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小说三国3:孔明出山
2168900000042

第42章 三十二 临战第一课(1)

当时,曹操正在大规模地进行职制改革,其目的是为了保持清新的政风,不断地任用提拔有能力的人才,努力强化阁僚的体制。

他宣称:“如果有事,随时出动。”也就是时刻保持着所谓的临战态势。

那时,毛玠被任命为东曹掾,崔琰被任命为西曹掾。尤其被评为优秀人才的是主簿司马朗的弟弟司马懿,他出生于河内温,字仲达,被任命为文学掾。

司马仲达精通文教和官吏的选拔,在文官中被公认为是个才干超群的“能吏”,但在军政方面还没显露出他的才略。

当时把持军务的依然是夏侯惇、曹仁、曹洪等人。

一天,曹操召开军事会议,讨论南方的形势。

夏侯惇在会上建议道:“现在刘玄德占据新野,拜孔明为军师,频繁地调练兵马。如果现在对其弃之不顾,将来必成心腹大患。所以我认为处理南方军事的顺序应该是先去除新野刘玄德这块绊脚石,然后再谋求实施下一个大计。”

诸位大将中虽然也有人面露反对之色,但曹操还是立即表态道:“这事就这样定了。”他当场决定首先讨伐刘玄德,并作了具体的军事安排,即拜夏侯惇为全军的都督,于禁、李典为副将。组建十万兵马的军团选择吉日,率军向新野进发。

会议期间,荀彧曾两次在曹操面前发表不同的看法:“听说孔明不是普通的军师,如果各位讨伐刘玄德时过于轻敌,即使胜了也获利甚少,而一旦失败,则中央的威严何在?我们将失去太多的东西,所以在这方面必须多加考虑。不知各位以为如何?”

夏侯惇站在一边讪笑道:“刘玄德、孔明等人,不论哪一个都不过是没有固定领地的野鼠之辈。你的这种说法简直是杞人忧天。”

“不,不,将军,你绝不能太小看刘玄德。”

突然,旁边有人出来附和荀彧的说法。众人一看,原来是先前住在新野、熟知刘玄德近况的徐庶。

“噢,是徐庶吗?”曹操好像突然发现了徐庶的存在,他急切地问道,“刘玄德的新军师孔明是何等人物?”

“他叫诸葛亮,字孔明,道号卧龙先生。他上通天文,下悉地理民情,精研六韬,胸藏三略,神算鬼谋,真乃天下奇才,绝非世上平庸的腐儒和兵家可比。”

“那和你相比如何?”

“不能与之相比。我乃萤火之光,孔明却是皓月之明。”

“真的吗?”

“世人怎能及得上他?”

夏侯惇听了极为反感,他一面怒叱徐庶言论的荒谬,一面大言不惭地说道:“孔明也毕竟是个凡人吧,人和人之间绝没有那样大的差别。总而言之,即使是凡人和圣人的差别,也不过相隔一张纸而已。以我夏侯惇的眼光来看,像孔明那样的年轻人如同草芥。首先,那个黄口小儿不是没有实战的经验吗?如果在这一战不能将他生擒,我夏侯惇宁愿将自己的首级献给丞相。”

曹操被夏侯惇的豪语所鼓舞。出阵那天,他欣然亲自立马于丞相府门口,为十万将士送行。

另一方面,自从刘玄德把孔明迎入新野之后,在其内部开始出现了一点不太和谐的气氛。

众人不无妒忌地私下议论道:“让年纪轻轻的孔明位居众臣之首,难道要我们向他恭行师礼吗?主公和他同时起居,亲密无间,寝则同床,食则同桌,真是太过恩宠了。”

关羽和张飞的心中也甚感不快,不仅形之于色,有时甚至直接向刘玄德毫不客气地大发牢骚。

“孔明究竟有何才能?难道大哥生来就有迷信个别人的嗜好吗?”

“不!不!”刘玄德温和地含笑道,“我得到孔明如同鱼得水那样,你们不要瞎猜疑了。”

张飞听后极其不快地面露愠色。从此以后,他只要一见到孔明,就会嘲讽地叫道:“水来啦!水流过来啦!”

孔明确实就如水一般,即使身处城内也总是雅静无声,很难知道他究竟在还是不在。

有一次,他偶然看到刘玄德的帽冠,往日平静的眉头立刻皱起,不满地问道:“这是干什么?”

刘玄德似乎有喜欢修饰仪容的爱好,这次他把一种珍贵的饰物戴在帽冠上,还镶嵌上珍珠。对于孔明的责备,他慌忙解释道:“你是说这个吗?这是牦牛的尾巴,是襄阳的一个富豪送给我的。听说非常珍贵,所以我特意把它戴在帽冠上看看。先生觉得奇怪吗?”

“虽然很相配,但主公不感到悲哀吗?”

“为何?”

“如果主公像女子那样喜欢修饰容姿,那将意味着什么?那是主公丧失大志的表现。”

孔明颇为正色地责问道,刘玄德听后突然扔了那顶用牦牛尾巴装饰的帽子,有些不快地说道:“先生怎能如此相比呢,我只不过为了暂时忘却心中的烦忧而已。”

孔明又问:“主公和刘表相比如何?”

