗下不了台阶。

有一次,魏徵在上朝的时候,跟唐太宗争得面红耳赤。唐太宗实在听不下去,想要发作,又怕在大臣面前丢了自己接受意见的好名声,只好勉强忍住。退朝以后,他憋了一肚子气回到内宫,见了他的妻子长孙皇后,气冲冲地说:“总有一天,我要杀死这个乡巴佬!”

长孙皇后很少见太宗发那么大的火,就问他说:“不知道陛下想杀哪一个?”

唐太宗说:“还不是那个魏徵!他总是当着大家的面侮辱我,叫我实在忍受不了!”

长孙皇后听了,一声不吭,回到自己的内室,换了一套朝见的礼服,向太宗下拜。

唐太宗惊奇地问道:“你这是干什么?”

长孙皇后说:“我听说英明的天子才有正直的大臣,现在魏徵这样正直,正说明陛下的英明,我怎么能不向陛下祝贺呢!”

这一番话就像一盆清凉的水,把太宗的满腔怒火浇熄了。

后来魏徵病死了,唐太宗非常难过,他流着泪对身边的人说:“一个人用铜做镜子,可以照见自己的衣帽是否穿戴整齐了;用历史作镜子,可以明白国家兴亡的原因;用人作镜子,就可以发现自己身上的缺点。魏徵就是我的一面镜子,他总是告诉我哪儿做错了。现在他死了,我从此失去一面镜子了!”

卡耐基说过,敌人的意见比我们的意见更接近事实,一个人要想有所成就,就必须善于接受别人的意见,尤其是一些批评意见。

秀政是日本古代一位大臣,有一天,一位仆人在领地的城墙附近,发现有人竖立了一面木牌,上面列举着三十多条秀政的政治过失。家臣们商量之后,决定把那面木牌拿给秀政看,并且非常愤怒地说:“竖立这块木牌的人,实在太可恶了,应该逮捕他并严厉处罚。”

可是当秀政把木牌上所写的一一读过以后,马上说:“有人这样严格地指正我,实在太难得了。我应该把它看成上天的赐予,并当做传家之宝,好好收藏。”

于是,他把木牌用一只精美的袋子包起来,然后再装进箱子里,并召集家臣幕僚,将木牌上所列举的过失,认真仔细地检讨。之后,秀政的政绩更加辉煌了。

虚心接受别人的批评,可以让一个人更快乐、健康地成长,同时也可以让他养成宽容大度的性情。相反,如果一受到批评,就好像阿Q被人提起头上的“癞疮疤”一样暴跳如雷,只会让我们成为一个心胸狭窄、固执己见的人。

一个虚怀若谷的人除了要善于倾听别人的意见之外,还应当有容人之量,能够把各种比自己强的人团结在自己的周围。

林肯一生都保持谦逊的美名,尤其是在他获选美国总统后,更是如此。1860年大选过后数星期,斯普林菲尔德的银行家约翰·W·布思看见参议员萨蒙·P·蔡斯从林肯的律师事务所出来,布思就对林肯说:

“你不该让那人进你的内阁。”

“何出此言?”林肯问。

“因为他认为自己比你高明得多。”布思认真地回答。

“那么,你听说还有哪些人认为他们比我更高明?”林肯郑重其事地问。

“没听说。不过,你问这个干什么?”布思不解地问。

“因为我想让这些人都进我的内阁。”林肯坚定地回答。

一个谦逊的人不会忌妒别人,也不会争强好胜,他会始终以谦和的心态对待别人的批评和建议,以宽阔的胸怀容纳比自己强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