“我不如刘表。”

“和曹操相比如何?”

“那就差远了。”

“既然主公也知道不如他们二人,况且我们这儿拥有的兵力只不过数千人,如果曹操明天就派兵来进攻,我们拿什么来防守呢?”

“……我也经常为此烦忧。”

“那也不能单纯地停留在烦忧上,必须找出实际的对策。”

“请先生明示有何妙计。”

“从明天开始抓紧实施吧!”

孔明事先制作了新野百姓的户籍,招募了壮丁。因此,除了数千名守城部队之外,他向刘玄德提出了组建农兵队的计划。

从第二天开始,孔明亲自担任教官,着手训练三千余人的农兵队。根据实战需要,教授队列行走、埋伏进退以及阵法的要点,并且向他们灌输军人克己的精神,练习刺杀、用剑的技术等。

经过两个月的严格训练,三千名农兵已经能很好地掌握各项军事技术,做到纪律严明、训练有素,成为孔明手下一支能运用自如的强兵队伍。

就在紧张地实施计划的时候,果然不出孔明所料,传来了曹操拜夏侯惇为大将,率领十万军队,以讨伐新野刘玄德为名,南下进军的消息。

“曹军有十万大军,我们该如何防守呢?”

刘玄德听到消息后大为惊恐,急忙召集关羽、张飞共同商议军情。

张飞道:“曹军就像一大片野火,大哥只要用水去浇就可以了。”

在此危急关头,这个鲁莽的家伙竟然还说着这种难听的风凉话。

刘玄德深知现在不能再计较这些微不足道的对立情绪,所以他正色地劝诫二位义弟:“智谋靠孔明,勇武还是靠你们二位之力。好吧,就拜托你们了。”

张飞和关羽退下之后,刘玄德又叫来孔明,以同样的口气对孔明提出应急的嘱托。

“主公这样的担心是没有意义的。”孔明有些不满地说道,“现在的忧患不在外部而在内部。我最担心关羽、张飞二人不服从我的命令。因为不能执行军令,那我们的失败也是必然的。”

“这事确实也使我很烦恼,依先生之见,该如何是好?”

“实在对不起,请主公把自己的宝剑和印绶借给亮一用。”

“那很容易,就这样可以了吗?”

“请主公召集众将听令。”

刘玄德把自己的宝剑和印绶亲自交到孔明的手中,并立刻召集诸将上堂。

孔明端坐在军师的座位上,刘玄德斜倚着中央的床几。孔明站起身来,严肃地发布了军队布阵的命令:“离新野城九十里之外的地方,有一个名叫博望坡的险要之处。那儿左为予山,右为安林,这就是各位的战场。”孔明首先指着地图说道,“关羽率一千五百名士兵在予山埋伏,待敌军通过一半后,掩杀后卫,袭击敌军的辎重部队,并放火焚烧。张飞同样率一千五百名士兵进入安林,隐蔽在后面的山谷里。当看到南面火起,即率兵杀出,不惜一切代价阻挡敌人中军的先锋部队。关平、刘封各率五百士兵准备硫黄、烟硝等易燃之物,从博望坡的两面不断放火烧敌。”

接着,又指着赵云命令道:“命你担任我军的先锋。”

孔明劝诫赵云在此役中不可好勇斗狠。他道:“要取得战功,必须谨慎。这一次只许诈败,不可浪胜。你的责任就是诱敌深入,不得贻误全军的战机。”

此外,孔明又将所有人的分工一一安排完毕。这时,张飞似乎早有准备地趁机发难,他突然对孔明大声嚷道:“根据军师的指令,我们各自都有了分工。但我有一事不明,军师将自己置于何处呢?”

“主公也率一支队伍和先锋赵云形成首尾之势,阻挡敌军进攻的道路。”

“住口!这没有主公的事,我是问你自己想在什么地方和我们配合作战。”

“我孔明就如先前所说的在此守备新野。”

张飞张开大口,不客气地嘲笑道:“哈哈!果然如此!果然如此!我终于明白了你这家伙的聪明才智。哈哈!各位,你们都听到他在说什么吗?”

他接着又拍着手继续调侃道:“他一边命令主公和我们远离本城作战,而自己则安坐在新野防守。你是想叫我们都去厮杀,只求自己太平无事地守在新野,对吗?哈哈!这太可笑了,各位!”

孔明一声大喝打断了张飞的爆笑,他凛然地怒责道:“有主公的宝剑和印绶在此,难道你没看见吗?有违抗命令者,立斩无赦;有乱军纪者,同样严惩不贷!”

孔明锐利的目光直逼张飞。

张飞还想奋然反抗,被刘玄德竭力劝止。他这才冷笑着,极不情愿地领命而去。

众将表面上都服从命令,各自分赴前线,但内心怀疑孔明是否指挥得当的并不止关羽、张飞二人。

关羽等人对张飞劝道:“我们先暂且试试孔明的计谋是否灵验,所以这次你怎么能不服从他的命令呢?”